射频技术

搜索文档
睿创微纳20250927
2025-09-28 14:57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为睿创微纳 主要从事红外成像和射频业务[2] * 红外成像业务是公司基础 已在全球取得领先市占率 市场规模达百亿美金级别[4] * 射频业务通过2021年和2024年两次收购无锡华测形成 目前持有其70%股权 覆盖多个百亿美金级别应用领域[2][4][5] * 公司通过纵向一体化策略 从上游晶圆生产到下游探测器及整机组件均能自主研制生产[7] * 公司与代工厂合作建立专用MEMS晶圆产线 把握产能供应链话语权[2][7] * 公司跨界进入射频领域 并布局短波红外和二类超晶格中长波红外传感方向 构建多维感知架构体系[6][27]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在红外成像领域拥有8微米超高清正面和6微米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正面等全球领先技术[2][6] * 公司主要生产第三代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应用于中长波红外波段 依靠热成像原理[2][11][12] * 公司早期推出了10微米级和12微米级探测器 2019年推出的10微米级探测器已实现晶圆级封装[14] * 在短波红外领域 公司推出两款产品 并与中国联通合作实现空间自由光通信业务[4][23] * 在中长波红外领域 公司布局二类超晶格技术 寿命长且探测效率高 2023年已展示相关产品[23] * 公司开发4D毫米波成像雷达 新增高程信息 解决传统3D雷达局限性 预计将在智能驾驶市场替代激光雷达[4][24] 市场应用与趋势 * 军用市场:非制冷红外逐渐渗透到智能型红外探测器应用 预计复合增速10% 便携式单兵热成像仪和武器热瞄具是核心增长点[3][13] * 民用市场:受单机价格下降推动 手持式热像仪需求旺盛 消费级手持热像仪增速预计维持在8%左右[3][13] * 车载市场:美国立法推进夜间驾驶辅助安全系统 带动车载红外热像仪市场复合增速接近30% 公司已推出国内首款AECQ 100车规级认证红外芯片并有两款产品上市[4][13][15] * 无人机市场:公司在全球无人机及其载荷市场市占率达50%[4][15] * 海外市场:欧洲购买全球30%的热成像仪但自身产能仅13% 存在供需缺口 公司产品在欧洲和北美获高度认可 是仅次于本土厂商的重要供应商[4][18] * 射频市场:TR组件是现代雷达和通信系统核心 相控阵雷达向有源化发展提升TR组件需求 卫星互联网等国家重大项目预计带来千亿级市场[2][19] * 车载雷达市场:预计到2024年每辆车载雷达数量将从2022年的1个增加至2个 并可能提升至5个 市场空间显著拓宽[25] 财务与研发投入 * 公司营收稳步上升 利润在2021和2022年因需求波动下滑 但在2023和2024年恢复增长[8] * 红外成像整机产品销量占比从2016至2020年逐年提升并稳定在40%-50%区间[8] * 公司毛利率维持在40%-50%高位[2][7] * 海外市场毛利率自2018年以来不断攀升 在2022年后超过国内市场[8] * 研发费用保持接近营收20%的高水平[2][9] * 高端创新人才比例从2020年22%提高至2024年29%[9] 产能与项目规划 * 公司通过可转债募投项目提升产能 预计达产后将带来45亿元营收增量[2][9] * 今年年底大部分项目将陆续投产运营 预计显著提升市场需求满足能力[10] * 公司2025年五六月份发布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 是继2020和2022年后第三次实行 以实现与核心骨干利益深度绑定[10] * 自2023年以来 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对业绩影响逐步减轻 今年相比去年预计摊销费用下降约5000万元[10] 成本控制举措 * 公司通过晶圆级封装等先进技术 将探测器封装成本从50-60%降至25-35%[16] * 探测器是热成像仪中最重要且成本占比最高部分 占整个机芯成本40-45% 而机芯占热成像仪总成本30-40%[16][17] * 通过降低封装成本 同步实现整机产品和核心部件降本 更好地开拓民用市场[4][16][17]
又一芯片龙头,准备IPO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11:23
公司上市动态 - 深圳飞骧科技于8月29日正式递表港交所 开启赴港上市之路[1] - 公司曾于2022年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 但于2024年10月自愿撤回A股上市申请[1] - 选择港交所上市是因符合业务发展策略 可提供全球资本市场途径并提升筹资能力[3] 公司业务与技术地位 - 公司专注于射频前端芯片设计、研发和销售 下游应用包括移动智能设备、Wi-Fi产品、智能家居、物联网及车载通信等领域[3] - 产品覆盖5G、4G、3G、2G、Wi-Fi、NB-IoT等多种网络标准 兼容主流蜂窝基带及Wi-Fi平台[3] - 2020年成为中国首家推出完全支持所有5G频段的5G射频前端解决方案的本土企业[3] - 按2024年PA及PA集成收发模块收益计 公司位居全球第五 在中国公司中排名第一[4] - 按2024年PA及PA集成收发模块出货量计 公司位居全球第一[4]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收益从2022年10.21亿元增至2023年17.17亿元 再增至2024年24.58亿元[4] - 2022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5.1%[4] 技术研发实力 - 公司开发出世界一流技术 包括超宽带和高效率PA架构、多频段PA集成技术及低电流LNA技术[4] - 在PA设计与集成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中国LNA技术领域占据先驱地位[4] - 技术应用于5G深化、6G、Wi-Fi7/8、车联网和卫星通信等领域[4]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36亿元增长至2029年530亿元[5] - 2024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2.1%[5] 股权结构与股东背景 - 深圳芯光潤澤投資持股48% 其受益人為聯合創始人潘清壽[8] - 深圳凱華國芯持股20% 由聯合創始人顧凱控制[8] - 國民技術曾持股12% 但已退出股东名单[6][8] - 董事会主席龙华及其控制的实体合计持有58.56%投票权股份[9] 融资历史与投资方 - 2016年深圳高新投以每股4.19元投资800万元[9][10] - 2017年融资每股成本为5.03元[10] - 2018年融资每股成本为4.22元[10] - 2022年股权转让代价为每股17.14元 对应公司估值约69亿元[10] - 资深投资者包括鋆昊资本、鲲鹏一创、中电基金、中金祺智等 其中鲲鹏一创具有深圳国资背景[11]
