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式联运
icon
搜索文档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四川出台二十条措施
四川日报· 2025-06-28 03:37
核心观点 - 四川省政府出台《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物流成本降低目标及20条具体举措,涵盖运输效率提升、物流产业建圈强链、枢纽网络完善、新质生产力培育等方面 [1][2][3] 物流成本降低目标 - 到2027年铁路货运量占比提高至3.5%,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提高至32% [1] - 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不低于15% [1] - 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3.7%左右 [1] 多式联运创新 - 开展"一单制"创新试点,推动港口和铁路堆场互用、水运箱和铁路箱互用直提 [1][2] - 打造多式联运精品路线 [2] - 多式联运量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降低物流总费用1000亿元 [2] 特色产业物流提升 - 实施"新三样"物流提升工程,包括动力锂电池安全高效物流通道试点 [1][2] - 支持新能源汽车"铁路快速通关"和"抵港直装" [1][2] - 建立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统一调度运行模式 [1][2] 物流枢纽网络建设 - 探索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综合开发利用 [1][3] - 加快贯通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 [1][3] - 提升川东北铁路通道能级,实施航运振兴发展行动 [1][3] - 支持"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 [1][3] 物流新质生产力 - 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制定三网融合发展规划 [3] - 建设全省智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3]
武汉江北粮库下月竣工投运
长江日报· 2025-06-26 00:23
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建设进展 - 武汉市政府储备粮库(江北)项目将于7月建成投运 总库容达15万吨 目前53米高的清理工作塔和皮带输送机等设备已安装完毕 [1] - 基地占地约2000亩 总投资超60亿元 聚焦粮食和冷链两大产业板块 配套港口码头、铁路专用线等设施 是国家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3] - 铁路专用线长约5.4公里 与京九京广铁路相连 采用铁水联运模式 构建粮食物流大通道 预计7月投入运营 [3] 基地功能与运营现状 - 已建成投用粮食仓容21万吨、冷库库容30万吨 总仓容20万吨的冷库和省级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等设施已投入运营 [3][4] - 大米加工生产线设备预计8月底建成投产 基地功能将扩展到10.75平方公里 纳入国家粮食发展"十五五"规划 [3] - 武汉市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和江北储备粮库投用后 将形成40万吨粮食物流园 成为华中最大北粮南运集散和进口粮食中转基地 [4] 未来规划与储备能力 - 金控长贸国际冷链物流园二期规划20万吨冷库库容 项目全部建成后 粮食和肉类储备可满足武汉全市50天需求(按人均日消耗1斤粮食和1斤肉计算) [4]
今年已运超7000吨!南航物流护航荔枝“飞”达全球
中国民航网· 2025-06-25 04:42
荔枝运输规模与增长 - 南航CZ3523航班单次运输超10吨荔枝从广州至上海 [1] - 最近一周(6.17-6.24)南航物流荔枝运输量环比增长超40% [1] - 2025年1月至今南航物流累计运输荔枝超7000吨 [3] - 自6月19日以来执行7班荔枝专机,运输超100吨荔枝至青岛、西安 [3] 运输网络与解决方案 - 国内主要运输至上海、武汉、北京、杭州、贵阳和成都等地 [3] - 国际主要运输至阿姆斯特丹、伦敦、多伦多等地 [3] - 形成完善的靓"荔"鲜飞综合物流解决方案 [3] - 在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成立专项保障小组,协调航线"窄改宽"增加运力 [3] 保鲜技术与效率提升 - 推广标准化预冷处理,预留冷藏空间,调节温度,保鲜期延长至10天 [3] - 开设"荔枝运输绿色通道",提供优先收运、安检、装机服务 [3] - 压缩地面停留时间,降低运输损耗和物流成本 [3] 多式联运与农产品拓展 - 通过多式联运破解时效与保鲜难题 [4] - 每年承运广东荔枝、龙眼、榴莲等农产品超10万吨 [4] - 持续增强对特色农副产品物流保障力度,提升运输速度与品质 [4]
