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间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全面转向空间智能 高德发布首个基于地图的AI原生智能体
证券日报网· 2025-08-04 09:44
核心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全球首个AI原生地图应用高德地图2025 旨在通过融合AI技术将导航服务升级为具备深度时空理解和自主推理决策能力的出行生活智能体 [1] - 该产品基于超二十年的数据、技术和场景研发经验积累 致力于推动空间智能在现实场景中的普及 [1] 技术战略定位 - 公司提出空间智能系统核心定位 强调在三维空间和时间中感知、推理和行动的能力 实现从"连接真实世界"到"理解真实世界"的使命跃迁 [1] - 基于超二十年物理世界数据生产和技术积累 为三维虚拟世界一体化理解和生成提供动能 实现从被动感知到主动预判的跨越 [2] - 通过"AMAP-AI Inside"开放战略 将空间智能能力输出至智能汽车、智能眼镜、具身智能和低空飞行等领域 已有多家合作伙伴接入 [2] 智能体架构 - 产品包含业内首个专精出行生活的智能体"小高老师" 通过主动搜索对话和被动推荐引导构建统一智能体框架 [2] - 智能体架构由多模态空间感知、行为认知、时空意图理解、总结输出交互和反馈观测评估等多个专业模型构成 基于高德和通义共建大模型簇 [2] 功能应用场景 - 重塑用户行前、行中、行后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方式 例如通过语音输入复杂需求(如"带老人孩子三天杭州旅行计划") 智能体可解析需求并调用子智能体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3] - 整合基于时空信息推荐目的地的生活服务智能体功能:AI即刻结合实时位置推荐周边服务(如傍晚推荐特色餐饮) AI探索在更广时空范围内推荐潜在目的地(如周末城郊亲子民宿) [3] 发展愿景 - 公司将继续推动空间智能服务演进 成为用户与真实世界交互的核心触点 通过深度理解实现"让出行和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3]
高德地图宣布全面AI化,发布基于地图的AI原生智能体
广州日报· 2025-08-04 09:04
高德地图AI化升级 - 公司推出AI原生地图应用高德地图2025 用户升级APP即可体验空间智能功能[1] - 空间智能定义为在三维空间和时间中感知 推理和行动的能力 标志着从连接真实世界向理解真实世界的使命跃迁[1] 空间智能技术定位 - 空间智能是构建虚拟世界并深度理解 推理决策的AI技术分支 被视为通向AGI的关键[2] - 公司作为全球处理时空信息规模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 通过多模态信息深度感知真实时空环境的三维几何结构及核心要素行为状态[2] - 系统具备时空推理能力以预测变化并生成最优决策 实现从被动感知到主动预判的跨越[2] 战略合作与生态扩展 - 空间智能将助力智能汽车 智能眼镜 具身智能和低空飞行等领域跃迁 推动AMAP-AI Inside开放战略[2] - 智能眼镜 汽车 机器人和低空飞行领域已有多家合作伙伴接入高德空间智能系统[2] 智能体功能创新 - 推出专精出行生活的智能体小高老师 支持多模态交互并全局调度近百量级工具处理数据[3] - 智能体可基于用户需求调用子智能体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例如生成三天旅行计划并一键导航[3][6] - 旅行计划功能可深度搜索43秒 生成涵盖8个景点 3天行程的详细方案 包括酒店 美食和交通推荐[5][6] 导航与生活服务增强 - AI领航应用提供北斗车道级安全预警 红绿灯AI领航和盲区会车预警等超视距感知服务[8] - 生活服务智能体整合时空信息推荐 如AI即刻基于位置推送特色餐饮 AI探索推荐城郊亲子民宿等真实到店目的地[8]
高德地图全面AI化,因时因地推理最优出行攻略
北京商报· 2025-08-04 06:45