云塔科技完成近3亿元B轮融资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01 01:12
融资签约仪式 - 云塔科技完成近3亿元B轮融资 由安徽国控投资和大富科技联合领投[1] - 融资签约仪式在蚌埠市大富科技产业园举行 蚌埠高新区管委会等多部门领导出席[1] - 大富科技董事长周学保表示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 深化在蜂窝无线通信、物联网等领域的合作[1] 公司技术优势 - 云塔科技专注于新型射频技术研发 拥有全球首创的混合滤波器技术[2] - 公司已定型超过150款滤波器产品 在超高性能集成无源器件和混合滤波器方面具有技术积淀[2] - 技术团队由多所985/211院校硕博毕业生组成 具备强大的原创研发能力[2]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为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产品的研发与销售[2] - 产品应用于AI服务器、6G、Wi-Fi 8等下一代通信系统[2] - 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与国际巨头并驾齐驱[2] 投资者观点 - 大富科技高度认可云塔科技在射频滤波器领域的技术稀缺性与市场领先优势[1] - 双方将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共同推动产业创新与突破[1]
聚焦射频抗衰,YOUMAGIC舒立缇首届临床精英实践研讨会高能举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30 10:59
会议概况 - YOUMAGIC舒立缇高能于6月22日举办首届临床精英实践研讨会 聚焦单极射频的临床应用价值与个性化诊疗前景 [1] - 会议汇聚公立三甲医院及医美机构权威专家 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 九朵医美 新星靓医美等8家机构皮肤科负责人 [1] 公司战略与技术优势 - 威脉医疗CEO李天民强调以严肃医疗标准开展消费医疗创新 未来将强化科研与临床实践 建立高效能临床路径 [3] - 首席科学家于昊博士提出六大核心技术:100ms闪脉冲技术 多重制冷调节技术等 实现可调节射频参数满足个性化肤质需求 [4] 学术交流与行业影响 - 专家讨论环节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闫言主持 系统交流单极射频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 推动技术应用规范化 [6] - 会议为皮肤科专家提供临床成果交流平台 展示单极射频临床应用潜力 促进行业个性化治疗发展 [8]
卓胜微2024年营收44.87亿元,射频模组销售占比突破42%
巨潮资讯· 2025-03-31 07:53
文章核心观点 3月30日卓胜微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降,公司推进项目建设、优化产品、拓展平台,力求实现市场突破 [3][5][6] 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4.87亿元,同比增长2.4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2亿元,同比下降64.2%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64亿元,同比下降66.8%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28.099661万元,同比下降95.76% [4] - 基本每股收益0.7522元/股,同比下降64.23% [4] - 稀释每股收益0.7517元/股,同比下降64.19%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2%,同比下降8.13% [4]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42.328420144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9.89% [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1.9922287518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4.04% [4] 业务发展 - 深入洞察市场需求,推进芯卓半导体产业化项目建设,集成自产滤波器的接收端模组及5GNR频段主集收发模组产品市场覆盖率和渗透提升,射频模组占比从2023年36.34%提升至2024年42.05% [5] - 重视历练内功,分析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特点,在材料、设计、工艺上持续升级迭代,优化高频高性能MAX - SAW滤波器等产品 [5] - 推进芯卓“智能质造”资源平台建设,芯卓半导体产业化项目进入中期交付阶段,射频前端产品导入芯卓产线,滤波器、开关、低噪声放大器及其模组产品已规模量产 [5] 未来规划 - 结合产品特点和自建产线优势,打造射频技术物理、下游应用拓展、集设计制造封测一体化、特色材料及器件开发平台 [6] - 稳固已有市场份额,在更多下游应用细分领域布局,实现市场与客户维度双重突破,打造差异化竞争之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