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搜索文档
【私募调研记录】汐泰投资调研宝通科技
证券之星· 2025-05-14 00:07
公司调研 - 宝通科技2024年度经营业绩持续稳健 营业收入下降9.67% 但归母净利润实现97.93%的强劲增长 [1] - 工业互联网业务营收下降8.10% 受宏观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1] - 公司推进工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智能化转型 与宇树科技合作开发的四足机器人已在钢铁、电力等行业开展测试 预计今年实现商业化应用 [1] - 移动互联网业务将继续探索I技术在游戏开发和运营中的应用 提升用户粘性 [1] - 公司积极推进泰国年产1000万平方数字化输送带项目建设 已试产成功第一条输送带 [1] - 未来将加大I研发投入 优化业务流程 提升核心竞争力 并通过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保障核心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1] 机构背景 - 上海汐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9日 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000万元 [2] - 2015年3月登记备案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 2017年10月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观察会员 [2] - 专注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管理 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 [2] - 研究团队由高素质员工组成 80%研究生学历 核心投资人员来自公募基金背景 具有长时间的组合投资管理经验 [2] - 团队具有管理大规模资产的历史和能力 [2]
历次港股占优行情是何驱动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12 05:12
报告核心观点 - 2005 年来有三轮典型港股占优行情,分别是 2011 - 2014 年海外充裕流动性叠加移动互联催化;2016 - 2018 年供改棚改促基本面向好与南下涌入推升估值;2019 - 2021 年中概回港吸引资金流入,叠加海外流动性充裕和疫后国内经济修复 [1] 2011 - 2014 年:海外流动性充裕 + 移动互联浪潮催化 - 2011 年底至 2014 年年中,港股显著跑赢 A 股,持续 33 个月,恒生指数相对沪深 300 超额收益达 62 个百分点,且港股先于 A 股启动 [9] - 海外充裕流动性及人民币渐进式升值是核心原因,宏观上欧美央行长期低利率,微观上外资净流入,2011/10 - 2014/07 外资累计流入 10 亿美元,2012 - 2014 年港元汇率偏强 [10] - 国内政策发力下基本面弱修复提供支撑,2011 年“十二五”规划后基本面好转,全 A 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从 2012Q3 的 -2.1% 升至 2013Q4 的 13.9% [11] - 2010 - 2015 年移动互联网浪潮驱动行情从硬件到软件扩散,2010 - 2012 年 3G 商用和 iPhone 4 发布推动硬件板块上涨,港股涨幅更大;2013 - 2015 年 4G 商用和智能机平价推动行情向软件应用扩散 [22][23] 2016 - 2018 年:供改棚改 + 南下资金大举流入 - 2016/01 - 2018/07 期间,恒生指数跑赢沪深 300 指数 38 个百分点 [29] - 2016 年初港股低估,PB 处于历史最低分位,AH 股溢价指数分位数为 90%,配置价值凸显 [30] - 供给侧改革推动基本面向好,2016 - 2017 年改革和棚改使实际 GDP 增速和港股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上升;2016 年美联储未加息,海外流动性相对宽松 [35] - 南下资金流入是重要支撑,2016、2017 年累计净流入分别达 2112、2943 亿元,内地投资者成交占比从 2013 年的 13% 增长到 2018 年的 28% [36] - 2016 年受益于供改棚改的能源材料率先上涨,能源和材料板块企业盈利修复,周期板块领涨;2017 年南下资金和外资加持下,互联网消费龙头崛起,软件服务、医疗和可选消费行业涨幅居前 [50][51] 2019 - 2021 年:基本面快速修复 + 流动性宽松 - 2019/09 - 2021/02 期间,恒生科技指数涨 187%,较沪深 300 指数超额收益达 137 个百分点 [60] - 外部海外流动性宽松,2019 年美联储降息,2020 年两次降息并重启量化宽松;内部疫情后我国经济更快复苏,港股企业盈利快速改善,恒生科技盈利回升更快、幅度更大 [61][62] - 中概股回港上市潮吸引内外资流入,2019、2020 年多个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2020/01 - 2021/02 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超 9000 亿元,2020/05 - 2021/05 外资持续流入 [63] - 2019 年中美摩擦催生科技国产替代行情,港股半导体等板块股价上涨;2020 年新冠疫情催化数字化转型,港股互联网龙头引领上涨 [68][69]
