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加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
搜狐财经· 2025-08-01 12:28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1] - 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 [1] - 加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 [1] 产业结构优化 - 支持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 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1] 外贸企业融资 - 合理保障外贸企业融资需求 [1] 金融监管 - 加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监管与风险防范 [1]
央行:加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2:27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 [1] - 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1] -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 [1] 政策支持与融资 - 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 [1] - 加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 [1] - 支持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1] 外贸与监管 - 合理保障外贸企业融资需求 [1] - 加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监管与风险防范 [1]
创新服务“三农”结硕果!2024年申银万国期货郑商所“保险+期货”项目斩获多个奖项
期货日报网· 2025-08-01 06:48
公司荣誉与项目成果 - 申银万国期货"新疆麦盖提红枣"项目荣获郑州商品交易所2024年度优秀项目、最佳宣传奖及最佳赔付奖三项荣誉 [1] - 申银万国期货"陕西富县苹果"项目同时获得优秀项目和最佳宣传奖两项荣誉 [1] - 获奖项目由申银万国期货牵头,联合多家期货公司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支持下完成 [1] 项目模式与实施特点 - 项目采用创新的"保险+期货"模式设计 [1] - 项目获得所在地政府主导推动,形成多方合作机制 [1] - 项目展现出显著的支农惠农成效和良好的示范效应 [1] - 项目体现了扎实的风险管理能力 [1] 行业意义与社会价值 - 项目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1] - 项目代表金融创新精准服务"三农"的典范成果 [1] - "保险+期货"模式有效管理农业风险并保障农民收入 [1] - 项目彰显期货行业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责任的担当 [1]
江苏上半年新增贷款全国第一
新华日报· 2025-08-01 00:13
金融总量与信贷增长 - 6月末江苏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8%,新增贷款2.09万亿元,同比多增1529亿元 [1] - 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63万亿元,同比多增4344亿元,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居全国第一 [1] 制造业金融支持 - 工商银行江苏镇江分行为江苏索普集团醋酸乙烯及EVA一体化项目提供22亿元银团贷款,成立制造业金融中心以提升服务主动性 [2] - 6月末江苏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1%,增速高于各项贷款5.3个百分点,反映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2] 科技金融创新 - 江苏省推出"人才贷""成果转化贷""专精特新贷"等多样化金融产品,满足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 [3] - 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以来,全省23家经营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40.4亿元,发行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3] - "苏创融"和"苏创积分贷"评价体系强化对科技型企业的精准支持,引导金融资源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3] 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通过"苏农粮贸贷"纯信用模式支持广胜粮食收购站,上半年惠及农业经营主体超6600户 [4] - 6月末全省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9% [4] - 农业银行苏州分行围绕阳澄湖大闸蟹产业推进"整村授信",累计为清水村50余家经营户提供贷款5800万元 [5] 绿色金融与特色产业 - 南京银行为南京埃斯顿发放3400万元"近零碳工厂"挂钩贷款,利率与减排目标挂钩 [5] - 6月末江苏省绿色信贷余额比年初新增8712亿元 [5] - 农业银行无锡分行为桃产业相关项目累计投放贷款超12亿元,支持"水蜜桃之乡"建设 [6] 消费金融与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出台19条举措,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 [7] - 银行消费贷场景从传统消费向服务消费和新消费领域拓展,数字化程度提升助力突破需求天花板 [7]