高德地图2025核心升级 - 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10亿用户级AI Native原生应用,深度融合"感知-思考-行动-反馈"空间智能架构,实现从被动感知到主动预判的跨越 [1] - 通过物理世界多模态信息和真实时空介质,推理个性化决策服务,打造具备深度时空理解和自主推理能力的一体化出行生活智能体 [1] - 推出AI领航、AI即刻、AI探索、AR打卡等创新场景工具,构建个性化数字孪生世界 [1][14] AI交互系统"小高老师" - 全双工语音技术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内置回声消除算法与情感计算模块,实现精准聆听和情绪陪伴 [2] - 基于通义大模型簇实现空间智能推理,通过MCP协同调用出行/生活/空间服务子智能体,快速输出定制方案 [2] - 覆盖跨城自驾攻略、实时路线调整等场景,语义理解能力支持10亿用户的全能AI出行助手角色 [2] 生活服务智能体创新 - AI即刻功能采用"时间+空间"双轴排序模型,主动预判即时需求(如航班延误提前20分钟提醒、差旅酒店推荐) [3] - AI探索基于认知模型推荐超预期目的地(如周末慢跑路线推荐、季节性红叶观赏路线) [4][5] - 通过多因子交叉验证分析天气/时段等关联因素,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进化 [3][5] 出行服务智能体技术突破 - TrafficVLM视觉语言模型将交通信息转化为结构化图像帧,实现车道级微观感知和超视距风险预警 [7] - 在高速场景中动态推荐最优车道策略,夜间低能见度时通过毫秒级语音播报构筑安全防线 [7] AR空间服务创新 - AR打卡服务运用AI空间融合技术,结合Avatar虚拟形象与3D时空渲染,打造虚实结合的沉浸式记录 [11] - 支持图片/视频/AR道具等多形式录入,通过环境感知技术实现数字信息与现实场景深度交融 [11][14]
阿里AI战略再落一子 高德地图全面AI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06:37
阿里AI战略推进 - 公司AI战略正在加速向各子业务部门推进,高德地图发布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AI原生应用"高德地图2025"[1] - 高德地图2025基于空间智能架构,融合超20年物理世界数据和技术积累,孵化出具备自主推理能力的出行生活智能体"小高老师"[1] - "小高老师"可实现"行前-行中-行后"全旅程AI服务,包括定制跨城自驾游攻略、查询机场贵宾厅权益、预订餐厅等功能[1] - 该技术基于阿里云,通过调用与通义共建的多元大模型簇,使智能体具备自主推理、计划、反思和行动能力[1]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明确未来聚焦"电商、云+AI"两大方向,这是近两年在非主营业务上不断收缩的根本原因[2] - 公司相继出售银泰百货、高鑫零售和红星美凯龙股份,减持红星美凯龙不超过1.3亿股(占总股本3%),减持金额约4亿元[2] - 公司正在全力向AI领域进发,高德地图CEO表示希望推动AI从"对话工具"蜕变为"行动伙伴"[2] 财务表现 - 高德所属本地生活集团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169.88亿元,同比增长12%[3] - 经调整EBITA亏损收窄至5.96亿元,高德地图首次实现盈利[3] - 高德服务涵盖网约车、酒店预订、餐饮团购等领域,正借助AI智能体提升服务能力[3]
高德地图2025版发布,号称“全球首个AI原生地图应用”
凤凰网· 2025-08-04 04:40
公司战略升级 - 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宣布进行战略性升级,推出"全球首个AI原生地图应用"高德地图2025版,旨在将传统地图导航工具重塑为深度理解现实世界并自主决策的出行生活智能体 [1] - 变革核心是引入"空间智能"理念,侧重AI在三维物理空间与时间维度中的感知、推理与行动能力,推动AI从"对话工具"演进为"行动伙伴" [1] - 高德地图CEO表示公司使命正从"连接真实世界"向"理解真实世界"跃迁 [1] 技术架构与功能创新 - 新版内置专精于出行和生活服务的AI智能体"小高老师",支持语音、文字、视觉多模态交互,能理解复杂自然语言需求 [2] - 智能体由高德与通义大模型共同构建的模型簇支撑,通过需求感知、思考决策、总结生成和场景交付框架调度近百种内部工具 [2] - 新增"AI领航"功能提供北斗车道级预警、前方红绿灯状态提醒等超视距感知服务 [2] - "AI即刻"根据用户时空环境即时推荐服务,"AI探索"挖掘更大时空范围内的潜在兴趣点 [2] - AR打卡功能进一步融合虚拟信息与现实场景 [2] 生态开放战略 - 推出"AMAP-AI Inside"开放战略,将空间智能能力赋能智能汽车、智能眼镜、具身智能机器人及低空飞行等前沿领域 [3] - 战略显示公司意图成为AI时代的空间智能基础设施,已吸引多个领域合作伙伴接入 [3]
