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持续发展理念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十五五”建言:地铁公交未来可“一张网”
新京报· 2025-08-28 06:21
交通领域公众建言焦点 - 交通领域建言占比达8% 在所有细分领域中排名前三 [1] - 道路交通治理 非机动车管理 公共交通服务成为公众关心焦点 占交通类建言四成以上 [1] 停车资源优化利用 - 机关事业单位与周边社区存在停车位使用错峰现象 医院学校机关单位夜间及节假日车位充沛 而社区居民此时需求最大 [2] - 建议以街道为单位组织需求对接 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制度 错峰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问题 [2] 公共交通发展现状与挑战 - 过去十年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从527公里增至879公里 公交线路从877条增至1261条 [3] - 公共交通吸引力不断下降 年客运总量呈现下滑趋势 需从设施建设转向服务水平提升 [3] 公共交通体系优化方向 - 需建立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一网"理念 消除两网隔阂 目前存在调度错位问题 [4] - 应构建统一利益主体 数据平台和决策指挥中心的大公共交通运营体制 [4] - 发展模式需转向服务质量与效率驱动 加强科技数据创新 推动定制化公交服务 [4] 企业班车与电动自行车管理 - 企业班车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相邻企业路线相近但载客率不足 需通过顶层设计优化提升服务潜力 [5] - 电动自行车在提升通勤效率同时带来违规行驶 监管困难等问题 需加强安全宣传和科技治理 [6] - 建议安装违法识别设备 推进行驶证电子化 并合理规划停放区域增加充电泊位 [6]
多国企业首次参展2025年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
新华财经· 2025-08-21 07:52
新华财经上海8月21日电(记者吴宇)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 览会,汇聚了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0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其中8个国家的企业首次参 展,显示了中国大市场及纺织辅料行业日益强大的吸引力。 据展会主办方介绍,首次有企业参展的8个国家分别是:埃及、保加利亚、芬兰、荷兰、马来西亚、伊 朗、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这些国家的参展企业与澳大利亚、比利时、德国、韩国、美国、葡萄牙、日 本、土耳其、西班牙、英国、中国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一起,为本届展会注入了新的国际元 素,壮大了国际交流合作的潜能。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本届展会的关注焦点,反映出全球家用纺织品及辅料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统计显 示,本届展会展示环保产品的企业数量创历届新高,涉及地毯、窗帘面料、装饰面料、床上用品等领 域。展会相关活动围绕科技新生力、设计新势力、产业融合力、绿色循环力四大板块展开,全方位展现 了当前家用纺织品行业的最新活力。 本届展会由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家用纺织品 协会联合举办。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引人注目的是,本届展会吸引了 ...
中国以实际行动引领全球绿色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8-15 22:1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核心理念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 - 生态修复成果显著 包括退化土地生态修复 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 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技术迭代突破 [1] - 多个城市实现多重效益 深圳等城市绿化建设提升空气质量 促进生物多样性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提供居民休闲空间 [2] 城市绿色发展模式 - 杭州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增强防涝韧性 提升城市景观美学价值与公共健康水平 [2] - 部分地区开展退耕还林工程 推动退化耕地向林地转化 实现生态修复与精准扶贫双赢 [2] - 发展路径通盘考虑环境 经济 社会深度融合 形成生态 经济 社会协同增效模式 [2]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 - 中国积极推动南南合作 涉及荒漠化防治 湿地修复 森林碳汇核算等领域 [2] - 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中国成为全球绿色发展重要力量 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可再生能源开发 可持续交通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 - 斯里兰卡期待在绿色发展知识交流 能力建设 湿地管理 城市林业等领域深化合作 拓展碳交易机制 森林资源监测 自然旅游规划及气候韧性提升等项目 [2]
中国奢侈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30 01:38
