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经济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中方刚说完,美财长就出手:一边谈合作,一边让欧洲加税
搜狐财经· 2025-09-16 14:44
中美会谈成果与分歧 - 中美于9月14日至15日在马德里举行经贸会谈 聚焦技术出口、投资环境和双边贸易合作议题 [1][3][5] - 中方在会谈后第一时间公布成果 强调基于对等和尊重的交流 双方达成部分共识并建立Tik Tok问题基本框架 [3][5] - 中方要求美方取消对中国企业的限制 反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 [5] 美方对欧施压行动 -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会谈结束后立即呼吁欧洲国家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称"需要欧洲帮助才能推进行动" [1][7] - 美方质疑中方对美国科技公司的调查时机 暗示可能影响外资信心 但中方强调此为依法依规的正常监管 [9][11] - 美方试图通过联盟方式应对中国经济竞争 暴露其单边应对能力不足 [13] 欧洲面临的决策压力 - 欧洲在对华政策上存在分歧 部分国家希望保持合作 部分持谨慎态度 [14] - 欧洲企业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 涉及制造业、汽车和科技等领域 加税措施可能同时冲击中欧企业 [14][16] - 欧洲更倾向通过谈判解决分歧 而非对抗 但美方公开施压迫使欧洲选边站队 [16][18] 全球贸易格局影响 - 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 若爆发贸易冲突将冲击全球供应链和普通消费者 [18][30] - 中方坚持稳中求进策略 既保持合作开放性 也明确底线拒绝无条件让步 [23][28] - 美方持续将经济问题安全化、政治化 但难以改变全球贸易基本格局 [25][31]
美国打压成功?中国GDP降至美国的59%?全球老二的崛起被打断?
搜狐财经· 2025-09-06 15:06
汇率波动对GDP比较的影响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因美国加息而贬值 导致中国以美元计价的GDP账面价值减少 被描述为数字魔术[3] - 中国2025年实际经济增长率预计为4.5% 高于美国的1.8% 反映实际经济增速差异[3] - GDP比较采用人民币换算美元再对比的方式 使中国GDP占比跌至美国60%以下[1] 贸易战与科技产业发展 - 美国关税从2018年贸易战持续至2025年 税率提高至145% 尤其在芯片领域实施高压限制[3] - 中国芯片产业实现自主突破 光刻机研发取得进展 华为麒麟芯片从7纳米迭代至5纳米工艺[3] - 科技领域在限制环境下实现技术突破 在科技无人区开拓发展路径[3] 贸易结构多元化转型 - 对美国出口依赖度从20%下降至15% 同时与东盟 中东 俄罗斯贸易增长[5] -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变化 开始采用卢布和人民币直接结算[5] - 出口市场多元化呈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格局[5] 内需消费与产业发展 - 消费对经济贡献率从55%上升至65% 成为经济压舱石[5] - 新能源汽车销量从100万辆增长至800万辆 显示内需市场强劲[5] - 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 全球供应链地位不可替代[7] 基础设施与全球合作 - 高铁里程从2.9万公里增长至4.5万公里 5G信号实现全国覆盖[7] - 金砖国家GDP规模超越七国集团 与欧盟和中东合作稳步推进[7] - 基础设施完善保障经济顺畅运行[7]
南美小国圭亚那资源丰富,美国操心:中国给造桥,还想要地区影响力
观察者网· 2025-09-02 03:16
石油产量增长 - 圭亚那石油产量预计2027年超过伊朗 日产约200万桶 相当于2022年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委内瑞拉的总产量 [3] - 2022年GDP增长63.3% 2023年增长33.8% 2024年扩张43.6% 实现连续第五年两位数增长 [3] - 美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2015年发现近110亿桶石油 目前日产约65万桶石油 [3] 地缘政治影响 - 圭亚那与委内瑞拉存在领土纠纷 涉及面积15.9万平方公里的埃塞奎博地区 占圭亚那领土面积三分之二 [5] - 委内瑞拉2023年批准全民公投 2024年创建"圭亚那埃塞奎巴州" 圭亚那称此举违反国际法 [6] - 美国与圭亚那组织联合军事演习 英国海军军舰访问支持 美国在加勒比海靠近委内瑞拉水域部署军事力量 [6] 基础设施投资 - 中国投资建设新德梅拉拉河大桥 全长2800米 设计时速80公里 使用年限100年 建成后缩短两岸四分之三通行时间 [9][11] - 中国铁建2022年5月承接圭亚那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下部结构总体完成率90% [11] - 除石油项目外 中国公司以极具竞争力条件将西方竞争对手挤出大型项目 [11] 大国竞争格局 - 美国石油巨头在圭亚那石油生产中领先 埃克森和贝克特尔具有影响力 [8][11] - 中国投资涵盖基础设施甚至超出石油部门 圭亚那国内对中国投资接受度很高 [8] - 分析人士称圭亚那处于中美经济竞争夹缝中 可能将与两个超级大国的联系转化为经济和政治回报 [1][8]
中国可能没有机会打败美国了,因为美国正在自掘坟墓
搜狐财经· 2025-08-21 07:25
中美经济格局演变 - 美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内部问题增多 中国无需急于迎头赶上[1] - 中美贸易额从1990年不足50亿美元跃升至2000年突破1000亿美元[2] - 美国企业依托中国低廉劳动力成本生产商品返销美国 形成相互依赖格局[2] 金融危机应对差异 - 2008年美国公共债务从9万亿美元激增至14万亿美元 制造业流失超200万岗位[4] - 中国通过4万亿元刺激计划保持9%以上增长率 注重实体经济复苏[4] - 美国选择金融救助应对危机 中国侧重基础设施建设与出口导向政策[4] 贸易摩擦影响 - 2018年美国对3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中国反击1000亿美元美国商品[10] - 贸易战导致美国供应链中断成本上升 企业利润普遍下降[4][10] - 中国通过寻找替代市场缓解压力 农业州大豆出口量减少[4][10] 军事开支与财政负担 - 美国年国防预算超7000亿美元 维持全球海外军事基地[7] - 阿富汗战争花费2.3万亿美元 遗留军事物资废弃问题[7] - 军事开支持续增加限制其他领域资金需求 影响经济稳定[8] 基础设施与政治困境 - 美国基础设施投资缺口达数万亿美元 每年造成数百亿美元损失[10] - 锈带工业区工厂关闭 桥梁公路维修因预算争议推迟[10] - 政治极化导致立法停滞 政府关门造成数十亿美元经济损失[12] 未来发展前景 - 中国通过改革和科技投资维持4%左右经济增长率[13] - IMF预测2030年中国经济体量可能接近或超过美国[15] - 投资者重新调整资产配置转向亚洲市场 中国影响力在新兴市场上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