江苏上半年新增贷款全国第一主要流向制造业以及涉农等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
新华日报· 2025-07-31 22:45
金融总量与信贷增长 - 6月末江苏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8% [1] - 新增贷款2.09万亿元,同比多增1529亿元 [1] - 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63万亿元,同比多增4344亿元 [1] - 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居全国第一 [1] 制造业金融支持 - 工商银行镇江分行为江苏索普集团醋酸乙烯及EVA一体化项目提供22亿元银团贷款 [2] - 6月末江苏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3个百分点 [2] - 金融机构成立制造业金融中心,提高服务主动性 [2] 科技创新金融赋能 - 推出"人才贷""成果转化贷""专精特新贷"等多样化金融产品 [3] - "苏创融"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等重点领域 [3] - 全省23家经营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40.4亿元,规模居全国前列 [3] 涉农与普惠金融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通过"苏农粮贸贷"纯信用模式支持粮食收购企业 [4] - 上半年惠及农业经营主体超过6600户 [4] - 6月末全省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9% [4] 绿色与养老金融 - 南京银行为南京埃斯顿发放3400万元"近零碳工厂"挂钩贷款 [5] - 农业银行苏州分行为阳澄湖大闸蟹产业提供5800万元贷款 [5] - 6月末绿色信贷余额新增8712亿元 [5] - 全省"苏农贷"累计用信147亿元,覆盖5.8万户客户 [5] 消费金融支持 - 农业银行无锡分行为桃产业相关项目累计投放贷款超12亿元 [6] - 六部门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 [7] - 银行消费贷场景从传统消费向服务消费和新消费领域拓展 [7]
寿光张农商村镇银行问需于企贷动有速
江南时报· 2025-07-30 13:53
银行服务举措 - 寿光张农商村镇银行近期积极开展营销走访活动以精准对接市场主体金融需求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1] - 客户经理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和商户门店全面摸排企业经营状况与融资需求 [1] - 走访活动秉持覆盖广、目标明、动作快的理念并将政策宣传、产品匹配和融资辅导贯穿服务全程 [1] 具体案例成效 - 为渤海物流园从事粮食收购的李老板在三天内完成从走访相识到贷款资金发放的全流程 [1] - 客户经理迅速匹配合适信贷产品解决流动资金需求问题 [1] - 该案例生动诠释融资服务的加速度 [1] 未来计划 - 银行将持续传递有速度、有温度的服务 [1] - 通过精准滴灌企业需求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1]
广西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广西日报· 2025-07-30 01:56
7月29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 十二场),主要介绍金融支持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广西认真落实适 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好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金融总量稳定增 长,为全区经济回升向好持续营造良好的环境。1—6月,广西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349.68亿元,同比 多增92.63亿元;至6月末,广西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2万亿元,同比增长6.8%。 发布会还通报了上半年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等方面情况。1—6月,广西在资本市场新发债券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50个基点,地方融资平台保持零违约,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租赁住房贷款余额同比 均有增长,8家上市公司预告净利润增长超50%。(孟振兴 彭鑫云) 扫码看发布会实录 数据显示,上半年广西直接融资规模激增、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支 持力度加大,居民消费信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1—6月,广西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融资743亿元,其中 金融机构发行债券205亿元,创历史新高;通过资本市场融资348.17亿元,同比增长80%。至6月末,广 西科 ...