行业定义与特征 - 奢侈品被定义为超越人类基本生存发展需求、具备独特稀缺珍贵特性的消费品,价值/品质比值较高,无形价值/有形价值比值最高 [1] - 显著特征包括富贵象征、个性化定制、专属性以及距离感 [1] - 梦想价值由了解并享受奢侈品的消费者共同铸就,需同时具备高知名度与实际购买行为支撑 [2] 产品分类 - 按商品类别分为服装皮具箱包、烟酒、珠宝首饰、豪华汽车游艇私人飞机等 [2] - 按奢华程度分为入门级奢侈品(价格十万以下如香水衣服文具)和顶级奢侈品(价格千万左右如豪宅游艇飞机) [2] - 按消费感受分为传统奢侈品和新奢侈品 [2]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涵盖原材料供应、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品牌经营及销售服务环节 [3] - 销售途径包括高端百货商店、品牌专卖店和电子商务平台 [3] - 中国市场中珠宝首饰(周大福、老凤祥、周大生)和白酒(五粮液、贵州茅台、泸州老窖)领域由本土品牌主导,但多数细分领域被海外品牌垄断 [3] 发展历程 - 中国奢侈品市场自改革开放后随国民收入提升和私人财富累积逐步发展,2010年后因经济高速增长进入繁荣期 [7] - 二十年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跻身全球领先地位,国际奢侈品牌日益普及且产品种类多元化 [7] 区域市场格局 - 东部地区在奢侈品制造和品牌运营能力突出,涵盖白酒(古井贡酒、洋河股份)、珠宝(老凤祥、周大福)和高级时装(上海滩、上下) [10] - 西部和西南部地区以白酒为主(贵州茅台、五粮液、剑南春、舍得酒业),华北地区白酒企业产品更偏向地方性不符合奢侈品定义 [10] 市场规模与竞争 - 2019年中国境内奢侈品市场规模2423.51亿元,2023年增长至4756.33亿元 [11] - 市场细分包括高端时装、珠宝首饰、钟表、皮具箱包、化妆品和烟酒,各领域品牌集中度较高且外资品牌占主导地位 [11] - 本土品牌发展迟缓,代表性企业包括珠宝领域的周大福、老凤祥、周大生,化妆品领域的珀莱雅、上海家化、丸美股份,白酒领域的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 [11] 数字化趋势 - 电子商务从销售渠道转变为多元化营销平台,用于增强品牌认同感、提升品牌价值和吸引新生代消费者 [15] - 品牌通过定制化产品、限量款发布、线上直播和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创新营销策略 [15] - 线上平台转型致力于创建符合奢侈品气质的虚拟空间,助力品牌形象塑造和价值提升 [15] 未来发展趋势 - 全球奢侈品市场向数字化推进,消费者倾向通过线上平台和移动应用购买,社交媒体成为品牌传播关键媒介 [16] - 可持续性成为重要趋势,品牌需采用环保材料、透明化政策和道德供应链管理以降低碳排放和资源消耗 [17] - 亚洲消费者成为重要力量,品牌需调整策略满足其差异化需求,市场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定制 [17] - 中国奢侈品市场根基稳固,预计境外消费额随旅行限制放松持续上涨,2025-2031年境内市场规模平稳上升,2031年预计达7195.04亿元 [18]
金徽酒:深度参与“环青赛”体育赛事 诠释企业精神与品牌内核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5 12:08
金徽酒与环青赛战略合作 - 公司作为2025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战略合作伙伴,深度参与赛事并赞助支持,通过员工骑行队巡游、酒文化交流体验平台及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强化品牌曝光 [1] - 赛事全程1400公里历时8天,覆盖西宁、海东、海南州、海北州等高海拔地区,公司冠名的"金徽酒冲刺王绿衫"成为竞技精神与品牌内核的象征 [1] - 合作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共鸣,赛事展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公司根植秦岭生态产区的战略相契合 [2] 品牌营销与市场拓展 - 公司通过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平台显著提升品牌影响力,传递"高尚品味、卓越品质、有机健康"生活主张 [2] - 此次合作是开拓青海市场战略的关键步骤,自2022年起持续优化销售策略、营销架构及人力资源配置,加速甘青一体化进程 [2] - 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将品牌与赛事关联度有效触达青海市民及消费者,强化区域市场根基 [1][2] 品牌精神与赛事价值融合 - 环青赛作为全球同级别海拔最高、难度最大的公路自行车赛事,其极限挑战特质与公司"志存高远、专注挑战"的品牌内核高度契合 [1] - 合作实践"绿色、人文、和谐、体验"共享理念,实现体育精神与匠心品质的相互赋能 [2]
探访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实训基地,室外足球配套区7月1日完工
新京报· 2025-06-30 11:57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筹备进展 核心观点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至17日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 目前实训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各功能区预计7月中下旬全面投入使用 [1][2] 实训基地功能区划分 "熊猫眼"核心区 - 位于国家速滑馆西南侧下沉广场 包含1块5v5球场和10块足球半场训练区 可满足约20支参赛队伍训练需求 [1] - 采用测地线穹顶结构 材料易于拆卸 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穹顶内部可精密调控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 [1] - B1层平台设半室外活动区、接待区和观赛平台 服务观众/赞助商/参赛队伍/媒体 [1] 室外足球配套区域 - 位于速滑馆南广场 设置1800平方米临时篷房 内含5块足球场(4块3v3+1块5v5) [1] - 已基本搭建完成 预计7月1日完工 7月初投入使用 [2] 场景类测试赛区 - 利用速滑馆环廊西侧上下两层空间 共设10块场景区(一层4块40平方米/块 二层6块105平方米/块) [2] - 按正赛1:1尺寸搭建 测试后可移至中心场区 预计7月中旬完工 [2] 当前进展 - 已有20台机器人入驻实训基地 参赛队伍可通过线上预约训练 [2] - "熊猫眼"核心区和场景类测试赛区预计7月中旬完成搭建 [2]
