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模式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东方甄选午后涨超16% 近两个交易日股价累涨25% 此前不到一个月股价腰斩
智通财经· 2025-09-18 05:5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午后涨超16% 近两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25% 但自8月19日阶段新高后曾回调超50% [1] - 截至发稿时股价报26.78港元 成交额达22.64亿港元 市盈率TTM为4436 [1] 机构评级调整 - 花旗将目标价从18.5港元上调至33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 因商业模式转型 将2025至2027财年收入预测分别下调36% 31%及30% [1] - 同期盈利预测分别下调69% 30%及26% [1] 业务转型预期 - 商业模式从依赖龙头主播转向规模化会员平台 预期付费会员达26.4万人 月回购率为40% [1] - 自有品牌毛利率从10%低位恢复至24% [1] - 预计2028年经调整净利率达7%至8% 较现时4%水平显著提升 [1] - 转型成效需经多个季度表现验证 [1]
港股异动 | 东方甄选(01797)午后涨超16% 近两个交易日股价累涨25% 此前不到一个月股价腰斩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5:5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午后涨超16% 近两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25% [1] - 股价自8月19日阶段新高后曾回调超50% 当前报26.78港元 [1] - 成交额达22.64亿港元 市盈率TTM为4436 [1]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 - 花旗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18.5港元上调至33港元 [1] - 商业模式从依赖龙头主播转向规模化会员平台 [1] - 转型成效需多个季度表现验证 [1]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2027财年收入预测分别下调36% 31% 30% [1] - 同期盈利预测分别下调69% 30% 26% [1] - 预计2028年经调整净利率达7%-8% 现时为4% [1] 业务运营指标 - 预期会员平台拥有26.4万付费会员 月回购率达40% [1] - 自有品牌毛利率从10%低位恢复至24% [1]
车价跌破2万,FSD终身免费,无人配送价格战升级
36氪· 2025-09-11 04:12
行业竞争格局 - 无人配送市场参与者包括大厂平台型如京东和菜鸟、创新型公司如新石器和九识智能、以及跨界企业如德赛西威[1] - 德赛西威成立"川行致远"品牌并推出车规级低速无人车S6飞翼款和S6侧拉门款 计划进入园区和商圈场景[1] - 头部企业部署规模显著 新石器截至7月底部署超7500台车辆并目标年底达1万台 九识智能交付5000台 白犀牛预计2026年达5000台活跃车辆[6] 价格趋势与商业模式演变 - 无人配送车价格从2018年约100万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最低1.68万元 呈现快速下滑趋势[3] - 价格下降驱动因素包括技术迭代降低成本、规模效应优化边际成本、以及企业主动竞争策略[5] - 商业模式从"车体+服务费"捆绑销售转变为"车体销售与FSD服务订阅分离"的价值拆分模式[5] - 新石器推出"零首付零利息48期分期"购车方案并赠送终身免费FSD服务 九识智能E6车型定价19800元配合月费1800元FSD服务 菜鸟车型优惠后售价1.68万元[1][3] 核心竞争维度 - 行业竞争焦点从技术比拼转向价格优势与服务差异化[5][9] - 用户选择关键因素包括品质、路权、价格和服务 其中品质趋同使价格和服务成为核心决胜点[6][9] - 路权获取成为竞争基础 九识赋能客户自主申请路权 新石器采用包办方式 白犀牛依托顺丰网络扩展[10] - 无人配送可帮助快递企业降低末端派送成本 若30%件量由无人车配送 加盟制快递企业可降本约4%[10] 收入结构与行业影响 - 企业收入来源包括车体销售收益和FSD服务订阅费用[10] - 新石器新模式解决传统模式下长期采购成本核算难和FSD涨价问题[12] - 服务费用下调推动行业竞争从硬件驱动转向运营与服务驱动的长期战略[13] - 价格竞争态势类似快递行业和智能手机领域的内卷现象[13]
杰创智能: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500万元-20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快讯· 2025-07-15 11:04
业绩预测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0万元至2000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3308.81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1000万元至1500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3549.81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1元/股至0.13元/股 上年同期为亏损0.22元/股 [1] 业务表现 - 业绩变动主要受主营业务影响 "AI+云计算"和"AI+安全"业务实现增长 [1] - 公司商业模式转型带动毛利率提升和费用下降 [1] - 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影响预计约为500万元 [1]
