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息差

搜索文档
六大行上半年合计净赚约6825亿元 拟“大手笔”中期分红超2000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19:49
业绩概况 - 六大行上半年合计净利润约6825亿元,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正增长,但部分大行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况 [1] -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6%、0.8%、3.76%、2.15%、0.77%和1.50% [2] - 工行、中行、建行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4%、0.85%和1.37%,农行、交行、邮储银行分别同比增长2.7%、1.61%和0.85% [2] 净息差与收入结构 - 六大行净息差均出现较大幅度下行,主要受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存款期限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 [2] - 非利息收入成为重要增长极,手续费等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超过三成,对业绩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3] - 工行净息差降幅同比收窄,预计下半年净息差下行仍是行业共性但降幅将进一步收窄 [2] 金融供给优化 - 六大行加大对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1][4] - 工行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普惠、绿色、民营和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速均超10%,科技、绿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和增量领先市场 [4] - 农行县域贷款余额10.77万亿元,新增9164亿元,增速9.3%高于全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4] - 中行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授信户数16.11万户,科技贷款占企业贷款余额比重超三成 [4] - 建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6141.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62.99亿元,预计全年房贷业务表现好于去年 [4][5]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 - 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工行1.33%、农行1.28%、中行1.24%、建行1.33%、交行1.28%、邮储银行0.92%,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行不良率均较上年末下降 [5]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工行13.89%、农行11.11%、中行12.57%、建行14.34%、交行11.42%、邮储银行10.52% [5] - 邮储银行完成A股定向增发1300亿元,解决长期资本约束问题 [5] 分红计划 - 六大行拟中期分红规模合计约2046.57亿元 [1][6] - 具体派息金额分别为工行503.96亿元、农行418.23亿元、中行352.5亿元、建行486.05亿元、交行138.11亿元、邮储银行147.72亿元 [6] - 工行2024年度现金分红1098亿元保持A股上市公司最高,中期分红比例稳定在30%以上 [6]
上市银行探路转型新增长极:扩资产规模 增非息收入
中国经营报· 2025-08-29 19:36
行业盈利分化特征 - 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盈利呈现显著分化 多家城商行实现两位数净利润增长 部分银行出现负增长[1] - 杭州银行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6% 江阴银行 齐鲁银行 青岛银行增速分别为16.63% 16.48% 16.05%[2] - 贵阳银行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下降7.20% 营业收入65.01亿元同比下降12.22%[4] 城商行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信贷与财富管理需求旺盛 信用风险处于较低水平[3] - 通过以量补价推动净利息收入降幅收窄 理财增长带动手续费收入回升[2] - 优化负债结构控制资金成本 稳定净息差水平 保障利息净收入增长[3] - 积极处置不良资产推动信贷成本下降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3] 息差收窄现状与应对 - 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42% 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7] - 平安银行通过压降零售高风险业务 使零售不良生成额减少近100亿元[5] - 负债端压降高利率存款 提升活期存款占比 对公活期存款占比38% 零售存款占比26%-27%[7] - 资产端增加中长期贷款占比 配置高流动性低风险权重资产 通过久期管理对冲波动[8] 非息业务发展机遇 - 国内主要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占比不足30% 显著低于美国大型银行57% 52% 54% 41%的水平[9] - 建议发展支付结算 投贷联动 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 实现"息差+手续费"双轮驱动[9] - 实施基于RAROC的全成本定价 区分客户与产品分层 减少无效价格战[9] - 通过数字化降本增效压降成本收入比 目标控制在26%-27%的优良区间[7][9]