诺基亚坟墓里,埋着半套战胜美国的密码本
36氪· 2025-05-11 13:43
欧洲科技产业兴衰 - 欧洲战后蛰伏四十年试图追赶美国科技产业,但诺基亚仅用四年就被苹果横扫,标志欧洲抵抗失败[3][10] - 诺基亚2008年研发投入58亿欧元,是苹果的五倍,仍未能阻挡智能手机时代更迭[5] - 欧洲主导的GSM标准曾覆盖全球80%市场,但最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美国技术体系取代[49][61] 诺基亚战略转型 - 公司从橡胶厂转型科技霸主仅用十年,早期布局全球供应链、中国工厂、互联网转型等战略与苹果高度相似[9] - 1992年推出首款GSM手机1011,售价1278欧元,奠定功能机时代定义者地位[54][56] - 1998年超越摩托罗拉成为全球第一,巅峰时占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贡献芬兰GDP增长的25%[15][60] 关键竞争转折点 - 2007年iPhone发布后,诺基亚高管中10人认为面临存亡危机,但塞班系统碎片化导致57个不兼容版本,开发者流失[4][67] - 苹果通过重构产业链利益分配吸引开发者、运营商等盟友倒戈,而诺基亚生态伙伴纷纷转投安卓阵营[64][74] - 2010年诺基亚选择微软WP系统加速衰落,同期欧盟147家独角兽中40家迁往美国,反映欧洲科技生态衰退[79] 芬兰国家战略支撑 - 芬兰1980年代实施"改革开放":开放电信领域、成立科技园、高等教育免费,研发投入占GDP达3.01%[24][60] - 国家技术局定向补贴产业,建立大学-科技园创新循环体系,工程师文化培育出诺基亚等企业[24][51] - 苏联解体后芬兰GDP暴跌30%,但坚持拒绝西门子收购诺基亚电信部门,保留核心资产[46] 产业竞争核心逻辑 - 摩托罗拉因试图垄断铱星系统利益而失败,诺基亚后期同样因塞班联盟利益分配失衡失去支持[65][77] - 产品定义权更迭是关键:诺基亚用时尚设计颠覆摩托罗拉商务风,苹果又以智能体验颠覆功能机[56][63] - 全球80%科技巨头受益于苹果开创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欧洲企业未能抓住机遇[10][75]
义乌市麦昔日用品有限公司淘汰中选择新消费,引领新时代潮流
搜狐财经· 2025-05-10 15:25
行业趋势 - 中国消费市场飞速发展 新消费时代已经来临 消费需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 - 直播购物兴起 每四个上网的人中就有一个在直播购买过东西 网店和直播成为实体店的有效补充 实现线上线下共赢 [1] 公司业务 - 义乌市麦昔日用品有限公司休闲百货店是经营高品质创意潮品的连锁品牌 产品包括创意家居 新奇玩具 潮流饰品 文体礼品等系列 [1] - 公司产品价格低 品质过硬 设计别出心裁 为年轻人打造专属时尚购物场所 [1] 公司战略 - 公司积极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挑战 优化用户体验 提供更方便的购物方式 实现随时随地购物 [5] - 深度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和喜好 提供个性化商品推荐 打造独特购物体验 [5]
金蝶推查件“神器”,成用户查询快递包裹的首要选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8 04:52
公司背景与发展历程 - 快递100是金蝶国际于2010年孵化的全球快递物流一站式平台,定位为快递物流信息云服务领导品牌及国家邮政局定义的「信息汇聚平台」[1] - 公司起源于金蝶ERP客户物流跟踪需求,2010年网站上线,2011年APP上线并成为百度框计算快递查询独家合作伙伴[1] - 截至2013年,公司已专注快递物流数智化领域15年,整合国内外近百家主流快递公司(包括EMS、顺丰、UPS等)资源[6] 产品核心功能与市场表现 - 产品整合全国10余万家快递网点、近百万快递员信息,提供一键式包裹追踪服务,2013年双十一后查询量爆发式增长[4][5] - 与百度合作后,用户查询步骤从6个环节缩减至3个环节(搜索→输入单号→查询),显著提升效率[7][8] - 截至2013年双十一,累计为百度用户提供120.044亿次查询服务,2012年双十一单日覆盖20%中国网民(2.3亿次查询)[8] 战略合作与技术应用 - 2011年接入百度网页应用开放平台,开发「快递查询」应用成为用户首选,后续扩展至移动搜索、阿拉丁数据平台等合作[6][8] -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公开推荐产品,称其支持全物流公司包裹追踪功能[5] - 百度指数显示「快递查询」关键词检索量每年翻番,双十一期间尤为显著[5] 行业数据与市场机遇 - 2013年双十一期间全国快递业务量超3.23亿件,催生用户主动查询需求[9] - 主流电商双十一销售额突破800亿元,数亿件包裹配送延迟推动查询工具需求[5] 母公司战略布局 - 金蝶将快递100定位为移动互联网「先锋」产品,已实现盈利并推动集团向「ERP+企业互联网服务」转型[9] - 金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强调互联网是重大发展机遇,计划通过云技术、大数据助力企业互联网转型[9]
AI浪潮中,谁将盈利突围?
