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布局

搜索文档
专访盖比•库里:中国车企要积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风险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9 07:35
中国汽车行业国际化发展中的知识产权挑战 - 中国汽车行业在软硬件和通信技术领域表现先进但专利申请布局滞后 这是全球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3] - 通信等跨界技术在车辆上的快速应用带来新机遇 但也导致知识产权问题更复杂 风险来自非汽车行业技术如通讯和网联 [3] - 由于欧美国家对知识产权管理更市场化且法律体系健全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在这些市场面临更大风险 [3] 中国车企知识产权现状与应对策略 - 中国车企专利大多集中在技术集成领域 但缺乏即时专利布局 必须正确认知并积极利用商业手段解决 [4] - 知识产权风险没有完全解决方法 只能通过合理布局减少影响 建议从欧洲开始申请专利 再考虑美国 [4] - 企业需做好防御性战略 聘请专业人才和机构合作提前布局 否则纠纷将影响海外市场开拓 [4] Lot Network的专利保护机制与价值 - Lot Network提供创新专利保护模式 通过集体防御机制帮助成员保持优势 拥有5400多家会员 [5] - 成员可获得全球500万件专利资产免疫 占2023年全球1860万件有效专利的27% [5] - 加入LOT所需会员费不高 但收益远超费用 可减少PAE骚扰并降低海外专利风险 [5] 历史案例与行业风险趋势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正遭遇类似十年前智能手机和三十年前半导体行业的国际专利风波 [6] - 未来AI领域可能成为知识产权风险重灾区 中国企业需提早布局为国际化做准备 [6] - 通过收购专利保护自身权益是有效手段 特斯拉通过收购初创企业知识产权值得借鉴 [6] 专利货币化与商业实践 - 企业可将知识产权货币化使技术价值最大化 而非仅作为高成本运营体系 [7] - 案例显示收购专利可帮助以更低许可费用达成庭外和解 中国车企可参考此策略 [7] - 中国动力电池领域领头企业已频繁使用专利武器进行商业诉讼 让知识产权产生更大价值 [7]
东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织召开齐鲁行活动线上对接会
齐鲁晚报网· 2025-08-24 09:18
活动背景 - 东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织"助企攀登"审查员齐鲁行活动线上对接会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实践团及企业代表参与会议 [1][3] 活动内容与目标 - 天津审协实践团通过专利检索分析 知识产权布局指导 侵权风险预警等服务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能力 [3] - 活动以国家级审查资源为依托 通过面对面交流和点对点服务完善企业核心专利布局 推进核心技术研发质效 [3] - 东营市已有7家企业入选该活动 保护中心将继续推动实践团与企业精准对接 [3] 企业参与与需求 - 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和东营坤宝新材料有限公司参与会议并介绍发展概况 [1][3] - 企业提出高价值专利培育和专利深度挖掘需求 双方围绕专利微导航项目主题深入探讨 [3]
专利“加速器”助力 机器人产业“跑起来”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23:05
核心观点 -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以专利布局为基石,以场景创新为引擎,加速推进"人机共生"的未来图景,覆盖工业、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 [1][7]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新松公司智能类人双臂平台通过多模态大模型交互实现自主接水作业,核心零部件及控制系统均为自主研发 [2] - 睿可RICO轮式人形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和力控双臂协同完成精密装配,核心技术已布局专利 [2] - 新松多可咖啡机器人凭借紧凑空间设计(2.1平方米)和快速出品(90秒),运营成本仅为传统门店的20% [2] - 银河通用轮式双臂零售机器人依托自研巨声智能VLA大模型,能在密集商品环境中精准抓取,已在北京多家商店落地 [3] - 自变量机器人通过大模型泛化能力实现家庭垃圾整理和工业分拣任务,软硬件一体化专利布局支持多场景快速适配 [3] 人工智能平台支撑 - 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为超过500家机器人企业提供端云一体解决方案,显著降低语音交互门槛 [4] 医疗机器人创新 - 长木谷骨科手术机器人ROPA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实现髋关节置换手术规划,将专家经验转化为数智经验 [5] - 该机器人集成245件专利,涵盖人机交互算法和手术精度控制,帮助年轻医生缩短学习曲线 [5] 工业机器人技术升级 - 新松SR270A机器人通过刚柔耦合控制实现毫秒级同步表演,高负载下轨迹精度显著提升 [6] - SR12A-12/1.46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较前代大幅提升,源于机械结构优化与动力系统专利 [6] - 协作机器人磁吸式焊接工作站通过轨迹规划算法专利提升效率,适应小批量复杂焊件场景 [6] - 星卫来D700C AI清扫机器人采用独立风路与滤网自清洁技术,AGV共线调度系统专利使清洁效率大幅提升 [6] 产业生态与竞争力 - 星动纪元、天循智能等公司在复杂环境通行和精细操作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7] - 松延动力、加速进化等公司在抗冲击性和高动态性方面具备优势 [7] - 行业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生态,专利成为创新"晴雨表"和全球竞争"通行证" [7]