邮储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92.28亿元,资产负债总额双突破
智通财经· 2025-08-29 16:59
核心财务表现 - 实现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492.28亿元 同比增长0.85% [1] - 营业收入1794.46亿元 同比增长1.50% [1] - 非息收入显著提升 中间业务收入169.18亿元同比增长11.59% 其他非息收入234.70亿元同比增长25.16% [1]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5年度中期普通股现金股利 每10股派发人民币1.230元(含税) [1] 资产负债规模 - 总资产突破18万亿元达18.19万亿元 总负债突破17万亿元达17.05万亿元 [2] - 存款规模突破16万亿元达16.11万亿元 同比增长5.37% [2] - 上半年贷款增加6229.82亿元 同比多增1131.13亿元 [2] 资产结构优化 - 零售贷款增长稳健 上半年增加887.93亿元增长1.86%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对公贷款显著增长 增加5410.98亿元增长14.83% 同比多增2229.24亿元 [2] - 存贷比较上年末提高0.90个百分点 信贷资产占比较上年末提高0.25个百分点 [2] 负债成本管控 - 存款付息率1.23% 较上年继续下行21个基点 保持上市银行优秀水平 [2] - 公司存款增加2296.23亿元 增长13.86% [2] - 将低成本同业活期存款纳入价值存款口径 积极做大自营存款规模 [2] 盈利能力指标 - 净息差1.70% 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2] - 非息收入占比提升 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同比提升0.85个百分点 其他非息收入占比提升2.47个百分点 [1]
42家上市银行中报交卷:归母净利超万亿,六成营收净利双增
北京商报· 2025-08-29 16:10
邮储银行以1794.46亿元的营收和492.2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位列上市银行业绩榜第五。 招商银行凭借1699.69亿元的营收成绩,超越交通银行的1333.68亿元,跻身A股上市银行前六,成为唯 一进入营收第一梯队的股份制银行。尽管招商银行营收同比微降1.72%,但其归母净利润仍较去年同期 实现1.87亿元的增长,同比增幅0.25%。交通银行则以1333.68亿元营收、460.16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列第 七。另外,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也均超过千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1.41亿元和 364.78亿元。 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26家在上半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双正增长,占比 超过六成,但也有部分机构呈现双降。数据显示,平安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贵阳银行、厦门银 行、光大银行6家机构上半年出现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双降"。其中,受市场利率下行、贷款业务结 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平安银行营收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归母净利润248.7亿元,同比下降3.9%; 贵阳银行营收表现相对承压,营收65.01亿元,同比下降12.22%,归母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下降 7.2% ...
农行业绩会回应息差压力:下半年预计趋稳
第一财经· 2025-08-29 15:45
净息差表现与趋势 - 上半年净息差1.32% 同比下降13BP 净利差1.20% 同比下降10BP 降幅同比明显收窄[2] - 一季度净息差1.34% 同比下降10BP 去年上半年净息差1.45% 同比下降21BP 显示降幅边际收窄[2] - 净息差下降主因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及LPR下调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2] 净息差管理措施 - 资产端通过生息资产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 减缓贷款收息率下降 人民币新发放贷款利率保持同业较优水平[2] - 负债端推动存款利率下调 落实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 实现负债成本下降[2] - 客户分层分群经营能力提升 沉淀更多低成本资金 带动负债端付息成本整体下行[3] 未来净息差展望 - 下半年净息差有望边际趋稳 资产端通过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稳住贷款收息率[3] - 负债端存款重定价与利率市场化机制持续释放效能 同业负债成本随政策利率下行 带动付息成本下降[3] - LPR下行推动存量贷款重定价 贷款收息率仍存下行压力[3]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698亿元 同比增长0.72% 净利润1399亿元 同比增长2.53%[3]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66% 增速保持大行领先[3] - 资产总额46.9万亿元 位列大行第二位 贷款总额26.73万亿元 增速7.3%[4] - 个人贷款余额9.31万亿元 公司贷款余额15.44万亿元[4]
直击建设银行业绩会:预计全年房贷业务表现将会好于去年
