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观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私募“百亿俱乐部”格局生变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20:24
● 本报记者 王辉 今年以来,随着A股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私募行业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愈发显著。第三方机构最新监 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国内证券投资类百亿级私募数量已达92家。其中,百亿级量化私募增至45 家,占比接近五成。整体来看,量化私募的崛起与主观策略私募的分化,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百亿俱乐部"持续扩容 今年以来,A股市场在政策暖风和基本面边际改善的双重推动下,走出了一轮结构性行情。私募行业, 尤其是中大型私募机构成为这轮行情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根据第三方机构朝阳永续最新统计,截至9月12日,国内证券投资类百亿级私募已达92家,较今年1月末 的80家明显增加。其中,百亿级量化私募数量增至45家;百亿级主观策略私募为40家。值得注意的是, 多家机构于年内新进入"百亿俱乐部",其中量化私募成为主力军。 "多家机构进入'百亿俱乐部',主要还是因为市场热度上升,整体居民财富正向权益市场转移。"今年晋 级百亿级私募的复胜资产总经理杜浩然表示。他表示,近年来私募行业用实际业绩证明了私募产品在财 富管理市场中的配置价值,推动高净值客户从自己下场投资转向配置私募产品。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分析,今年以 ...
2025年私募证券投资机构推荐
头豹· 2025-09-16 12: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私募证券投资量化强于主观,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机构优势显著,投资策略多元化与国际化趋势增强 [1][23][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背景 - 受地缘冲突、美国关税政策等影响,2025年上半年全球股市整体上涨,A股呈“N型”走势,港股更强,美股“V型反转”;截至6月末,A股上市公司达5420家,较2024年末增37家,总市值突破100.02万亿元,北证50指数上半年大涨39.45%,有色金属、企业服务等行业领涨,煤炭、房地产等行业承压 [4] - 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主要投资公开交易金融资产,与公募基金相比投资策略更灵活、流动性低,运作需满足合格投资者标准并遵循监管框架 [5] - 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展从无序到规范,2023年《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进入合规化阶段;2025年以来发行回暖,上半年新备案产品超5400只,备案规模同比增幅达75% [6] 市场现状 - 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续规模达5.56万亿元,占私募基金总规模27.4%,较年初增长6.5%;股票策略占主导,量化对冲等多样化策略加速发展;7月单月新备案规模创年内新高,上半年新增备案同比增长53.6% [7][8] - 截至2025年8月末,存续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达7722家,较2024年底减少385家,上海、北京、深圳三地合计管理人占比超50%,管理规模占比达25.2%、23.2%、9.7% [9] - 市场需求多元化与分层化,合格投资者群体扩大,涵盖高净值个人等;保险资金新增规模超1000亿元,外资加大A股布局;稳健型资金偏好低波动产品,进取型资金聚焦股票多头策略 [10] 市场竞争 - 十大私募证券投资机构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核心指标包括管理规模与稳定性、历史业绩与超额收益能力等 [11] - 行业竞争“头部虹吸”与“策略分化”并存,2025年百亿量化私募数量首次超越百亿主观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率13.54%,显著高于主观私募的5.51%;量化策略在震荡市表现突出,主观策略面临挑战 [12] - 介绍了高毅资产、东方港湾、宁波幻方量化等十大机构,涵盖管理规模、核心人物、投资策略等信息 [13][14][15] 发展趋势 - 行业呈现“马太效应”,头部机构优势显著,吸引大量资金,中小私募面临生存压力;外资私募加速本土化布局,推动资源向头部机构集中 [23] - 投资策略从传统股票多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量化私募通过技术实现策略迭代,外资私募推动跨境策略落地;监管鼓励研发符合中长期资金需求的产品,私募与金融机构合作深化 [24]