AI高德地图上线 全面转向空间智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3:49
高德地图AI化升级 - 公司宣布全面AI化并推出全球首个AI原生地图应用"高德地图2025" [1] - 空间智能技术被行业认为是通向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 [1] - 空间智能技术可深度感知视觉、音频、文本、定位等多模态信息 [1] - 技术能理解真实时空环境的三维几何结构 [1] 技术应用领域 - 空间智能技术将融入高德地图APP [1] - 技术将助力智能汽车、智能眼镜、具身智能、低空飞行等领域的跃迁 [1]
赛道Hyper | 小鹏机器人中心成立智能拟态部
华尔街见闻· 2025-08-03 03:44
公司动态 - 小鹏机器人中心新成立智能拟态部,聚焦机器人多模态领域,研究方向包括具身智能原生多模态大模型、世界模型、空间智能等前沿技术[1] - 部门由葛艺潇掌舵,其曾担任腾讯ARC Lab技术专家,28岁晋升为腾讯T12技术专家级,在多模态领域有突出成就[2] - 目前部门仅有3名成员,但已开启社招、校招和实习招聘,招聘岗位为"研究科学家(多模态方向)"[2] 研究方向 - 具身智能原生多模态大模型:致力于赋予机器人全方位感知与交互能力,使机器人能同步处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元感知信息[4] - 世界模型:旨在让机器人通过观察与交互深度理解世界运作规律,提升面对环境变化或新任务时的灵活性[6] - 空间智能:聚焦机器人对三维空间信息的精准理解与高效运用,提升在物流仓储、建筑施工等场景中的操作能力[7] 技术应用场景 - 家庭服务场景:机器人可精准识别语音指令、手部动作,感知周围环境障碍物,完成收拾房间、照顾老人等复杂任务[5] - 工业生产场景:机器人能综合视觉识别零部件形状与位置、触觉感知装配力度,实现高效精准的产品组装[5] - 物流仓储场景:机器人可依据世界模型理解货物存储规则,在货物摆放位置改变时迅速规划新搬运路径[6] - 建筑施工场景:机器人可识别建筑材料位置,规划吊运路线,精准完成材料运输[9] 战略布局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透露公司已在人形机器人产业深耕5年,未来可能还需投入20年,计划投入500亿至上千亿元[10] - 计划2026年量产面向工业场景的L3级人形机器人,实现手、脚、眼、脑全向协同能力[10] - 将在第五代机器人上部署图灵芯片,大幅提升机器人端侧算力,复用小鹏物理世界基座模型的VLA架构[10] 技术挑战 - 算法优化:需要突破现有算法局限,开发能高效处理多模态数据、实现精准预测与决策的新算法[12] - 算力支持:面对海量数据处理与复杂模型运算需求,当前算力水平不足,需提升硬件性能与优化计算架构[12] - 数据质量:获取高质量、多样化且标注精准的数据面临诸多困难,如数据采集成本高、标注准确性难以保证等[12] 行业竞争 - 机器人领域技术路线竞争激烈,各大企业与科研机构纷纷布局[13] - 小鹏以多模态为切入点,避开部分与巨头的正面交锋,但该技术路径的可行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13] - 若在多模态技术上取得突破,可能重塑行业格局,推动机器人行业向更智能、更高效方向发展[14]
群核科技唐睿:以3D高斯破解具身智能数据瓶颈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16:37
技术突破 - 群核科技发布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包含1000个3D高斯语义场景,涵盖超80种室内环境,旨在提升机器人和AI智能体的空间感知能力 [1] - 核心突破在于用高斯函数替代像素作为信息载体,将时空记录转化为可进入的虚拟空间,支持在记录的空间中漫游、行走,实现身临其境的还原 [1] - 该技术可支持机器人在虚拟3D世界中与场景交互、观测,结合语义信息加速下游智能机器的智能化开发,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1] 应用价值 - 3D高斯语义数据集为机器人构建"虚拟学校",通过1000个语义丰富的虚拟空间,让机器人学习空间理解、物体识别、动作决策等能力 [2] - 在语义信息加持下,机器人能更快理解物品功能属性,而不仅是识别外形,大幅降低下游智能化开发成本 [2] - 群核科技定位为机器人的"虚拟教材编写者",通过空间智能技术构建高保真虚拟场景,让机器人在"数字操场"里低成本、高效率地训练 [3] 技术差异 - 空间智能的核心是解决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桥梁问题,涉及空间的创作、理解与表达 [2] - 具身智能在此基础上还需攻克物理世界的硬件难题,是软件算法与硬件工程的结合体,例如机器人叠被子涉及机械臂扭矩控制、传感器精度等技术 [2] 解决方案 - 针对虚拟数据采集与使用中的真实性鸿沟,群核科技通过算力中心和算法迭代提升物理世界仿真精度,让虚拟场景更接近真实世界物理规律 [3] - 联合学界和下游企业探索"虚实融合"训练策略,推动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3]
