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准健康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中年人的健身哲学变了
虎嗅· 2025-09-11 13:36
体检报告驱动健身需求 - 体检异常指标如脂肪肝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 血糖升高等成为中年人健身的核心触发因素[1][3][7] - 32%体脂率与血脂异常等具体数据推动健身决策 三年健身后体脂率降至20%[8] - 29岁人群体检异常指标从7项增至13项 包含HPV52型阳性和宫颈TCT异常[7] 健身目标转变 - 健身目标从美学追求转变为体检指标恢复正常 如有氧运动降血脂 力量训练强骨骼[1][7][8] - 健康焦虑取代容貌焦虑 成为核心驱动力 关注生存质量与家庭责任[1][9][12] - 追求功能性目标如无痛弯腰 轻松提重物 长途行走等生活能力提升[13][14][16] 健身行为特征 - 训练原则注重功能性与可持续性 如保加利亚蹲和山羊挺身强化核心[15][16] - 健身融入日常生活 包括骑车通勤 早训提神 午间散步和周末亲子徒步[16] - 效果评估标准转向睡眠改善 精力充沛 疼痛缓解等实际指标[16] 社会与职场影响 - 健康身体在职场展现实际价值 减少病假并提升职业形象竞争力[11] - 家庭角色转变推动健康管理 从被带动运动转变为带动家人运动[10] - 肌肉每年1%~2%流失率与基础代谢下降成为不可逆的健康挑战[10] 行业消费趋势 - 体检报告作为科学健身处方 提供个性化训练方向与量化评估标准[7][8][17] - 健身哲学转向务实温和长期主义 认可身体改善是渐进过程[12][16] - 健身行业需关注功能型需求 如关节灵活性训练与筋膜放松服务[16]
华大基因:公司目前正处于业务转换的关键时期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0 08:09
公司业务转型 - 公司正处于业务转换的关键时期 [1] - 公司致力于全面推动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力的提升 [1] - 公司业务从精准医学领域全面延伸至精准健康管理领域 [1] 行业痛点与研发投入 - 基因检测及测序行业普遍存在操作复杂、成本较高、解读和咨询壁垒较高等痛点 [1] - 公司针对行业痛点加大了研发布局与投入力度 [1] 现有业务布局与新产品 - 公司在生育健康、肿瘤和传感染防控等多个医学检测领域已进行长期布局 [1] - 公司今年发布基于"133111i"核心技术支撑的"i99智健系统" [1] - 新产品将拓展业务边界并提升服务价值 [1]
精准肠道管理新时代!华大营养即将推出首个“一人一方”定制益生菌
36氪· 2025-09-05 07:50
行业市场概况 - 全球益生菌市场预计以年均复合增长率8.7%增长至2030年934.9亿美元 [1] - 中国益生菌消费市场规模每年以11%~12%速度递增 [1]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消费者对健康管理的重视及对益生菌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的认可 [1] 行业现存挑战 - 益生菌效果因人而异 因不同人的肠道菌群结构千差万别 通用型产品难以满足所有人需求 [2] - 产品同质化严重 众多品牌强调高活菌数和多种菌株 但缺乏精准匹配个体需求的能力 [3] - 缺乏个性化解决方案 大多数产品未考虑个体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肠道健康状况差异 [4] 公司解决方案创新 - 推出全球首个"一人一方"定制化益生菌 基于肠道菌群基因检测和数据库指导的精准健康管理 [4][6] - 采用"检测+干预+指导"全流程 涵盖慢性病预防、肠道健康和营养干预 [6] - 运用自主研发设备DNBSEQ-G99基因测序仪 3天内完成肠道菌群检测 全自动化操作且数据解读标准化 [7][8] 公司科研与技术基础 - 基于超50万中国人群数据形成权威数据库和分析模型 发表100+SCI论文 [8] - 研发团队自2008年参与人体肠道宏基因组计划 拥有17年肠道菌群研究经验 [15] - 每株益生菌需经过全基因组测序、体外实验、细胞模型、动物模型及临床试验的严谨循证过程 [15] 产品核心流程 - 精准肠道健康评估:采用二代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1000+菌种 覆盖25种核心益生菌和11种条件致病菌等100+指标 [11] - 个性化微生态配方:结合6万+菌株数据库和AI算法匹配专属配方 靶向加强健康干预并支持慢病管理 [12] - 全程营养师1V1服务:累计服务超10万人次 提供健康报告解读、个性化管理方案和持续生活指导 [13] 服务模式优势 - 全流程在线化服务 通过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检测结果与健康建议 [10] - 配备专业营养师团队 根据用户检测结果和生活习惯制定饮食计划及服用指导 [13] - 提供从前端检测到后期指导的完整健康管理服务 提高用户依从性和效果 [16] 公司战略定位 - 以科技创新驱动 致力于推动益生菌市场向规范化、精准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16] - 依托华大集团在基因测序和大数据分析领域的技术积累 强化产品科学性和有效性 [15]
华大基因:布局银发经济的万亿消费新蓝海
钛媒体APP· 2025-09-03 09:58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基因检测行业面临上游寡头垄断挤压利润 下游价格战与渗透率瓶颈并存 叠加集采重压与出生率下滑带来的需求萎缩 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4] - 2025年国内出生人口呈现下降趋势 市场对华大基因核心业务生育健康的未来发展走势产生担忧[5] 人口结构变革与银发经济机遇 - 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3.10亿人 占全国人口比例22.0% 相当于每5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5] - 银发经济2024年市场规模达8.3万亿元 预计2030年突破20万亿元 2050年增长至106万亿元左右[5] - 75%老年人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 超过80%死亡与慢性病相关 催生巨大预防、诊疗和健康管理市场需求[6] 公司战略转型 - 华大基因将老年健康管理作为未来增长重要引擎 重点布局以老年群体为核心的健康市场[4][7] - 公司围绕遗传代谢病、心脑血管疾病、认知障碍等慢性病防控领域持续发力 发布多款认知障碍疾病风险评估及心血管风险评估检测产品[7] 阿尔茨海默病检测布局 - 中国AD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一且增速最快 