百亿元级私募机构前8个月“战绩”揭晓 量化策略强势领跑
证券日报· 2025-09-14 16:00
行业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国内百亿级私募机构总数增至91家 行业持续扩容 [1] - 百亿级量化私募机构达45家 占比49.45% 主观私募39家占比42.86% 混合型6家占比6.59% [1] - 上海和北京为主要聚集地 分别拥有40家和24家机构 合计占比超70% [1] 业绩表现 - 前8个月57家百亿级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达24.99% 全部实现正收益 其中3家机构收益率超40% [1] - 量化私募表现突出 37家机构产品平均收益率28.07% 全部正收益 [2] - 在收益率超20%的40家机构中量化机构占据31席 [2] - 主观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19.59% 全部正收益 其中4家机构收益率超30% [2] 量化策略优势分析 - 市场宽幅震荡、行业轮动加速及小市值风格占优为量化策略提供丰富交易机会和阿尔法来源 [2] - 量化模型系统化运作有效规避情绪干扰 在波动行情中表现稳健 [2] - 策略持续优化 风控审慎性提升 模型适应性显著增强 [2] - A股市场日成交额持续维持万亿元级别 充裕流动性为量化策略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2] 市场动态 - 8月A股市场明显反弹带动主观私募业绩回升 [2] - 上海念觉私募基金于8月新晋百亿阵营 [1] - 上海复胜资产、上海稳博投资、珠海阿巴马私募等机构表现突出 [1]
百亿私募年内平均收益接近25% 量化跑赢主观与混合产品
第一财经· 2025-09-10 13:35
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今年以来备案的私募证券产品,同比增长超过八成,其中量化产品备案数量同比增长 超过了100%。截至8月底,百亿私募已达91家,其中有业绩展示的57家百亿私募,年内平均收益率接近25%。 总体来看,百亿量化私募收益大幅跑赢主观和混合型私募。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有业绩展示的37家百亿量化私 募,今年平均收益达到28.07%。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今年市场环境与风格偏好的变化,为量化策略带来丰富的交易机会和超额收益空间,同时 也让主观策略选股难度增加,业绩分化加剧。 量化收益跑赢主观和混合型 今年以来,随着私募行业整体业绩回暖,私募证券产品发行持续升温。据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统计,截至8月底, 年内私募市场合计备案私募证券产品7907只,较2024年同期的4340只,同比增长82.19%。 同时,量化私募证券产品的占比持续提升,年内私募市场合计备案量化产品3584只,占到备案产品总量的 45.33%,同比增长100.34%,占比提升接近5%。其中,6月-8月连续3个月单月备案产品数量均维持在1100只上 方。 今年以来,市场行情回暖,私募产品备案大幅增加,百亿私募阵营持续扩大,并交出了亮眼的"成 ...
百亿私募年内平均收益接近25%,量化跑赢主观与混合产品
第一财经· 2025-09-10 13:04
私募行业整体表现 - 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数量同比增长82.19% 年内合计备案7907只产品[2] - 百亿私募数量达91家 有业绩展示的57家平均收益率为24.99%且全部实现正收益[1][2] - 超过七成百亿私募机构年内收益超20%[2] 量化策略表现 - 量化产品备案数量同比增长100.34% 占比达45.33%[1][2] - 百亿量化私募平均收益28.07% 全部37家实现正收益[1][3] - 量化策略在宽幅震荡和行业轮动市场中表现稳定 超额收益显著[5][6] 主观策略表现 - 百亿主观私募平均收益19.59% 全部16家实现正收益[4] - 主观策略受市场快速轮动影响 选股难度增加且业绩分化加剧[1][7] - 8月市场反弹时主观策略实现业绩回升[2] 混合型策略表现 - 百亿混合型私募平均收益18.08% 全部4家实现正收益[4] - "主观+量化"模式成为部分机构新增长曲线方案[9] 市场环境特征 - A股市场呈现宽幅震荡格局 成交额持续维持在万亿以上[5][6] - 小市值风格占优 结构性行情明显为量化策略提供交易机会[5][6] - 行业轮动加快 中小盘股高波动性创造超额收益空间[5][6] 技术发展影响 - AI和大数据技术突破显著提升量化策略性能 增强因子挖掘和模型优化能力[6] - 中证A500等指数推出拓宽量化投资领域 提供更多投资标的[6] - 量化策略通过高频交易和全市场选股快速捕捉市场轮动[6] 机构应对策略 - 主观私募需加强深度研究 聚焦高景气行业和政策支持领域[8] - 量化机构需优化因子配置 降低对单一风格依赖并增强极端行情响应能力[8] - 部分机构采用"主观+量化"双轮驱动模式 实现绝对回报目标[9]