规避技术“挂空挡” 中国科技企业抢抓专利布局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华为与小米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 华为和小米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覆盖包括5G在内的通信技术 [1][2] - 协议结束双方长达8个月的专利纠纷,涉及四项专利: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获取全景图像的方法及终端、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2] - 华为累计签署近200项双边许可协议,超过350家公司通过专利池获得华为专利许可 [3] 中国通信行业专利领先地位 -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申请量的73.77% [3] - 2022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企业中,华为以5805件位居第一,OPPO以2875件居第四,vivo以2327件居第八,中兴以1862件居第九 [3] - 通信企业通过专利池、全球交叉许可协议和参与标准制定构筑技术护城河 [1][3] 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布局 - 全球6G通信技术专利申请达7万余件,其中中国申请约2.8万件占比39.8%居首,美国约1.7万件占比24.7% [4] - 中国和美国工业互联网领域专利申请量均为14.9万件,各占27%并列第一 [4] - 科技公司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6G等新兴技术专利 [1] 专利战略从数量到质量转变 - 企业从追求专利数量转向重视高价值专利,强调对核心创新点的有效保护和技术输出 [5] - 华为在5G、WiFi-6、音视频编解码等领域形成高价值专利包,构建合理价格基准实现技术输出 [5] - 百度超过70%的前沿发明涉及大模型和重构创新,通过专利与业务对接推动技术对外合作 [6] 知识产权合作与价值实现 - 全球交叉许可协议用于规避专利纠纷,许可费支付取决于专利价值和市场情况 [2] - 企业通过法律途径争取专利权益,体现对知识产权价值和合作规则的成熟理解 [2] - 专利积累旨在为业务创造价值,通过技术合作实现专利许可输出 [5][6]
“非洲手机王”传音控股遭华为起诉,大本营保卫战打响
新浪财经· 2025-08-08 09:09
专利纠纷 - 华为在德国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慕尼黑分庭提起诉讼,指控传音控股侵犯其欧洲专利"偏移解码装置、偏移编码",专利号为EP2725797,该专利适用于智能手机的图像显示模块,旨在提高视频编码效率 [1][2] - 这是传音控股第二次被华为起诉,2019年10月华为曾因壁纸侵权起诉传音控股,索赔2000万元 [2] - 2024年7月以来,高通公司陆续在印度、德国等地以专利侵权名义起诉传音控股及相关子公司 [2] - 华为全球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90%,而传音控股累计获得专利4514件,其中发明专利为1201件,两者专利储备差距显著 [3]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87.15亿元,同比增长10.31%,归母净利润55.49亿元,同比微增0.21%,增速较2023年营收33.69%、归母净利润122.93%大幅放缓 [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下降69.87%,连续三个季度营利双降 [4] - 2024年非洲市场收入227.19亿元,同比增长2.97%,增速同比下滑3.77个百分点 [4] - 2025年一季度非洲市场市占率47%,同比下滑5个百分点,拉美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大幅下滑38% [4] 市场竞争 - 非洲市场高性价比手机竞争加剧,小米、OPPO等厂商通过"以价换量"策略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4]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传音控股排名第五,出货量2460万部 [6] 业务布局 - 公司加快向中高端市场布局,推出三折叠概念机TECNO PHANTOM Ultimate G Fold,但目前暂无正式量产计划,主要目的是展示技术能力 [5][6] - 公司积极拓展数码配件、家用电器等非手机业务,创办oraimo、Carcare和Syinix等品牌,产品涵盖智能音箱、智能手环等 [7] - 2024年非手机业务收入42.5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不足一成 [7]
格林美:累计申请专利已超过5000件
金融界· 2025-08-04 01:44
核心技术布局 - 公司拥有锂电池用高电压包覆四元前驱体和超高镍核壳前驱体关键技术及专利 [1] - 专利布局覆盖金属原材料、前驱体和正极材料等领域 [1] - 截至2024年底累计申请专利超过5000件 [1] 创新战略实施 - 按照"原创、首款/首套、全球第一质量"原则实施创新突击队行动 [1] - 通过玩命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并打开业务增量新通道 [1] - 创新成果保护构建长期竞争壁垒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1] 产品应用领域 - 为大圆柱电池和"双三元"双核材料产业化提供核心材料 [1] - 为超级钠电和固态锂电等新一代电池技术提供核心材料 [1] - 致力于铸造超能"芯"材料并站立行业新高峰 [1]