目前已成为第五大死因[8] - 2025年上半年推出基于化学发光平台的六款AD血检试剂(p-tau 217/181, Aβ1-42/40, NfL, GFAP) 满足AD血液标志物检测要求[8] - 同步推出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检测(APOE基因)及认知障碍疾病基因检测等产品 形成多维度检测方案[8] 心血管疾病防控体系 - 高血压导致约50%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20%心血管疾病死亡[8] - 子公司获批质谱法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产品 能同步检测Hcy及其代谢通路上5-甲基四氢叶酸、4-吡哆酸等关键指标[9] - 提供早发冠心病风险基因检测、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全外显子组检测、心血管药物基因检测等基于基因层面的检测产品[9] 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 - 通过人工智能与多组学技术深度融合 为老年人群提供从疾病预测到健康管理的全链条服务[10] - 多模态大模型GeneT能高效解读超百万级基因组数据 提升老年疾病风险预测准确性和效率[10] - 推出"i99智健"多组学健康管理系统 整合基因组、代谢组、影像组等多维度数据 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10] 行业影响与市场前景 - 技术突破降低检测成本 使基因检测从高端消费变为普惠服务[10] - 智能化解读降低使用门槛 让技术创新惠及广大老年群体[10] - 银发经济正从传统养老服务向科技驱动的精准健康管理转型升级[10]
国脉科技:公司携手厦门大学等打造“国脉未来科学城”,聚焦人工智能、身联网技术等未来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3:55
项目进展与定位 - 国脉科技于3月28日启动国脉未来科学城项目 目前项目进展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 [2] - 项目由公司携手厦门大学及地方政府共同打造 定位为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 [2] - 项目聚焦人工智能 身联网技术 生命科学 精准健康管理等数字经济领域未来产业 [2] - 项目目标为攻关未来科学技术及相适配的产业技术 支撑公司未来十年科技创新战略 [2] 合作模式与战略意义 - 采用校企地三方合作模式 整合企业 高校与政府资源 [2] - 合作将推动公司科技创新迈入全新战略高度 强化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产业布局 [2]
全国首个《精准健康管理团体标准》发布两周年 深企生命之源推进标准落地全国
深圳商报· 2025-08-07 16:59
行业标准与模式创新 - 公司作为首要起草单位联合发布全行业首个《精准健康管理团体标准》,以精准预防和主动健康理念为基础,通过多维度数据采集分析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1] - 标准涵盖遗传代谢、生活方式等系统评估,运用生命科学技术配合精准营养、运动等干预手段,建立新型健康管理模型 [1] - 6S精准健康管理模式通过"筛查-干预-管理"全链条服务验证科学性,已融入民营医疗体系并覆盖全国服务网络 [2][3] 区域合作与业务拓展 - 在长沙正和医院落地精准健康管理中心,首次将6S标准引入民营医疗体系,并在肿瘤学术年会展示生物科技前沿成果 [2] - 与贵州遵义合作建立"云上九坝6S社区服务中心",依托当地生态资源探索"康养+"新模式,打造国际化高品质康养服务 [2] - 通过"桐梓村晚乐养文化周"活动触达超5000万观众,以科普讲座形式推广精准健康理念 [2] 社会影响与战略目标 - 团体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提升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对健康管理效果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导向作用 [1] - 公司从标准制定者转型为全民健康服务者,计划构建全国性服务网络推动中国精准健康管理事业发展 [3]
陕西建设国际细胞基因产业转化基地
科技日报· 2025-04-28 01:00
行业动态 - 第二届陕西省细胞产业创新大会在西安召开 主题为"聚焦细胞前沿 共筑产业新程" [1] - 大会正式揭牌陕西国际细胞基因产业转化基地 并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细胞制备中心建设标准 [1] - 大会由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省干细胞学会联合主办 吸引10余位院士 近50家产业链企业及超1500名参会者 [1] 产业布局 - 陕西国际细胞基因产业转化基地同步揭牌四大核心平台 包括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西北分库) 国家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存储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等 [1] - 基地旨在构建"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一体化生态 [1] - 陕西已汇聚百余家生物医药企业 形成覆盖存储 研发 生产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2] 技术发展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提出干细胞与生长因子协同研发是我国抢占全球技术制高点的关键 [1] - 相关市场规模已突破1300亿元 [1] - 细胞治疗正从疾病治疗向精准健康管理延伸 需通过标准化生产 智能化监管完善产业链闭环 [1] 产学研合作 - 大会现场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发布《细胞制备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1] - 聘请同济大学专家担任平台学术带头人 [1] - 西安交通大学表示中国西部创新港将深化产学研协作 推动细胞产业向智能制造升级 [2] 发展规划 - 陕西省将依托干细胞科技产业园及国际转化基地 加速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 [2] - 力争成为全国细胞产业创新策源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