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产业链布局

搜索文档
多个品类稳居行业第一 伊利兑现“全球健康食品提供者”承诺
中国经营报· 2025-08-30 06:5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19.33亿元 同比增长3.37% [4] - 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 同比增长31.78% 创历史新高 [4]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营收165.78亿元 同比增长14.26% [6] - 奶粉和奶制品营收占总收入比例从2019年11%升至2025年上半年27% [6] 业务结构优化 - 液态奶业务营收361.26亿元 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6] - 高附加值品类业务增长良好 包括婴幼儿营养品/成人营养品/专业餐饮业务 [4] - 水饮业务实现双位数高速增长 通过创新产品丰富矩阵 [7] - 形成"全能冠军+单打王者"产品矩阵 各品类均打造超级大单品 [7] 国际化进展 - 冷饮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4% 婴幼儿羊奶粉业务营收增长65.7% [8] - 产品销往60余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拥有81个生产基地 [13] - 印尼和泰国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产品出口至16个国家和地区 [8][18] - 通过本地化研发(如印尼巧克力口味冰淇淋)实现市场渗透 [18] 全球资源整合 - 综合产能达1600余万吨/年 覆盖全球供产销协同 [13] - 在全球设立15个创新中心 开展营养健康/食品安全等领域科研攻关 [15] - 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剑桥大学等机构开展创新合作 [15] - 发起"零碳联盟"(154家成员)和"全球低水足迹倡议联盟"(60家伙伴) [15] 品质与技术优势 - 牛奶核心指标全面满足欧盟标准 菌落总数等关键指标远超欧盟标准 [11] - 构建深加工差异化优势 输出原料复配解决方案 [9] - 新西兰/荷兰/澳大利亚生产基地推进高附加值产品与原料转型 [10]
刘志阔:特朗普最新对越南关税政策阴影下的中国出口企业
36氪· 2025-07-03 06:18
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宣布对越南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对经越南转运的商品征收40%关税[1] -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深刻改变全球贸易格局,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多轮关税[1] 出口企业价格策略 - 美国加征关税成本主要由本国消费者承担,中国出口商未显著调降价格,出口量显著收缩[2] - 70%企业因利润微薄无法降价,21%受合同条款限制,少数企业担忧反倾销调查[2] - 出口行业净利润率仅3%-5%,关税直接挤压盈利空间,企业难以通过降价吸收成本[3] 企业应对策略 - 企业尝试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客户黏性,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加强现金流管理[3] - 部分企业转向欧盟市场,对美关税每上调1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量增长0.97%,但总出口仍减少0.83%[4] - 出口转内销可行性低,国内销售渠道培育周期长,产品调整技术要求高[3][4] 海外布局与产业转移 - 中国企业加速对越南和墨西哥投资,越南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支点[6] - 越南对美出口增长与中国对美出口下降同步,部分产品通过越南实现"间接出口"[7] - 中国企业采取"两头在内、中间在外"模式,上游留在中国,下游转移至越南[7] - 越南北部和南部形成电子、纺织、机械加工产业集群,配套体系日益完善[8] 政策缓冲机制 - 美国"排除清单"机制允许企业申请关税豁免,总申请条目超5万条,获准豁免1150项,占比约1/4[11][12] - 被排除产品涵盖全部加征关税商品的40%以上,但程序复杂且审批周期长[12] 行业长期趋势 - 贸易摩擦推动中国企业构建分布式全球生产体系,越南兴起反映区域产业协同重组[10] - 中国制造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短期难以替代,企业需加快国际化布局[15] - 未来中国企业角色将从制造供应者向全球综合运营商转型,需加强本地化运营[16]
