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

搜索文档
Weyco (WEYS)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05 16:4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为8050万美元,与2023年第四季度的8060万美元基本持平;综合毛利率为47.9%,低于2023年第四季度的50.3% [5] - 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收益为1150万美元,与2023年第四季度持平;净利润为100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收益1.04美元,高于2023年第四季度的850万美元和每股摊薄收益0.90美元 [6] - 2024年全年净销售额为2.9亿美元,较2023年的3.18亿美元下降9%;综合毛利率为45.3%,高于2023年的44.9% [14] - 2024年全年运营收益为3660万美元,较2023年的4100万美元下降11%;净利润创纪录,达到303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收益3.16美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 [14] - 2024年利息收入为370万美元,高于2023年的110万美元;所得税拨备较2023年减少120万美元 [21] - 2024年末,公司现金及有价证券总额为7730万美元,无债务未偿还;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1620万美元 [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北美批发业务 - 2024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为6040万美元,较2023年的5960万美元增长1%;毛利率为42.4%,低于2023年第四季度的44.9% [6][7] - 2024年第四季度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670万美元,占净销售额的28%,低于2023年的1890万美元和32% [7] - 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收益为890万美元,较2023年的790万美元增长14% [7] - 2024年全年净销售额为2.28亿美元,较2023年的2.5亿美元下降9%;毛利率为40.2%,高于2023年的39.7% [14][15] - 2024年全年销售及管理费用为6010万美元,低于2023年的6600万美元;占净销售额的比例与2023年持平,均为26% [16] - 2024年全年运营收益为3150万美元,较2023年的3330万美元下降5% [17] 北美零售业务 - 2024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为1410万美元,较2023年的1390万美元增长1%;毛利率为65%,略低于2023年第四季度的65.8% [8][9] - 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收益为250万美元,较2023年的350万美元下降28% [9] - 2024年全年净销售额创纪录,达到3870万美元,较2023年的3800万美元增长2%;毛利率与2023年持平,均为65.9% [17] - 2024年全年运营收益为530万美元,较2023年的680万美元下降21% [18] 其他业务(Florsheim Australia) - 2024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为600万美元,较2023年的720万美元下降15%;毛利率为62.5%,低于2023年第四季度的65.4% [11][12] - 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收益为10万美元,低于2023年的20万美元 [12] - 2024年全年净销售额为2360万美元,较2023年的2960万美元下降20%;毛利率为61%,低于2023年的62.5% [19][21] - 2024年全年运营亏损20万美元,而2023年运营收益为100万美元 [2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澳大利亚市场2024年第四季度销售额下降3%,同店销售额增长11%;全年销售额下降10%,同店销售额增长2% [12][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为应对美国政府2025年初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公司已开始与中国供应商协商降价,并评估秋季批发价格 [22]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将资本支出控制在100万 - 300万美元之间 [24] - 尽管行业面临挑战,但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和拓展品牌组合,为未来增长做准备 [26] - BOGS品牌将通过新产品创新和扩大春夏销售季的零售渠道来重振品牌 [29] - Nunn Bush品牌将与厨师兼网红Adam Pollock合作推出新系列,以扩大工作鞋业务销售 [33] - Stacy Adams品牌需多元化产品组合,以满足混合和精致休闲风格的需求 [3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对批发业务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消费者因经济不确定性而谨慎消费,限制了非必需品的支出 [26] - 虽然面临短期压力,但公司对整体毛利率感到满意,并将继续努力应对关税影响 [37] - 公司预计未来需要提高价格以应对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 [3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2023年停止了亚太地区的业务,并完成了该业务的清算 [10] - 2025年1月2日,公司支付了常规第四季度股息每股0.26美元以及一次性特别股息每股2美元,总计2160万美元 [24] - 2025年3月4日,董事会宣布向3月14日登记在册的股东支付常规现金股息每股0.26美元,将于3月31日支付 [2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解释关税的运作机制 - 公司需提供相当于每月平均关税金额的保证金,货物清关时,按美国政府规定向海关缴纳关税,如关税为26%,商品成本20美元,则需缴纳约7美元关税;进口到澳大利亚或加拿大时,按当地规定缴纳关税 [46][47] - 关税缴纳基于公司申报,采用无纸化操作,海关有权在五年内对申报进行审计 [52][56] 问题2: 去年从中国及其他国家采购的商品成本占比分别是多少 - 目前约75%的采购将来自中国,其次是印度,占比约15%,柬埔寨、越南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各占不到5% [66][67] 问题3: 其他国家目前的关税是多少 - 对于主要进口的皮革鞋类,历史关税为8.5%,2018年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后降至7.5%,使总关税达到16%,拜登政府维持7.5%不变,近期特朗普政府再加征10%,总关税达到36%;PU鞋面鞋类关税为6%,部分BOGS靴子关税为12%或37.5% [69][71][72] 问题4: 今年从非中国国家进口的预计关税范围是多少 - 公司预计今年进口的平均关税在低30%左右,但由于4月2日可能有互惠关税,情况不确定 [76][78][79] 问题5: 与海外供应商就价格协商的情况如何 - 公司与中国工厂有长期合作关系,供应商愿意提供帮助,但因制造利润率有限,帮助程度有限;公司仍计划在中国保持较大比例的生产,因难以完全替代中国产能 [83][84][85]
【苏泊尔(002032.SZ)】外销驱动增长,业绩符合预期——2024年度业绩快报点评(洪吉然)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1 13:53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3亿元,同比+5.3%;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3.0%;扣非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3.6% [2] - 24Q4营业收入59.1亿元,同比-0.4%;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0.7%;扣非归母净利润6.6亿元,同比+0.2% [2] 外销业务 - 外销收入主要来自控股股东SEB集团代工订单,2024年关联交易金额71.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20.3% [3] - 2025年预计关联交易金额进一步增长+4.4%至74.6亿元人民币 [3] - SEB全球市场认可度高,预计公司外销业务将随SEB全球市场份额拓展而稳步扩张 [3] 内销业务 - 2024年内销预计略微下滑,厨小家电零售额同比-0.8%,零售量同比+1.2% [4] - 行业面临消费需求疲软、品牌竞争激烈,且国补对主营产品覆盖率低 [4] - 公司维持线上、线下核心品类份额增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智能炒菜机、家用咖啡机等新品类 [4] - 通过产品创新和降本增效措施保障厨小行业领先地位 [4]
Fox(FOXF)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2-28 02:1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总合并净销售额为 3.528 亿美元,同比增长 6.1%,主要受 Marucci 收购和自行车业务同比增长的影响;毛利率提高 120 个基点至 28.9%;调整后毛利率提高 20 个基点至 29.2%;总运营费用为 9060 万美元,占净销售额的 25.7%;调整后运营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增至 21.7%;公司税收优惠为 410 万美元;净亏损 10 万美元;调整后净收入为 1280 万美元;调整后 EBITDA 增至 4040 万美元;调整后 EBITDA 利润率为 11.5% [41][42][43] - 