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循环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抽象谷”曝光!闲鱼成最大赢家
创业邦· 2025-05-15 03:11
平台定位与用户行为演变 - 闲鱼从传统二手交易平台转型为"中国版抽象谷",成为年轻人整活和表达自我的社交化平台[3][4][6] - 用户行为从单纯捡漏/转卖演变为发布"出售老板""转让工作"等荒诞内容,形成独特的UGC生态[3][8][11] - 平台包容性极强,允许半包辣条、李白签名等搞笑帖存在,日均发布闲置物品超400万件[11][22] 用户增长与消费特征 - 2025年3月MAU达2.09亿,同比增长19.36%,增速位列电商类APP第一[18][19] - 高线城市渗透率全网居首,2000元以上消费能力用户占比29.3%,反超千元以下用户[20] - Z世代成为主力用户,其娱乐付费意愿与平台年轻化策略高度契合[18][20] 商业价值与战略地位 - 日均GMV突破10亿元,注册用户超6亿,升级为淘天集团一级业务[22] - 差异化优势明显:循环经济政策支持+阿里生态协同(淘宝/支付宝/饿了么联动)[22] - 被视作阿里对抗拼多多/京东的潜在增量场,与1688等并称"四小龙"[22] 技术驱动与未来潜力 - AI技术深度应用:智能托管服务论文入选WWW25顶尖成果,假货防控等黑科技提升体验[23] - 马云亲自站台传递战略信号,明确AI服务年轻用户的定位[22][23] - 娱乐属性与交易功能形成独特壁垒,但需平衡内容边界风险[20]
湖北宜化: 关于本部及部分子公司旧厂区停产搬迁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4 13:40
搬迁概况 - 公司为响应"长江大保护"政策及湖北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要求,将本部及三家子公司(宜化肥业、太平洋化工、宜都分公司)旧厂区分步停产搬迁,计划2025年6月底前关停 [1] - 搬迁涉及产能包括:宜化肥业66万吨/年磷酸二铵、本部10万吨/年保险粉和10万吨/年烧碱、宜都分公司5万吨/年烧碱和4万吨/年季戊四醇,产能将置换至宜昌市姚家港化工园田家河片区 [1] 产能置换项目 磷化工产业升级 - 宜化肥业原66万吨/年磷酸二铵产能指标用于建设20万吨/年精制磷酸及65万吨/年磷铵搬迁升级项目,配套装置同步改造 [2] 氯碱化工产业升级 - 公司本部及宜都分公司通过20万吨/年烧碱搬迁节能改造项目承接并扩充烧碱产能(原5万吨/年),以液氯和高纯盐酸替代12万吨/年PVC产品 [2] 精细化工产业升级 - 硫磺渣综合利用8万吨/年保险粉升级改造项目衔接本部10万吨/年保险粉产能 [3] - 年产4万吨季戊四醇升级改造项目衔接宜都分公司原有4万吨/年产能 [3] 战略影响 - 搬迁推动产业升级与技术迭代,通过集中布局强化规模经济优势,构建循环经济模式(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新产品) [3] - 新项目将降低能耗、提升自动化水平,耦合煤磷盐化工元素发展,增强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 实施计划 - 公司计划2025年底前分批完成田家河化工园区升级改造项目投产,确保生产经营平稳过渡 [5] - 搬迁期间将协调生产计划与备货,同步优化管理架构并分流安置员工 [5]
博苑股份(301617) - 2025年5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4 09:46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循环经济与综合服务优势:通过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将废料转化为生产原料,降低采购成本,并提供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增强客户黏性 [2] - 技术研发优势:拥有专业研发团队,获49项专利(27项发明专利),设立省级研发平台,荣获"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荣誉 [2] - 产品质量与客户资源:主要产品通过多项体系认证,与细分领域知名客户长期合作,品牌信誉强 [2] - 行业地位优势:碘化物及发光材料市场占有率领先,参与制定1项行业标准、11项团体标准 [2] - 合规经营优势:持有安全生产、危废处理等全资质,坚持绿色生产,获评环保突出单位 [2][3] 2024年财务表现 - 毛利率下滑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贸易业务收入规模增长(该业务毛利较低) [3] 行业壁垒分析 - 技术壁垒:横跨多领域技术要求高,需长期研发投入和经验积累 [3] - 市场壁垒:下游客户对供应商审核严格且更换成本高,新进入者难获认可 [3] - 资质壁垒:需取得多项行政许可,安全环保监管日益严格 [3] - 资金壁垒:技术研发、设备升级、产能扩建等需大量资金支持 [3]
循环经济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 交通战略研究
搜狐财经· 2025-05-14 02:57
