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搜索文档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宏观、策略、银行、汽车及零部件
中金点睛· 2025-09-27 00:06
中金点睛"本周精选"栏目将带您回顾本周深受读者欢迎的研究报告。 01 银行 Industry 存款搬家走到哪了?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本篇报告从金融系统流动性迁移的角度针对存款搬家的进度进行追踪和探讨。综合来看,我们跟踪的流动性指标显示存款搬家的趋势仍 在继续演绎,体现为存款延续活化趋势、资本市场更为活跃,但搬家步伐略有放缓,主要由于三方面因素:首先,由于上半年财政和信 贷货币投放较为前置,下半年存款创造"后劲"略显不足;其次,股市上涨后投资者分歧也在加大,存款向非银部门账户迁移速度减慢; 最后,出口放缓的背景下结汇资金回流步伐也在放缓。另外,在市场回暖的背景下,央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也出现下降的迹象。向 前看,以上因素可能使得存款搬家趋势并非一蹴而就,但我们从超额储蓄、定期存款重定价等角度估算的5-7万亿元存款搬家潜力仍 在,这一趋势可能在中期继续演绎。 2025.9.21 | 林英奇 周基明等 02 宏观 Macroeconomy "十五五"的潜在政策动态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十四五"是中国金融周期见顶转向、经济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 "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理念全方位推进,"十四五 ...
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9-26 22:17
长三角以实绩作答:9座城市跻身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行列;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 近1/3;58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282家来自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产业实力持续提升。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发挥好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三省一市合 力勇挑大梁,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一束光,照见长三角科研链与产业链融合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今年6月,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主题鲜明:协同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 动力源作用。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梧桐掩映下的一幢小楼——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联合组建的长三 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承担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职能。 小楼里悬挂的一张世界级城市群概况图上,长三角地区引人注目。 "十四五"时期,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27.6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超33万亿元,稳步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 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 ...
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观察(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9-26 21:57
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 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27.6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超33万亿元 [2] - 9座城市跻身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行列 [2] - 上海2024年经济体量站上5万亿元新台阶 [12] 产业创新与集群发展 - 长三角拥有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2] - 科创板上市公司589家中有282家来自长三角 占比47.9% [2] - 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 [4] - 江苏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达14个 总数全国第一 [4] - 安徽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3.6% [13] - 安徽2024年1-5月汽车产量123.57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量61.33万辆 均居全国第一 [13]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6万家 [5] - 上海光源每年开机时间7000小时 仅满足四分之一机时申请 [5] - 浙江金华投入2400万元在合肥光源建成全国首个软X射线散射束线实验站 [5]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589家长三角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创新中心 [12] - 孵化145个重大产业创新项目 [12] 区域协同发展成果 - G60科创走廊九城共建16个产业联盟和15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11] - 浙江盘毂动力近3年营收跨过2.5亿元、3亿元、8亿元三个台阶 [11] - 累计申请专利1500余项 [11] - 长三角铁路日均客流量超200万人次 [16] - 长三角提供异地门诊和住院累计结算超5200万人次 [19] 对外开放与外贸表现 -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将于2024年底实现先行启动区封闭运行 [9] - 浙江2024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2.73万亿元 同比增长6.6% 居全国首位 [13] - 浙江中欧班列上半年发运集装箱13.1万标箱 同比增长11.1% [13]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 长三角2024年空气优良天数平均比例84.5% 较2018年提升8.8个百分点 [22] - 59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4.3% [22] - 新安江跨省界断面水质达Ⅱ类标准 每年向千岛湖输送70亿立方米清水 [21]
《越南科技创新法》将于10月1日起生效
商务部网站· 2025-09-26 16:20
越南科技部部长阮孟雄表示,该法将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和国家数字化转型突破发展 的第57号决议具体化,是一份以知识与创造力建设强盛国家的"宣言"。科技部副部长黎春定认为,该法 充分彰显越南破解长期制约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发展制度瓶颈坚定决心,为支持全面创新、推动科研 与市场深度融合提供了法律框架。在企业发挥核心作用背景下,该法落地后有望涌现更多具有竞争力 的"越南制造"科技产品,带动越南企业更深入融入全球价值链。 "创新"首次正式纳入法律,与"科学"和"技术"并列。如果说科技侧重于新知识和技术研发,那么创 新则涵盖了从构想、试验到商业化的全过程,并强调全社会广泛参与。企业首次在法律条款中拥有独立 章节。该法鼓励企业利用自身资源和国家支持,大规模投资研发。 (原标题:《越南科技创新法》将于10月1日起生效) 该法不仅弥补了以往制度不足,更确立了一种全新思路: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以企业为 核心,支持科研成果商业化并构建数字化基础。凭借诸多创新性、突破性举措,新法有望成为越南在融 入国际社会新阶段加速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 越通社9月26日报道,《越南科技与创新法》将于10月1日起生效,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访问越南
商务部网站· 2025-09-26 16:20
阮感谢WIPO多年来对越南发展科技创新,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的支持,提议WIPO协助越 南实现在未来5到10年内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30的目标。 双方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围绕优先领域开展合作,协助越南在科技创新发展和国家数字化转型等领 域实现重大突破,内容涉及知识产权政策与法律制定、增强公众认知、人力资源培训、企业支持及提升 国家知识产权机构能力等内容。 越通社9月25日报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邓鸿森(Daren Tang)9月25日至26日访 问越南,会见越科技部长阮孟雄,并与越南科技部知识产权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邓高度评价越南近期出台关于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法律政策,尤其是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推进 科技创新和国家数字化转型突破发展的第57号决议。希助越南实现该决议中所设定的各项目标,促进越 南吸引投资,将目标转化为可量化成果,如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企业发展、促进服务产品创新等。 双方一致明确,优先合作领域为支持核查、制定并实施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法律、战略及行动计划; 确保越南各类国际知识产权注册体系高效运行;提升中介机构、中小企业及初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保 护和商业化能力。双方还将促进国内 ...