台湾企业对日投资急剧增加
日经中文网· 2025-07-03 06:24
台湾企业对日投资趋势 - 台湾对日直接投资在2024年创历史新高 投资件数同比增至22倍达99件 2025年1-5月同比增至18倍达50件 [2] - 2024年台湾对日投资总额达54902亿美元 同比激增26倍 主要受台积电熊本工厂项目推动 [2] - 投资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日元贬值 台币升值 以及台湾企业寻求商业模式转型 [2] 国巨收购芝浦电子战略 - 国巨董事长陈泰铭强调收购后将芝浦电子产品推向全球市场的战略意图 [1] - 公司以高于美蓓亚三美的报价发起对芝浦电子的公开要约收购 旨在实现车载领域协同效应 [1] - 收购仍需通过日本外汇法审查 但已持续获得市场关注 [1] 两岸产业竞争格局 - 台湾电子企业依托大陆量产基地的规模效应获得全球订单 但面临大陆自主供应链建设的竞争压力 [1][2] - 早稻田教授指出台湾企业看重日本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 以弥补单纯量产效率的不足 [2] - 两岸竞争加剧促使台企寻求与日企合作 形成"台湾量产+日本创新"的互补模式 [2] 日台产业合作前景 - 日企若能深度融入苹果 英伟达等美企供应链 结合台企量产优势 可形成互补关系 [3] - 芝浦电子收购案凸显日台合作模式分歧 美蓓亚三美主张技术自主 国巨强调合作优势 [3] - 日本产业界面临如何应对台湾投资热情的长期课题 [3]
★对接渠道与商业模式转型两手抓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破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1:56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现状 - 永辉超市自4月7日开通绿色通道以来已收到500多封合作邮件,与300多家企业进入洽谈阶段,并在多家门店外贸专区上架相关商品 [1] - 京东推出规模达2000亿元的扶持项目,通过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平台优势与渠道协同帮助外贸企业打通内销通道 [3] -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9家电商平台已开放入驻绿色通道,6家电商平台建立内销专区,对接超6000家次外贸企业,超600家次入驻 [4] 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 深海鱼加工企业今日食品80%产品出口欧美、中东市场,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显著 [2] - 珠海金稻电器60%以上产品用于外销,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产品严重积压 [3] - 外贸企业面临供应链与生产模式调整挑战,国内订单特点是小批量、多批次,需对生产线进行柔性化调整 [4] - 国内外消费者不同消费习惯和产品偏好构成挑战,如国内消费者对罐头接受度不高 [6] 企业转型策略与案例 - 今日食品针对国内消费者推出辣味、黑松露等新口味金枪鱼罐头,改进包装设计 [7] - 聚亿新材入驻京东京喜后采用C2M方式生产,能提前一个月排产,京喜已成为其国内销售增长最快渠道 [6] - 富岭股份2024年境内销售占比已达29%,客户主要是头部连锁餐饮企业和连锁茶饮企业 [8] - 美团闪购成立出口转内销专项工作组,协调全国闪电仓、便利店、品牌商达成供应链合作联盟 [4] 政策建议与长效机制 - 建议相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沟通对接,促进外贸企业与国产龙头品牌合作 [8] - 建议政府和行业协会搭建外贸企业与国内采购商对接平台,定期组织展会、洽谈会 [9] - 建议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支持、消费券补贴等政策扶持外贸企业,如设立专项扶持资金 [9] - 建议从促消费角度支持出口转内销,避免价格"踩踏",如以旧换新政策支持相关产品 [9]
深度|前脸书CTO,现Sierra联创:用十分之一的成本交付高价值成果,这就是商业模式的降维打击;成果定价是软件演化的必然
Z Potentials· 2025-05-31 03:46
核心观点 - AI时代软件商业模式正经历从"卖效率工具"向"卖结果"的范式转变,智能Agent将成为企业核心数字界面 [7][10][12] - 商业模式转型比技术转型更具挑战性,初创公司因无历史包袱而具备独特优势 [4][14] - 垂直领域AI应用比横向平台更具商业潜力,需深度切入企业核心工作流 [23][26] AI行业分层与机会 - 基础模型层:资本密集型产业,最终可能由少数巨头主导,利润率低但体量极大 [8] - 工具层:类似"卖铲人"角色,但风险最高因接近基础模型且面临云厂商竞争 [9] - 应用层:以垂直领域智能Agent为代表,可能诞生万亿级企业软件公司 [9][11] 商业模式创新 - 成果定价:AI自主完成任务才收费,人工介入则免费,颠覆传统订阅制 [4][13] - 价值创造:用AI解决高成本商业问题,以十分之一成本交付同等价值成果 [12][26] - 采购逻辑:需理解企业决策链,成本节约与收入增长模式适用不同场景 [27] 企业转型关键 - 老牌企业需将AI节省成本重新投入增长,改变单位经济模型 [19][26] - 技术落地需聚焦客户真实需求而非产品功能,找到独特价值匹配点 [21][23] - 销售策略应使用客户语言,共情其商业痛点而非技术参数 [19][21] 创业方法论 - 资源分配应聚焦核心差异点,外包非核心事务降低隐性成本 [17] - 执行比战略更重要,客户成功是产品进化方向 [23][26] - 自我定位需动态调整,不让擅长事项限制发展可能性 [4][6]
于东来被网红气的要退圈?