黄金珠宝:新消费引领,金价共振
2025-05-20 15:2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黄金珠宝行业 - **公司**:老铺黄金、长荣股份、老凤祥、曼卡龙、莱绅通灵、大业股份、菜百股份、潮宏基、周大福、迪阿股份、美凯龙、梦金园、长佳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黄金价格宏观背景及影响因素 - **全球产业链布局变化**:自2018年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及国际关系不确定性增加,产业链布局不再仅考虑经济原则,国家间关系稳定性成重要考量,影响全球经济连接和货币体系,推动对黄金等避险资产需求[1][2] - **美国政策削弱美元信用**:美国冻结外储、贸易限制、关税政策等破坏全球贸易和货币体系,导致美债利率上升、美元贬值,各国增加对黄金依赖,利好黄金及其他国际货币[1][3][5] - **黄金定价框架改变**:不再紧盯美元基本面或实际利率,更多受货币体系变革影响,长期牛市格局难改,需中长期关注,且黄金流通盘低,买家涌入易炒高价格[1][11] - **短期因素不改变长期趋势**:中美贸易关系及俄乌冲突缓解短期影响市场情绪,但不改变黄金价格上涨的底层宏观逻辑[1][4] 黄金珠宝行业市场情况 - **新消费浪潮和国潮崛起推动增长**:中国年轻消费群体对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具有民族文化属性的品牌如老铺黄金受益,其古法黄金工艺和设计定位明确[1][17] - **不同产品销售情况有别**:黄金价格短期调整对一口价黄金珠宝增速有一定影响,但整体仍维持较高水平;2024年5月起金价上涨,克重黄金销量明显下降;金价上涨时金条销售表现良好[14][15][16] 珠宝公司经营情况 - **产品设计和工艺创新**:各公司有不同创新,如潮宏基、周大福推出系列产品,老铺黄金开创古法金和金镶钻,传统工艺如烧蓝预计会持续扩散[19][20] - **门店数量和市场定位影响表现**:门店数量和高端城市门店占比反映不同市场定位,单店销售额也有差异,如老铺黄金门店少但单店销售额高[21] - **直营和加盟模式影响收入及利润率**:直营模式适合高端商品,能有效抓取客户反馈,加盟模式下将GMV等同于收入会损耗利润率[22] - **线上销售占比影响业绩增长**:线上销售是行业亮点,各公司占比差异大,对业绩增长有显著影响,如美凯龙线上销售占比接近55%推动高增长[23] - **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体现市场定位**:一口价黄金占比高的公司毛利率稳定,直营店比例高的公司净利润率理想,走量不走价、低线市场定位的公司利润率低[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全球货币体系未来趋势**:从大一统时代进入分化时代,各国降低对美债依赖,增加对黄金及其他替代性资产配置比例,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格局[12][13] - **投资建议**:新消费领域有潜力进行外延性投资的一口价黄金企业包括周大福、长荣钢等,以老铺黄金为首的新消费国潮崛起珠宝公司值得关注,老铺黄金估值性价比高[18][25]
2.75亿吨稀土震惊世界,蒙古飞美报喜,我国:上天入地都运不走
搜狐财经· 2025-04-22 22:02
稀土的战略地位 - 稀土是现代科技、军事和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原料,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风力发电、卫星导航及战斗机、导弹等高性能武器系统[5][7] - 中国控制全球近70%的稀土储量,在开采、加工和供应链环节具有技术优势[8][11] - 美国高科技、军工和医疗行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资源,尤其军工领域依赖度极高[10] 中美贸易战中的稀土博弈 - 中国通过限制稀土出口反制美国加征关税政策,虽未完全封锁但加强管控力度[14] - 美国若失去中国稀土供应将面临技术滞后和国防安全风险[12] - 稀土成为贸易战中的战略筹码,直接影响全球供应链布局[14][30] 美国寻求替代供应的挑战 - 蒙古虽储量丰富但开采加工能力远逊于中国,短期内难以抗衡中国技术和产能[18][21] - 蒙古作为内陆国需依赖中国交通物流系统,出口环节受中国控制[20] - 美国多元化供应策略受制于中国在深加工环节的技术垄断和成本优势[16][24] 产业影响与全球格局 - 从特斯拉、苹果到波音、医疗设备等美国企业均长期依赖中国稀土供应链[26] - 中国稀土主导地位可能通过政策调整进一步制约美国多个行业技术发展[28] - 稀土资源主动权将直接影响全球科技、军事及能源产业的竞争格局[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