让城市更智慧——中国经验启迪世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30 01:22
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 重庆依托大规模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持续优化城市日常运行效率,科技被视为城市发展核心驱动力[1] - 深圳市获2024年度"世界智慧城市大奖",通过数字化建设、先进城市管理手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转型,将采用高速宽带、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打造新模式[1] 智慧城市发展特点 - 城市数据底座日渐夯实,超前部署基础设施并探索"采存算管用安"一体化模式,构建城市智能中枢[2] - 数据应用场景丰富,包括"无证明通办"、康养智能诊断、居民碳普惠等特色应用,提升经济、治理和服务效能[2] - 数字化转型生态创新,探索数据专区、跨境流动、数据专员等新模式,推动数据产权、交易等基础制度实践[2] 推进思路与技术架构 - 注重"系统谋划、整体重塑",创新规划体系并重塑技术架构促进业务协同[2] - 践行"数据融合、模型智能"理念,"AI CITY"模式兴起,通过"大模型+知识库"改造信息化系统,训练城市大模型提升自感知能力[2] - 强调"一体运维、长效运营",创新工作模式推动数字化转型从"重建轻运"向"管运协同"转变[2] 政策支持与技术应用 - 国家政策持续引导,2024年提出以数据融通贯穿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3] - 数智技术加速应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万物互联,大数据构建城市运行"全息图",人工智能提升治理能力,区块链保障可信数据交互[3][4] 全球经验与发展方向 - 中国经验强调制度与技术并重、建设与运营并重、中枢与末梢并重、数据与场景并重、发展与安全并重[4] - 未来将持续迭代模式,开放共享经验,构建智能、绿色、人文的未来城市共同体[4]
等你来!请接受绿水青山的邀请!
中国环境报· 2025-06-13 07:05
中国生态旅游国际化发展 市场趋势与机遇 - 中国放宽过境免签政策后,"China Travel"成为海外社交媒体热点,外国游客兴趣从传统景点扩展到生态旅游目的地如云南哈尼梯田、重庆巫山、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海南热带雨林等 [1] - 生态旅游内容在国际社交平台形成流量热点,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从国内科普转向国际展示的重要机遇 [1] - 超过60%的入境游客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主要旅行目的,情感体验成为生态旅游推广的核心驱动力 [2] 情感营销与传播 - 外国博主通过第一视角体验视频(如韩国博主体验安徽生态渔业、意大利博主制定海南"绿色中国游"攻略)引发情感共鸣,相关内容获得高流量传播 [2] - 情感连接有效消除文化隔阂,促使游客自发成为"生态叙事者",将环保理念转化为生命记忆 [2] - 生态旅游从知识输入转向情感共振,形成跨越国界的感染力 [2] 科技赋能与认知升级 - 科技手段(如多语种解说系统、生态参访路线设计)帮助外国游客建立对环保成果的科学认知框架,破除偏见 [3][4] - 科技传播消解跨文化专业壁垒,使观光行为升华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 [3] - 系统化知识传递深化游客对生态技术逻辑与人文价值的理解,推动形成国际生态共识 [3] 服务优化与专业支撑 - 需构建多语种信息服务、叙事化参访路线,将环保成就转化为可感知的全球公共产品 [4] - 生态环境工作者需运用"环保+"思维,通过科技服务确保向外国游客传递权威信息 [4] - 环保设施开放单位需参与外国游客参访设计,编制生态环境游学技术支持材料 [4]
专访丨“中国的形象在我眼中变得更加立体丰富”——访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
新华网· 2025-05-16 13:13
中国扶贫减贫成就 - 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通过全国动员和精准扶贫取得巨大成就 [1] - 云南省泸水市阳坡村从深山峡谷搬迁后,村民生活条件极大改善,住房整齐、设施完备,学校配备平板电脑等现代化教学工具 [1] 中国扶贫策略与理念 - 扶贫注重授人以渔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教育、技能提升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2] - 重视实地考察和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如云南山区种植高品质咖啡豆,沿海地区发展浅海养殖 [2] - 贯穿科技创新和绿色理念,科技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意义 -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共同富裕,发展惠及全体人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参考 [2] - 中国走出符合自身文化、历史、国情的发展道路,表明发展中国家可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模式 [2] 中马合作与经验借鉴 - 马来西亚可借鉴中国在农业、渔业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创新扶贫实践 [2] - 中马合作关系密切,中国扶贫经验对马来西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