虎嗅APP· 2025-05-05 03:20
核心观点 - 胖东来因玉石销售争议与抖音网红"柴怼怼"爆发激烈冲突,公司公开珠宝部毛利率数据并起诉对方商业诋毁,索赔不低于500万 [1][3] - 公司创始人于东来情绪激动表示可能关闭企业,抖音平台已对涉事账号采取限制措施 [3] - 公司4月销售额达17.49亿元,年度累计突破80亿元,超市业态占比超50%,员工平均月收入9000元 [5][6] - 公司面临"高美誉度反噬"困境,负面舆情67%源于对"过度服务"的质疑,珠宝品类拓展带来消费纠纷风险 [8][9] 经营数据 - 2024年销售总额近170亿元,利润8亿多元,员工平均月收入9000元 [5] - 2025年1-2月员工平均工资9886元,店长月薪78058元,3个月销售额62亿元 [6] - 4月单月销售额17.49亿元,年度累计80.27亿元,超市业态贡献44.10亿元 [5] - 珠宝部一季度毛利率15%-16%,和田玉毛利率20%,10万元以上珠宝毛利率15%,以下20% [1] 冲突事件 - 网红指控公司玉石销售暴利(成本几百元售价几千至几万元),公司回应毛利率低于行业30-50%平均水平 [1] - 公司起诉"柴怼怼"商业诋毁并立案,追责金额不低于500万,同时公布珠宝定价标准及退货承诺 [1] - 创始人于东来发布5条消息反击,威胁关闭企业,抖音已限制涉事账号投稿权限 [3] - 涉事网红直播销售额在争议期间攀升,账号现已被禁止关注和发布作品 [3] 行业挑战 - 拓展珠宝品类的零售企业43%会在前两年遭遇重大消费纠纷 [8] - 公司面临"舆论审判"模式挑战,维权行为被异化为内容生产工具 [9] - 建议建立商品信息披露机制(如德国ALDI的2146个检测点质量追溯系统)及优化争议解决流程 [9][10] - 需权衡高风险品类收益与信誉成本,参考Costco严控SKU数量与质量的策略 [10]
胖东来要退圈?于东来与网红柴怼怼的玉石恩怨
虎嗅· 2025-05-04 15:22
核心观点 - 胖东来与抖音网红"柴怼怼"因玉石销售争议爆发激烈冲突,公司披露珠宝部毛利率数据并起诉对方商业诋毁,索赔不低于500万 [2][3] - 创始人于东来威胁关闭企业以抗议网络不实言论,抖音平台对"柴怼怼"账号采取限制措施 [3][4] - 公司4月销售额达17.49亿元,年度累计突破80亿元,超市业务占比超50%,但负面舆情持续发酵 [6][7] - 公司面临"过度服务"质疑和高期待压力,珠宝品类纠纷暴露透明化运营短板 [8][10] - 行业分析建议优化商品信息披露机制和品类战略,将道德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商业模式 [10][11] 事件经过 - 4月5日网红指控公司玉石业务暴利,称成本几百元产品售价达数万元 [2] - 4月8日公司回应披露珠宝部毛利率:一季度整体15%-16%,和田玉20%,低于行业30%-50%水平 [2] - 4月30日公司起诉"柴怼怼"并公布定价标准:10万元以上珠宝毛利率15%,10万元以下20% [2] - 5月2-3日创始人连续发声,威胁关店抗议网络暴力 [3] - 5月4日抖音封禁"柴怼怼"账号,认定29条视频侵权 [3] 经营数据 - 4月销售额17.49亿元,年度累计80.27亿元 [6] - 超市业务44.10亿元占比超50%,百货/珠宝/电器/服饰均超5亿元,茶叶3.64亿元 [6] - 时代广场店单店贡献4.43亿元,天使城店和大胖店超2亿元 [6] - 2024年总销售额近170亿元,利润8亿多元,员工平均月收入9000元 [6] - 2025年1-2月员工工资9886元,店长月薪78058元,3个月销售额62亿元 [7] 行业分析 - 拓展珠宝品类的零售企业43%会在前两年遭遇重大消费纠纷 [8] - 建议参考德国ALDI的2146个检测点质量追溯系统建立专业壁垒 [10] - Costco模式显示严控SKU数量比品类齐全更有利维护信任 [11] - 公司需将社会需求转化为经济机会,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 [11] 公司背景 - 许昌、新乡共13家门店:5家综合百货、7家社区超市、1家专业服饰店 [6] - 2012年因"三毛钱利润"事件出圈,2019年雷军参访后成为全国标杆 [8] - 2023年67%负面舆情源于对"过度服务"的质疑或微小失误放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