华福证券· 2025-05-06 11:02
方法论 - 采用“宏观叙事→股价驱动→财务筛选”方法论筛选AI浪潮中率先盈利、走出第二波行情的核心标的[4] 宏观叙事 - 技术革命中3类“风口”公司受益,包括上游“卖铲子”、技术新需求、赋能全行业[4][11][27][28] - 产业进展关注普及率和渗透率两个指标,2024年人工智能普及率约40%[29][34] 公司股价 - 技术革命中行情驱动从估值转向盈利,第一波行情由估值驱动,第二波需盈利验证[4][11][37] - 2次技术革命、3类“风口”公司验证了驱动因素转变,多数AI公司已完成估值驱动的第一波行情,英伟达已进入盈利驱动的第二波行情[4][11][41][45][47] 财务视角 - 领先盈利的信号有营收、现金流、预收款项,营收增速多领先净利润增速1个季度,现金流增速多领先1个季度,预收款项增速多领先2个季度[11][51] - 向新技术业务转型和“提前投资”的互联网打法会导致营收信号失灵,前者“毛利率上升”或为转型成功信号,后者“投资”增速<营收增速或为盈利先行信号[51][59][63] 风险提示 - 存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行业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外降息节奏不及预期、地缘政治等风险[3][72]
雷军曾看好的国产导航之光,为何沦为资本弃子?
搜狐财经· 2025-05-06 03:01
行业格局演变 - 2025年导航软件排行榜显示高德、百度、腾讯稳居前排 [1] - 凯立德曾垄断中国车载导航市场77%份额,现已被边缘化 [5] - 2013年凯立德在后装市场份额达71.1%,2014年仍保持56.6%领先地位 [10][12] - 2014年高德市场份额仅8.1%,四维图新占16% [12] 公司发展历程 - 凯立德成立于1997年,创始人张文星为武汉大学教授 [5] - 2006年成为首家覆盖中国300多个城市的导航电子地图服务商 [7] - 2014年挂牌新三板,年营收突破2亿,净利润5000万,利润率近40% [12] - 2015年净利润从5000万跳水至亏损1600万,2016年亏损扩大至超1亿元 [16] 资本运作 - 2014年雷军旗下公司斥资8400万元购入700万股 [12] - 中国平安以13.5元/股价格注资 [12] - 新三板股价从巅峰22元跌至1.6元 [16] - 2019年公司正式退市 [16] 技术优势与壁垒 - 打造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引擎 [7] - 早期是唯一拥有甲级测绘资质的民营企业 [10] - 5年内陷入12场诉讼,11起与地图版权相关 [19] - 技术落伍导致用户体验下降 [19] 商业模式转型 - 早期采用"装车机收授权费"的"印钞机"模式 [10] - 2015年提出"车联网战略"转型为"超级连接者" [14] - 尝试"硬件+软件"路径,推出电子狗、后视镜等产品 [20] - 未能及时跟进"免费+移动互联网"趋势 [16] 竞争环境变化 - 阿里收购高德,腾讯投资11.73亿元入股四维图新 [12] - 手机地图App崛起,提供免费、实时更新服务 [16] - 高德、百度分别结合阿里和百度生态系统 [18] - 腾讯地图与微信、QQ等社交工具打通 [18] 战略失误 - 忙于IPO准备错失市场竞争时机 [23] - 地图更新需手动操作且收费 [16] - 界面老旧、交互落伍 [16] - 资源分散导致主业受影响 [20]
科技AI系列5:中国在AI应用端的弯道超车
华创证券· 2025-04-27 07:14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端优势或在AI产业发展中延续,有望率先实现AI应用规模化落地,在AI应用层面成本控制与规模化生产能力更具战略价值 [1][10]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科技巨头在应用端形成比较优势 - 中国移动互联网体量全球领先,2024年中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用户分别达11.08亿、11.05亿、10.29亿人,虽渗透率低于美国,但移动支付渗透率更高,且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从2013年27.5%升至2024年65.6% [11] - 国内移动互联网下沉市场红利通过技术普惠与商业模式创新激活三线及以下城市人口消费潜力,截至2024年3月三线及以下城市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比52.6% [2][14] - 中国移动互联网具备快速迭代生态,技术与市场势能共振输出“最优解”,用户“喜新”倾向与完善技术保障促使企业持续创新 [15] -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在应用端反超美国的底层逻辑包括强大数字基建能力、完善移动支付生态、创新技术转化路径 [3][19][20] AI革命渐进,中国在应用端具备优势 - 中美人工智能整体差距加速收敛,24年下半年至今中国AI模型崛起,DeepSeek - R1智能指数接近OpenAI - o3,两款产品位居全球AI大模型前10名 [25] - 进入AI时代,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有望延续应用端优势,依托数据资产、迭代能力和技术转化机制走出商业化道路,国内AI应用渗透率显著提升 [4][29] - 中国低成本和规模化优势有望在AI时代推动生产力提升,在制造业等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为美国1/5,贡献全球35.4%工业产出 [5][30] - 中国AI技术产业化跨行业加速渗透,从单点技术应用向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演进,融入实体经济各领域 [33]