2024 财年净销售额为 13.9 亿美元,净收入为 660 万美元;调整后净收入为 5540 万美元;调整后 EBITDA 为 1.67 亿美元 [47][48] - 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方面,营运资金改善 5500 万美元;循环信贷余额为 1.53 亿美元;定期贷款余额约为 5.52 亿美元;第四季度偿还债务 6300 万美元 [49][50][51] - 2025 财年公司预计净销售额在 13.85 - 14.85 亿美元之间,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在 1.6 - 2.6 美元之间,全年调整后税率在 15% - 18%之间;第一季度预计净销售额在 3.2 - 3.5 亿美元之间,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在 0.12 - 0.32 美元之间 [52][5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动力车辆集团(PVG) - 净销售额为 1.16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略降,较第三季度增长 600 万美元或 5%;调整后 EBITDA 利润率环比提高 310 个基点 [16] 售后应用集团(AAG) - 净销售额为 1.12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较第三季度增长 1200 万美元或 11%;调整后 EBITDA 利润率环比提高 250 个基点 [22] 特种运动集团(SSG) - 净销售额为 1.25 亿美元,主要受 Marucci 影响增长 4150 万美元,自行车类别增长 670 万美元;调整后 EBITDA 利润率环比下降 190 个基点 [2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行业,公司继续面临 OEM 生产问题带来的逆风,高端卡车类别表现出韧性但增长较为温和;动力运动行业,OEM 积极管理生产水平以解决经销商库存和销售问题,预计 2025 年零售销售持平或低个位数下降,潜在复苏可能在下半年 [18][19] - 自行车业务在不同地区、渠道和客户的复苏速度不同,这种不均衡模式可能会持续到 2025 年 [3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实施 2500 万美元的成本削减计划,包括简化和整合业务布局、修复或淘汰非盈利产品、改善营运资金、降低间接成本等举措;继续推进多元化战略,扩大在农业和赛车运动市场的业务,成为 MLB 的官方球棒合作伙伴 [8][12][15] - 动力车辆集团通过赢得新客户和扩大业务范围来抵消其他领域的下滑;售后应用集团优化库存、加强经销商关系、推出新产品以实现长期增长 [19][25][28] - 特种运动集团在 Marucci 业务上扩大生产能力、设计新产品,并在垒球业务上进行投资;自行车业务继续推进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 [33][3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但公司在第四季度实现了财务目标,在成本削减和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取得进展;公司将继续专注于运营卓越和战略定位,通过成本优化和运营卓越举措提高利润率和自由现金流 [8][9][36] - 2025 年公司预计 OEM 客户环境仍将面临挑战,但各业务线有增长机会,成本削减计划将在下半年带来收益 [36][5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分析了潜在和计划中的关税影响,目前制造布局相对政策变化具有优势,部分产品将通过成本降低和价格调整来减轻影响;自行车业务受铝关税影响主要由客户承担,影响程度尚不完全明确 [37][3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1: 台湾设施整合后产能与疫情前及业务正常化预期的对比 - 产能与疫情前大致相当,从效率和精益角度看,在相同布局内产能有所增加;未来增长可能在东南亚地区而非台湾 [62] 问题 2: 改装业务、经销商对话及 2025 年经销商数量预期 - 公司与经销商进行了沟通并获得积极反馈,正在与经销商建立良好关系并推动产品创新;为实现增长,需拓展经销商网络并使其多元化 [66][67] 问题 3: 自行车业务 2025 年收入持平的原因 - 公司对自行车业务持保守态度,目前看到了积极信号,如库存得到更好控制、产品推出和多元化良好;认为 2024 年业务触底,新产品推出可能带来增长 [72][73] 问题 4: Marucci 新 MLB 合作伙伴关系的规模和影响时间 - 影响时间主要在第二和第三季度;目前难以量化规模,公司和 MLB 正在探索合作潜力,积极信号表明合作前景良好 [76][77][78] 问题 5: 汽车业务 OEM 方面,与关键合作伙伴就关税问题的沟通及应对计划 - 公司与福特合作的高端产品受关税影响较小;Stellantis 业务有改善迹象,预计关税对现有预测影响不大;丰田业务集中在高端车型,受关税影响相对较小;公司产品定价有指数机制,关税主要影响终端客户需求 [83][84][87] 问题 6: Marucci 业务增长是否仍以低两位数为基准 - 是的,Marucci 在 2024 年表现良好,有三个季度创纪录;2025 年预计实现两位数增长,MLB 