首列京疆亚货运班列双向对开,新疆土特产更快进京
新京报· 2025-06-23 08:35
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6月23日中午,在北京援疆28周年之际,京平综合物流枢纽、新疆和田铁路货 运站首列京疆亚货运班列正式发车,标志着北京新疆两地经济圈实现互联互通、双向奔赴。 中午12点,一列满载着29节汽车的京疆亚货运班列从北京平谷马坊站鸣笛出发,这趟列车将一路向西抵 达新疆,全程约4400公里。同一时间,满载着新疆和田及兵团第十四师特色大枣、葡萄干、面粉等16个 冷藏集装箱的班列,在新疆和田启航。 "列车从平谷出发至新疆乌鲁木齐,全程约五到七天,较传统汽运可提速20%以上。"京平畅联(北京) 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超介绍,列车采用"铁路+公路"多式联运,减少中转环节,实现"门到门"运 输,将物流时间成本压缩。规模化开行后,预计综合物流成本较空运下降30%,较传统陆运降低 10%-15%。 平谷区马坊镇副镇长张娇表示,京疆亚货运班列的双向开行,打通了京疆两地以及和中亚地区的物流大 通道。针对新疆特色农产品"质优价廉但运距受限"的产销矛盾,此次京疆亚货运班列发挥铁路运输全天 候、时效稳、成本优的独特优势,搭建起贯通产区与销区的物流新动脉。"一方面,班列精准对接本地 食品加工企业对新疆红枣、葡萄干等特色农产 ...
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盟快班推介活动在德国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13:29
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 - 东盟快班实现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双通道联动,构建欧亚经贸合作新桥梁 [2] - 2011年首列中欧班列"渝新欧"由重庆发至杜伊斯堡,2024年东盟快班在重庆首发,标志两大贸易通道无缝衔接 [1] - 东盟快班提供多式联运新思路,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成为欧洲与东盟商品流动的"快车道" [1] 物流与区域经济影响 - 杜伊斯堡作为物流中转中心,吸引中国物流和电商企业投资,班列数量持续增长 [1] - 东盟快班让杜伊斯堡通过重庆与东南亚经济圈建立直接联系,创造两地合作机遇 [1] - 老挝代表认为东盟快班推动中南半岛通过中国与欧洲联通,为区域合作注入动力 [2] 运营优势与未来规划 - 东盟快班在全链运输、时效、费用等方面具明显优势,年内将打造"中土快线"提升南通道服务 [2] - 活动围绕国际物流、金融解决方案等专题推介,加强中德企业在通道、贸易、产业领域务实合作 [2]
前5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同比增长18.4% 铁海联运网加快扩容(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06-18 21:46
铁海联运成本优势 - 在600公里以上距离铁海联运比公海联运节约30%运输成本 [1] - 1至5月国家铁路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发送量683.3万标箱同比增长18.4% [1] 内陆海港联动发展 - 豫鲁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107列河南汽车零部件等出口日本时间压缩50% [2] - 青岛港铁海联运班列达86条沿黄九省占71条集装箱发送量全国第一10年 [2] - 天津港前5月铁海联运量63.8万标箱宁波舟山港开通线路107条常态化27条 [2] 运营模式创新 - 宁波舟山港共享场站模式取消铁路港前站装卸环节穿山场站作业能力提升100% [3][4] - 青岛"前港后站"模式通过公交化铁路班列替代公路短驳效率提升20%成本降15% [5] 物流效率提升 - 太原内陆港实现报关查验前置节约港口堆存时间24小时以上 [7] - 宁波舟山港建成38个内陆无水港青岛港达51个 [8] - "一箱制"专列使非洲铜精矿运输从15天缩短至6天成本降10%货损率降80% [9] 多式联运数据 - 2024年宁波舟山港多式联运箱量186.4万标箱同比增15.3%2025年前5月73.5万标箱增2.6% [4][10] - 义乌至迪拜"铁海快线+中东快航"物流时间从23天缩至17天成本降18% [9] - 长三角铁路2025年铁海联运超100万标箱较2024年提前9天 [10]
