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链本地化
icon
搜索文档
维信诺:已经与较多上游供应商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1 11:44
供应链关系 - 公司已与较多上游供应商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积累优质供应商资源 [1] - 公司保持并寻求与供应商的长期深度协同 [1] - 公司支持鼓励本地供应商协同发展并推进产业链本地化进程 [1]
从战略角度看美国转型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9-07 11:00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背景 - 美国制造业就业呈倒U形模式 居民消费从商品转向服务 商品消费占比从1950年60%降至当前三分之一 服务消费升至三分之二[3] - 制造业仅提供全美10%就业岗位 技术因素导致1990-2000年间36万至67万工人失业 2000-2010年制造业岗位流失87%归因于生产率提升[3] - 2025年7月贸易逆差扩大22.1%至1036亿美元 远超市场预期的894.5亿美元 进口额增长186亿美元至2815亿美元 出口额下降1亿美元至1780亿美元[4][5] 关税政策实施细节 - 2025年4月启动"解放日关税法案" 对主要贸易伙伴实施10%基准关税 对贸易逆差严重国家加征20%至50%互惠关税[6] - 关税政策推动美国关税收入创新高 全球贸易体系不确定性增加[7] 对中国出口行业影响 - 美国占中国出口份额从峰值21%降至2023年14.7% 仍是单一最大出口市场[9] - 消费电子行业受冲击最大 年产值约千亿美元 苹果已将供应美国的手机产能迁往东南亚[9] - 纺织服装 家具玩具等行业面临高关税压力[10] - 对美直接出口占比从2018年19%降至当前14% 通过越南墨西哥等第三国间接出口规模持续扩大[11] 产业链调整与长期影响 - 美国通过限制中间品贸易迫使中国加速产业链本地化 短期内增加企业成本[11] - 特朗普关税策略难以实现制造业回流美国 因劳动力成本高和产业链配套不足 东南亚将承接低端制造[13] - 政策本质是重塑全球化贸易秩序 中国通过扩大新兴市场出口和对内刺激需求应对[14] 中国内需刺激措施 - 推出家电和3C产品国补政策 推动上半年社零增长 提供优惠消费贷利率刺激消费[16] - 推动经济从出口依赖转向消费驱动模式 提升产业链自主性和韧性[11][14][16]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车卷到北极圈附近
36氪· 2025-08-26 11:36
中国汽车出海整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348万辆 同比增长18% 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41% [2]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达641万辆 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 电动车首次突破200万辆 [3] - 行业形成"不出海就出局"共识 奇瑞2024年乘用车出口超114万辆 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五分之一 [3] 新势力欧洲高端市场策略 - 蔚来选择挪威奥斯陆最繁华的卡尔约翰大街开设NIO House 采用咖啡馆+展厅模式吸引客流 [4] - 小鹏采用更下沉渠道策略 截至2025年8月在丹麦设8家中心 挪威16家 瑞典12家 冰岛1家 并进入荷德法等国市场 [4] - 吉利极星凭借沃尔沃基础在瑞典设21家门店 最北接近北极圈 在瑞典市场排名第三超越特斯拉 [5] 北欧市场基础设施布局 - 蔚来在瑞典首座换电站位于哥德堡与马尔默之间 在挪威瑞典丹麦三国共建29个充电站 [6] - 瑞典39%燃油车主考虑5年内换电动车 付费意愿中位数达3万欧元(约25万人民币) [5] - 北欧消费者认为电动车前五大缺点中三点涉及充电设施不足问题 [5] 传统车企新兴市场战略 - 奇瑞采用KD工厂模式规避关税降低成本 在埃及马来西亚巴西等地建组装工厂 [7][8] - 奇瑞在巴西与CAOA集团合作 2024年销量超6万辆 市场份额达3.1% [8] - 俄乌战争后奇瑞填补俄罗斯市场空缺 2023年销量约20万辆 较2022年翻两番 [8] 长安中东非洲布局 - 在沙特布局100多个零售网点 在利雅得建全球最大旗舰门店 2024年沙特市场排名第八 [9] - 2024年9月深蓝汽车与阿联酋ALTAYER MOTORS签署战略协议深化本地合作 [9] 产业链本地化进程 - 长城汽车带宁德时代等12家供应商落户巴西 计划2026年实现60%零部件本地化 [11] - 比亚迪巴西工厂投资50亿雷亚尔(约71亿人民币) 建设三座工厂组成生产基地综合体 [11] - 比亚迪海外销量从数万辆跃升至2024年41.7万辆 增幅近10倍 [11] 全球产能布局 - 比亚迪泰国工厂产能15万辆 乌兹别克斯坦5万辆 土耳其15万辆 匈牙利15万辆 印尼15万辆 墨西哥15万辆 [12] - 匈牙利工厂计划投资40亿欧元(约332亿人民币) 原定2026年投产 [12] - 墨西哥工厂因中美关系紧张搁置 土耳其工厂作为替代方案预计2026年投产 [12] 本地化挑战 - 比亚迪巴西工厂被指控中国籍建筑工人工作条件恶劣 涉及护照扣押和超时工作等问题 [13] - 需解决与本地势力竞争合作 搭建经销网络 研发适应当地市场产品等系列课题 [13]
一周概念股:国产晶圆代工双雄保持定力,面板行业进入平稳运行态势
巨潮资讯· 2025-05-10 09:11
国产晶圆代工行业 - 中芯国际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达2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4%,毛利率环比持平,经营利润3.9571亿美元,同比增长12,766.6%,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9.6% [3] - 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收入环比下降4%到6%,毛利率指引为18%到20%,下半年机遇与挑战并存 [3] - 中芯国际看到工业与汽车领域触底反弹信号,产业链本地化转换走强,晶圆代工需求回流本土,关税政策对行业影响小于1% [3] - 华虹半导体一季度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毛利率9.2%,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 [4] - 华虹预计二季度销售收入5.5亿至5.7亿美元,毛利率7%至9%,面临客户需求、采购成本、产业链格局不确定性 [5] 面板行业 - 5月面板大厂加大控产力度下调稼动率,预计价格进入平稳运行状态,国内企业已做好应对市场变化准备 [2][6] - LCD TV主流尺寸面板价格2025年1月起全面上涨至3月,二季度采购需求预计降温,价格保持稳定,LCD IT面板价格温和上涨 [7] - LCD行业平均稼动率自2024年11月回升,2025年一季度保持在80%以上,二季度将灵活调整产线稼动率 [7] - 京东方对收购彩虹股份8.6代线股权持开放态度,TCL科技完成收购LGD广州工厂,中国三大厂商液晶面板全球市占率将达66% [7] 汽车行业 - 吉利汽车计划全资收购极氪智能科技,目前持股65.7%,合并后各品牌保持独立定位与差异化发展 [8] - 合并旨在聚焦汽车主业,整合资源减少重复投入降低成本,提升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竞争力 [8] - 极氪定位全球豪华科技品牌,领克定位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吉利银河和中国星定位全球主流品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