合作和新产品将提供助力 [89][90] 问题 7: 公司销售指引的影响因素及高低端预期的假设 - 影响因素主要是产品推出时间和市场接受度,而非宏观改善;要达到高端预期,需产品规划得到有力执行、交付和接受,同时实现 2500 万美元的成本削减目标;低端预期则考虑了宏观和高利率的压力 [95][112][114] 问题 8: 关税影响及应对措施 - 关税情况不确定,公司从供应链控制、成本谈判、采购变更等方面进行应对;最担忧的是关税对经济、终端消费者和 OEM 客户的影响,这难以控制;公司会帮助 OEM 客户解决制造布局问题 [117][118][120] 问题 9: PVG 和 AAG 汽车改装业务的需求趋势 - PVG 高端产品需求保持稳定,Stellantis 业务有所反弹,预计 2025 年持平或有一定增长;AAG 业务情况复杂,高端标志性品牌产品表现良好,中端市场面临挑战,利率对卡车销售有影响;公司将继续拓展经销商关系和产品多元化 [127][129][130] 问题 10: 2500 万美元费用节省是针对 2025 年还是也包括第三和第四季度 - 这是 2025 年的目标,公司正在取得进展,预计主要在下半年实现,涉及关闭设施、人员调整等举措 [138][140] 问题 11: 各业务线 EBITDA 利润率全年的变化情况 - SSG 业务第一季度利润率可能较弱,下半年随着 Marucci 销量回升和成本削减措施生效而改善;自行车业务类似;AAG 业务成本节省和销量增长将推动利润率提升;PVG 业务第一和第二季度环比增长,下半年成本节省措施将发挥更大作用 [143][144][145] 问题 12: 自行车业务在第一季度是否有消费者情绪改善的迹象 - 数据在高端和低端自行车市场有所不同,目前看到了一些积极信号,如第四季度表现略好于预期,库存下降对 OEM 客户有帮助;消费者是否购买新车型还需观察春季 2026 款车型上市后的情况 [149][150][152] 问题 13: 销售指引范围是否假设今年利率无变化 - 是的,指引未考虑宏观或利率变化带来的额外收益 [156]
Monster(MNST)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2-28 02: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达18.1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17.3亿美元增长4.7%,剔除酒精业务后增长4.8%;按外币调整后,净销售额增长7.8%,剔除酒精业务后增长7.9% [14] - 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润占净销售额的比例为55.3%,2023年同期为54.2%;剔除酒精品牌库存准备金后,2024年第四季度该比例为55.5% [14] - 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费用为6.212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5.044亿美元;调整后运营费用增长5.5%,达4.887亿美元,占净销售额的27%,2023年同期为4.632亿美元,占比26.8% [15][16] - 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收入下降12.2%,至3.812亿美元;调整后运营收入增长7.9%,至5.179亿美元 [17] - 2024年第四季度有效税率为29.9%,2023年同期为18.5%;净利润为2.707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3.67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为3.757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4.024亿美元 [18] - 2024年第四季度摊薄后每股收益下降20.8%,至0.28美元;调整后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38美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 [18] - 2024年全年按外币调整后净销售额增长8.4%;调整后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62美元,2023年为1.56美元 [19] - 2024年第四季度国外客户净销售额为7.115亿美元,占总净销售额的39.3%,2023年同期为6.37亿美元,占比36.8%;外币汇率对2024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产生约5230万美元的负面影响 [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酒精品牌业务2024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为349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30万美元,降幅0.8% [4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美国市场 - 截至2025年2月15日的13周内,美国便利渠道及尼尔森报告的所有渠道中,能量饮料类别均有增长;公司能量饮料品牌销售额增长4.4%,其中Monster增长4.8%,Reign下降6.3%,NOS增长2%,Full