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外探测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睿创微纳20250927
2025-09-28 14:57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为睿创微纳 主要从事红外成像和射频业务[2] * 红外成像业务是公司基础 已在全球取得领先市占率 市场规模达百亿美金级别[4] * 射频业务通过2021年和2024年两次收购无锡华测形成 目前持有其70%股权 覆盖多个百亿美金级别应用领域[2][4][5] * 公司通过纵向一体化策略 从上游晶圆生产到下游探测器及整机组件均能自主研制生产[7] * 公司与代工厂合作建立专用MEMS晶圆产线 把握产能供应链话语权[2][7] * 公司跨界进入射频领域 并布局短波红外和二类超晶格中长波红外传感方向 构建多维感知架构体系[6][27]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在红外成像领域拥有8微米超高清正面和6微米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正面等全球领先技术[2][6] * 公司主要生产第三代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应用于中长波红外波段 依靠热成像原理[2][11][12] * 公司早期推出了10微米级和12微米级探测器 2019年推出的10微米级探测器已实现晶圆级封装[14] * 在短波红外领域 公司推出两款产品 并与中国联通合作实现空间自由光通信业务[4][23] * 在中长波红外领域 公司布局二类超晶格技术 寿命长且探测效率高 2023年已展示相关产品[23] * 公司开发4D毫米波成像雷达 新增高程信息 解决传统3D雷达局限性 预计将在智能驾驶市场替代激光雷达[4][24] 市场应用与趋势 * 军用市场:非制冷红外逐渐渗透到智能型红外探测器应用 预计复合增速10% 便携式单兵热成像仪和武器热瞄具是核心增长点[3][13] * 民用市场:受单机价格下降推动 手持式热像仪需求旺盛 消费级手持热像仪增速预计维持在8%左右[3][13] * 车载市场:美国立法推进夜间驾驶辅助安全系统 带动车载红外热像仪市场复合增速接近30% 公司已推出国内首款AECQ 100车规级认证红外芯片并有两款产品上市[4][13][15] * 无人机市场:公司在全球无人机及其载荷市场市占率达50%[4][15] * 海外市场:欧洲购买全球30%的热成像仪但自身产能仅13% 存在供需缺口 公司产品在欧洲和北美获高度认可 是仅次于本土厂商的重要供应商[4][18] * 射频市场:TR组件是现代雷达和通信系统核心 相控阵雷达向有源化发展提升TR组件需求 卫星互联网等国家重大项目预计带来千亿级市场[2][19] * 车载雷达市场:预计到2024年每辆车载雷达数量将从2022年的1个增加至2个 并可能提升至5个 市场空间显著拓宽[25] 财务与研发投入 * 公司营收稳步上升 利润在2021和2022年因需求波动下滑 但在2023和2024年恢复增长[8] * 红外成像整机产品销量占比从2016至2020年逐年提升并稳定在40%-50%区间[8] * 公司毛利率维持在40%-50%高位[2][7] * 海外市场毛利率自2018年以来不断攀升 在2022年后超过国内市场[8] * 研发费用保持接近营收20%的高水平[2][9] * 高端创新人才比例从2020年22%提高至2024年29%[9] 产能与项目规划 * 公司通过可转债募投项目提升产能 预计达产后将带来45亿元营收增量[2][9] * 今年年底大部分项目将陆续投产运营 预计显著提升市场需求满足能力[10] * 公司2025年五六月份发布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 是继2020和2022年后第三次实行 以实现与核心骨干利益深度绑定[10] * 自2023年以来 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对业绩影响逐步减轻 今年相比去年预计摊销费用下降约5000万元[10] 成本控制举措 * 公司通过晶圆级封装等先进技术 将探测器封装成本从50-60%降至25-35%[16] * 探测器是热成像仪中最重要且成本占比最高部分 占整个机芯成本40-45% 而机芯占热成像仪总成本30-40%[16][17] * 通过降低封装成本 同步实现整机产品和核心部件降本 更好地开拓民用市场[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