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

搜索文档
央行最新信号! 删除“加力实施增量政策”相关表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6:06
记者丨唐婧 编辑丨肖嘉 视频编辑 丨 柳润瑛 张迎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内容公布。此次会议作为判断未 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释放出一系列关键政策信号。 本次例会还强调,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扩大内需、稳定预 期、激发活力,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对比第二季度例会内容来看, 本次例会删去了"加力实施增量政策"的相关表述,并强调要"保 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这也与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要求一脉相承 。 彼时,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罗志恒曾向记者解读,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更加强 调落实已出台的财政货币政策,做好政策接续,不搞大拐弯,让经营主体有稳定的政策预期 和市场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平稳运行;同时也要根据形势变化做出灵活调整,前瞻研判下半 年出口、房地产等情况,及时提前果断出台新的增量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在研判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时,会议认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 弱,贸易壁垒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 ...
盛松成:我国降准优于降息 但降息仍有空间|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17 09:23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特点 - 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主而非激进降息 自2016年以来累计降准23次 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准率从17.5%降至9.0% 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 同期政策利率仅调整14次 [1][2][3] - 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是避免大幅降息的核心原因 净息差从2010年前后接近3%-4%降至2024年二季度末1.42%的历史新低 银行业占金融体系融资比重达89.7% 需保障银行体系稳定以支撑实体经济 [3][4] - 当前加权平均存准率约6.2% 较国际主要经济体仍有下降空间 每降准0.5个百分点可向社会释放约1万亿元流动性 而西方国家普遍弃用存准率工具 美国2020年后存准率已归零 [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机制 - 降准直接增强商业银行购债能力 商业银行持有68%国债和75%地方政府债 通过释放准备金可有效配合财政政策实施 [6] - 超储率处于低位使降准对流动性调节效果显著 货币政策需通过金融体系传导 而财政政策可直接介入经济活动 [6] 利率政策空间与结构性工具创新 - 降息空间受多重因素制约:消费投资利率弹性低 降息削弱存款财富效应反不利消费 2024年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 企业投资决策更关注风险而非利率微调 [8] - 实际利率因低物价环境处于高位 叠加人民币兑美元缓升及美联储降息预期 为缓步降息创造外部条件 当前活期存款利率0.05%逼近零利率 定期存款利率降至1%区间 [8]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降息幅度更大 2024年5月7天逆回购利率降10基点而结构性工具降25基点 重点支持小微企业、房地产风险化解、科技创新及绿色产业 截至2024年末占央行总资产14.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