带动小农户拥抱“大农业”
经济日报· 2025-04-21 21:59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 以上,小农户的从业人员占全部农业从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 近日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实施小农户能力提升工程,鼓励小农户 通过联户经营、联耕联种等方式开展生产。这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有望 带动小农户拥抱"大农业",提升小农户发展水平。 这些难题背后,反映的是我国小农户"小""散""乱""弱"的状况。为此,要着力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专 业化水平,解决小农户发展难题,不断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 引导和支持小农户开展合作,提高组织化程度。要支持小农户通过联户经营、联耕联种、组建合伙农场 等方式联合开展生产,共同购置农机、农资,接受统耕统收、统防统治、统销统结等服务,降低生产经 营成本。同时,引导小农户依法组建产业协会、联合会,共同对接市场,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健全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专业化水平。要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针对小农 户急需的农资供应、绿色生产技术、农机作业等领域,推出更多优质农业服务,引领带动小 ...
传音控股20250307
2025-03-07 07:47
纪要涉及的公司 传音控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布局与业务多元化** - 非洲市场虽占比降至 30%多,但仍是重要基石,当地智能手机渗透率仅 50%,网络资费下降、网络覆盖提升,未使用智能手机人口多,市场潜力大[2][5][24] - 积极拓展南亚、东南亚、拉美、中东、东欧和俄罗斯等地,南亚和东南亚各占 30%,拉美和中东各占 10%左右[6] - 业务涵盖智能手机、配件、家电等领域,配件增长快,家电因价格和体积因素增长慢[9] 2. **移动互联网业务** - 是未来增长关键,虽 2024 年增速降至 60%,但 2025 年预计因内部架构调整和平台搭建显著提速,AI 技术应用提升估值空间[2][7] - 分为体内与体外两部分,体内收入源于预装分发及广告,2024 年搭建平台运营小游戏广告,还持有多个独立互联网 APP[14] - 目前收入占比不到 2%,人均消费额仅两三元,相比小米海外用户 ARPU 值 20 元,增长潜力大[31] 3. **品牌与产品线** - 旗下有 Tecno、Infinix 和 Itel 三大品牌,覆盖不同用户群体,每年发布约 30 款新机型[2][9][11] - Infinix 面向年轻人无功能机,Tecno 和 Itel 涵盖部分功能机,Tecno 和 Infinix 智能机价格定位相似,Itel 偏低端[11] 4. **股权结构与激励机制** - 老板通过持有 20%多股份,通过传音投资控股上市公司[10] - 股权激励计划绑定核心供应商,对高管和员工激励深厚[2][10] 5. **业绩预期** - 2024 年业绩超预期达 56 亿元,2025 年预计达 65 亿元,2026 年有望达 82 亿元,目前估值不到 20 倍,发展潜力大[3][8][32] 6. **核心竞争力** - 供应链采用偏白牌或二三线品牌供应链,产品性价比高,符合新兴市场需求[2][26] - 全球化布局,生产基地国内外均有,渠道结构灵活多样[22] - 深耕本地化,针对不同市场需求推出定制化产品[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经营影响因素** - 过去几年受美元加息、俄乌战争、行业去库存影响,利润波动大,但 2024 年仍实现增长并提升全球市场份额[16] - 公司收入与美元指数呈负相关,目前美元可能边际走弱,短期经营有帮助,长期需中性预期[17] - 存储价格 2023 年底上涨,2024 年下半年回落或企稳,短期内消费级存储不具备持续涨价基础,二季度预计走弱[18][19] 2. **研发投入**:2023 年研发投入占比达 4% - 5%,在 AI 和 5G 领域布局[20] 3. **全球手机市场情况**:全球手机市场成熟市场增长停滞,新兴市场如亚非拉保持增长,传音在新兴市场市占率显著提高[21] 4. **非洲家电市场**:以当地品牌为主,渠道变革慢,中国品牌占比低,传音推出特色化产品,农村通电率低影响家电渗透率[28] 5. **非洲网络与智能设备**:主要使用 3G 和 4G 网络,5G 覆盖率低,网络速度提升和资费下降将提高智能设备渗透率,人均手机使用时长 4.2 小时[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