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流动性拐点

搜索文档
数币迎重大落地事件,政策暖意初现
国盛证券· 2025-09-28 09:11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 标志着中国从数字货币技术试点转向全球化金融基础设施输出[1][9]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 为2025年以来首次降息 政策鸽派倾向明显 全球流动性有望迎来拐点[2][13] - 数字人民币三大平台构建跨境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解决传统跨境支付效率低、成本高等痛点[1][10] 数字人民币发展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于9月24日在上海正式运营 推出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和数字资产平台三大平台[1][9] - 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实现"一点接入、全球通达"的实时结算能力 结算周期从传统SWIFT的3-5天缩短至分钟级 试点机构跨境结算成本降低60%以上[11] - 区块链服务平台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深度对接 已完成深圳6800万元供应链货款秒级结算[11] - 数字资产平台支持20余类资产链上发行与交易 首笔交易测试显示结算效率提升50%[11] - 战略意义在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提升国际金融话语权 加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9] 货币政策环境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符合市场94.4%的预期 投票结果11-1通过[13] - 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预期年内还将再降两次 全年累计降息75个基点 较6月预测多出一次[2][13] - 中美利差收窄至250BP(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4.0% vs 中国1.5%)[13] 投资机会梳理 - 数字人民币IT系统推荐关注中科金财、京北方、恒生电子等20家公司[3][14] - 跨境支付领域推荐小商品城、新大陆、新国都等5家公司[3][14] - 证券IT领域推荐同花顺、大智慧、指南针等10家公司[3][14] 行业表现 - 计算机行业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出超额收益 具体走势数据显示行业表现强劲[5]
Doo Financial|全球流动性拐点下,黄金还能否守护资产安全?
搜狐财经· 2025-09-10 10:49
黄金的战略性地位 - 全球流动性周期进入拐点阶段 投资者对避险与稳健回报需求提升[1] - 黄金作为传统风险对冲工具 其战略性地位再度凸显[1] - 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和国际资本跨境流动调整直接影响市场风险偏好[1] 黄金估值逻辑与周期性特征 - 黄金作为无息资产 估值逻辑与流动性松紧息息相关[3] - 宽松环境下吸引力来自充裕资金推动和通胀对冲需求[3] - 流动性收紧期金价短期受抑制 但实际利率回落时获得新一轮资金配置机会[3] - 周期性特征使黄金成为跨阶段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组成部分[3] 黄金的长期支撑因素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全球央行增持黄金储备为金价提供长期支撑[3] - 黄金作为通胀预期变化对冲工具 在信用环境收紧时成为资产组合稳定锚[3] - 投资者越来越多将黄金视作组合多样化重要方向 分散股票与债券资产系统性风险[3] 黄金的防御价值与配置策略 - 全球流动性拐点背景下 黄金防御价值被市场重新审视[3] - 不应仅将黄金视作短期交易品 而应从资产组合优化和长期风险管控角度配置[3] - 黄金在不同宏观阶段展现稳健属性 有效对冲黑天鹅事件和宏观经济波动[3] - 通过合理仓位和多资产组合 黄金能提供稳定防御力与上涨潜力[3] 流动性环境变化与投资决策 - 全球流动性环境变化催化黄金防御逻辑回归[5] - 黄金能为复杂市场条件下保持资产组合韧性的投资者提供跨周期安全边际[5] - 提供跨市场研究与配置工具 帮助投资者理性评估黄金配置价值[5] - 在全球流动性切换关键时刻帮助做出更稳健投资决策[5]
4只A股被“买爆”
第一财经· 2025-08-12 05:04
外资持股情况 - 截至8月8日,4只股票的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均超过24%,分别为思源电气(26.83%)、双环传动、华明装备和宏发股份 [3] - 7月末思源电气境外持股比例达28.07%,触及深港通暂停买入红线 [3] - 华明装备8月境外持股比例维持在24%以上,最高达24.39% [8] - 宏发股份2022年3月起境外持股比例多次超过27%,2023年最高达27.921% [9] - 双环传动自2021年7月起境外持股比例多次逼近或超过28%,2024年1月最高达27.84% [9] 外资青睐个股分析 - 思源电气为输变电设备龙头,华明装备为变压器分接开关龙头,宏发股份和双环传动分别为继电器和精密齿轮传动系统领军企业 [10] - 思源电气上半年营收84.97亿元(+37.8%),归母净利润12.93亿元(+45.71%) [11] - 宏发股份上半年营收83.47亿元(+10%+),归母净利润9.64亿元(+10%+) [11] - 华明装备上半年营收11.21亿元(微增),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微增) [11] - 思源电气股价较年内低点涨幅超20%,宏发股份股价较前期低点涨幅超20% [11] 外资机构持仓动态 - 摩根士丹利一季度新晋思源电气第八大股东,持股1.11% [13] - 阿布扎比投资局持有宏发股份1.52%,为第四大股东 [14] - 香港中央结算二季度加仓华明装备54.34%,持股比例升至17.44% [14] - 淡马锡富敦2023年三季度进入双环传动前十大股东,2024年一季度持股比例降至1.19% [15][16] 外资整体配置偏好 - 中国平安、五粮液、贵州茅台最受外资青睐,持股机构均超80家 [19] - 银行股中农业银行外资持股30.66亿股,工商银行24.85亿股 [20] - 中国银行、中国建筑、中国联通外资持股数量居前 [21] - 外资持仓市值最高为宁德时代(1530.78亿元),其次贵州茅台(1027.06亿元)和美的集团(741.57亿元) [23]
又有4只A股被“买爆”,外资加速进场扫货?
