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重整
icon
搜索文档
金科股份重整更换一家财务投资人,海南陆和私募和单小飞承接其投资额度
搜狐财经· 2025-05-26 14:46
重整投资人变更 - 金科股份更换财务投资人,由海南陆和私募及单小飞承接上海神投越高的原有投资额度 [2] - 上海神投越高因未按时足额支付第二期履约保证金而违约 [3] - 海南陆和私募及单小飞已完成第一、二期履约保证金的支付 [3] 重整投资协议执行 - 产业投资人及财务投资人应支付第二期履约保证金合计55188万元,目前已足额到账 [4] - 重庆金科第二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重整计划,法院已批准并终止重整程序 [4] - 金科股份及重庆金科重整涉及的债务规模达1470亿元,债权人数量超8400家 [5] 新财务投资人背景 - 海南陆和私募成立于2021年8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际控制人为邬斌斌 [6] - 海南陆和私募本次重整投资资金来源于依法向合格投资者募集的资金 [6] - 单小飞此前已认购公司重整转增股份10000万股,本次继续增加认购 [3] 重整进展 - 公司正全力推进重整投资协议履行及重整计划执行工作 [6] - 海南陆和私募此前已认购公司重整转增股份9615.3846万股 [3]
中东资本出手复活高合?黎巴嫩公司注资约7.2亿元成立合资公司,盐城工厂仍处于停工停产状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1:23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孙磊 高合汽车似乎迎来了"命运"的转机。 天眼查App显示,5月22日,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Jihad Mohammad,注册资本约1.43亿美元。工商登记信息显示,该公司经营范围包 括道路机动车生产、货物进出口等。 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由黎巴嫩公司EV Electra Ltd.和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前者出资1亿美元(约合7.2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为 69.8%,后者出资4326.6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持股比例为30.2%。 图片来源:天眼查 图片来源:EV Electra Ltd官网 有消息称,高合汽车盐城工厂已经启动了复工环评,用于生产原车型,维持15万产能不变。5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拨通了高合官方网站电话,其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官方的消息。高合汽车截止到今天还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新车的销售、交付全都是暂停的,但是相关的售后服务这些一直在正 常运营之中。" 回顾来看,2024年2月经营开始出现困难之后,高合汽车一直在挣扎求生。 2024年7月,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以"资产不能清偿全部到期债务, ...
杉杉股份: 杉杉股份关于控股股东及其全资子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表决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15:09
杉杉股份控股股东重整债权人会议表决结果 债权人委员会组建 - 债委会由7人组成 其中债权人会议主席和职工代表当然入选 剩余5个席位从有特定财产担保债权组推选2位 从普通债权人组推选3位 采用等额选举方式产生 [1] - 兴业银行宁波分行以130家债权人同意(占比87.84%)当选 宁波湾区开发集团以133家同意(占比89.86%)当选 张家港悦丰金创以129家同意(占比87.16%)当选 扬州江都白沙园区以132家同意(占比89.19%)当选 平安银行宁波分行以130家同意(占比87.84%)当选 [2] 议事规则与投资人遴选 - 《债权人委员会议事规则》获134家债权人同意 占比90.54% 代表债权金额占无担保债权总额63.3% [3] - 投资人遴选小组由5家主要债权人代表(建行宁波分行 兴业银行宁波分行 宁波湾区开发集团 张家港悦丰金创 平安银行宁波分行)与宁波市委金融办 鄞州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代表共7人组成 该方案获129家债权人同意 占比87.16% [3] 会议召开方式 - 同意采用非现场方式召开债权人会议及表决的方案获130家债权人同意 占比87.84% 提升会议效率并降低成本 [3] 股权结构现状 - 截至2025年5月19日 杉杉集团持有公司14.21%股份(320,296,700股) 朋泽贸易持有9.11%股份(205,264,756股) 但存在较高比例质押 司法冻结等情况 [4] 重整进展说明 - 本次会议未涉及具体重整计划 后续能否成功重整存在不确定性 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动 [5] - 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与控股股东在资产 业务 财务等方面保持独立 未受重大实质影响 [4]
汇源果汁再陷资本博弈,重整后上市之路受阻
金融界· 2025-05-14 04:59
未来,汇源果汁要想突破当前困境,不仅需要应对来自同行的竞争,还需在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上下功 夫。多方夹击之下,汇源果汁的翻身之路依然充满挑战。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观察君 尽管汇源果汁在重整后业绩有所提升,但其在NFC(非浓缩还原汁)等主流果汁赛道上的布局却难以与 后来者抗衡。此外,汇源果汁的主要销售渠道曝光量较低,导致品牌认知度下降。农夫山泉、统一企业 等竞争对手在果汁饮料品类上迅速增长,进一步挤压了汇源果汁的市场份额。 国中水务自2022年起多次尝试收购汇源果汁,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2024年7月,国中水务宣布拟以 支付现金方式向上海邕睿收购诸暨文盛汇的相关份额,从而成为北京汇源的间接控股股东。然而,由于 粤民投提起的侵权责任纠纷,上海邕睿持有的诸暨文盛汇股权被法院冻结,导致交易无法推进。最终, 国中水务决定终止此次收购。 汇源果汁在声明中表示,面对部分媒体/自媒体的恶意诋毁行为,公司将采取法律措施保障自身合法权 益。同时,汇源果汁呼吁广大网友和消费者理性甄别信息,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尽管汇源果汁否 认外界对其的负面传闻,但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生存状况已不可同日而语。 2025年4月23日,国中 ...