郑州铁路启用新列车运行图
郑州日报· 2025-06-18 01:06
列车运行图调整 - 国铁集团郑州局7月1日起启用新列车运行图 计划开行图定旅客列车1404列 较现图增加35列 开行货物列车141列 较现图增加3列 [1] - 公司充分发挥京广 陇海普速"十字"枢纽和高铁"米"字形枢纽优势 科学调整扩充客货列车运力 [1] 客运运力优化 - 在武汉 西安 日照 呼和浩特等热门方向增开直达旅客列车27列 包括G2085次郑州东—汉口 G3304/3次郑州东—日照等 [2] - 郑州东至周口东 濮阳东间增开G字头动车组5列 新乡至许昌 安阳间增开K字头普速列车3列 [2] - 对29列车进行运行区段调整 包括G2059次调整为日照—郑州东 K2156/7次调整为许昌—日照等 [2] 多元化出行服务 - 新增驻马店西—郑州东G4650/49次高速动车组2列 实现1小时内快速往返 [3] - 将7列高铁改用CR400BF-Z和CR400BF-S型智能动车组 新增高铁动卧列车10列 [3] - 推出"跟着悟空游山西"7日游 "天山南北 大美新疆"16日游等特色旅游产品 [3] 货运能力提升 - 将81504/3次普快城际班列升级为X8632/1次快速多式联运班列 [4] - 增开X9518/7次中鼎物流园—江村 X9554/3次圃田—墟沟北等3列普快多式联运班列 [4]
黄金水道”日渐繁忙 内陆城市“向海而兴
齐鲁晚报· 2025-06-17 03:34
通江达海 - 小清河复航后航道标准提升至三级,可满足2000吨级船舶通航需求,为济南等内陆城市提供"家门口"的出海口 [1] - 济南至天津港的运输距离从公路400多公里缩短至水路200公里,显著降低物流成本 [1] - 小清河全长237公里(通航段169公里),是山东省内河航道布局规划中的核心"一横" [1] 运输规模与品类 - 2024年2月正式通航以来已完成500余航次海河直达、河海联运运输 [2] - 运输货物从最初的铝矾土、方解石拓展至30余个品类,涵盖工业原材料、建筑材料、农产品等 [2] - 超限件运输成为亮点,27.3米长的风电部件、500吨重的化工设备通过水路运输,成本较公路降低30%以上 [2] - 全年组织11次超限件河海直达运输,覆盖温州港、天津港、福州江阴港、东营广利港等港口 [2] 多式联运发展 - 2024年一季度小清河吞吐量达去年全年的45%,集装箱量占63%,显示强劲增长态势 [3] - 形成"公水联运"、"水铁联运"等多种模式,与欧亚班列无缝衔接,构建"河—海—陆—铁"立体运输网络 [3][4] - "四港合一"规划落地,整合遥墙国际机场、董家铁路货运站和公路网,打造立体交通枢纽 [3] - 2024年搭建与京杭运河的联运通道,实现货物"双向互动" [3] 政策支持 - 山东省出台奖补政策(2023-2026年),覆盖船舶通行费、过闸费、建造补贴等 [5] - 船舶建造按吨位补贴:1000吨级60万元/艘、2000吨级80万元/艘,新能源船舶最高96万元/艘 [5] - 运输经营按装卸量双向补贴5元/吨,沿海港口至济南港航次补贴4万元,新能源船舶最高4.8万元 [5] - 集装箱运输重箱补贴25元/标箱,年度稳定运营超50航次的企业最高奖励60万元/年 [5] - 单船年度运营300航次可获1410万元政策红利(省级1335万元+市级75万元) [6] 经济影响与未来展望 - 小清河复航打破内陆城市运输瓶颈,优化区域交通格局 [7][8] - 预测2030年、2035年货运量分别达650万吨、1600万吨,运能相当于再造胶济线 [8] - 形成"航运带动物流,物流拉动产业,产业推动合作"的经济循环链 [8] - 小清河成为连接省会经济圈、贯通鲁中、直达渤海的陆海联运枢纽和经济"大动脉" [8]
中亚班列搭建湖北与中亚“双向奔赴”通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6-16 08:36
得益于中亚班列强大的"带货"能力,产自中亚的棉纱、锑精矿、麦麸颗粒、大麦等进入湖北市场。同 时,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电子产品、生活用品等"湖北造"正加速走向中亚国家。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胡继亮表示,武汉中亚班列通过多式联运等方式提高运输时 效,以全链条整合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湖北的光电屏等产品进入中亚市场,助力当地发展;中亚的粮油 等产品平价走进武汉市民生活,丰富民众餐桌。未来,随着高附加值农产品、矿产贸易的拓展,中亚班 列作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加速器"的价值功能将进一步释放。(完) 2023年,哈萨克斯坦乌拉尔斯克至武汉新通道开通,此后多条中亚粮食物流新通道陆续开通。截至目 前,中亚班列跨境运输线路可通达中亚国家13个城市。中亚班列+长江黄金水道多式联运叠加效应凸 显,来自中亚的货物转运至阳逻港,经长江黄金水道发往长江沿线各大城市,而长三角、珠三角的货物 在武汉集结后直达中亚,逐渐形成"江海—铁路—陆路"的立体交通网络。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物流带动运输、贸易协同发展,为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5年5月,华中区域首列中亚 农产品回程运贸专列抵达武汉,通过运贸一体化模式, ...