第一财经· 2025-08-11 11:33
外资持股情况 - 截至8月8日,4只股票的境外投资者持有比例均超过24%,分别为思源电气(26.83%)、双环传动、华明装备和宏发股份 [1] - 7月末思源电气总境外持股比例达到28.07%,触及红线导致深港通暂停接受该股票的境外投资者买盘 [1] - 华明装备8月1日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为24.06%,月内最高攀升至24.39% [3] 外资持股历史 - 宏发股份2022年3月下旬境外持股比例超过24%,去年4月至7月持续超过27%,最高达27.921% [4] - 双环传动2021年7月至今境外持股比例多在24%以上,2021年8月初曾连续7个交易日超28%,今年1月22日最高达27.84% [4] 公司基本面 - 思源电气上半年营业收入84.97亿元(同比+37.8%)、归母净利润12.93亿元(同比+45.71%) [6] - 宏发股份上半年营收83.47亿元、归母净利润9.64亿元,同比增幅均超10% [6] - 华明装备上半年营收11.21亿元、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均同比微增 [7] 股价表现 - 思源电气上月底盘中股价最高触及83.42元,较年内低点涨幅超两成 [7] - 宏发股份股价自6月下旬持续上行,月内站上26.15元/股的阶段高位,较前期低点涨幅超两成 [7] 外资机构持仓 - 摩根士丹利一季度成为思源电气新进前十大股东,持股864.91万股(1.11%) [8] - 阿布达比投资局截至6月底持有宏发股份2211.85万股(1.52%),为第四大股东 [8] - 香港中央结算二季度大幅加仓华明装备,持股数量环比增加54.34%至1.56亿股(17.44%) [8] 行业偏好 - 行业龙头如中国平安、五粮液、贵州茅台最受外资青睐,持股外资机构数量均超过80家 [11] - 银行股和"中字头"是外资重仓方向,农业银行被64家外资机构合计持有30.66亿股 [12] - 外资持仓市值最高的为宁德时代(1530.78亿元),其次贵州茅台(1027.06亿元)和美的集团(741.57亿元) [13]
全球放水洪峰将至,抢筹倒计时!
搜狐财经· 2025-06-09 07:31
美联储政策与全球市场影响 - 美联储降息节奏显著慢于欧洲央行(3次 vs 10次),引发强烈批评并要求激进降息100个基点 [1] - 高利率政策具有双重效应:抑制通胀的同时限制其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空间,形成对新兴市场资本外流的压力 [2][3] - 美联储政策转向可能成为全球流动性拐点,历史表明宽松周期常伴随资产价格上涨浪潮 [4] A股市场结构性特征 - A股估值处于低位,理论上对国际资本具备吸引力 [5] - 市场呈现快速板块轮动特征(新能源/消费/科技),散户因追涨杀跌难以获利而机构主导资金流向 [6][9] 机构资金行为分析 - 表面上涨趋势若缺乏机构参与度(橙色柱状消失)则不可持续,而下跌中机构持续介入可能预示反弹机会 [12] - 机构常用砸盘制造恐慌洗盘,关键识别信号为机构库存与空头回补信号同时出现 [13][15] 数据驱动的投资逻辑 - 客观数据比主观感受更可靠,需重点追踪机构资金动向而非价格波动表象 [10][16] - 市场波动存在内在逻辑,理解当前资金流向比预测未来更重要 [18]
2025百科系列:大发真的有人可以带吗
搜狐财经· 2025-05-20 05:42
宏观数据表现 - 2025年4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3%,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5.1% [2]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进,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0.7% [2] - 房地产投资继续回落,但基建投资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力量 [2] 政策支持与信贷结构 - 2025年前四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11.3万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8.7% [2] -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回暖,信贷结构优化反映金融资源向高质量发展领域倾斜 [2] - 住建部推动房地产市场"软着陆",鼓励"保交房+库存去化"并行模式 [2] 全球市场动态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加息周期接近尾声,可能年内降息,推动美元指数回落 [3] - 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达92亿元,连续三周回暖,A股科技、新能源板块表现亮眼 [3] - 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在估值和政策稳定性方面具备相对优势,可能吸引外资回流 [3] 经济与投资趋势 - 中国经济呈现"底部企稳、结构优化、信心回升"态势,或迎来新一轮投资周期 [4] - 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可能成为新一轮投资周期的主导方向 [4] - 市场预期下半年稳增长政策深化叠加全球资本回流,中国经济基本面仍具吸引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