汇源果汁,严正声明!前“饮料巨头”再面临翻身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23:23
汇源果汁现状与声明 - 公司发布严正声明否认网络谣言,强调经营正常并持续改善 [3] - 公司获得"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认证 [3] - 舆论风波源于国中水务终止收购计划的公告 [4][5] 资本运作历史 - 2008年可口可乐曾计划以24亿元收购但交易被叫停 [6][9] - 2022年6月完成破产重整,文盛资产投入16亿元获得60%股权 [10] - 2024年7月国中水务计划收购但因股权冻结终止交易 [5][1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2年下半年营业收入11.59亿元,亏损0.84亿元 [11] - 2023年营业收入27.45亿元,净利润4.24亿元 [11] - 2024年未披露具体销量数据 [19] 市场竞争格局 - 农夫山泉果汁饮料2024年收入40.85亿元,同比增长15.6% [17] - 统一企业果汁品类2024年营收36.05亿元,增长5.9% [18] - 线下渠道覆盖不足,超市上架品类较少 [19] 产品布局分析 - 主打100%果汁产品但NFC赛道竞争力不足 [7][15] - 官方旗舰店100%果汁销量超10万件,NFC西梅汁约2万件 [20] - 在蔬菜汁和特色水果汁领域布局不深入 [20] 行业发展趋势 - NFC果汁和HPP果汁成为行业新风口 [15] - 山姆、盒马等零售商通过自有品牌抢占市场份额 [19] - 供应链优势成为竞争关键因素 [19]
资本博弈累及汇源果汁,前“饮料巨头”再面临翻身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1:55
公司声明与舆论风波 - 公司发布严正声明否认网络谣言,强调经营情况正常并持续改善,获得"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认证 [1] - 舆论风波起因于国中水务终止收购计划,因标的股权冻结及限制转让情形导致交易终止 [1][4] 公司历史与资本运作 - 2008年可口可乐曾计划以24亿元收购公司但交易被叫停,此后公司逐渐落寞并于2022年破产重整 [2][3] - 2022年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投入16亿元取得公司60%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3] - 文盛资产是特殊机会投资管理公司,截至2022年底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达1273亿元 [3] 经营业绩与上市计划 - 2022年下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9亿元,亏损0.84亿元;2023年营业收入27.45亿元,净利润4.24亿元 [4] - 2024年国中水务计划收购公司股权以实现间接控股,但因股权冻结导致交易终止 [4] 市场竞争与产品表现 - 公司主打100%果汁产品,但在NFC果汁赛道上竞争力不足 [2][6] - 农夫山泉2024年果汁饮料收入40.85亿元(同比+15.6%),统一企业果汁品类收入36.05亿元(同比+5.9%) [6] - 公司线上旗舰店100%果汁品类销量超10万件,NFC西梅汁销量约2万件,其他创新品类布局较少 [8] 渠道与消费者认知 - 线下渠道覆盖不足,大型超市如永辉、永旺、盒马等上架品类有限或未上架 [7] - 消费者反馈品牌曝光度低,购买意愿较弱 [7] - 山姆、盒马等零售商通过自有品牌加码果汁市场,形成竞争压力 [7]
仁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拍卖处置低效资产的提示性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12 19:50
拍卖背景与依据 - 公司根据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经营方案对低效资产进行处置剥离,旨在改善资产结构并提升持续经营能力 [2][5] - 重整程序时间线:2024年5月24日法院同意预重整,2024年12月30日裁定受理重整,2025年2月18日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 [3][4] 拍卖标的详情 - 标的包括四部分股权: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控股集团3.0236%股权、民盛租赁70%股权、上海蔚洁信息科技12.2298%股权、天津民盛国际融资租赁25%股权,均单独拍卖 [6][7] - 起拍价与保证金: - 北京海淀股权起拍价41,809,253.86元,保证金8,361,850.77元 [9] - 民盛租赁股权起拍价52,937,640.87元,保证金10,587,528.17元 [10] - 上海蔚洁股权起拍价66,000,000元,保证金13,200,000元 [11] - 天津民盛股权起拍价12,560,350元,保证金2,512,070元 [12] 拍卖流程安排 - 拍卖时间定于2025年5月28日至29日通过京东拍卖破产强清平台进行 [8] - 增价幅度统一为10,000元及其整倍数 [9][10][11][12] - 咨询时间为工作日特定时段,标的为无形资产不设实地看样 [13][14] 拍卖对公司的影响 - 若顺利完成将优化公司资产质量,集中资源聚焦主业发展,但当前无法准确评估对财务状况的具体影响 [15]