金融活水畅通“世界铜都” 赋能铜箔“智造”升级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6 17:40
铜产业概况 - 江西省鹰潭市被誉为"世界铜都",铜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元,占全国铜加工总量的十分之一,集聚500余家上下游企业 [1] 邮储银行金融服务 - 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以"特色化、专业化"为导向,为铜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绿色升级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方案 [1] - 累计为鹰潭铜产业提供超百亿元信贷支持,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0余家 [5][6] -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铜产业关键技术研发、绿色转型、智能制造等领域 [5][6] 鑫铂瑞科技案例 - 鑫铂瑞科技专注于高端锂电铜箔和挠性覆铜板铜箔,拥有4位全职博士带领的30多人研发团队,技术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2] - 公司年产2万吨锂电铜箔,下游客户覆盖多家国内头部新能源企业,预计今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4] - 邮储银行累计提供超3750万元贷款支持,包括500万元法人信用贷款和1250万元科创信用贷 [3] - 邮储银行提供"一企一策"方案,包括基础贷款、票据管理、优化对公账户结算等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 [4] 产业升级成效 - 金融与科技双重赋能下,鑫铂瑞科技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4] - 邮储银行助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推动"世界铜都"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6]
瑞信证券更名北京证券 国资接棒引期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14:36
股权转让完成 - 方正证券不再持有瑞信证券股权 瑞信证券已更名为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正式从外资主导的合资券商转变为国资控股券商 [1] - 方正证券向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出售持有的瑞信证券49%股权 并于2025年7月21日签署补充协议 [1] - 北京国资公司成功接手瑞信证券85 01%股权 包括收购瑞银集团持有的36 01%股权(对价9135万美元)和方正证券持有的49%股权(对价1 24亿美元) [2] - 证监会已核准北京国资公司成为瑞信证券主要股东 实际控制人 [2] 股权转让历程 - 2022年瑞信曾筹划100%控股瑞信证券 但因被瑞银收购而告吹 [2] - 2024年6月北京国资公司与瑞银集团和方正证券就收购瑞信证券85 01%股权达成三方协议 [2] - 本次股权转让耗时一年多 [2] 经营业绩 - 2024年瑞信证券营业收入5684 85万元 同比下降63 81% [3] - 投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540 92万元 同比下降61 91% [3] -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236 39万元 同比下降25 62% [3] - 利息净收入1972 46万元 其他业务收入1481 79万元 [3] - 2024年净亏损1 62亿元 [3] 行业影响 - 北京国资体系参控股券商已达五家 包括北京证券 首创证券 第一创业 恒泰证券 中信建投 [3] - 北京国资体系券商是否会借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进行整合 将是行业一大看点 [3]
瑞信证券正式更名,北京证券“重现江湖”
经济观察网· 2025-07-24 05:40
股权变动与交易细节 - 方正证券不再持有瑞信证券股权 瑞信证券更名为北京证券 北京国资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持股85.01% 瑞银集团持股比例降至14.99% [2] - 股权交割前产生的业务潜在索赔责任由方正证券和瑞银集团承担 索赔时限为交割后5年 责任上限为交易对价的75% [2] - 北京国资公司收购瑞银集团持有的36.01%股权 对价9135万美元(约6.505亿元人民币) 收购方正证券持有的49%股权 对价1.24亿美元(约8.85亿元人民币) [5] 瑞信证券历史与业绩表现 - 瑞信证券成立于2008年10月24日 最初由瑞士信贷银行与方正证券共同发起设立 注册资本8亿元 瑞士信贷银行和方正证券持股比例分别为33.30%和66.70% [3] - 2009年至2024年 公司总资产不超过10亿元 其中8年处于亏损状态 多数年份净利润不超过0.15亿元 [3] - 2021年业绩最佳 营业收入4.97亿元 净利润0.45亿元 投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亿元 同比增长243.77% [4] - 2022年营收大幅下滑 净亏损2.54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0.57亿元 同比下降63.81% 净亏损1.62亿元 连续第三年亏损 [5] 业务与人员变化 - 2021年瑞信证券作为保荐机构及独家主承销商完成华康股份IPO 发行规模15.04亿元 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参与顺丰控股200亿非公开发行项目 [4] - 2024年投行业务收入0.15亿元 利息净收入0.2亿元 为主要收入来源 [5] - 员工数量从2021年底的237名缩减至2024年底的103名 投行业务人员从68名减少至29名 [6] 股东战略与行业背景 - 北京国资公司表示收购瑞信证券股权是与瑞银集团合作的延伸 也是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举措 [7] - 方正证券出售股权旨在盘活资产 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8] - 瑞银集团因"一参一控"规定选择保留瑞银证券 放弃瑞信证券 瑞银证券2024年营收10.47亿元 是瑞信证券的近10倍 [9][10] - 北京证券挂牌后 北京地方国资体系参控股券商增至5家 包括首创证券、第一创业证券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