越南国家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与6号项目指委会召开第4次会议
商务部网站· 2025-09-26 16:20
(原标题:越南国家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与6号项目指委会召开第4次会议) 越通社9月24日报道,越南国家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与6号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范明政当日主持召 开指导委员会第4次会议,评估近期工作成果并提出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会议线上线下召开,主会 场设在政府总部,有关部委、部级机构、政府直属机关和全国34个省市设分会场。 范表示,越南正努力实现2025年经济增长8.3%-8.5%目标,未来几年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其发展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快速与可持续发展。当前困难和挑战多于机遇,必须坚定信心、付出更大努 力,一方面巩固传统增长动力如投资、消费和出口,同时大力培育新增长动力,包括绿色经济、数字经 济、循环经济,尤其是半导体、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范要求各部门尽快完成数据库 建设,加快推进两级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政府、数字公民,推动"全民数字扫盲"运动。 据越南科技部介绍,今年以来越南科技部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突破 发展的第57-NQ/TW号决议,完善机制体制,建设基础设施,发展数据平台,推动创新生态系统。 越南数字基础设施取得突破性进展,移动和固定互联 ...
建科院:拟发行不超2.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4:51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1] - 募资用途包括科技创新项目投入或建设及运营 [1] - 募资用途包括投资收购或设立科技创新企业 [1] - 募资用途包括研发平台建设或日常生产经营所需流动资金 [1] - 募资用途需符合法律法规最新要求和监管机构政策 [1]
中国人民银行: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14:49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夏欣 上海、北京报道 其中,会议指出,要引导大型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 强银行资本实力,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 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 域的融资支持。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持续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 机制作用,进一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大存 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 产发展新模式。切实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总第110次)例会于9月23日召开。 ...
国资加码科技创新 7只专项子基金落户苏州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14:26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夏欣 上海、北京报道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有资本参与产业基金投资。9月26日,在"2025中国母基金会议——新周期·新策略· 新机遇"活动上,母基金研究中心创始人、水木资本董事长唐劲草指出,当前股权投资行业正经历深度 调整,面临募资难、退出渠道有限等严峻挑战,应大力发展兼具"大胆资本"风险承受力与"耐心资本"长 期陪伴特性的"放心资本",通过引入长期资金、完善风控、创新退出机制及完善对创业投资的差异化监 管等方式破局。 此次活动上,共签约设立7只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子基金, 总规模超过65亿元。此举旨在通过"母基金+子基金"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放大效应, 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共同投入科技创新主战场。 ...
【新华解读】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目标: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新华财经· 2025-09-26 14:12
新华财经北京9月26日电(记者李唐宁刘旭阳)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等七部门联 合印发的《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26日正式公布, 提出了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经济效益企稳回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 著增强等目标。 分析人士认为,过去几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优化供给结构的压力比较大,企业盈利能力承压。本次工作 方案从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入手,挖掘传统产业潜力和培育新兴应用需求并举,将推动行业"内卷式"竞争 等难点问题的解决。随着方案落地,科技创新中试项目、老旧装置改造、新兴产业配套材料等方向会迎 来显著发展机会。 提升有效供给扩大有效投资 石化化工行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事关工业稳定增长、经济平稳运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化 化工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炼油、乙烯、合成树脂等20多类基础化学品产品产能居世界首位。 但也要看到,石化化工行业仍面临多方面问题和困难。接受新华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当前行 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基础大宗原料如煤制甲醇等产能冗余度高、烯烃和芳烃等基础原料产能投放节奏亟 需调控。同时,高端化工新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