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性护肤品

搜索文档
巨子生物(2367.HK):可复美品牌保持较快增长 医美审批进程加快
格隆汇· 2025-08-29 18:44
财务表现 - 1H2025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22.5% [1] - 1H2025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20.2% [1] - 1H2025经调整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17.4% [1] 产品结构 - 功效性护肤品营收24.1亿元,同比增长24.2%,占比77.4% [1] - 医用敷料营收6.9亿元,同比增长17.1%,占比22.3% [1] - 保健食品及其他业务营收1000万元,同比增长16.3% [1] 品牌表现 - 可复美品牌营收25.4亿元,同比增长22.7%,占比81.7% [1] - 可丽金品牌营收5.0亿元,同比增长26.9%,占比16.1% [1] 新品与产品策略 - 可复美胶原棒2.0位列天猫液体精华热销榜国货TOP1 [2] - 可丽金胶原大膜王3.0位列天猫涂抹面膜热卖榜TOP4及京东滋养面膜热卖榜TOP1 [2] - 可复美帧域密修系列新增专研IV型热塑胶原,针对热损伤修复场景 [2] - 焦点面霜助力水乳等产品打开市场认知 [2] 渠道发展 - DTC线上直销营收18.2亿元,同比增长13.3% [2] - 电商平台线上直销营收3.9亿元,同比增长133.6% [2] - 线下直销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74.3% [2] - 经销渠道营收7.9亿元,同比增长12.1% [2] 渠道拓展 - 截至1H2025末在全国拥有24家品牌专卖店,覆盖杭州、南京、天津等城市 [3] - 可复美作为首个中国功效性护肤品牌入驻马来西亚屈臣氏,进军东南亚市场 [3] - 京东自营渠道美妆类目扩张及健康类目优势巩固推动电商平台高增长 [3] 盈利能力与费用 - 1H2025毛利率81.7%,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主因医用敷料占比下滑 [3] - 销售费用率34.0%,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因低费率京东渠道占比提升及广告投放节奏变化 [3] - 管理费用率2.7%,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率1.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3] 未来增长驱动 - 可复美胶原棒、可丽金大膜王等明星单品持续升级迭代 [3] - 新品包括可复美焦点面霜、帧域密修系列、可丽金胶卷眼霜及面霜展现良好增长势头 [3] - 注射用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及冻干纤维已进入CDE审评阶段,医美业务有望贡献新业绩增量 [3] 业绩预测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5.9亿元(下调10%) [4] - 下调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4.5亿元(下调11%) [4] - 下调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4.8亿元(下调9%) [4] - 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2.42元、3.22元、4.19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1倍、16倍、12倍 [4]
巨子生物(02367):可复美品牌保持较快增长,医美审批进程加快
光大证券· 2025-08-28 11: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54.85港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1/16/12倍 [1][9] 核心财务表现 - 1H2025营业收入31.1亿元 同比增长22.5% [4] - 1H2025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长20.2% [4] - 1H2025经调整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增长17.4% [4] - 毛利率81.7%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7] - 销售费用率34.0% 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7] 分品牌表现 - 可复美品牌营收25.4亿元 同比增长22.7% 占比81.7% [5] - 可丽金品牌营收5.0亿元 同比增长26.9% 占比16.1% [5] - 功效性护肤品营收24.1亿元 同比增长24.2% 占比77.4% [5] - 医用敷料营收6.9亿元 同比增长17.1% 占比22.3% [5] 渠道表现 - DTC线上直销营收18.2亿元 同比增长13.3% [6] - 电商平台线上直销营收3.9亿元 同比增长133.6% [6] - 线下直销营收1.2亿元 同比增长74.3% [6] - 经销渠道营收7.9亿元 同比增长12.1% [6] 产品发展动态 - 可复美胶原棒2.0位列天猫液体精华热销榜国货TOP1 [6] - 可丽金胶原大膜王3.0位列天猫涂抹面膜热卖榜TOP4和京东滋养面膜热卖榜TOP1 [6] - 推出可复美帧域密修系列 添加专研IV型热塑胶原 [6] - 