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严重财务造假!监管出手,重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9-06 01:36
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在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年度报告中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 通过虚构贸易链条和人为增加业务环节开展金属、油品、乙二醇等虚假贸易 [6]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22.42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16.61%)虚增利润总额573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60.48%)[7] - 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39.86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44.57%)虚增利润总额1113.69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10.36%)[7] - 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40.24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50.46%)虚增利润总额951.95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7.48%)[7] - 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42.88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42.95%)虚增利润总额1093.32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23.92%)[7] 关联交易及资金占用 - 实际控制人徐增增通过控制13家关联公司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进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相关关联交易 [8] - 公司对关联供应商提前大比例付款 对关联客户给予较长回款账期 形成资金占用 [8] - 2022年资金占用余额3.33亿元(占净资产9.19%)2023年8.75亿元(占净资产23.64%)2024年8.82亿元(占净资产26.53%)[8][9] - 未在2022年和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相关资金占用情况 [9] - 截至2025年9月初部分被占用资金已归还 [8] 监管处罚及处理结果 - 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对公司处以1150万元罚款并给予警告 [2][9] - 对实际控制人徐增增处以1690万元罚款并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9] - 对其他高管分别处以470万元、250万元、200万元和50万元罚款 [9] - 公司于2024年12月16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11] - 2024年7月3日公司被终止上市并摘牌 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1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包括数据中心(IDC)和大宗商品贸易业务 [13] - IDC业务为公司战略转型核心业务 通过自建专业机房和租用电信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器运行环境 [13] - 大宗商品贸易业务以销售成品油、燃料油及化工品为主要经营策略 [13]
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河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21:58
核心违规事项 - 部分募集资金置换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1] - 会计政策变更未经董事会审议且未及时披露 [2] - 会计核算不准确导致虚增2024年利润总额 [3] - 未按规定履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召开程序且三会运作不规范 [4] - 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不规范 [5] 监管处理措施 - 河南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6] - 对董事长马红菊、总经理曲洪普、财务总监闫文鸽、董事会秘书刘志坚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5][6] - 违规行为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6] - 要求公司及相关人员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6] 公司回应与整改 - 公司高度重视问题并将按要求及时整改 [8] - 将加强证券法律法规学习并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8] - 本次监管措施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管理活动 [8] - 承诺继续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8]
深交所向沈阳萃华金银珠宝股份有限公司、陈思伟、杨春晖、朱顺江发出监管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4:35
监管违规事件 - 深交所对萃华珠宝及相关高管发出监管函 因公司未及时披露两笔担保事项 涉及全资子公司深圳萃华珠宝向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和北京银行深圳分行分别申请1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 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1] - 担保合同订立时间为2025年1月和2025年4月 但公司迟至2025年8月12日才披露相关担保事项[1] - 违规行为违反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4条、第2.1.1条第一款及《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第6.2.6条规定[1] - 董事长陈思伟、总经理杨春晖、财务总监朱顺江被认定未能恪尽职守 违反《股票上市规则》第1.4条和第2.1.2条第一款规定 对违规行为负有重要责任[1] 公司经营结构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构成:销售商品占比84.51% 加工费占比10.05% 黄金料占比3.25% 锂原料占比1.3% 加盟费及品牌推广费占比0.83%[2] - 公司主营业务以珠宝销售为主导 同时涉及黄金加工和锂原料业务[2]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时 公司市值为36亿元人民币[3]
同辉信息及时任董事长戴福昊等责任人因信披违规拟被罚
搜狐财经· 2025-09-05 14:01
公司财务造假及处罚 - 公司2018年至2021年通过虚构业务合同、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及利润 导致年度报告和发行股票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 [3] - 公司董事长戴福昊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副总经理崔振英被采取7年市场禁入措施 [3] - 公司表示将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并继续聚焦数智化场景解决方案服务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31日 注册资本19933.3546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王一方 [3] - 主营业务为向教育、金融、港口、影院等行业提供数智化场景解决方案及产品 [3] - 当前员工人数86人 实际控制人为戴福昊 参股公司8家包括云南同辉佳视教育科技等企业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8.42% 2025年Q2营业收入3720.12万元同比下降78.66%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7194.41万元同比增长43.85% 2025年Q2归母净利润-1438.61万元同比下降50.84% [4] - 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44.13%上升至2025年Q2的52.88% [4] 风险状况 - 天眼查显示公司自身风险94条 周边风险58条 历史风险34条 预警提醒风险74条 [4]
神火股份及相关人员收河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新浪财经· 2025-09-05 11:22
监管处罚事项 - 公司存在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往来问题 [1] - 公司未及时披露同业竞争情况 [1] - 公司部分募集资金置换未履行程序及披露义务 [1] - 公司存在三会运作不规范问题 [1] 责任人员认定 - 董事长李宏伟等7名人员未勤勉尽责并负有主要责任 [1] - 河南证监局对7名责任人员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 [1] 公司整改措施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将按要求进行整改 [1] - 公司需向监管机构报送书面整改报告 [1] - 公司将加强法规学习以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 经营影响说明 - 本次监管措施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活动 [1] - 公司承诺将通过规范运作促进健康发展 [1]