共生伙伴:2025人工智能十大趋势|2025 WAIC报告重磅发布(附下载)
腾讯研究院· 2025-07-27 04:33
核心观点 - AI正从"工具"向"伙伴"演进,具备情感理解与主动服务能力,成为"数字员工"和"人生合伙人" [2][3] - AI技术三大跃迁主题:基础模型升级、智能行动者崛起、物理世界融合,推动从"会聊天"到"懂世界"再到"能行动"的跨越 [5][11] - 2025年十大趋势涵盖强化学习、多模态生成、具身智能等方向,重构人机协作模式 [12][22] 基础模型跃迁 - **强化学习(RLVR)**:从人类反馈(RLHF)转向可验证奖励(RLVR),提升模型推理准确性,应用于工业机器人路径优化等领域 [12] - **原生多模态生成**:统一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的联合感知与生成,如GPT-4o实现跨模态无缝交互 [13] - **声音模型进化**:从机械朗读到情感表达,推动Voice Agent和医疗辅助等场景的自然交互 [14] 智能行动者崛起 - **智能体双轨进化**:编排类Agent(外挂式架构)与端到端Agent(内化式架构)并行发展,OpenAI o3已展现专业领域突破 [15] - **LifeOS**:AI成为个性化操作系统,整合长序列记忆与主动决策,贯穿用户生活全周期 [16] - **智力即服务**:Agent嵌入企业流程,承担数字员工角色,重构知识调用与任务调度体系 [17] AI物理世界融合 - **具身智能**:多模态大模型(VLA)推动机器人认知与执行能力跃升,2025年或迎"GPT-2时刻" [20] - **空间智能**:从词元(Token)到体素(Voxel)理解,赋能自动驾驶、XR混合现实等三维场景 [21] - **量产加速**:具身智能本体被纳入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机器人从测试转向规模化生产 [22] 行业应用深化 - **游戏智能体**:通过强化学习生成动态互动内容,重构虚拟世界社交与叙事逻辑 [19] - **垂直行业智能体**:深度嵌入医疗/金融/制造,承担风控审查、设备运维等闭环职能 [9]
空间智能闯入生活,AI 正在重新定义“私人空间”
搜狐财经· 2025-07-26 12:09
空间智能市场概况 - 全球空间计算市场预计2024年达45亿美元,2029年突破100亿美元,年增速18% [4] - 中国元宇宙市场2030年规模预计达8500亿元人民币,其中空间智能相关占比40% [4] - 行业正从实验室概念快速渗透至消费级硬件(VR/AR眼镜、智能手表、AI玩具等) [5] 技术驱动因素 - 多模态大模型和3D生成式AI突破使机器理解三维空间成本骤降 [7] - 百度智能云联合数十家伙伴成立"空间智能产业联盟",加速应用落地 [7] - 百度智能云3DGC工具链将3D模型生成效率提升80%,某游戏公司场景构建周期从数月缩短至两周 [17] 企业布局案例 - 苹果加大AR眼镜研发,追求轻便与功能强化 [8] - 华为推出智能汽车座舱技术提升驾驶空间智能化 [8] - DPVR接入百度大模型后,AI眼镜交互自然度显著提升,计划打造"个人数字助理" [10][11] 应用场景创新 - 儿童智能手表通过情绪监测实现心理健康预警,超越传统定位功能 [13] - 智能家居设备(如窗帘、灯光)实现环境自适应与情感化交互 [13] - 虚拟现实设备向社交属性转型,如DPVR针对年轻用户设计AI眼镜 [10] 基础设施支持 - 百度智能云百舸平台实现99.5%训练效率,支撑VAST等公司算力需求 [15] - 千帆大模型平台提供一站式开发引擎,降低企业技术门槛 [15] - 空间智能联盟聚合Unity、米哈游、上影集团等头部企业推动标准制定 [17] 生态发展现状 - CG模型网AI二次创作专区半年内创作者增40%,交易量破50万笔 [7] - 超90%空间智能企业选择百度智能云作为大模型落地平台 [17] - 行业从"极客玩具"转向"生活常客",用户需求驱动生态繁荣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