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银行净息差
icon
搜索文档
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开始收敛,商业银行净息差下行将变缓
华夏时报· 2025-09-28 11:19
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2024年1月到8月,居民存款结构的变化是:2024年1月,居民活期存款386684 亿元,8月391492亿元,增加了5202亿元,增幅为1.3%。而1月居民定期存款998521亿元,8月1074918 亿元,增加了76391亿元,增加了7.7%。 从以上数据来看,去年居民活期存款在增加,定期存款也在增加,但是定期存款增幅远远大于活期存款 的增幅,说明存款定期化趋势还是很严重。 再看2025年,2025年1月居民活期存款是434602亿元,8月是416198亿元,减少了18404亿元,减少幅度 为4.2%。 1月居民定期存款是1133070亿元,8月份为1194010亿元,增加了60940亿元,增加幅度为5.4%。 文/冉学东 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是近几年商业银行经营中备受关注的重要现象。不过随着存款利率的一降再降,加 上商业银行各种压降成本的手段,银行存款定期化趋势正在变缓。 今年居民活期存款出现减少趋势,但是减少幅度不小,同时定期存款也依然在增加,不过增加幅度在变 小。这说明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仍然在持续,只不过定期化的速度正在收敛。 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活期存款在减少,说明居民对未 ...
盛松成:我国降准优于降息 但降息仍有空间|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17 09:23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特点 - 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主而非激进降息 自2016年以来累计降准23次 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准率从17.5%降至9.0% 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 同期政策利率仅调整14次 [1][2][3] - 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是避免大幅降息的核心原因 净息差从2010年前后接近3%-4%降至2024年二季度末1.42%的历史新低 银行业占金融体系融资比重达89.7% 需保障银行体系稳定以支撑实体经济 [3][4] - 当前加权平均存准率约6.2% 较国际主要经济体仍有下降空间 每降准0.5个百分点可向社会释放约1万亿元流动性 而西方国家普遍弃用存准率工具 美国2020年后存准率已归零 [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机制 - 降准直接增强商业银行购债能力 商业银行持有68%国债和75%地方政府债 通过释放准备金可有效配合财政政策实施 [6] - 超储率处于低位使降准对流动性调节效果显著 货币政策需通过金融体系传导 而财政政策可直接介入经济活动 [6] 利率政策空间与结构性工具创新 - 降息空间受多重因素制约:消费投资利率弹性低 降息削弱存款财富效应反不利消费 2024年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 企业投资决策更关注风险而非利率微调 [8] - 实际利率因低物价环境处于高位 叠加人民币兑美元缓升及美联储降息预期 为缓步降息创造外部条件 当前活期存款利率0.05%逼近零利率 定期存款利率降至1%区间 [8]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降息幅度更大 2024年5月7天逆回购利率降10基点而结构性工具降25基点 重点支持小微企业、房地产风险化解、科技创新及绿色产业 截至2024年末占央行总资产14.2% [9]
LPR报价连续3个月保持不变
华夏时报· 2025-08-20 02:57
LPR报价情况 - 8月1年期LPR报价3.0% 5年期以上LPR报价3.5% 均与上月持平 [2] - LPR报价连续三个月保持稳定 [2] 市场预期与影响因素 - 政策利率(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 使LPR报价基础未发生变化 [2] - 市场利率近期有所上行 受反内卷政策牵动预期影响 [2] - 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最低点 报价行缺乏下调LPR加点的动力 [2] 宏观经济背景 - 上半年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偏强态势 [2] - 短期内通过引导LPR下调强化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不高 [2] - 当前处于政策观察期 [2] 未来政策展望 - 业内预计四季度初前后央行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 [2] - 降息降准可能带动两个期限品种LPR报价跟进下调 [2]
LPR,维持不变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01:59
LPR利率水平 - 8月LPR报价连续第三个月维持不变 1年期3.0% 5年期以上3.5% [2] - 政策利率保持平稳使LPR定价基础未发生改变 符合市场预期 [1] 融资成本现状 -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 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5个基点 [1] - 7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 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0个基点 [1] - 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LPR下降必要性不足 [1] 银行净息差状况 - 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 较一季度微降0.01个百分点 [1] - 净息差仍处低位 银行缺乏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1] 政策调控方向 - 央行5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出台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 [1] - 政策利率及LPR报价未来有下调空间 旨在提振内需和巩固房地产市场 [1]
商业银行二季度不良环比“双降”,净息差及关注类贷款呈现新变化
贝壳财经· 2025-08-18 12:58