行业概述 -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强调"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的闭环流程,与传统线性经济相比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点 [2] -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大原则,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的转变,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 应用领域涵盖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生物质废弃物利用、余热余能回收、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废旧产品再制造六大方向 [5][6] 政策环境 - 2021-2024年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包括《"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目标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5万亿元 [7][8] - 政策重点包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完善废弃物分类处置和回收能力等 [8]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 [8] 发展模式 - 产业园区循环化模式: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建立"污水处理—污泥处置/餐厨处理—热电联产"循环产业链,实现物质减量和能源梯级利用 [9] - 城市矿产开发模式:如北京建立废旧塑料、电子产品的"回收→分拣→利用→再生"产业链,缓解固体废弃物压力 [10] - 再制造产业模式:潍柴动力再制造发动机可节能60%,降低排放80%,每万台回收附加值达3.6亿元 [11] - 种养加一体化循环农业模式:华安县建立种猪育种、有机肥加工、生态茶园等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11] 市场规模 - 2023年行业整体规模突破4万亿元,2024年达46365.5亿元,细分领域呈现快速增长 [12][14][15][17] - 大宗固废综合利用:2023年规模7531亿元,2024年预计8321.9亿元,涵盖煤矸石、粉煤灰等七大类废弃物 [14] -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2023年规模6719.6亿元,2024年预计7882.1亿元,涉及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回收加工 [15] - 垃圾资源化:2023年规模3235.5亿元,2024年预计3694.2亿元,包括生活垃圾、电子垃圾等处理 [17] 竞争格局 - 市场呈现央企/国企主导、民企崛起、外资进入的多元化竞争态势,集中在工业固废处理、废旧资源回收等领域 [19] - 特点包括市场集中度高、价格竞争普遍、技术创新成为关键、国际化趋势明显 [19] 面临挑战 - 产业规模化不足:缺乏龙头企业,企业参与积极性受限于较低利润 [20] - 监管体系不健全:税收优惠力度不足,部分领域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0] - 资源回收不充分:2023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仅60.5%,危险废物贮存量达0.9亿吨 [20] 未来趋势 - 技术创新:物联网、AI、大数据将提升资源回收效率,新质生产力推动核心技术突破 [21][23] - 政策完善:健全法律法规和统计评价体系,加强行业监管支持 [23] - 产业链协同:钢铁、化工等行业加强合作,形成收集-分类-处理-再利用完整体系 [23] - 国际合作:通过"一带一路"推进技术共研、标准共建,输出中国循环经济方案 [24]
塑料餐盒再生不再是资源的“末端处置”
消费日报网· 2025-05-14 02:38
行业现状与回收表现 - 聚丙烯餐盒回收率在2023年达到29.6% 高于低值塑料包装平均回收率16.3% 并逼近全国废塑料整体回收率31% [1] - 2023年全国塑料餐盒回收再生总量达40万吨 较2020年增长60% [1] - 餐盒来源中40%来自社区生活源 60%来自工商业综合体 [1] 回收材料应用领域 - 再生材料29%用于包装行业 15%进入汽车制造 13%投向电子电器 12%进入家居制造 [2] - 高值化应用比例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 [2] - 应用领域拓展有效突破传统塑料再生仅限低端制品的局限 [2] 产业发展模式 - 形成企业主导+政企协同+技术驱动的中国特色发展路径 [2] - 头部企业推动形成回收分拣清洗造粒一体化产业链闭环 [2] - 地方政府通过试点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提供支持 [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科研机构推动回收清洗多段分选食品级再生等关键技术落地 [2] - 技术突破使难收难用的塑料餐盒实现规模化高值化再生 [2] 行业发展瓶颈 - 全国统一回收标准缺位 各地分类标准不一致限制跨区域资源调度 [3] - 餐盒设计复杂化趋势未遏制 添加颜色涂层复合材质降低再生价值 [3] - 公众参与度不足 部分地区仍依赖保洁员或志愿者人工分拣 [3] 产业升级方向 - 需推动全国统一易回收易再生设计标准 限制多材质混合餐盒 [4] - 加快建设回收全链条标准化体系包括标识系统分级管理机制质量追溯平台 [4] - 政策应从激励末端处置转向引导源头减量与全链条责任机制 [4] 制度创新建议 - 借鉴欧洲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要求企业设计时考虑全生命周期回收便利性 [4] - 通过积分返现押金制绿色账户等方式推动消费者主动参与分类 [4] - 需建立全民参与行为激励与责任共担的良性机制 [4]
