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中国2030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银发口腔健康需求激增,瑞尔成立老年特色专科
华夏时报· 2025-09-22 13:07
文/郭怡琳 于娜 关乎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口腔革命"正悄然来临。 据了解,老年口腔健康面临多重挑战。首先,牙周疾病负担沉重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其次,老年群体口 腔健康意识和护理习惯不足。以无锡市的调查为例,超80%的老年人很少或从不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 具。再者,老年人口腔疾病常与慢性病交织,对疼痛敏感、恐惧感强烈。因此,朱正宏坦言:"银发群 体存在服务属性更强的专业化口腔医疗需求。" 据悉, 银发群体牙齿缺失问题更普遍、更复杂,而其口腔疾病多与慢性病交织。 与此同时,老年患者 往往对疼痛的恐惧感更强烈,对诊疗的舒适度、安全性和便捷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种植中 心与老年特色专科的同步设立,旨在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口腔需求。 对此,瑞尔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邹其芳先生对笔者表示,口腔种植中心与老年特色专科的 成立,意义并不限于新科室的扩展,更是期望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化""老年友好"的便利诊疗环境,为患 者提供全程化、高品质的口腔健康管理服务。 六成老人存在缺牙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口腔医疗市场呈现爆发性增长,且仍存在着巨大的服务缺口。 9月19日,无锡市发布的《2025无锡市老年口腔 ...
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首次落户广州
广州日报· 2025-09-04 02:32
行业展会动态 - 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首次落户广州 展览面积近16万平方米 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 预计吸引超12万名专业观众 [1][2] - 展会设置60多场专业会议论坛 形成展览加学术双轮驱动模式 首次增设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展 深度契合健康中国2030战略 [2] 城市产业战略 - 广州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进一产业一展会展产融合发展战略 生物医药与健康是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中的新兴支柱产业 [1] - 会展业作为8大现代服务业之一 是链接全球创新要素的重要平台 促进生物医药与会展业协同联动 发挥国际商贸中心优势 [1] 区域经济影响 - 展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产业对接国际资源的关键窗口 为广州健康消费市场开辟新赛道 [1][2] - 通过多细分展会与子品牌联动形成国际级会展矩阵 搭建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综合性服务平台 [2]
加加食品“减盐战略”出成效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128.64%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2:0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3亿元 利润总额1238.62万元 同比增长142.35% 归母净利润835.18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同比增长128.64% [1] - 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增加4.26个百分点至29.31% 其中酱油类毛利率提升5.35个百分点至35.85% 食用油毛利率提升2.14个百分点至9.76% 味精类毛利率大幅提升22.65个百分点至38.38% [1] 产品战略转型 - 持续七年贯彻减盐理念 2019年3月推出首款减盐生抽后陆续上市减盐味极鲜 特级减盐金标生抽等系列产品 [2] - 2025年升级开发减盐 减盐纯酿酱油 减盐有机等减盐系列新品 采用DSX物理减盐核心技术实现减盐35%以上 [2] - 已通过4项国家发明专利 构建覆盖菌种选育 工艺创新 制备方法到品质风味的全链路技术护城河 [2] 渠道拓展与行业趋势 - 线上渠道实现收入2597.17万元 同比增长37.32% 完成传统电商与兴趣电商全布局包括淘宝 京东 抖音 快手等平台 [3] - 健康中国2030战略将减盐减油减糖纳入国民营养计划核心指标体系 调味品行业健康化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 [3]
药师帮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7811.7万元 同比增长258%
智通财经· 2025-08-20 08:49
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98.4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7% [1] - 股东应占溢利7811.7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8% [1] - 每股盈利0.11元人民币 [1] 行业环境 - 中国医药健康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局面 [1] - 基层医疗体系建设与民生保障政策持续推动 医药医疗健康普惠可及性提升 [1] - "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化与基层医疗普惠政策推动行业结构性变革 [1] - 经济周期性下行和医保政策调整导致产业阶段性增速放缓 [1] 公司战略 - 全渠道布局策略领先行业 深耕核心业务 [2] - 开展医药产业链上下游业务创新和服务升级 [2] - 深化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协同合作 触达更广泛多元用户群体 [2] - 以技术驱动+生态协作为核心战略 [2] 业务进展 - 为下游用户提供便捷高效专业的全方位数字化解决方案 [2] - 推进用户体验升级和行业降本增效 [2] - 激发价值共创共赢的产业链潜能 [2] - 在规模扩张、盈利优化与技术落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
