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航运

搜索文档
重磅!李家超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5-24 14:09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超过8600万 生产总值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 是国家开放程度最高 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4] - 数字贸易是大湾区的优势产业 为高质量发展带来庞大机遇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 航运 贸易中心 正积极发挥"一国两制"优势推动数字贸易发展 [4] 香港跨境电商物流中心建设 - 香港将利用优越地理位置和一流运输物流基建设施 打造成为区内跨境电商物流配送中心 [2][3][4] - 扩展"BUD专项基金"下电商易计划资助范围 涵盖更多地区 并通过"香港好物节"和"电子商务快线"服务提升品牌境外曝光率 [4] - 加快产业数字转型 加强数字基础建设 研究促进数据交易生态 以大湾区为试点探讨数据跨境流动安排 [4] 香港航运业务升级 - 改革"香港海运港口局"为"香港海运港口发展局" 协助制定政策和长远发展策略 [7] - 发展高增值海运业务 打造绿色航运中心 2025年完成港口智慧系统建设 具备货物追踪 实时运输资讯等功能 [8] 香港航空枢纽规划 - 香港国际机场连接全球近200个航点 航空货运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 三跑道系统将于今年建成 2035年处理能力提升50% [8] - 推进"海空货物联运" 2025年底完成东莞空港中心首期建设 目标年处理100万吨货量 规划第二期引入跨境电商及快件服务设施 [8] - 扩展航空转运货物豁免许可证至多式联运模式 提升竞争力 [8]
青岛双瑞海洋环境连续签订FGSS批量订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9 07:41
核心业务进展 - 公司近期获得55船套FGSS订单 合同金额超20亿元 [1] - 订单涵盖大型箱船 大型散货船 汽车运输船及滚装船等主力船型 [1] - 合作客户包括长宏国际 恒力重工 外高桥造船 广船国际 新时代造船 北船重工 南京金陵等全球知名船厂 [1] 市场地位与历史业绩 - 公司累计签订超150船套FGSS 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前列 [2] - 已成功交付20余个高 低压FGSS项目 [2] - 与全球头部集装箱船船东MSC合作深化 并新开拓MOL Frontline UECC等知名客户 [1] 战略发展 - 公司紧抓航运业绿色发展机遇 深耕船舶清洁能源高端配套领域 [2] - 未来将继续丰富船舶配套设备产品体系 进行技术和产品升级 [2] - 着力打造绿色船舶整体解决方案 拓展与客户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1][2] 管理层表态 - 公司党委书记 总经理付洪田表示将组织优势资源打造优质产品 [1] - 保证项目按期高质量交付 进一步实现与客户的共赢发展 [1]
东部沿海大省,为何盯上内河航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15:57
浙江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 浙江发布《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航运浙江"建设路线图,重点谋划推进浙赣运河项目[1] - 浙江内河航道总长近9800公里,其中国家高等级航道1600公里,排名全国第四[1] - 内河水运在浙江综合交通体系中扮演不可替代角色,全省内陆城市全部实现通江达海[1] 浙赣运河战略意义 - 浙赣运河连接钱塘江与赣江,全长约800公里,是长三角与中部地区水运联网关键工程,被称为"世纪工程"[3] - 项目将破解钱塘江"断头航道"困局,使宁波舟山港腹地拓展至江西赣州稀土、南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4] - 衢州已启动常山江航电枢纽建设作为前置工程,建成后浙江中西部与长江经济带距离将大幅缩短[7] 内河航运经济优势 - 内河水运成本仅为公路1/5、铁路1/3,单位货物碳排放为公路1/10[2] - 1条三级航道运力相当于4条高速公路,可减少重型货车流量30%[2] - 水运促进产业联动,衢州建材化工产品可运往中部,江西锂矿可运往衢州新能源电池工厂[5] 航道网络升级 - 湖州完成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新增三级航道18.8公里、四级航道36.3公里[9] - 温州-丽水瓯江集装箱航线开通,单船运力替代30多辆集装箱卡车[9] - 嘉兴打造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开通覆盖四省29条航线[9] 智慧与绿色航运 - 浙江发布全国首个内河智慧航道建设导则,应用AI视频分析技术自动识别航道隐患[9] - 全国首艘内河氢能集装箱船"东方氢港"号年减碳700吨,湖州绿色廊道试点全面推进[12] - 计划三年建成"一网一脑五场景两平台"智慧航道体系,入选全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10] 湖州港发展案例 - 湖州港2023年货物吞吐量1.48亿吨,居全国内河港口第八、非长江港口第一[13] - 2024年一季度完成吞吐量3158.51万吨、集装箱25.85万标箱,均列浙江内河第一[13] - 建成1050万吨级"空中运输走廊",替代每日1500车次重卡运输,实现零排放[15] 港产城融合发展 - 湖州临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25%,物流服务辐射长三角多地区[16] - 铁公水枢纽港实现三种运输体系无缝对接,为浙江唯一具备该条件的内河码头[15] - 计划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3%,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10%[15] 文旅融合新方向 - 重启杭湖游船航线,推出"泛舟浙里"计划,以3条国家级+10条精品航线串联山水人文[17]
