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

搜索文档
什么是绿色税收?(财经科普)
人民日报· 2025-04-27 22:11
绿色税收体系 - 绿色税收涉及多个税种,包括环境保护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消费税、车船税和车辆购置税,覆盖资源开采、生产、流通、消费和排放五大环节 [1] - 绿色税收体系以"多税共治"和"多策组合"为特点,通过不同税种的制度设计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1] - 环境保护税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针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四大类污染物征收,采用"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的税制设计 [1] 资源税 - 资源税覆盖164个税目,包括原油、天然气、煤、铁等所有已发现的矿种和盐 [2] - 资源税法通过减免政策实现鼓励与约束双向驱动,引导企业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 其他税种的绿色调节作用 - 增值税通过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减免激励消费者和企业选择环保节能产品 [2] - 消费税通过针对污染性或高能耗产品征收较高税额引导绿色低碳消费 [2] - 企业所得税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进绿色技术和环保产业发展 [2]
中金:特朗普“对等关税”前瞻
中金点睛· 2025-03-27 23:33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宣布汽车关税并预计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公司认为对等关税需关注征税国家范围、税率、有无豁免三方面,基准情形下美国有效关税率将从2.4%上升13.9个百分点至16.3%,关税会推高美国通胀、降低增长,美元升值影响减小,贬值则加剧影响 [1] 征税范围多广 - 对等关税政策最早2月13日宣布,强调公平对等,近期特朗普表示有“灵活性”可能减免,美国财长称或重点针对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地,符合公司此前判断 [4] - 公司聚焦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最大的15个经济体,2024年美国从这些经济体进口额占商品进口总额86%,出口额约占74% [4] - 若特朗普将关税重点放在主要国家,可能是为缩小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加快与美国谈判让对方让步,为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确定性,但关税会打乱资源配置、推高物价、降低增长、加剧经济短周期波动 [7] 关税率多高 - 对等关税旨在拉平关税率差距,特朗普可能加入一些增值税,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最大的15个经济体中,12个加权平均关税率高于美国的2.2%,叠加增值税率后除日本外其余经济体税率都高于美国,印度、欧盟、南非、墨西哥、韩国超18% [9] - 中国已被美国征收20%额外关税,在对等关税框架下不会因关税率过高被针对,但特朗普指派机构对2020年与中国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审查报告将在4月1日公布,值得关注 [12] 有无豁免 - 墨西哥和加拿大可能得到一些豁免,因北美供应链深度绑定,2024年双边贸易额合计占美国外贸总额30%,加征高额关税会对美国消费和企业产生较大冲击 [14] - 美国与墨加签署过“美国 - 墨西哥 - 加拿大贸易协定”,特朗普可能以加征关税倒逼重新修订协定内容或加强贸易执法力度,实施过程中可能予以一定豁免,如延长即将到期的对符合USMCA优惠条件进口商品的豁免 [15] 可能的情形 - 基准情形:美国拉平与15个经济体的最惠国关税率并叠加三分之一增值税率,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关税降至15%,美国有效关税率从2.4%上升13.9个百分点至16.3% [17] - 温和情形:美国拉平与15个经济体的最惠国关税率,不叠加增值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关税降至15%,美国有效关税率上升至13.3% [17] - 极端情形:美国拉平与15个经济体的最惠国关税率并叠加三分之二增值税率,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关税维持在25%,美国有效关税率上升至20.2%,达到1933年《斯穆特 - 霍利关税法案》实施后水平 [17] - 测算显示,基准情形下若不考虑汇率变化,关税推高PCE通胀1.1个百分点、增加财政收入4530亿美元、降低实际GDP增速0.8个百分点;温和情形下推高通胀0.9个百分点、增加财政收入3532亿美元、降低实际GDP增速0.6个百分点;极端情形下推高通胀1.5个百分点、增加财政收入5791亿美元、降低实际GDP增速1个百分点;美元升值影响减小,贬值负面影响加剧 [17]
2025年1~2月财政数据点评:如何理解开年财政个税高增长?
民生证券· 2025-03-25 07:57
财政收入情况 - 1 - 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1] - 1 - 2月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速26.7%,为近10个月以来最大值,高增速受春节错位扰动[1] 税种影响分析 - 拉动财政收入的税种有证券交易印花税和增值税,证券交易印花税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正增长[2] - 拖累财政收入的税种包括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速 - 10.4%)、与大宗消费相关的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与进口相关的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地产相关税(同比增速 - 11.4%),地方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速为 - 15.7%[2] 财政支出方向 - 2025年1 - 2月与基建相关的财政支出力度明显减弱,2024年1 - 2月基建类支出同比增速为17.9%,2025年为 - 6.2%[3] - 1 - 2月科技、教育、社保和就业支出依旧录得高增速,依次为10.5%、7.7%、5.5%,2024年1 - 2月依次为10.0%、7.6%、3.7%[3] 风险提示 - 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3]
如何理解开年财政个税高增长?(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25 06:54
财政数据核心观点 - 1-2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速由正转负至-1.6%,但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速大幅提升至26.7%,创近10个月新高 [1] - 财政支出结构明显变化:基建类支出同比增速从2024年1-2月的17.9%转为2025年同期的-6.2%,科技、教育、社保等民生领域支出保持高增长 [10][13] - 税收收入呈现明显分化:证券交易印花税(+58.7%)和增值税(+1.1%)成为拉动项,而企业所得税(-10.4%)、地产相关税(-11.4%)和车辆购置税(-32.6%)构成主要拖累 [3][7] 税收收入分析 拉动因素 - 个人所得税26.7%的高增速主要受春节错位影响(2025年春节较2024年提前),年终奖个税入库时间前移 [1] - 证券交易印花税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1-2月+58.7%),反映"924"政策后股市交易活跃度提升 [3] -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同比大增16.9%,显示出口支持政策持续发力 [14] 拖累因素 - 企业所得税同比下滑10.4%,反映企业盈利仍承压 [7] - 地产相关税整体下降11.4%,其中土地增值税(-22%)、契税(-21.7%)跌幅显著,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同步下滑15.7% [7][14] - 内需不足导致消费税(+0.3%)、车辆购置税(-32.6%)等大宗消费相关税种疲弱 [7] 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支出削减领域 - 基建类支出同比增速从2024年1-2月的17.9%转为2025年同期的-6.2%,其中城乡社区事务(-6.6%)、农林水事务(-10.5%)降幅明显 [10][14] - 交通运输支出增速从2024年1-2月的4.1%放缓至2025年同期的2.4% [14] 支出增长领域 - 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10.5%(2024年同期为10%),保持双位数增速 [13][14] - 教育(+7.7%)、社会保障和就业(+5.5%)等民生支出增速较2024年同期(7.6%、3.7%)进一步提升 [13][14] - 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加19.7%,反映政府债务压力持续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