市场没有永远的赢家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20:17
市场表现对比 - A股市场近期持续走高 多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 [1] - 中证500指数8月11日至8月15日期间上涨3.88% 8月18日至8月22日期间上涨3.87% [1] - 中证1000指数同期分别上涨4.09%和3.45% [1] - 知名量化私募旗下500指增产品同期收益率仅1.56% 1000指增产品仅0.98% 显著跑输指数 [1] - 主观多头私募代表产品同期回报率接近14% 后续单周净值涨幅超10% [2] - 自6月下旬以来多家私募代表产品净值涨幅超过30% 远优于量化产品 [2] 资金流向变化 - 投资者近期明显转向主动权益产品配置 出现赎回量化产品转向主观产品的案例 [3] - 个人投资者将资金投向偏向科技主题的主动权益产品 近一个月涨幅逾35% [3] - FOF机构减少量化策略配置比重 增加进攻型主动产品配置 [3] - 量化策略新发产品占比从7月46%下降至8月36% [4] - 今年私募新募集资金主要流向量化策略领域 但近期配置思路发生转变 [2] 行业格局演变 - 截至2025年7月底百亿级私募达90家 其中量化机构增至44家 主观机构减至39家 [4] - 量化私募管理规模明显扩容 因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表现优异吸引资金流入 [4] - 主动管理型基金在强势上涨行情中业绩弹性大于量化产品 [5] - 主观投资在深度价值挖掘和宏观周期把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6] - 主动管理与量化结合的策略开始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 [6] 策略特性分析 - 量化指增产品通过量化策略获取超额收益 但近期模型创造超额收益能力受考验 [2] - 量化投资依靠严格模型与纪律交易 避免情绪化决策 具有更广阔投资视野 [6] - 主动管理可通过选股、择时和组合调整主动管理风险 而量化产品通常被动接受市场风险 [5] - 优秀主动管理人通过深入研究挖掘优质个股 在A股市场能提供较好超额收益 [5]
“百亿私募阵营”成员微调 量化机构数量与业绩双领跑
证券日报· 2025-08-08 16:12
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机构表现 - 前7个月36家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机构旗下产品平均净值增长率达18.92%且全部实现正增长 [1] - 32家量化私募机构产品平均净值增长率超10%占比接近九成 [1] - 量化私募机构在42家增长率超10%的百亿元级私募中占比最高达32家 [2] 百亿元级私募行业格局 - 截至2025年7月底百亿元级私募机构数量达90家其中量化私募44家占比近半 [1] - 7月份3家主观私募退出百亿阵营同时3家机构新晋或重返其中2家为量化私募 [1] - 百亿元级私募中量化策略产品表现显著优于主观策略产品 [1] 百亿元级私募整体业绩 - 前7个月55家百亿元级私募机构产品平均净值增长率达16.60%其中54家实现正增长占比98.18% [2] - 42家机构增长率超10%中量化私募占32家主观私募9家混合策略1家 [2] - 36家量化私募中15家增长率在10%-19.99%区间14家在20%-30%区间3家超30% [2] 主观私募机构表现 - 前7个月16家百亿元级主观私募机构产品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3.59%其中15家实现正增长 [3] - 15家正增长主观私募中6家增长率在10%以内5家在10%-20%区间4家超20% [3] - 主观私募因依赖基金经理深度研究在快速变化市场中面临更大挑战 [3] 量化私募优势分析 - A股市场交投活跃和行业轮动为量化策略创造有利条件 [3] - 小盘股持续走强使量化模型能捕捉丰富市场机会 [3] - 量化私募凭借系统性优势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展现更强竞争力 [3]
百亿级量化私募首超主观私募 平均收益率达10.87%,最优者赚73%
中国经济网· 2025-08-05 01:49