Throttle下降0.8%,Red Bull增长10% [7][21][22] - 截至2025年2月15日的四周内,便利和加油站渠道能量饮料销售额增长2.8%;公司能量饮料品牌销售额增长2.9%,其中Monster增长3.1%,Reign下降5.2%,NOS下降1.1%,Full Throttle下降2.2%,Red Bull增长8.3% [23][24] - 截至2025年2月15日的四周内,公司在便利和加油站渠道能量饮料市场份额从36.8%升至36.9%,其中Monster份额从29.1%升至29.2%,Reign份额下降0.2个百分点至2.7%,NOS份额下降0.1个百分点至2.5%,Full Throttle份额维持在0.7% [25] 加拿大市场 - 截至2025年1月25日的12周内,加拿大所有可测渠道中,能量饮料类别销售额增长10.3%;公司能量饮料品牌销售额增长10.5%,市场份额增加0.1个百分点至41.4%,其中Monster销售额增长7.1%,市场份额下降1.1个百分点至36.1%,NOS销售额增长13.7%,市场份额维持在1.2%,Full Throttle销售额下降5%,市场份额下降0.1个百分点至0.5% [28][29] 墨西哥市场 - 2025年1月,墨西哥所有渠道能量饮料类别销售额增长11.1%;Monster销售额增长13.7%,市场份额增加0.7个百分点至30%,Predator销售额增长27.9%,市场份额增加0.8个百分点至6.2% [29][30] 巴西市场 - 2024年12月,巴西所有渠道能量饮料类别销售额增长13.4%;Monster销售额增长15.7%,市场份额增加0.9个百分点至47.7% [32] 阿根廷市场 - 2025年1月,受通胀及当地货币价格上涨影响,阿根廷能量饮料类别销售额增长98.7%;Monster销售额增长82.5%,市场份额下降4.5个百分点至51.2% [32][33] 智利市场 - 2025年1月,智利能量饮料类别销售额增长16.2%;Monster销售额增长13%,市场份额下降1.1个百分点至39.5% [33] EMEA市场 - 截至2025年1月26日的13周内,Monster在比利时、英国、荷兰、挪威的零售市场份额增长,在法国下降;截至2024年12月29日的13周内,在捷克、德国、波兰、爱尔兰、西班牙的零售市场份额增长,在丹麦、希腊、意大利、南非、瑞典下降 [34] - 截至2024年12月29日的13周内,Predator在埃及、肯尼亚、尼日利亚的零售市场份额增长 [35] 亚太市场 - 澳大利亚:截至2025年2月2日的四周内,能量饮料类别销售额增长10.5%;Monster销售额增长22%,市场份额增加1.9个百分点至20.4%,Mother销售额下降3.6%,市场份额下降1.4个百分点至9.4% [36] - 新西兰:截至2025年2月9日的四周内,能量饮料类别销售额增长13.8%;Monster销售额增长19.7%,市场份额增加0.7个百分点至15.3%,Mother销售额下降1.4%,市场份额下降0.9个百分点至4.6%,Live+销售额下降0.2%,市场份额下降0.6个百分点至4.6% [37] - 日本:2025年1月,便利渠道能量饮料类别销售额增长5.1%;Monster销售额增长0.4%,市场份额下降2.6个百分点至56.8% [38] - 韩国:2025年1月,所有渠道能量饮料类别销售额增长25%;Monster销售额增长14.8%,市场份额下降4.4个百分点至49.6% [3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持续监测国内外提价机会,于2024年11月1日在美国对部分品牌和包装提价5% [20][57]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推出多款新产品,包括Bang Energy Any Means Orange、Gnarly Grape、Miche等,并计划于夏季在部分国际市场推出Beast [47][49] - 公司对酒精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机会进行探索,推进Predator和Fury等平价能量饮料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推广 [59] - 公司对Monster品牌在中国和印度的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计划从下月起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推出500毫升PET瓶装非碳酸Predator [52] - 行业竞争激烈,Red Bull、CELSIUS、C4等品牌与公司竞争能量饮料市场份额 [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能量饮料类别持续增长,家庭渗透率和人均消费量有增长机会,消费者对能量的需求增加是积极趋势 [7][56] - 公司在非尼尔森渠道持续扩张,爱尔兰的AFF风味工厂为EMEA地区提供大量风味产品,降低了成本 [57][58] - 公司对2025年的创新计划充满信心,认为创新将对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78][80]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10月,飓风Helene和Milton影响了美国部分州的零售销售,北卡罗来纳州Brevard的酿酒厂因洪水关闭一周,11月中旬恢复全面运营 [8][9] - 