银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 [1] - 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 较上季末减少24亿元 不良贷款率1.49% 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1] - 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1] 净息差变化趋势 - 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 较3月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收窄态势未现拐点 [3] - 民营银行净息差水平最高保持在3%以上 但较3月末的3.95%降至3.91% 降幅为各类型银行最高 [4][6] - 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1.31% 为各类型银行最低 已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7] - 城市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保持住了3月末净息差水平 [6] 贷款分类与风险指标 - 关注类贷款从3月末4.95万亿元增至6月末5万亿元 增加500亿元 [8] - 正常类贷款占比从96.30%微升至96.34% 关注类贷款占比从2.18%降至2.17% [10] - 贷款损失准备从71526亿元增至72795亿元 拨备覆盖率从208.13%升至211.97% 贷款拨备率从3.15%微升至3.16% [10] - 可疑类贷款率从0.41%降至0.39% 损失类贷款率从0.59%升至0.60% [10]
一周银行速览(05.16—05.23)
财经网· 2025-05-23 09:02
监管之声 - 5月LPR下调10个基点,1年期LPR降至3.00%,5年期以上LPR降至3.50% [1] - 八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从8个方面提出23项措施,包括增加融资供给、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等 [2] - 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43%,较去年四季度下降9个基点,不良贷款率微升至1.51%,民营银行和农商行不良率增幅较高 [3] 行业关注 - 18家全国性银行全面下调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由0.1%降至0.05%,三年期以内定期存款利率降幅为15-25个基点 [4] - A股银行板块市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中证银行指数近6个交易日涨近7%,银行股因高股息和低估值特性表现抗跌 [5] 企业动态 - 平安人寿举牌农业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0%触发举牌 [6] 金融人事 - 上海银行选举顾建忠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 [7] - 上海银行副行长汪明调任上海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有望出任行长 [8] - 长沙银行董事会换届,赵小中再次当选董事长 [9][10] - 华夏银行董事长杨书剑任职资格获批,曾任北京银行行长 [11] 法律法规 - 中国建设银行原副行长章更生因涉嫌受贿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被逮捕 [12]
1年期跌破1%、活期降至0.05%,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5-20 03:59
存款利率调整 - 国有大行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05%,跌破0.1% [1] - 国有大行3个月至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3年期和5年期下调25个基点 [1] - 邮储银行半年期和一年期定存利率分别调整至0.86%和0.98% [1] - 招商银行活期和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幅度与国有大行一致 [2] 调整幅度与历史对比 - 此次3年期以下定期存款利率降幅较上次收窄10个基点,3年期及5年期降幅与上次一致 [2] - 国有大行自2022年9月以来第七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 [1] - 股份行预计近期陆续跟进调整,中小银行可能分批下调 [3] 市场影响与预期 - 3年期整存整取20万元定存调整前后利息相差1500元,100万元相差7500元 [2] - 存款挂牌利率统一调整空间收窄,后续重点或转向调整利率自律上限和内部授权利率 [3] - 工商银行3年期定存最高利率为1.55%,较挂牌利率上浮30BP,此前最高可上浮40BP [3] 政策背景与LPR联动 - 央行行长潘功胜此前宣布降准降息,并提到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3] - 5年期以上LPR下调10BP至3.5%,1年期LPR下调10BP至3% [3] - 商业银行净息差回落至1.43%的低点,存款降息和LPR调降同步落地以稳定息差 [4]
央行再提利率风险,短期长端利率波动或有所加大
中邮证券· 2025-05-13 07:31
货币政策基调与节奏 -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不变,表述从“择机调整”变为“灵活把握”,短期更关注存量政策落地,增量政策出台概率降低[2][10] - 5月7日央行推出一揽子政策,短期进入政策落地消化观察期,增量政策加码必要性下降[11] 利率与国债 - 央行再提利率风险,短期长端利率或回调,去年三次提及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有上升,如4月3日至4月28日上升4.07bp[3][13][14]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1.65%区间,央行重启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操作概率低[3][18][19] 商业银行与存款利率 - 央行关注商业银行健康性,因净息差收窄,未来存款利率下调是趋势[3][19] - 截至202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2%,低于“合理区间”1.8%,上市商业银行净息差均低于1.4%[20] 信贷与融资成本 - 资金空转缓解,信贷投放转向偏总量,促消费成货币政策着力点[4][23] - 一季度贷款加权利率抬升,3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利率为3.44%,较去年末抬升0.16个百分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待提升[25] 房地产与通胀 - 房地产政策转向存量政策执行,关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扩容[4][26] - 通胀企稳回升关键在有效需求改善,财政政策优于货币政策,2024年社融等同比增速7%-8%,CPI同比增速低于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