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A股结构性行情明显,市场呈现中小盘风格,量化策略私募整体业绩亮眼,最优者赚73% [1] - 截至年中,51家百亿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率达10.87%,48家实现正收益,占比94.12% [1] - 48家盈利百亿私募中,21家收益在10%以内,21家收益介于10%-19.99%,6家收益不低于20% [1] - 截至7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私募平均仓位与6月底持平,90.5%仓位达五成及以上,26.4%处于满仓及加杠杆状态 [1] 产品策略 - 近期更新净值数据的私募基金中,超4500只产品今年以来回报率为正,占比接近91% [1] - 量化多头策略的800余只私募产品中,773只收益为正,占比94% [1] - 量化选股策略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近20%,表现最好产品回报率超54%,5只超40%,26只超30% [2] - 量化指增策略私募产品今年以来平均回报率17%,94%实现正收益,表现最好产品收益率超73%,4只超50% [2] 行业格局 - 截至7月14日,百亿级私募数量达89家,其中量化私募增至41家,首次超过主观私募数量 [2] - 业内人士称,中小微盘股表现突出,量化选股策略创造Alpha能力更强,带来超预期超额收益 [2] 策略特征 - 量化投资策略基于历史数据,通过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数学建模等方法发现价格规律,系统性特征强,纪律性强 [3] - 与主观策略深度挖掘个股Alpha不同,量化策略依靠研究广度实现概率取胜,策略更为多元 [3] - 量化私募并非小市值主要推手,超额收益不过度依赖小市值风格,资金流入速度或随超额收益回归中性而放缓 [3]
百亿级量化私募首超主观私募
深圳商报· 2025-08-04 23:12
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A股呈现明显中小盘风格 量化策略私募整体业绩亮眼 最优者收益率达73% [1] - 截至年中51家百亿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率达10.87% 其中48家实现正收益 占比94.12% [1] - 盈利的48家百亿私募中21家收益在10%以内 21家收益介于10%-19.99% 6家收益不低于20% [1] - 截至7月底90.5%股票主观多头策略私募仓位达五成及以上 26.4%处于满仓及加杠杆状态 [1] - 超4500只私募产品今年以来回报率为正 占比接近91% 量化多头策略中94%产品实现正收益 [1] 量化产品表现 - 量化选股策略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近20% 表现最佳产品回报率超54% [2] - 量化选股策略中有5只产品回报率超40% 26只超30% 涉及灵均 鸣石 前沿等顶级量化私募 [2] - 量化指增策略私募产品平均回报率17% 94%实现正收益 最佳1000指增产品收益率超73% [2] - 有4只量化指增产品收益率超过50% [2] 行业格局变化 - 截至7月14日百亿级私募数量达89家 其中量化私募增至41家 首次超过主观私募数量 [2] - 中小微盘股表现突出使量化选股策略创造Alpha能力增强 带来超预期超额收益 [2] 策略特征分析 - 量化投资策略基于历史数据 通过数据挖掘和算法程序发现交易机会 具有系统性和纪律性 [3] - 量化策略依靠研究广度和概率取胜 与主观策略深度挖掘个股Alpha形成差异 [3] - 股票量化策略超额收益不依赖小市值风格 但对小市值风格有推动作用 [3] - 小微盘风格主要风险来自流动性汇聚 主题主线行情可能吸收流动性导致回调 [3]
百亿私募换血!微观博易、蒙玺投资、千衍投资晋级,合远、一村等出局
新浪证券· 2025-07-24 11:11
私募行业格局重塑 - 2025年6月单月新备案私募基金达1540只,存续规模首次突破20.26万亿元,创历史峰值 [1]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1131只,规模299.83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新备案147只,规模92.63亿元;创业投资基金新备案262只,规模108.11亿元 [8] - 政策端支持险资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新华人寿、中国人寿等机构追加200亿认购鸿鹄私募产品 [8] 量化私募崛起 - 新晋百亿量化机构包括微观博易私募(管理规模约60亿元)、蒙玺投资、千衍投资等 [2] - 量化私募近三年收益中位数28.74%,主观私募近三年收益均值34.86% [4] - 头部量化机构技术壁垒:天演资本构建独特因子库,蒙玺投资布局AI赋能策略研发,微观博易深耕毫秒级交易系统 [5] 主观策略面临挑战 - 合远私募、一村投资(现更名"上海承壹私募")等10家机构跌出百亿阵营 [3] - 主观策略机构尝试转型,如景林资产聚焦企业自由现金流,淡水泉投资采用"全球化运营+内需重估+新兴科技"三角模型 [6] - 震荡市中个股波动加剧、小市值风格占优的环境更利于量化策略 [4] 行业发展趋势 - 策略生命周期缩短,中小机构年研发投入门槛逐步抬升 [9] - 混合策略成新方向,6家"主观+量化"双轨机构跻身业绩前十 [9] - 全球化配置需求上升,东方港湾重仓英伟达等美股科技龙头表现突出 [9] - 量化机构持续技术迭代收割市场波动红利,主观机构需重构平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