京东健康2025年上半年Non-IFRS净利润达35.7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8-14 12:51
核心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人民币353亿元 同比增长24.5% [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35.7亿元 同比增长35% [1] - 年度活跃用户数量突破2亿 第三方商家超15万家 [1] - 互联网医院日均问诊单量超50万单 [1][5] 全渠道供应链建设 - 链接全国超20万家药房 医保支付覆盖近两亿人口 [4] - 与诺和诺德 罗氏制药等超30家药企合作创新药线上首发 [3] - 联合鱼跃 汤臣倍健等品牌定制化首发多款医疗器械与营养产品 [4] - 即时零售业务通过"京东买药秒送"实现极速配送 [4] 医疗服务闭环生态 - 构建皮肤 精神心理 中医 肿瘤 男科五大互联网医疗专科体系 [5] - 皮肤专科服务超2000万患者 开设罕见皮肤病诊疗专区 [5] - 护士到家服务扩展至7大类64项 覆盖居家护理与康复护理 [6] - 快检服务覆盖全国23个城市 提供超160款快速检测 [6]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AI京医智能体累计服务用户超5000万 覆盖全流程健康管理 [7] - 推出医院全场景AI产品"京东卓医" 在温州附一医服务220万人次 [7] - 实现AI医生 药师 营养师 心理咨询师等多角色专业服务 [7] 战略合作与行业创新 - 与北京儿童医院探索"儿科大药房"模式 建设双通道标准药房 [4] - 与高校合作构建"校医家"联动机制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6] - 联合Swisse GNC等品牌针对特定人群定制鱼油产品 [4] 社会责任与行业影响 - 医务社工项目为3.1万人次罕见病患者提供就诊支持 [8] - 向西藏灾区捐赠17万件医疗护理产品 助力抗震救灾 [8] - 向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专业健康检查服务 [8]
京东健康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53亿元 年度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11:46
核心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5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5% [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35.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1] - 过去12个月年度活跃用户数量突破2亿 [1] - 第三方合作商家数量超过15万家 [1][3] - 互联网医院日均问诊单量超过50万单 [1][5] 全渠道供应链能力建设 - 链接全国超20万家药房提供秒送服务 [4] - 线上医保支付服务覆盖近两亿人口 [4] - 与信达生物、信立泰、强生等药企合作首发超30款创新药 [3] - 实现鱼跃动态血糖仪、汤臣倍健蛋白粉等医疗器械及保健品全网首发 [3] - 联合北京儿童医院探索"儿科大药房"创新服务模式 [4] 医疗健康服务生态完善 - 构建皮肤、精神心理、中医、肿瘤、男科五大互联网医疗专科体系 [5] - 皮肤专科累计服务超2000万患者 开设全国首个互联网罕见皮肤病诊疗专区 [5] - 护士到家服务扩展至7大类64项 覆盖居家护理、康复护理及中医护理 [5] - 快检服务覆盖全国23个城市 提供超160款快速检测项目 [5]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 - AI京医系列产品累计服务用户超5000万 覆盖看病买药全流程场景 [6] - 推出面向医院全场景的AI产品"京东卓医" 在多家医疗机构落地 [6] - 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AI门诊服务流程 累计服务患者220万人次 [6] 社会责任与行业引领 - 医务社工公益项目累计为3.1万人次罕见病患者提供就诊支持 [8] - 联合品牌向西藏日喀则灾区捐赠17万件医疗护理产品 [8] - 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业态创新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8]
全球乳业新标杆! 蒙牛低温武汉工厂荣膺FWRC福布斯世界之最桂冠
中金在线· 2025-08-09 10:36
世界级工厂认证 - 蒙牛低温武汉工厂获得FWRC福布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产能最大的单体低温酸奶工厂" [1][3] - 工厂规划产线22条 日产能达1432.16吨 [3] - 该工厂2021年投产时产能规模已居亚洲之首 现成为全球产能领跑者 [3] 智能制造与供应链 - 工厂采用智能化柔性生产线 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积木式自由组合 显著提升排产效率 [5] - 构建72小时黄金供应链 15个广仓网辐射22个省份 105条发运路线服务客户 [7] - 2024年蒙牛宁夏工厂成为中国乳业首家"灯塔工厂" 全球首家液态奶灯塔工厂 [7] 科研创新实力 - 公司在全球设立9大研发基地 近三年研发投入增长13.4% [8][9] - 拥有超1.8万株菌种的自主知识产权资源库 自主研发专利菌株PC-01消化不良改善率达88% [9] - 获20余个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与荣誉 包括中国专利银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9] 质量管理体系 - 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4Q质量管理体系 九大类产品全部通过食品欧盟标准认证 [13] - 全国35个实验室 3亿元检测设备投入 实现生产全流程污染风险精准识别 [15] - 学生奶设计年产能达9.4万吨/年 是全国最大单体学生饮用奶低温酸奶生产基地 [13] 市场影响力 - 每年服务7000万家庭 销售90亿杯酸奶 [17] - 构建多品类立体化产品矩阵 满足消费者对营养美味与功能性的多元化需求 [13] - 通过技术转化提升国民整体健康水平 推动健康消费趋势升级 [11]
官方减重方案已出,照做就能瘦!