2025年1月,加州野火、美国恶劣天气影响了销售,但公司尚未确定具体影响 [5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请说明本季度毛利率扩张的驱动因素、11月提价的影响、自产部分能量饮料的情况、铝和关税的风险、铝的套期保值情况以及对今年毛利率进一步扩张的看法 - 本季度毛利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投入成本降低,部分被地理销售组合抵消;11月提价对毛利率有积极影响,但也带来了一些成本,如给可口可乐公司的佣金增加、促销津贴提高等;关税情况难以预测,公司在2025年对铝有一定程度的套期保值,并对中西部溢价也有一些套期保值 [66][67][69] 问题: 请谈谈Monster在美国市场份额的潜在表现、2025年与2024年美国创新管道的对比以及货架空间对市场份额的影响 - 公司已协商增加今年的货架空间,增幅为个位数;美国能量饮料类别预计将继续增长;公司对2025年的创新充满信心,认为创新将对业务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与Any Means Possible的合作以及对Reign品牌的关注 [73][78][81] 问题: 美国能量饮料类别跟踪渠道数据加速增长,但公司在美国的报告结果似乎低于跟踪渠道数据,请评论未跟踪业务部分的情况,特别是小型杂货店、加油站和便利店,以及西班牙裔人口消费的压力情况 - 1月销售受天气影响较大,是个异常情况;Nielsen数据反映的是消费者在零售端的购买情况,与公司销售给瓶装商和经销商的数据存在差异;从最近几周的数据来看,Monster在所有可测渠道的增长率接近8% [87][90][91] 问题: 请详细说明2025年在功能饮料领域的创新计划,以及如何看待某品牌被收购的交易及其对公司计划的影响 - Bang、Reign和NOS等品牌在公司产品组合中有不同的定位,公司将继续合理管理这些品牌;被收购品牌可能会在分销点达到上限后停止增长,公司对自身的产品组合和创新计划充满信心 [96][99][100] 问题: 请说明做出新定价决策时考虑的因素,决策过程以及何时做出决策 - 公司一直在寻找提价机会,此前未对Reign Storm和Bang提价,国际市场也在持续评估定价;定价决策将取决于关税和竞争对手的行动,公司会在不损害品牌的前提下提高价格以增加股东财富 [105][106][107]
香飘飘开奶茶店,背后的 1 个事实和 3 个真相
晚点LatePost· 2025-01-14 09:35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茶饮行业进入存量市场 创新爆款减少 转向效率竞争 品牌通过优化原料 设备升级 门店管理降低价格换取客单 [4] - 奶茶门店密度增加 争夺优质加盟商点位 部分品牌闭店上千家 部分品牌利润率腰斩 [4] - 行业分化出两条路径:以蜜雪冰城为代表的供应链效率路线和以喜茶/霸王茶姬为代表的产品价值路线 中间品牌难以兼顾 [4] - 2023年中国消费者消费超过213亿杯现制奶茶 人均年消费量约15杯 [12] 香飘飘战略转型 - 开设首家现制奶茶快闪店 主打"手冲现泡 一杯两泡"概念 限购2杯 引发排队热潮 [2][4] - 通过现制茶饮方式重做香飘飘 将现制口感转化为标准化快消品 避开房租人力成本 [4] - 采用"冲泡+即饮 双轮驱动"战略 即饮业务占比从2020年17.63%提升至2023年25.13% [9] - 斥资数亿升级生产线 引入UHT瞬时杀菌锁鲜 无菌冷灌技术提升产品品质 [10] 产品创新与市场定位 - 推出Meco果汁茶和兰芳园冻柠茶 Meco上市首年销售额突破10亿 [9] - 原叶现泡轻乳茶价格下探至8元/杯 "一杯两泡"模式下实际价格达4元区间 [5] - 通过门店测试口味 9款产品中3款已上架零售 2款高评价产品考虑大规模生产 [4] - 全国拥有1851家经销商 覆盖40万冲泡终端和30万即饮终端 [10] 品牌年轻化举措 - 2017年设立创新业务线 启用年轻团队开发新产品 [8] - 借鉴好利来模式 将已验证产品概念转化为零售产品 [10] - 改变"香飘飘=冲泡奶茶"的固化印象 提升品牌形象 [8] 行业趋势与机会 - 茶饮产品向零售化发展 日韩市场已形成罐装产品主导格局 [4] - 现制与零售业态并行发展 咖啡行业已验证该模式可行性 [11] - 平价茶饮开拓下沉市场 零售产品覆盖现制无法触达区域 [12] - 轻乳茶成为新竞争焦点 原料简化 制作流程优化 [5]
西磁科技: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2023-05-10 08:14
发行计划 - 公司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1770万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不超2035.50万股[8][39][40][68] - 每股发行价格不低于10.00元/股[8][40] 财务数据 - 报告期内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78.35%、80.61%及80.95%[13][74]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6.24%、33.94%和35.71%,2022年末发出商品整体毛利率为35.35%[14][76]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192.85万元、2695.16万元和5099.71万元,占期末总资产比例分别为9.65%、17.75%和23.96%[16][7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21,979.28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27%[2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4,587.43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2.17%[20] - 2023年1 - 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08.