可复美焦点面霜实现人群破圈和声量提升 [6] - 截至1H2025末在全国拥有24家品牌专卖店 [6] - 可复美入驻马来西亚屈臣氏 进军东南亚市场 [6] 医美业务进展 - III类医疗器械注射用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产品进入CDE审评阶段 [8] - 重组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进入CDE审评阶段 [8] - 胶原蛋白三类械产品获批后将贡献新业绩增量 [8]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5.9亿元(下调10%) [9] - 下调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4.5亿元(下调11%) [9] - 下调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4.8亿元(下调9%) [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1.19/94.64/122.98亿元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5.53%/33.40%/29.80% [10]
2025年全球中国峰会纪要:继续改善;维持“增持”评级
2025-06-02 15:44
纪要涉及的公司 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盈利能力**:2025年重点策略净利润率目标为两位数(2024年为8.8%),支持因素为3个百分点的毛利率提升目标、效率改善和经营杠杆[1] - **收入目标** - 主品牌薇诺娜目标为个位数增长,策略重心是产品改革,包括削减长尾产品,重新聚焦于主产品线(抗敏、皮肤屏障修复、防晒、美白、抗衰老和医疗器械)和促销控制[1] - 新兴品牌目标保持增长势头,薇诺娜宝贝目标销售额为2.6 - 3亿元,或增长30%以上(2024年为2.01亿元,增幅为34%),净利润率为10%以上;瑗科缦目标销售额增速超过100%(基本目标/挑战目标为1.5/2.5亿元,而2024年为6,000万元)和盈亏平衡,年初迄今销售额增长194%;贝芙汀目标为销售额5,000万元并减少亏损;姬芮和泊美目标是销售额增长10%(2024年为5.19亿元,增长约400%),以及盈利增长80%以上(2025年目标是5,000万元,2024年超过2,700万元)[1][4] - **业务表现** - 2季度继续改善,6.18活动开局良好(李佳琦直播渠道和天猫首日GMV增长20 - 30%),抖音上的表现也在改善(年初迄今GMV增长30 - 40%且利润率上升,1季度毛利率约为73%,而2024年为68%左右)[1] - 库存余额好转,截至2025年1季度/2024财年为5.56亿元/6.12亿元,较2023财年下降34%/32%[1] - 进一步向OTC渠道渗透,2季度销售额恢复正增长,1季度出现下降的原因是两款核心产品换证延迟和部分省份开展医保检查(2024年:约12.9万家OTC药店,销售额增长10%以上)[1] -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保持不变,基于现金流折现法得出的目标价66元对应35倍的12个月动态市盈率[1] - 预计2025 - 27年销售额/盈利年复合增速将分别达10%/22%,在毛利率提升(预计由2024年的72.5%增至2027年的75.0%)以及经营杠杆的推动下,营业利润率预计将由2024年的8.5%提升至2027年的11.5%[9][13] - **投资理据**:贝泰妮是中国领先的美妆品牌,主品牌薇诺娜专注于敏感肌,是国内最大的功效性护肤品牌,市占率20%,领先于理肤泉的11%、可复美的10%、以及修丽可的7%,预计将在中国功效性护肤品市场的快速增长趋势下趁势发展,并利用其稳健的产品供应、依靠皮肤科医生背书的差异化营销方式以及成熟的分销渠道扩大市场份额[9][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股价表现**:2025年5月28日股价为45.29元,目标价(2025年12月)为66.00元;年内迄今绝对涨幅6.1%、相对涨幅6.5%,1个月绝对涨幅12.4%、相对涨幅10.8%,3个月绝对涨幅8.6%、相对涨幅8.1%,12个月绝对跌幅15.9%、相对跌幅23.3%[1][2][6] - **公司数据**:已发行股票数424百万,52周股价区间为74.00 - 37.46元,总市值2,666百万美元,自由流通股比例32.0%,三个月日均成交量5.67百万,三个月日均成交额34.7百万美元,波动性(90天)为37,指数为SSE,彭博买入、持有、卖出评级分别为26、8、0[7] - **重要指标**:给出了财年12月份结束的FY24A - FY27E的收入、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调整后的净利润等财务预测,以及利润率和增长率、财务比率、估值等指标数据[8] - **风险与催化剂** - 主要下行风险包括主品牌薇诺娜产品扩张失败、新品牌发展失败、流量成本高于预期侵蚀利润率、竞争加剧、政府加强对功效性护肤品广告和销售的监管[16] - 主要上行催化剂包括新推出的"舒敏+"产品表现优于预期、线下渠道扩张好于预期、成功的并购、新品牌的爬坡速度快于预期[16] - **摩根大通与公司关系**:摩根大通是贝泰妮或相关实体的金融工具或与贝泰妮或相关实体相关的金融工具的做市商和/或流动性提供方;贝泰妮或相关实体目前是,或在过去12个月内曾是摩根大通的客户,享受摩根大通提供的非证券相关服务;摩根大通预计在未来三个月内将会就所提供的投资银行服务获得或寻求获得贝泰妮或相关实体支付的报酬;摩根大通在过去12个月内曾为贝泰妮或相关实体提供除投资银行服务之外的产品或服务,并获得相应报酬;摩根大通可能持有贝泰妮或相关实体所发行债务证券的头寸[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