黄金:从硬通货到循环经济的双重价值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5-13 10:46
(一)精密领域的镀金应用革命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黄金从珠宝首饰走向工业战场,成为高端制造的 "保护层": 这些精密工艺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海量镀金废料: 镀金废料的回收并非简单的 "化整为零",而是融合物理分选、化学冶金与精密提纯的系统工程: 电子信息产业:手机主板的连接器、芯片键合线表面镀金,利用黄金的超高导电性(导电率 44.2×10⁶ S/m)和抗腐蚀性(在 100℃潮湿环境中氧化速率 仅为银的 1/20),确保 5G 信号零损耗传输。仅 2023 年,全球电子行业消耗黄金约 120 吨,其中 70% 用于镀金工艺。 航空航天领域:卫星传感器表面的镀金薄膜,能反射 98% 的宇宙射线,将温度波动控制在 ±0.1℃以内;火箭发动机喷嘴的镀金涂层,可抵御 3000℃ 高温与等离子体侵蚀,保障航天任务的可靠性。 高端首饰与奢侈品:18K 镀金腕表、24K 鎏金工艺品等,通过电镀或包金工艺赋予产品永恒光泽,年消耗黄金超 200 吨。 (二)镀金废料:被忽视的 "城市金矿" 镀金废料回收的价值远超单纯的贵金属提取: 经济账:以 2025 年 5 月黄金市场价(742 元 / 克)计算,1 吨含 0.3% ...
迪卡侬涨价被骂上热搜:消费者不买账,高端化转型遇挫
扬子晚报网· 2025-05-13 08:57
业绩表现 - 上个月销售额微增3.8%,净利润大跌15% [1]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增速从21.3%骤降至1.15%,净利润长期停滞在9亿欧元左右 [6] - 在中国市场门店扩张未达预期,2014年提出的"5年500家"目标仅完成267家 [6] 价格策略与消费者反应 - 部分产品价格涨幅显著:登山裙从99.9元涨至129.9元,抓绒外套从249元升至499元 [3] - 高端公路自行车品牌VAN RYSEL售价突破万元 [3] - 社交媒体上"迪卡侬开始抛弃穷鬼了吗"话题登上热搜,网友直呼"毫无性价比" [3] - 微博投票显示4万参与者中仅9千人支持迪卡侬,1.4万人认为其产品"无功无过",6千人从未购买 [3] 高端化转型战略 - 2022年起在中国市场启动品牌焕新计划,试图向"专业化"和"高端化"迈进 [1] - 策略包括更换品牌LOGO、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价格,从lululemon挖来中国区首席市场官张晓岩 [1] - 2024年全球200家门店完成焕新,计划到2026年升级90%产品线 [7] - 高端自行车品牌Van Rysel亚洲首店落地杭州,押注专业赛道 [9] 市场竞争与行业背景 - 全球运动服饰市场预计2028年规模达5440亿美元 [6] - 始祖鸟、lululemon、萨洛蒙等品牌凭借高端定位和专业细分赛道崛起 [6] - 高端市场已被始祖鸟、lululemon等品牌占据,迪卡侬的"专业性"标签尚未深入人心 [9] - "性价比"市场正被中小品牌蚕食 [9] 未来战略与挑战 - 迪卡侬副总裁Elodie Latour强调"100%本地生产"目标,深耕中产阶级需求 [7] - 彭博社爆料称迪卡侬正考虑出售中国业务30%股权,估值超10亿美元 [9] - 公司面临品牌定位摇摆困境,既不愿放弃大众市场,又渴望高端领域 [10] - 需找到既能维系老用户、又能吸引新消费群体的可持续增长路径 [10]
动力电池回收开启新纪元:“国家队+产业龙头+全球化服务商”共同打造循环经济“新范式”
智通财经网· 2025-05-13 06:28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战略布局 - 中国资环集团通过央地协同与产业链垂直整合构建覆盖废钢、电子产品、废旧电池、有色金属、塑料等全领域的资源循环生态系统 [1] - 旗下中资环国际与晋景新能、邦普循环签署谅解备忘录,在锂电池领域搭建"资源+技术+渠道"完整生态闭环的战略性再生资源全球供应链 [1] - 此次合作成为循环经济领域"国家队"整合行业资源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新范式" [1] 中资环国际的战略定位 - 中资环国际是中国资环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化业务支点,重点整合国内外再生资源供应链构建"再生战略物资资源池" [2] - 依托大湾区区位优势衔接国际绿色标准,推动动力电池回收、生物基材料等核心技术的跨境研发与产业化落地 [2] - 需联合头部技术企业和领先渠道服务商破解行业分散、效率低等痛点问题 [2] 晋景新能的战略价值 - 