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化对冲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私募证券投资机构推荐
头豹· 2025-09-16 12: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私募证券投资量化强于主观,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机构优势显著,投资策略多元化与国际化趋势增强 [1][23][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背景 - 受地缘冲突、美国关税政策等影响,2025年上半年全球股市整体上涨,A股呈“N型”走势,港股更强,美股“V型反转”;截至6月末,A股上市公司达5420家,较2024年末增37家,总市值突破100.02万亿元,北证50指数上半年大涨39.45%,有色金属、企业服务等行业领涨,煤炭、房地产等行业承压 [4] - 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主要投资公开交易金融资产,与公募基金相比投资策略更灵活、流动性低,运作需满足合格投资者标准并遵循监管框架 [5] - 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展从无序到规范,2023年《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进入合规化阶段;2025年以来发行回暖,上半年新备案产品超5400只,备案规模同比增幅达75% [6] 市场现状 - 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续规模达5.56万亿元,占私募基金总规模27.4%,较年初增长6.5%;股票策略占主导,量化对冲等多样化策略加速发展;7月单月新备案规模创年内新高,上半年新增备案同比增长53.6% [7][8] - 截至2025年8月末,存续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达7722家,较2024年底减少385家,上海、北京、深圳三地合计管理人占比超50%,管理规模占比达25.2%、23.2%、9.7% [9] - 市场需求多元化与分层化,合格投资者群体扩大,涵盖高净值个人等;保险资金新增规模超1000亿元,外资加大A股布局;稳健型资金偏好低波动产品,进取型资金聚焦股票多头策略 [10] 市场竞争 - 十大私募证券投资机构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核心指标包括管理规模与稳定性、历史业绩与超额收益能力等 [11] - 行业竞争“头部虹吸”与“策略分化”并存,2025年百亿量化私募数量首次超越百亿主观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率13.54%,显著高于主观私募的5.51%;量化策略在震荡市表现突出,主观策略面临挑战 [12] - 介绍了高毅资产、东方港湾、宁波幻方量化等十大机构,涵盖管理规模、核心人物、投资策略等信息 [13][14][15] 发展趋势 - 行业呈现“马太效应”,头部机构优势显著,吸引大量资金,中小私募面临生存压力;外资私募加速本土化布局,推动资源向头部机构集中 [23] - 投资策略从传统股票多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量化私募通过技术实现策略迭代,外资私募推动跨境策略落地;监管鼓励研发符合中长期资金需求的产品,私募与金融机构合作深化 [24]
近七成告负 量化对冲策略何以失效?
中国基金报· 2025-08-24 04:38
【导读】过去一年,近七成量化对冲策略主题基金单位净值收益率为负 最近一年,大盘走牛,量化对冲基金却有近七成单位净值增长率告负。对冲成本上升、风格适应性不足、流动性压力及策略同质化等,成为量化对冲基金 在牛市中跑输的主要因素。 为拓宽收益来源,不少对冲基金在根据对冲成本灵活调整配置比例的同时,也通过利率债、转债及股票多头策略提升组合性价比。 过去一年 近七成对冲策略基金收益告负 多重因素导致 强势行情下,权益基金业绩全面回暖,超过99%的主动权益基金取得正收益。不过,号称"牛熊市都能赚钱"的量化对冲策略基金过去一年表现却不尽如人 意。 据Wind统计,截至8月22日,全市场可统计的23只量化对冲策略主题基金(以股票多空类为主),过去一年平均收益为-1.04%;其中16只基金过去一年复 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告负,占比接近七成。 具体来看,收益表现较好的基金中,中邮绝对收益策略过去一年单位净值涨幅最高,达5.56%;申万菱信量化对冲策略A、光大阳光对冲策略6个月持有A 期间净值涨幅分别为4.15%、3.55%;海富通安益对冲A、广发对冲套利期间净值涨幅也均超过1%。 而在亏损的基金里,9只单位净值跌幅超2%,4只跌幅超 ...
近七成告负,量化对冲策略何以失效?
搜狐财经· 2025-08-24 04:34
【导读】过去一年,近七成量化对冲策略主题基金单位净值收益率为负 最近一年,大盘走牛,量化对冲基金却有近七成单位净值增长率告负。对冲成本上升、风格适应性不足、流动性压力及策略同质化等,成为量化对冲基金 在牛市中跑输的主要因素。 为拓宽收益来源,不少对冲基金在根据对冲成本灵活调整配置比例的同时,也通过利率债、转债及股票多头策略提升组合性价比。 过去一年 中国基金报记者 王建蔷 天心 近七成对冲策略基金收益告负 最近一年,大盘走牛,大部分基金斩获可观涨幅,仍有部分基金逆市亏损。 据Wind统计,截至8月22日,过去一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累计涨幅分别约34%、49%、73%。 具体来看,收益表现较好的基金中,中邮绝对收益策略过去一年单位净值涨幅最高,达5.56%;申万菱信量化对冲策略A、光大阳光对冲策略6个月持有A 期间净值涨幅分别为4.15%、3.55%;海富通安益对冲A、广发对冲套利期间净值涨幅也均超过1%。 而在亏损的基金里,9只单位净值跌幅超2%,4只跌幅超4%,最大跌幅接近7%。 若将时间区间缩小至年内,量化对冲基金表现明显好转。截至8月22日,这类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转正,为0.96%;其中1 ...
近七成告负,量化对冲策略何以失效?
中国基金报· 2025-08-24 04:13
【导读】过去一年,近七成量化对冲策略主题基金单位净值收益率为负 中国基金报记者 王建蔷 天心 最近一年,大盘走牛,量化对冲基金却 有 近七成单位净值增长率告负。对冲成本上升、风格适应性不足、流动性压力及策略同质化等,成 为量化对冲基金在牛市中跑输的主要因素。 为拓宽收益来源,不少对冲基金在根据对冲成本灵活调整配置比例的同时,也通过利率债、转债及股票多头策略提升组合性价比。 过去一年 近七成对冲策略基金收益告负 最近一年,大盘走牛,大部分基金斩获可观涨幅,仍有部分基金逆市亏损。 据Wind统计,截至8月22日,过去一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累计涨幅分别约34%、49%、73%。 强势行情下,权益基金业绩全面回暖,超过99%的主动权益基金取得正收益。不过,号称"牛熊市都能赚钱"的量化对冲策略基金过去一年 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据Wind统计,截至8月22日,全市场可统计的23只量化对冲策略主题基金(以股票多空 类 为主),过去一年平均收益为-1.04%;其中 16只基金过去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告负,占比接近七成。 具体来看,收益表现较好的基金中,中邮绝对收益策略过去一年单位净值涨幅最高,达5.56%;申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