国航远洋(83317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1:25
公司运营情况 - 公司整体订单量保持合理水平,运力规模同步稳健增长 [4] - 2024年顺利交付6艘新造船,2025年计划再投入2-3艘绿色低碳船舶 [5] - 运力供给与市场需求保持动态平衡 [4] 市场与战略布局 - 国际海运市场需求呈现稳健增长趋势 [4] - 公司拥有覆盖全球多个区域的全球化外贸航线布局 [4] - 已与两大央企航运巨头达成长期战略合作,未来将深化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 [5] 投资者关系活动 - 活动时间:2025年5月14日 [3] - 活动方式: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进行网络远程交流 [3] - 参会人员:公司董事会秘书何志强先生 [3]
研判2025!全球及中国甲醇加注船行业发展背景及市场动态分析:甲醇加注船技术持续突破,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6 01:29
甲醇加注船行业概述 - 甲醇加注船指具有船上甲醇储罐、加注系统和计量设备,直接向甲醇燃料动力船舶进行甲醇燃料加注作业的船舶 [1][2] - 货舱系统需要具备高度密封性和耐腐蚀性,采用先进涂层技术和特殊材料防止甲醇侵蚀 [2] - 船舶尺度根据服务对象和运营区域而定,小型适合近海作业,大型可为远洋商船提供加注 [2] 行业发展里程碑 - 截至2024年10月全球运营中甲醇加注船共3艘,包括"海港致远"轮 [1][19] - 2023年1月完成世界首次船对船甲醇加注,由StoltSandpiper油化船执行 [1][19] - 2024年1月中国首艘投运的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轮投入运营,4月完成上海港首次504.68吨绿色甲醇加注 [1][19] - 2024年6月英国Houlder公司推出1万立方米甲醇加注船新设计 [1][19] 市场现状与数据 - 2024年全球新船订单中替代燃料船舶占比达50.1%,其中甲醇动力船舶119艘890万总吨 [8] - 中国船厂承接甲醇燃料动力船舶数量占比达58%,订单量69艘226.6万CGT [11] - 2023年全球船舶甲醇燃料消耗量9.39万吨,同比增长164.3%,2024年预计超14万吨 [13] - 甲醇加注方式包括加注船、槽罐加注车和趸船三种形式 [15] 技术特点与产业链 - 甲醇加注船制造难度小于LNG加注船,标准IMO 3级化学品油轮易于改装 [1][21] - 产业链上游包括发动机、钢材等原材料,中游为设计制造,下游为燃料加注服务 [4] - 加注作业分为准备、确认、实施和结束四个阶段,涉及多项安全检查和流程 [17] 行业发展趋势 - 随着甲醇燃料推广,甲醇加注船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1][23] - 将成为船舶燃料加注重要发展方向,助力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 [1][23] - 船对船加注技术将随实践探索不断成熟 [1][23] 主要企业布局 -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等上市公司涉及该领域 [2] - 招商工业南京金陵船厂2023年签约全球首批6艘6500吨甲醇加注船订单 [21] - 广东中远海运重工2024年签约4艘7999DWT甲醇加注船 [21] - 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获国内首张甲醇加注船AIP证书 [21]
一网“管”全船、海上智慧“菜篮子”……解锁汽车运输船“国家队”新成员亮点
央视网· 2025-05-15 05:47
船舶交付与首航 - 全国最大光伏能源+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由中远海运特运投资、中船集团广船国际建造,于5月15日首航 [1] - 该船执行"中国—地中海"班轮航线,驶向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突尼斯等国家,单程航程约30天,较以往节省近三分之一时间 [6] - 随着"远海口"交付,中远海运汽车船队规模扩充至20艘,航线覆盖中国至波斯湾、欧洲、东非南非、南美西部、地中海等区域 [8] 船舶技术特点 - 船舶总长199.9米,采用"滚装"运输方式,装载效率高且空间大 [3] - 船舱可承载全品类车辆,采用模块化可升降调节甲板和专用绑扎带固定车辆 [5] - 配备512块单晶硅太阳能面板组成的光伏发电系统,总面积1300平方米,峰值功率302.8千瓦,年发电量41万度 [12] - 采用LNG双燃料动力,与传统燃油船相比节省约20%能耗,并配备中压岸电接收系统 [12] - 全船配备200多个摄像头,融合红外感温成像、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全程监控 [14] 绿色低碳创新 - 该船是我国首艘完全满足中国船级社《新能源汽车滚装运输安全技术指南》的船舶 [10] - "LNG+光伏+岸电"方案每年可节省燃油111吨、减少碳排放345.9吨 [12] - 配备自主研发的"汽车船智能监测系统",实现船舶和车辆动态远程监测 [12] - 船上配备蔬菜自动化种植柜,通过智能调控搭建海上"菜篮子" [15] 行业影响 - 该船代表我国航运船舶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的缩影 [10] - 采用我国自主制定的技术指南,以更高规范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10] - 为国内汽车出口提供更高效、更绿色的运输解决方案 [8]
国航远洋(83317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1:35