GLP1减重宝典· 2025-07-22 07:56
中国肥胖人口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成人肥胖人数从2015年1 9亿上升到2024年2 31亿 肥胖率从14%升至16 4% [3] - 儿童肥胖人数从1800万增至2700万 学龄前儿童肥胖率从3 6%升至5 8% 学龄儿童肥胖率由7 9%升至11 3% [4] - 北方肥胖率高于南方 河北 内蒙古等地超过20% 海南 广东等地不足10% 农村儿童肥胖率增速是城市的两倍 [4] 肥胖问题驱动因素 - 饮食西化导致含糖高脂食品摄入增加 外卖和零食消费普及 [3] - 体力活动减少 国人日均久坐9小时 运动参与率仅49 6% [3] - 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男性肥胖率反超女性 应酬文化和职场压力加重肥胖问题 [3] 肥胖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 - 2024年肥胖相关医疗费用超3000亿元 占全国医疗总支出的15% 预计2030年达4180亿元 占比升至21 5% [4] - 89 1%的肥胖者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 肥胖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达11 98% 每年因肥胖死亡人数超50万 [4] - 70%-80%青少年肥胖者会延续到成人期 显著增加慢性病风险 [4] 体重管理政策与科学方法 - 国家卫健委联合16个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 实施时间为2024年至2026年 [5] - 科学减重遵循"三分锻炼 七分饮食"原则 需控制能量摄入并提高代谢效率 [5] - 官方建议慢吃技巧 每口咀嚼20-30次 延长进餐时间至15-20分钟 促进饱腹激素分泌 [5] - 下午4点到7点为最佳锻炼时段 但上班族执行存在难度 [6]
重磅中国肥胖报告:41.1%男性超重,九成肥胖者伴有脂肪肝、糖尿病前期等并发症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6 04:12
中国肥胖现状分析 - 中国1580万成年人中,超重比例34.8%,肥胖比例14.1% [5] - 男性超重率41.1%显著高于女性27.7%,男性肥胖率18.2%也高于女性9.4% [6] - 北方地区肥胖率高于南方,内蒙古、山东、河北超重和肥胖情况最突出 [7][8] 年龄与肥胖特征 - 男性肥胖高峰在35-39岁,女性在70-74岁 [6] - 男性超重率在50-54岁达顶峰,女性在65-69岁达高峰 [6] - 年轻群体超重和肥胖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11] 肥胖相关并发症 - 肥胖人群最常见并发症为脂肪肝34.9%、糖尿病前期27.6%、血脂异常24.9%、高血压17.6% [9] - 仅10.9%肥胖者无并发症,25.8%有1种并发症,30.6%有2种并发症,22.8%有3种并发症 [9] - BMI越高伴随并发症数量越多 [10] 饮食管理建议 -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控制红肉比例,增加白肉选择 [12] - 使用大豆油、玉米油等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替代饱和脂肪 [13] - 主食中加入杂豆或薯类可降低热量并增强饱腹感 [14] 运动管理建议 - 推荐慢跑、登山、步行等中等强度运动,每天至少30分钟 [15] - 初始运动者可从每天3000-5000步开始培养习惯 [16] - 体重较大者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关节压力小的运动 [17] 体重监测与行为管理 - 每天称重者一年可减重3%且更易保持效果 [19] - 早餐摄入充足蛋白质,餐间补充水果坚果可控制饥饿感 [20] - 每周减重0.5-1公斤是安全且不易反弹的速度 [22]
健康中国再提速:三年体重管理新政全解!国家战略升级,从“吃饱”迈向“吃好”,从“治已病”走向“防未病”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3 04:49
国家政策与战略规划 - 国家卫健委明确提出"健康体重是全民健康的核心指标",并将体重管理纳入慢性病防治的核心举措 [6] - 2024年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目标包括建立支持性环境、提升全民意识、改善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 [7] - 行动覆盖所有年龄群体,强调家庭作为健康管理的基本单元 [6] 肥胖现状与健康风险 - 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和肥胖率突破50%,6-17岁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达10% [12] - 每增加5公斤体重,糖尿病风险上升27% [12] - 中国有超过2亿人罹患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包括1.4亿糖尿病患者和2.7亿高血压患者 [13] 体重管理标准与方法 - 成年人BMI标准为18.5-24.0,低于18.5为体重过轻,24.0-28.0为超重,28.0及以上为肥胖 [10] - 成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85厘米为中心型肥胖 [19] - 建议每周至少5天中等强度运动,累计150分钟以上,结合有氧、抗阻和高强度间歇训练 [21] 科学减重策略 - 减重速度建议每周不超过0.5公斤,3-6个月内减少5%-10%体重 [23] - 超重儿童应在保证身高增长前提下维持体重不增或延缓增速 [23] - 老年人减重应以维持肌肉和骨量为主 [23] 运动管理建议 - 初学者建议从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行开始 [25] - 运动强度需合理控制,过高易消耗糖原而非脂肪,过低则热量消耗有限 [26] - 每次锻炼时长需适度,避免关节过度磨损,建议充分热身和拉伸 [28][29] 饮食与生活习惯 - 控制总能量摄入,减少高能量食物,多吃全谷物和新鲜蔬果 [20] - 充足睡眠和积极心态有助于体重管理 [22] - 倡导家庭共管,相互支持形成健康饮食和运动习惯 [24] 多部门协作措施 - 推广"一秤一尺一日历"理念和"一减两增,一调两测"学生减重方法 [16] - 开发微信表情包,邀请奥运冠军担任宣传大使 [7] - 截至2024年9月,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目标2025年提升至38.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