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冰雪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城市24小时 | 目标升级,深圳剑指“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4:22
深圳低空经济发展规划 - 深圳市发改委发布《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提出全面建设全球低空经济总部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1] - 到2026年底,深圳将建成"1+5+4"低空经济总部研发测试总体布局(低空经济大科学装置1个、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5个、测试场4个),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值规模突破1300亿元 [1] - 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各类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直升机、eVTOL起降设施1公里半径覆盖建成区面积比例突破50% [1] - 建成全球首个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监测等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行业领先的低空算力平台投入使用,现代化低空治理体系全面建成 [1] 深圳低空经济产业现状 - 截至2024年,深圳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无人机年飞行量超70万架次,稳居全国首位 [2] - 深圳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高居全国第二(86.61分),仅次于北京(93.44分),其中环境友好度位列全国第一 [2][3] - 深圳已建成各类型起降设施483个、5G基站8万个,并升级5G-A基站超2.3万个,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连续覆盖 [3] - 深圳相继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深圳市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4—2025年)》《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 [4]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 当前我国低空基建短板较为突出,"硬基建""软基建"及运行支撑设施明显不足,导致政策红利无法快速兑现 [4] - 深圳明确要加快布局低空起降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并强化标准化服务能力,包括建立低空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培育低空一站式综合服务机构等 [5] - 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完备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率先实现全球首个全市域级空天地一体化低空通感网络全覆盖 [4] 其他城市发展动态 - 北京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一(93.44分) [3] - 上海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三(73.80分) [3] - 哈尔滨出台《哈尔滨市冰雪装备制造专项规划(2025—2030年)》,目标到2035年成为全球领先的冰雪装备产业基地 [9] 游戏产业发展数据 - 2025年1-6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人,同比增长0.72% [14] - 上半年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404.52亿元,同比增长19.29%,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9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1.07% [14] - 自研移动游戏海外市场收入地区分布:美国占比31.96%,日本占比16.20%,韩国占比7.47%,合计占比55.63% [14] 能源产业突破 - 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发现复兴油田,首期探明石油储量2010.06万吨、天然气储量123.52亿立方米,标志着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8] - 该油田实现了我国西南地区页岩油"从无到有"的突破,开辟了四川盆地页岩油气勘探新领域 [8] 水环境质量数据 - 2025年1-6月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为89.0%,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15] - 水环境质量排名前30城市中:广西有10地进入,贵州有5地,甘肃有4地,新疆和湖南各有3地 [15] - 水环境质量排名后30城市中:山东有8地进入,包括菏泽、青岛、济宁、泰安等新增城市 [16]
哈尔滨市发布《冰雪装备制造专项规划(2025—2030年)》
快讯· 2025-07-31 09:55
行业发展规划 - 哈尔滨市出台冰雪装备制造专项规划 规划期为2025至2030年 [1] - 目标到2030年培育一批营收超亿元人民币的冰雪装备企业 [1] - 目标到2035年打造全球领先的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1] 企业发展目标 - 规划要求培育较高知名度的冰雪装备品牌 [1] - 通过专项规划激发冰雪经济活力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冰雪经济续写“四季文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02 03:47
冰雪经济全季化转型 - 新疆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推出30余项夏季活动,包括彩虹滑道、山地卡丁车等,并计划新增高空溜索、玻璃滑道等项目,实现立体休闲娱乐[3] - 黑龙江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发布2025年春夏季旅游产品,涵盖运动激情、露营狂欢等主题,加速向全季全域旅游目的地转型[4] - 河北崇礼太子城国际冰雪小镇引入62家餐饮品牌和20多项新兴旅游业态,如马术乐园,提升度假体验新鲜感[4] - 上海耀雪冰雪世界整合室内滑雪场、星级酒店和商业小镇,成都建成60余处冬季项目场馆,包括西南最大旱雪场[5] - 新疆滑雪协会指出未来五年是冰雪产业机遇期,需对标国际服务业标准完善运营体系,延伸产业链价值[5] 冰雪装备制造升级 - 吉林化纤集团碳纤维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其轻量化滑雪板去年在吉林省雪场批量投放,今年计划融入国潮元素升级品牌[7][8] - 吉林大学重点实验室推出滑雪仿生企鹅、全季智能室内滑雪机等新产品,东北师范大学研发的竞速滑雪板已在10余省份使用[8]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推进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建设特色产业园区[8] - 黑龙江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加快建设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园,广东催生大量制冷运维及雪道维护企业[8] - 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公司开拓哈萨克斯坦市场,销售冰球鞋、速滑鞋并承建滑冰场项目[8] - 河北张家口科诺工程塑料公司冰壶、冰蹴球产品畅销全球,2025年产能预计增长30%[9] 冰雪+多元业态发展 - 河北崇礼太舞滑雪小镇2024年夏季接待量达150万人次,与冰雪季持平,摆脱"一季养三季"困境[10] - 崇礼通过山地自行车联赛、攀岩挑战赛等赛事和康养旅居活动实现四季运营,冬奥村承接全运会足球赛事[10] -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预测2024-2025冰雪季旅游人次达5.2亿,收入突破6300亿元[10] - 吉林融合"冰雪+生态"和"冰雪+群众体育",打造森林自行车赛、马拉松赛等品牌IP[11] - 哈尔滨梦幻冰雪馆推出冰雪音乐厅等项目,实现"冰雪+文娱"体验[11] - 新疆阿勒泰开发童话剧、影视剧等文创产品,哈尔滨推出AR冰箱贴、雪花摩天轮雪糕等热销商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