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43%[20] - 2023年1 - 3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23.1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5.52%[20] - 2023年1 - 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7.93万元,较上期同期增长116.54%[20] - 2022年资产总计212,838,019.65元,较2021年增长[37] - 2022年营业收入168,813,650.80元,较2021年增长[37] - 2022年净利润31,593,000.91元,较2021年增长[37] - 2022年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43.94%,2021年为35.91%[37] - 2022年毛利率为35.76%,2021年为33.98%[37] - 公司2021年和2022年经审计扣非前后孰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3.57万元和3077.19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8.07%和28.33%[65] 股权结构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吴望蕤合计持有公司46.44%股份,为控股股东[29][125] - 吴望蕤、童芝萍合计控制公司76.38%表决权,为实际控制人[30][127] - 平安证券直接持有西磁科技103.2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94%[48]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营磁力过滤设备等产品,拥有4项发明专利和16项实用新型专利[34][62] - 公司研发多项技术,如连续在线粉体永磁自动除铁技术等[51] - 公司研发的自动永磁除铁设备解决普通手动永磁除铁设备需停机清理等问题[57] - 公司研发的电磁除铁设备能去除极微小铁磁性杂质,具有自动控制等功能[61] 募集资金项目 - 年产300台电磁除铁器扩产项目总投资6977.53万元,募集资金投入6977.53万元[69] - 年产2万台磁力过滤设备的数字化车间改造项目总投资5101.55万元,募集资金投入5101.55万元[6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募集资金投入3000.00万元[69]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合计总投资15079.08万元,募集资金投入15079.08万元[69] 未来战略 - 公司未来战略包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研发投入等[63] 其他 - 公司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49] - 公司深耕精细除铁领域二十余年,完善产品迭代升级[50] - 报告期内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2.02%、32.87%和24.09%[80] - 报告期内汇兑损益金额分别为损失152.41万元、损失78.02万元和收益173.18万元[80] - 报告期内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13%的出口退税率[8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办妥权属证书的建筑物/构筑物账面价值为24.40万元,占发行人报告期末总资产和净资产比重分别为0.11%、0.20%[93] - 截至报告期末,劳务派遣用工人数占用工总量的比例已降低为3.66%[94] - 2022年董监高薪酬总额332.79万元,利润总额3584.96万元,占比9.28%[180] - 2021年董监高薪酬总额287.27万元,利润总额2187.64万元,占比13.13%[180] - 2020年董监高薪酬总额238.57万元,利润总额1098.79万元,占比21.71%[180]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主体作出多项承诺,如限售、增减持等承诺[181] - 公司及相关主体作出多项长期有效的重要承诺,如稳定股价、分红等承诺[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