“走向末路,又被资本耍了”?被恶意抹黑、诋毁,汇源果汁最新声明
凤凰网财经· 2025-05-12 12:32
公司声明与舆论背景 - 公司发布严正声明否认"走向末路、被资本耍了、悲剧"等不实传闻 称相关言论严重损害品牌声誉及创始人名誉[2] - 公司强调自2022年重整成功后经营一切正常且持续改善 并获"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市场认证[2] - 公司对网络暴力采取零容忍态度 已启动司法程序收集证据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4] 资产重组终止事件 - 国中水务原计划现金收购诸暨文盛汇股份以间接控股北京汇源 但因交易标的股权处于冻结状态导致收购终止[5] - 股权冻结源于文盛资产股东粤民投2024年8月提起的诉前保全 申请冻结控股股东上海邕睿股权[9] - 尽管2024年3月文盛资产透露双方协商有望和解 但纠纷未解决最终影响重组推进[9] 公司经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成立于2006年 是国内中高浓度果汁龙头企业 2007年以24亿港元募资额成为港交所最大IPO[9] - 公司2021年从港交所退市并破产重整 2022年6月重整计划获批 文盛资产成为控股股东并投入16亿元重启业务[9]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5亿元 净利润4.24亿元 扣非净利润3.93亿元 经营状况显著改善[9] - 公司2024年7月计划通过国中水务收购实现曲线上市 但因股权冻结导致资本运作受阻[9]
汇源果汁回应唱衰论
盐财经· 2025-05-12 10:01
汇源果汁声明与经营情况 - 公司发布严正声明驳斥网络不实言论 强调品牌声誉受损及创始人名誉受伤害[3] - 网络言论涉及"走向末路、又被资本耍了"等内容被定性为恶意夸大事实和诋毁民族品牌[3] - 公司强调2022年重整成功后经营持续改善 获第三方认证"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3][5] 法律行动与品牌维护 - 公司法务部门已启动司法程序 对不实信息进行取证并保留法律追责权利[4] - 呼吁公众理性甄别信息 共同维护网络环境健康[4] 资本运作与重组历程 - 国中水务因标的股权冻结终止收购北京汇源控股权的交易[5][6] - 公司2007年港股上市募资24亿港元 2021年退市后于2022年6月完成重整[5] - 重整后文盛资产成为控股股东 投入16亿元重启业务并持有核心商标资产[5] 财务表现与战略规划 - 2022年下半年营业收入11.59亿元 净亏损0.84亿元[6] - 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至27.45亿元 实现净利润4.24亿元(扣非3.93亿元)[6] - 重整方案包含三到五年内A股上市计划 轻资产模式助力业绩回升[5][6] 行业地位与市场影响 - 公司为国内中高浓度果汁市场龙头企业 经典广告语具有广泛认知度[5] - 近期资本化遇阻与市场竞争加剧被视作发展潜在变数[6]
两产业投资人联手驰援 “浙江猪王”天邦食品重整迈出关键一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09:59
重整进展 - 与建发物产和南宁漓源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预重整期限延长至2025年11月9日 [1] - 重整后两家产业投资者各持有2亿股 实控人张邦辉持股3.32亿股 控制权不变 [1][3] - 产业投资人以1.85元/股价格认购股份 较前20日均价3.22元/股折让42.5% 总投资额3.7亿元 [2] 投资人背景 - 建发物产隶属厦门建发集团 2024年营业额超1000亿元 年经营量3500万吨 多项农产品进口量全国前三 [3] - 南宁漓源为桂林力源子公司 2024年集团营收460亿元 净利润9.1亿元 饲料销量737万吨 [4] - 两家投资人均属产业资本 业务覆盖油脂油料和饲料加工 与公司形成上下游协同 [1][5] 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一季度生猪育肥完全成本13.62元/公斤 环比下降0.31元/公斤 剔除空栏费后成本可降至13.14元/公斤 [7][8] - 育肥成活率从2023年88.7%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92.72% [7] - 历史最高出栏量达712万头(2023年) 2024年维持600万头水平 [7] - 当前产能利用率偏低 母猪场满负荷率46% 育肥场43% [8] 行业环境 - 2024年1月猪价跌破14元/公斤 公司曾动用11.6亿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性 [2] - 2024年5月能繁母猪存栏反复导致四季度供给过剩 2025年出栏峰值回落 供给压力减弱 [10] - 2024年4月下旬猪价再次跌破15元/公斤 多家企业销售价跌至14.6-14.9元/公斤区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