载誉而归,东阳光药(06887)发明专利斩获湖北专利金奖!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0:59
公司荣誉与专利成就 - 东阳光药发明专利"作为丙型肝炎抑制剂的桥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510939448.4)荣获第二届湖北专利金奖 [1][5] - 该专利由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发明团队包括张英俊、谢洪明等6人 [5] - 获奖凸显磷酸依米他韦的突破性创新与临床价值,印证公司在创新药研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5] 磷酸依米他韦研发背景与临床价值 - 中国丙肝病毒感染者约1000万,年新增病例20万例,感染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6] - HCV感染20年后肝硬化发生率5%-15%,30年后肝癌发生率1%-3% [6] - 公司2010年启动研发,目标为中国患者开发与国外同等水平的丙肝药物 [6] - 研发团队包含5位专家、2名博士、8名硕士,完成360个结构设计、800次分子对接、1000次计算化学运算 [7] - 磷酸依米他韦联合索磷布韦治疗基因1型丙肝治愈率达99.8%,日服一次且不良反应少 [7] - 2021年纳入医保后,未参保患者疗程费用5208元,部分地区参保患者自付可低至数百元 [7] 专利布局与市场保护 - 磷酸依米他韦专利布局始于2013年核心化合物专利,2015年延伸至立体构型与盐专利,2019-2022年拓展至组合物/制剂及工艺专利 [10] - 专利覆盖螺环、桥环等12个系列衍生物,在中国、美国、欧洲等21个国家/地区申请 [11] - 专利布局形成技术隔离带,显著提高竞争对手规避难度 [11] 公司研发体系与创新成果 - 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超2400项,授权1400余项,2014-2023年中国专利数量居医药企业首位 [12] - 全球拥有150款获批药物,100款在研药物(含50款1类创新药),3款新药已上市,1款申请上市,10款处于临床II/III期 [12] - 研发覆盖感染、慢病、肿瘤三大领域,建立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 [12]
江苏89项专利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新华日报· 2025-06-10 23:32
江苏专利获奖情况 - 江苏共89件专利获奖,包括中国专利金奖3件、银奖5件、优秀奖73件,中国外观设计银奖2件、优秀奖6件,获奖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1] - 获奖专利涉及生物基材料、细胞治疗药物、机器人传感器等前沿技术领域,通过系统性专利布局构建技术"护城河" [1] - 截至2024年,江苏已累计支持建设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125个,省级财政投入资金3.31亿元 [4] - 2024年江苏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14件,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首次跃居全国省区第一 [4] 生物基材料领域 - 南京工业大学郭凯教授团队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油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获中国专利金奖,该技术以植物油脂为原料开发植物油多元醇,用于生物基聚氨酯合成 [2] - 我国聚氨酯年产量超1650万吨,约占全球七成,但传统生产依赖石化原料,高端产品受制于美德等国企业 [2] - 团队自2011年启动研发,攻克微化工应用放大等关键难题,开发出可完全替代石化类产品的生物基多元醇,已应用于泡沫制品、涂料、黏合剂等领域 [2] 细胞治疗药物领域 - 徐州医科大学李慧忠、郑骏年团队通用型CAR-T研发专利获中国专利银奖,采用iNKT细胞作为通用型底盘,突破细胞体外制备、免疫排斥、疗效持久性三大技术难题 [3] - 该技术可使治疗成本降低90%,已针对肝癌、肾癌、卵巢癌等完成临床前实验验证 [3] - 团队已申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50余件,包括4件PCT国际专利,其中2件已申请进入美国 [6] 高端制造领域 -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滚刀的修复刃磨方法及装置"专利让高铁齿轮加工精度达微米级别,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4] - 中复神鹰"低灰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专利获中国专利银奖,该技术从源头减少碳纤维灰分,满足高端制造业需求 [8] 机器人传感器领域 - 东南大学宋爱国教授团队"一种高灵敏度低维间耦合的六维力传感器"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已应用于国家航天重大工程与机器人装备领域 [5] - 团队围绕该技术布局约10项发明专利,覆盖结构设计、耦合算法、标定方法及制备工艺等全链条 [5] - 团队正研发适配手术机器人的微型六维力传感器,并启动面向电力系统操作的人形机器人关节力传感器研发项目 [9] 医药领域 - 恒瑞医药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609件,PCT专利704件,拥有大中华区授权发明专利1084件,欧美日等国外授权专利753件 [7] - 公司获得金奖的专利支撑创新药"海曲泊帕乙醇胺片"研发和商业化,该药已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