搜狐财经· 2025-08-29 15:44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经营收入3859.05亿元 同比增长2.95% [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2.18亿元 同比增长4.02% [1] - 拨备前利润2901.03亿元 同比增长3.37% [1] - 净利润1626.38亿元 净利息收益率1.40% [1] - 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0.77% 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08% [1] - 资本充足率19.51% 拨备覆盖率239.40% 较上年末提升5.8个百分点 [1] 净息差管理 - 净利息收益率1.40% 二季度环比收窄1bp [2] - 资产端收益率低于上年同期 受LPR下降和市场利率低位运行影响 [2] - 负债端付息率降幅小于资产端 受非对称降息和存款利率调整滞后影响 [2] - 公司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和定价管理保持息差在合理水平 [2] - 息差水平在可比同业中保持领先 预计逐季下滑幅度将收窄 [2] 消费信贷政策响应 - 两项贴息政策降低借贷成本 撬动信贷资金投向消费领域 [3] - 公司聚焦真实消费需求 简化贴现流程并深化贷款与消费场景融合 [3] - 政策将促进个人消费贷款及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有效增长 [3] - 公司预计下半年保持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稳定增长 [3] 住房贷款业务展望 - 国家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各地因城施策成效显现 [4] - 公司完善区域差异化策略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4] - 二手房交易占比持续提高 公司细化准入条件并拓展前端服务 [4] - 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政策激发优质住房需求 [5] - 公司通过延伸住房金融服务链条完善生态布局 [5] - 预计全年房贷业务表现将好于去年 [5]
息差、资产质量、不良率、消费贷贴息……邮储银行中期业绩会回应了这些问题
第一财经· 2025-08-29 14:49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总额18.1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7% [1] - 实现营业收入1794.46亿元,同比增长1.50% [1] - 净利润494.15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净息差1.70%,资本充足率14.5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分别较上年末提升0.13和0.96个百分点 [1] 资本管理与分红策略 - 完成A股定向增发1300亿元,全面提升资本充足水平 [2] - 2025年全年分红比例保持30%,分红总额147.72亿元(含税) [2] - 分红策略综合考虑监管要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利润增长及资本充足率等因素 [2] - 资本使用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走轻资本之路,优化信贷与非信贷资产摆布 [3] 投资与资产配置 - 债券投资优先配置政府债等综合收益性价比较高券种,合理摆布利率债和信用债结构 [3] - 控制信用债集中度,精选企业,根据市场走势灵活调整配置规模 [3] - 2024年上半年总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26%,较上年末下行25个基点 [4] 息差管理 - 净息差1.70%,环比下降1个基点 [4] - 一季度息差降幅较大主要因按揭贷款占比较高,重定价影响显著 [4] - 二季度息差展现较强韧性,受益于一次性影响消退和主动管理成效 [4] - 负债端自营存款付息率在低位基础上进一步稳定下行,资产端公司贷款利率保持优势 [4][5] 信贷业务发展 - 客户贷款总额9.5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9% [6] - 零售贷款增加887.93亿元,增长1.8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6] - 对公贷款增加5410.98亿元,增长14.83%,同比多增2229.24亿元 [6] - 积极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强化消费场景合作与批量获客 [6]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不良贷款率0.92%,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7] - 零售信贷风险是资产质量主要承压点,上半年实施四项管控措施 [7] - 措施包括推进零售信贷集约化作业、强化催收队伍、落实纾困政策、加强内部文化建设 [7] - 房贷高评高贷风险明显下降,风险防控成效显著 [7]
中国银行:调动多方积极因素 守住净利息收入基本盘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9 14:48
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在低利率环境下将守住净利息收入基本盘作为战略重点 通过加强存贷款管理 把握美元利率高位机会 发挥全球化优势来稳定净息差 [1][2][3] 净息差表现 - 上半年集团净息差为1.26% 较上年下降14BP 较一季度下降3BP [2] - 境内人民币净息差为1.32% 较上年下降12BP 较一季度下降2BP [2] 负债成本管理 - 随着人民币定期存款逐步到期重新定价 负债成本下降的积极影响将陆续显现 [1]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加大代发薪 快捷支付 第三方存管等重点业务拓展力度 做大低成本存款规模 [1] - 坚决落实监管要求 严守自律底线 抵制无序竞争 有利于存款付息率优化改善 [1] 资产端管理 - 贷款业务坚持风险定价原则 确保新发生利率维持在合理区间 [1] - 加强中型授信客户战略性拓展力度 对公无贷户综合收益拓展力度 个人资产业务拓展力度 提高贷款定价整体水平 [1] - 把握美元利率处于阶段性高点的窗口机遇 加大外币债券配置力度 丰富债券投资品种 有效锁定较高资产收益率 [2] 全球化优势利用 - 境内外币存款规模大幅领先同业 外币贷存比不到30% 外币资金优势较为明显 [2] - 发挥港澳地区机构头雁带动作用 推动其他重点境外机构发挥当地市场优势 动态调整业务策略 [2] - 境外机构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6.01% [3] 收入结构 - 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34.79% 在境内银行业中处于较好水平 [3] 应对措施 - 对低利率环境下的经营策略进行前瞻研判 [3] - 采取加大资产投放力度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3] - 持续优化负债结构 有效降低负债成本 [3] - 加强外币资金统筹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稳定净息差 [3]