安通控股拟12.1亿投建集装箱 负债率21%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全国前三
长江商报· 2025-06-16 00:51
投资计划 - 公司拟投资不超过12.1亿元(含税)用于建造20GP(加强型)、20HQ(加强型)和40HQ(标准型)等集装箱,采用自有资金与银行融资相结合的方式 [1][3] - 投资目的是满足运力规划及老旧集装箱资产更新迭代的管理要求,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客户黏性 [3] - 公司提请董事会授权管理层根据业务需求及市场行情择机开展集装箱招投标及采购工作 [3] 财务状况 - 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优化,从2021年的30.75%降至2024年的21%,3年优化近10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末为21.73% [1][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在手货币资金24.7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4.27亿元,短期借款1.3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24亿元 [1][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9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70.52亿元 [4] - 2024年实现营收75.49亿元(同比增长2.80%),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7.53%) [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0.42亿元(同比增长26.35%),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371.53%) [9] 业务表现 - 2024年完成计费箱量291.01万TEU(同比增长10.85%),集装箱吞吐量1580.12万TEU(同比增长14.99%) [3] - 内贸集装箱平均运价2024年同比下降6.15%,前三季度较年初下降11.67%,但第四季度较前三季度增长55.89% [8] - 国际物流相关业务收入7.2亿元,国内物流相关业务收入68.28亿元 [8] - 海运业务收入63.45亿元,铁路业务收入2.24亿元,公路业务收入9.78亿元 [8] 战略布局 - 公司秉持"三港一航"战略,与上港集团、天津港集团、广州港集团合作,贯通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家战略区域 [1][6] - 依托"水、公、铁与多式联运"融合模式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6] - 终止收购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和广州招商滚装运输有限公司股权,战略重心转向内生增长 [5] - 在全国设立43个海运网点,覆盖161个业务口岸,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在95个主要港口位列前三 [2][7] - 主营国内航线干线34条,基本覆盖国内主要干线港口 [2][7] 行业影响 - 2024年内贸集装箱物流市场竞争激烈,受新增运力投入和沿海干散货市场低迷影响 [8] - 国际海运市场受地缘政治影响,部分航线运力供给紧张推动运价上涨,公司抓住机遇实现国际物流业务收入增长 [8] 创新举措 - 依托现代化船队与数字化网络布局,以及上海、天津、广州三港自动化码头设施 [10] - 将天津—上海、上海—广州双线打造为南北物流高效通道,配置1.5万吨级和3.5万吨级船舶高频次快航(3—4天/班,未来将升级到2天/班)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