晋景新能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设施是香港乃至大湾区新能源产业链关键项目,设计产能可满足香港2035年电动车电池处理需求 [3] - 该设施预计2025年底试运营、2026年正式投产,将成为香港向"国际绿色科技枢纽"转型的标杆案例 [3] - 在全球28个国家拥有超过70个服务网点及本地业务,是新能源企业出海和回收企业组建海外回收渠道的首选服务商 [4] 邦普循环的技术优势 - 作为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环是全球废旧电池循环利用领域技术引领者 [5] - 拥有从电池回收到材料再生的闭环技术体系,自主研发的定向循环DRT技术实现金属回收效率全球领先 [5] 三方合作意义 -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首次实现"国家队+产业龙头+全球化服务商"强强联合,形成"资源+技术+渠道"完整闭环生态 [6] - 标志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正式迈入体系化、全链条竞争新阶段 [6] - 中国资环集团未来可能将此模式复制到废钢、电子产品、有色金属等其他循环经济领域 [6]
一季度全市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
南京日报· 2025-05-13 03:11
南京消费市场一季度表现 - 一季度南京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1.7%、11.1%、19.6%,呈现基本盘稳固与消费升级双重特征 [1] - 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11元,同比增长4.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6] 便民生活圈建设成效 - 截至2023年12月南京完成166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覆盖220个社区,商业网点数量达33773个 [2] - 生活圈内品牌连锁店铺占比36.1%,服务253.2万常住居民,综合满意度达97.86% [2] - 粮油食品类和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1.7%、11.1%,反映民生消费需求旺盛 [3] 体育消费升级趋势 - 一季度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9.6%,运动装备需求显著提升 [4] - 迪卡侬南京夫子庙店创新"循环经济新业态试点",运动防晒类产品销量领先 [4] - 迪卡侬计划2025年在南京新增2家实体店,百家湖新店正在筹备 [6] 消费与产业协同发展 - 迪卡侬通过"产品消费—服务体验—社交互动"闭环与水游城商圈形成差异化协同 [6] - 商业业态多元化发展推动消费与产业良性循环,体育经济注入实体消费新活力 [6]
惠城环保(300779)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10:34
项目进展 - 20 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已建成中交,正进行开工准备工作,进展顺利,暂未投料和产出产品,具体进展关注公司公告 [2][3][7][15][16][17][18][19][20][21][22] - 1 万吨绿电储能新材料项目(一期项目)第一阶段已完成建设,第二阶段按计划建设中,未遇困难 [21][22] 产能规划 - 20 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投产后,公司将根据战略发展规划、废塑料回收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扩建产能 [5][7][16][17][20][21] 定增事项 - 公司本次定增 8.5 亿元因项目履行能源批复等程序申请中止审核,待取得批复后恢复审核 [6] 股东人数 - 可查询公司发布的定期报告获取股东人数,如需最新人数,致电公司证券事务部 0532 - 58657701,确认股东身份后告知 [4][8] 技术与专利 - 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包括废催化剂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多项技术,具体查询公司披露公告 [5] 其他问题 - 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项目中试收率为 85% - 90%左右,最终收率受废塑料进料种类、成分等因素影响 [18] - 公司废塑料裂解项目原料已储备 15 余万吨,正加快废塑料回收业务推广 [20] - 公司高度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保密工作,建立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 [20] - 公司高度重视项目区域落地条件,需系统性评估政策支持力度、基础设施配套及长期经济性等因素 [21] - 上市公司密切关注股价走势,履行责任义务,维护投资者利益,提醒投资者理性看待股价波动 [22] - 公司董监高减持股票需提前 15 个交易日发减持计划公告,截至目前未发布减持计划公告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