深交所向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发出监管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0:27
监管违规事项 - 公司未按规定披露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之间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1] - 控股股东与公司存在同业竞争但未及时披露 [1] - 部分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1] - 公司三会运作存在不规范情形 [1] 违规人员及对应条款 - 董事长李宏伟违反《股票上市规则》第1.4条、第2.1.2条第一款、第4.3.1条第一款、第4.3.5条(2023年8月修订及2024年修订版) [2] - 总经理张文章、董事会秘书李元勋、时任总会计师刘德学违反第1.4条、第2.1.2条第一款、第4.3.1条第一款(2023年8月修订及2024年修订版) [2] - 总会计师陈光违反第1.4条、第2.1.2条、第4.3.1条第一款(2024年修订版) [2] - 时任总经理李仲远、时任董事会秘书吴长伟违反第1.4条、第2.1.2条第一款、第4.3.1条(2023年修订版) [2] 公司经营结构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构成:有色业务占比69.42% 采掘业占比14.13% 电解铝深加工占比10.85% 贸易占比3.82% 其他行业占比1.72% [3]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439亿元 [4]
赛诺医疗: 赛诺医疗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天津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6:06
监管处罚事件 - 公司因会计差错被天津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1] - 会计差错涉及调减2024年一季报、半年报和三季报的投资收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958.82万元[1] - 差错源于2024年1月收购美国eLum公司72.73%股权时 对购买日前通过控股子公司持有的18.18%股权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中持股比例计算错误[1] 责任认定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箭华和财务总监沈立华被认定未能勤勉尽责[2] - 相关责任人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2] - 对孙箭华和沈立华采取监管谈话行政监管措施[2] 整改要求 - 公司需在收到决定书30日内完成整改并提交书面整改报告[2] - 要求公司严肃开展内部追责 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2][3] - 孙箭华和沈立华需于2025年9月8日携带有效证件接受监管谈话[2] 公司回应 - 公司高度重视问题并将积极整改[3] - 承诺加强规范运作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3] - 表示行政监管措施不会影响日常经营管理[3]
002295约30%股份将被拍卖,控制权或将变更
证券时报· 2025-09-04 14:26
控股股东股份拍卖及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三建控股持有的7518.47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9.9996%)将于2025年10月9日至10日通过京东网司法拍卖平台被公开拍卖 该股份目前全部处于质押及司法冻结状态 [1] - 若拍卖成功将导致公司权益变动及控制权发生变更 目前处于拍卖公示阶段 法院有权在拍卖前或过程中中止或撤回拍卖 后续环节包括竞拍、缴款及股权变更过户等 拍卖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1][3] - 公司经营活动目前正常开展 本次事项暂未对生产经营及公司治理产生重大影响 控股股东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或业绩补偿义务情形 [3] 公司治理违规及监管措施 - 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黄裕辉被多地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情况 违反信息披露规定 在临时报告及定期报告中均未如实披露 [4] - 公司董事长黄裕辉因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违反《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八条及《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二十六条 不具备任职资格 [4] - 广东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 对黄裕辉、总经理卫国、董事会秘书杨翔瑞出具警示函 深交所同步下发监管函 黄裕辉对全部违规行为负主要责任 卫国对第一项违规行为负主要责任 杨翔瑞对全部违规行为负主要责任 [4] 管理层变动 - 董事长黄裕辉因个人原因于6月25日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5]
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赛诺医疗收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0:18
监管措施 - 公司收到天津证监局责令改正决定书及对董事长孙箭华和财务总监沈立华采取监管谈话措施[1] - 公司因2024年一季度至三季度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不准确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2] - 公司高管因未能勤勉尽责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并对违规行为负主要责任[2] 财务差错更正 - 公司更正2024年一季度、半年报及三季报财务报表并调减投资收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958.82万元[1] - 差错源于收购美国eLum公司72.73%股权时对原持有18.18%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出现持股比例计算错误[1] - 公司需严肃开展内部追责并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以杜绝此类违规行为再次发生[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2.4亿元同比增长12.53%主要受冠脉介入业务收入增长17.40%及神经介入业务收入增长6.25%驱动[3] - 利润总额2301.06万元同比增长585.93%因收入增长、成本小幅增加、销售及研发费用下降以及管理费用增加等多因素共同影响[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4.16万元同比增长296.54%主要由于利润总额大幅增长及所得税费用增长299.98%[3] 业务发展 - 公司为高端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国际化企业在全球多地设有子公司业务覆盖心血管、脑血管及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3] - 冠脉介入业务增长因集采范围内两款支架产品及球囊产品销量大幅增长神经介入业务增长因新产品销量提升[3]
*ST万方大股东持有的公司股票出现流拍,尚存被第二次司法拍卖和后续被处置可能
证券时报· 2025-09-03 12:01
股权拍卖事件 - 大股东万方源持有的9086万股公司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100% 占公司总股本29.18%)于2025年9月2日至3日进行司法拍卖 因无人竞价导致流拍 [1][2] - 该次流拍未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但相关股份存在被第二次司法拍卖及后续处置的可能性 后续环节包括竞拍、缴款及股权变更过户等 结果仍具不确定性 [1][2] - 本次拍卖源于万方源与九台农商行的借款合同纠纷 因未履行还款义务被长春中院强制执行 原定5月启动的拍卖曾因北京市三中院未移交处置权而撤回 [2] 股东股权状态 - 万方源当前持有9086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29.18%)已全部被质押和冻结 另存在轮候冻结1.23亿股(占其所持股份135.41% 占总股本39.51%) 目前被拍卖股数为0 [3] - 万方源于2021年8月将8044.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25.83%)表决权委托给惠德实业 委托期限五年 导致惠德实业成为控股股东 白山市江源区财政局成为实际控制人 [3] 潜在控制权变更风险 - 若9086万股股份全部拍卖成交并过户 万方源将失去大股东身份 其与惠德实业的表决权委托协议将自动失效 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或无实际控制人 [4]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农业与军工两大板块 农业业务主要产品为原粮或饲料玉米、大米 应用于玉米深加工、饲料及食品领域 [1] - 军工业务为航空、航天、船舶、兵装行业提供精密加工与特种焊接制造服务 产品包括机加件、焊接件、锻件和粉末冶金件等 [1] 监管调查情况 - 公司于7月25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目前经营正常 正配合调查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