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进口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芯”嵌入全球产业链关键环节
金融时报· 2025-09-22 02:0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知名品牌(博世、三星、沃尔沃等)的核心半导体元器件供应商[2] - 产品覆盖多领域:最小尺寸用于手机和可穿戴设备 中等尺寸适配家电 大功率产品用于高铁和动车[2] - 功率二极管市占率全国第一、全球第二 整流桥市占率全球第一 光伏旁路二极管全球市占率达42.5%[2] - 外销占比常年保持在20%至30% 国际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7] 行业规模与发展阶段 - 中国半导体产业规模达4万亿元 其中85%为集成电路板块[4] - 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约2000亿元 国内与海外市场各占一半[4] - 国内仍有300亿元高端功率半导体产品依赖进口 但替代进程加速[4] - 功率半导体预计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全面进口替代的半导体细分板块 替代周期3至5年[4] 研发与技术投入 - 每年将营收的7%投入研发 2024年研发费用超过4亿元[5] - 研发团队分布于上海、无锡、日本大阪、美国洛杉矶等地[5] - 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 承担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5] 全球化战略布局 - 2015年全资收购美国半导体品牌美微科(MCC) 形成"双品牌+双循环"业务模式[7] - 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办事处、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7] - 越南工厂通过本地采购30%原材料获得越南原产地认证 规避贸易壁垒[7] - 完成半导体行业首家海外全球存托凭证(GDR)发行 募集2.2亿美元纯外资资金[7] - GDR资金用途:9000万美元已投入越南工厂扩建、日本研发中心建设和美国市场网络搭建 剩余1.3亿美元将逐步落地[7] 财务表现与成长性 - 2024年营业收入超60亿元 净利润超10亿元 年纳税超2亿元[8] - 自2014年上市以来 营收、利润、市值均实现超10倍增长[8] 区域产业生态支持 - 扬州市邗江区聚焦机械、电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推动外贸进出口总额稳步增长[8] - 机电和汽车类产品出口占比从2021年的40%提升至2024年的70%[8] - 62家重点外贸企业贡献全区60%以上进出口额 形成龙头引领集群发展格局[8]
美迪凯: 杭州美迪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9 09:27
公司治理与股东大会 - 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6月27日召开,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网络投票时间为9:15-15:00 [5] - 会议将审议19项议案,包括续聘会计师事务所、利润分配方案、董事会换届选举等 [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 公司拟取消监事会,相关职权将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30] 财务与审计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78,648,870.59元 [8] - 2024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8] - 拟续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为75万元(含税),内控审计费用为20万元(含税) [11][12][13][14][15] 业务发展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1.38%,主要得益于部分项目开发完成并逐步量产 [9]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2024年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但市场已呈现显著回暖 [8][9] - 重点发展半导体声光学、半导体微纳电路(MEMS)、半导体封测等业务,部分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 [9][10][46][47][48][49][50][51]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0,758.34万元,占销售收入比例为12.45% [51] - 累计申请境内外专利354项,授权专利245项,有效专利215项 [51] - 开发了多项核心技术,包括超薄屏下指纹芯片整套声学层加工工艺、MicroLED全流程工艺技术等 [48][49][50][51] 资本运作 - 拟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不超过15亿元,并为子公司提供担保 [18][19][20] - 拟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金额不超过等值5,000万美元 [21][22][23] - 拟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融资总额不超过3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的20% [24][25][26][27][28][29]
三超新材去年营收净利双降 公司发声:光伏行业仍然前景可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1: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 同比下降27.49%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1亿元 同比下降623.64% 扣非净利润-1.45亿元 同比下降673.42% [1] - 业绩亏损主因包括金刚线订单减少 产品价格大幅下跌 以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45亿元 [2] - 半导体耗材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3886万元 同比增长67.54% 净利润163.55万元 首次实现盈利 在金刚石砂轮板块中占比接近50% [2] 业务结构调整 - 公司主动调整收缩光伏业务规模 临时关停金湖基地产线 保留句容基地部分硅切片线产能 将原年产4100万公里项目一期产能调整为1007万千米/年 [2] - 半导体耗材产品已全部实现批量销售 成长势头良好 [2] - 半导体设备首次实现营收 但占比较小 [1] 行业前景与研发策略 - 公司判断光伏行业仍极具前景 但金刚线行业竞争加剧 产品价格及毛利率逐年下降 [3] - 硅切片金刚线细线化接近物理极限 钨丝正逐渐成为基材 公司将在产品方面进行策略性调整 [3] - 公司将继续投入金刚线技术研发创新 保持技术领先性 [1][2][3] - 半导体行业用产品进口替代空间大 是公司重点发展方向 [3] 市场拓展策略 - 公司秉持立足国内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策略 [3] - 将重视和拓展海外市场 推动性价比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全球竞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