工商银行高层判断营收“企稳转向”,对下半年息差有信心,表示“不追求超常规增长率”|直击业绩会
新浪财经· 2025-08-29 14:0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09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8% [1][2] - 归母净利润1681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4% [1] - 净息差水平降至1.3% 上半年下降12个基点但同比少降6个基点 [3] - 非利息收入955亿元 其中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670亿元下降0.6% [2] - 非息收入285亿元 同比增长38% [2] 营收结构分析 - 利息净收入作为营收主体保持稳定 上半年微降0.1% [2] - 过去四个季度中有三个季度实现单季营收正增长 [2] - 境内人民币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降26个基点 [3] - 新吸收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较年初下调34个基点 [3] - 通过负债管理节约利息支出超百亿元 [3] 战略发展举措 - 加快探索全面金融解决方案 加强智能化防控和数字化建设 [1] - 提升工商、零售、科技等传统优势业务 [1] - 拓宽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型业务服务赛道 [1] - AIC股权投资签约意向规模超1500亿元 设立基金28只 [6] - 认缴规模超330亿元 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 [6]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扩大AIC股权投资基金规模 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6] - 深化投贷联动机制 加强适配产品供给 [7] - 创新风控机制 完善股权业务风险识别和估值评价标准 [7] - 预计下半年息差下行幅度将进一步收窄 [4]
解读一下招行的半年报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8-29 13:16
核心观点 - 银行业基本面边际下行 营收和营业利润普遍下降 但部分银行通过减值损失调整和税率优化实现净利润微增 [5][6] - 存款利率下调带来付息成本下降 但加速存款向理财分流 对财富管理能力强的银行构成利好 [10] - 净息差持续收窄仍是行业最大挑战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盈利能力承压 [12][13][14] - 债券投资浮亏显著 非标资产缩水 反映市场波动及融资结构转型 [18][19][20][21] - 国债和地方债配置大幅增加 体现银行支持政府加杠杆 同时信用债持仓减少 [22][24] - 财富管理业务分化 基金代销收入增长而保险代销利润下降 私募信托销售爆发式增长 [27][29] - 资管行业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公司治理、产品体系及投研体系 招商系子公司具备长期竞争力 [35][36][39] 银行业经营数据 - 工行二季度营收同比增1.80% 净利润同比降0.10% 净息差从1.33%降至1.16% 不良率稳定于1.33% [1][2] - 农行二季度营收同比增0.70% 净利润同比增2.50% 净息差从1.34%降至1.20% 不良率稳定于1.28% [1][2] - 中行二季度营收同比增3.61% 净利润同比增0.13% 净息差从1.29%降至1.26% 不良率从1.25%降至1.24% [1][2] - 建行二季度营收同比增2.95% 净利润同比降1.45% 净息差从1.41%微降至1.40% 不良率稳定于1.33% [1][2] - 招行二季度营收同比降1.73% 净利润同比增0.25% 净息差从1.91%降至1.79% 不良率从0.94%降至0.93% [2][5][6] 负债成本与存款分流 - 招行存款平均成本从去年1.51%降至今年1.18% 个人活期存款利率从0.3%降至0.08% 节省利息支出19亿元 [10] - 存款向理财分流加速 招行理财代销余额达4.3万亿元 同比增8.8% 代销收入同比增26% [10][27] - 监管约束非理性竞争 为存款成本控制提供有利环境 [10] 资产收益与利率让利 - 企业贷款利率从3.49%降至2.93% 个人贷款利率从4.71%降至4.08% 金融机构向实体让利明显 [16] - 利率下行可能推动非金融企业利润增速出现拐点 [17] 投资业务表现 - 债券投资浮亏48.2亿元 去年同期为浮盈22.9亿元 同比波动超70亿元 [18][19] - 非标资产规模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77亿元 主要涉及地产和城投类资产 [20][21] - 国债和地方债持仓增加超3000亿元 余额从2万亿升至2.34万亿 信用债持仓减少168亿元 [22] 财富管理业务 - 基金代销收入同比增24% 但销量负增长 结构上权益及固收+产品占比提升 [27] - 保险代销收入同比降18%以上 受"报行合一"影响利润向保险公司转移 [27] - 信托代销收入同比增47% 销售额同比增175% 反映私募销售爆发 [27] - 私行客户数超18万户 较上年末增8% 资产配置服务客户数超1130万户 增9% [28][29] 资管行业竞争力 - 资管公司核心竞争力排序:公司治理与文化、产品体系丰富度、投研体系 [35] - 招商系资管团队覆盖主动权益、量化、固收及多元资产等领域 投研梯队结构稳定 [36][37][38] - 招商基金、招银理财等子公司具备长期市场竞争力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