公司运营与发展 - 2024 年交付 6 艘新造船,2025 年计划投入 2 - 3 艘绿色低碳船舶,优化运力结构 [4] - 2025 年是募投项目中 6 艘低碳绿色船舶满勤运营开局之年,预计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4] - 已与两大央企航运巨头达成长期战略合作,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 [4] - 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绿色航运技术研发、数字化智能船舶管理等领域投入 [7] 航线经营与布局 - 2024 年境外航运收入占比由 2023 年的 58%提升至 67% [5] - 外贸航线形成覆盖欧洲大西洋、澳洲、南北美洲、东南亚、东亚与南亚、非洲等区域的全球化布局 [5] 新建船计划 - 公司(含子公司)订造的 4 艘 8.9 万吨级甲醇双燃料散货船,计划于 2025 年下半年至 2026 年分批次交付 [6] - 订造的 2 艘 63500 载重吨低碳智能散货船即将开工建设 [6] 行业趋势与货主合作 - 2025 全球干散货航运贸易量预计达 57.75 亿吨,行业贸易规模扩张趋势明确 [8] - 自 2023 年起,干散货船队规模增速持续控制在 3.5%以内 [8] - 2026 年碳强度削减目标将从当前的年降 2%提升至 2.625%,推动老旧船舶淘汰 [8] - 公司与核心货主建立稳固长期合作关系,满足客户货物运输需求 [8]
智慧绿色双轮驱动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持续向新向绿
新华网· 2025-05-06 08:13
港口绿色能源转型进展 - 盐田港2024年岸电系统为船舶供电近2500万度 减少碳排放约1.9万吨[1] - 盐田港岸电接驳船只2024年4月达近120艘次创单月历史最高纪录 泊位岸电覆盖率超过95%[1] - 岸电技术通过岸基电源替代船用柴油发电机可减少98%温室气体排放[1] 智慧化港口建设成果 - 妈湾智慧港2021年完成智慧化改造后汇集9大智能元素 实现人员出勤减少和安全风险降低[2] - 深圳赤湾港投放超60台新能源拖车并配套换电站 3分钟完成单台车辆电池组更换[2] - 广州南沙港三期实现150多台大型港口机械电力驱动全覆盖 新能源设备占比达50%左右[2] 绿色燃料加注体系建设 - 香港2024年成功完成三次商业化液化天然气加注作业 包括首次"船对船"加注2200吨LNG燃料[3] - 香港修改船舶法例允许使用低碳/零碳绿色燃料 积极构建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3] -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合作推进绿色航运走廊建设 香港加快绿色航运中心建设[2][3] 技术应用与政策支持 - 港口积极探索5G 人工智能 大数据在电力系统应用 实现自动化作业和高效运营[1][2] - 广东省2023年印发绿色港口行动计划 目标2025年形成港口绿色低碳生产方式[2] - 创新科技与数字化发展助推航运业提质增效 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能源转型[3]
“十项举措”为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镇江日报· 2025-05-05 23:30
同时,围绕铁矿石、农业物资、件杂货三大特色货种,镇江海事局着力打造"金牌航线",通过整合 交通组织、优化通关流程、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打通绿色高效运输通道,不断提升港口专业化集疏运 能力。 重大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通过设立"惠帮办"项目服务团队,海事部门精准对接重大 工程项目需求,主动靠前服务,加快国能镇江绿色煤储基地、苏南运河"三改二"工程等一批省市重大项 目落地见效。 服务模式优化升级,便企利民提效能 营商环境是港口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项举措"依托数字赋能和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持续深 化"便利化"政务服务。 近日,镇江海事局正式发布《打造"镇合意·江河惠"服务品牌 助力港口经济高质量开放发展》十项 举措(以下简称"十项举措"),以更高层次的服务举措、更便捷的服务模式、更大范围辐射的要素保障 体系,着力释放"大江大河"的资源潜力,进一步巩固"大船大港"的竞争优势,为全市港口经济高质量发 展注入澎湃动能。 2024年,镇江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95亿吨,首次跻身全国港口前20位,增幅位居全省长江港口首 位。在此基础上,"十项举措"以实际行动回应发展需求,进一步巩固优势、开拓空间。 服务举措层次 ...
全球与中国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4-10 09:47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市场规模概述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in Ships )是一种利用电力驱动船舶推进器的系统,与传统机械推进系统相比,具有更高 的灵活性、能效和环保性。 国际组织环保公约、国内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制、双碳政策要求下,绿色环保的电力推进系统已成为船舶动力升级换代的主要 方向。 根据QYResearch统计及预测,2024年全球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8.83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62.26亿美元,年复合增 长率(CAGR)为11.97%(2025-2031)。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4年市场规模为375.82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13.04%,预计2031年将达到1,032.95百万 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16.59%。 地区层面来说,目前欧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2024年占有43.89%的市场份额,之后是北美和中国,分别占有23.83%和13.04%。预计 未来几年,中国地区增长最快,2025-2031期间CAGR大约为16.36%。 从产品类型方面来看,吊舱推进占有重要地位,预计2031年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