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模式

搜索文档
“三无公司”竟能上市?仅46个员工就干到百亿市值,钟睒睒都服气
搜狐财经· 2025-07-16 12:37
公司概况 - IFBH Limited是一家泰国公司,主打if椰子水,2013年成立,2024年收入11.6亿元人民币,其中92.4%来自中国内地市场 [3] - 公司只有46人,包括5个研发人员,20个销售和营销人员,21人负责财务、仓储和人力 [3][14] - 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没有自有工厂、仓库和销售团队,全部业务外包 [1][13] 上市表现 - 2025年6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27.8港元,首日股价上涨42%,收盘市值105.33亿港元 [1][5] - 公开发售创下港股近期纪录,钟睒睒的道合承光私募基金认购84.68万股,首日账面利润近千万港元 [5] 市场地位 - 2024年在中国内地椰子水市场份额达34%,全球排名第二 [1][5] - 尽管市场上有50多个椰子水品牌,仍保持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11] 产品策略 - 主打"100%椰子水、零添加"概念,2018年抓住消费者对添加剂的抵触心理 [7] - 推出三种包装:1升家庭装、350毫升运动装、200毫升迷你装,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9] - 2020年疫情期间抓住健康焦虑,销量大幅增长 [7] 营销策略 - 2017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初期销量不佳,后通过李佳琦、肖战等流量明星带货 [18] - 2020年借瑞幸生椰拿铁热度,单月销量增长300% [20] - 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覆盖高端超市、健身房、便利店等 [18] 运营模式 - 完全外包的生产和物流模式,专注品牌、研发和营销 [13] - 团队分工明确:5人研发优化产品,20人负责市场推广,21人管理后台 [13][14] - 创始人彭萨克坚持"小而精"理念,用最少人力撬动最大市场 [16] 行业趋势 - 中国椰子水市场从蓝海变为红海,价格战导致均价下跌23.5% [26]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Vita Coco、盒马711自有品牌、喜茶瑞幸等 [24][26] - 行业乱象频出,315曝光部分品牌用香精勾兑假椰子水,呼吁出台国标 [28] 供应链挑战 - 原料全部来自泰国,2024年高温导致椰子采购价上涨70%,毛利率从48%降至42% [22] - 供应链完全外包,任一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体运营 [22] - 冷链运输受天气、政策、税率等因素影响大 [22] 未来发展 - 计划推出美妆产品和椰子乳,丰富产品线降低单一产品依赖 [32] - 上市后股价从首日高点下跌近30%,显示市场对其未来存在担忧 [30]
投资者不买周六福的账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3 10:22
公司股价表现 - 2025年7月11日收盘价为34.6港元/股,单日下跌7.49%,总市值149.66亿港元,较开盘价26.7港元仍有涨幅但热度消退[2] - 上市两周内股价曾冲高至52.5港元/股后迅速回落,市场情绪从热捧转向谨慎[4] - 股价下行受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争议、股权集中及上市前突击分红等多重因素影响[5][10] 商业模式分析 - 采用轻资产加盟模式,4129家门店中97%为加盟店,加盟商可外购产品仅需支付品牌使用费[7] - 2022-2024年加盟店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8.43亿、20.2亿、20.41亿元,服务费收入7.98亿、8.33亿、8.49亿元,合计占比超50%[8] - 加盟协议期限仅1年且不限制加盟商代理其他品牌,品牌控制力弱于周大福等老牌竞争对手[8] 资本运作特征 - 创始人李伟柱持股66.72%,其兄李伟蓬持股26.97%,上市后仍合计控制83.4%股权[9] - 2023年分红3亿元,2024年3月及5月分别分红3.48亿和2.97亿元,年内累计派息6.45亿元[9] 行业竞争态势 - 黄金饰品行业依赖品牌溢价,周大福等老字号通过工艺和知名度实现金价及加工费溢价[7] - 中低端市场存在机会,但需强化产品设计、质量控制与渠道建设,当前加盟模式制约品牌升级[11] - 消费者认知中周六福产品以"普货"为主,品牌特色与美誉度不足[8]
刚刚,融创北京总部被拍卖了?
36氪· 2025-07-11 02:53
公司动态 - 融创北京总部从东直门北大街8号的使馆壹号院搬迁至融科望京中心,部分员工迁回天津[1] - 融科望京中心2层办公室因2.76亿金融借款纠纷被司法拍卖,起拍价仅4000万[3] - 公司近期通过配发7.54亿股新股偿付56亿元境内债券,股价从1.3港元低点反弹至1.85港元,最高涨幅达17.83%[9][11] - 境外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75%债权人支持95.5亿美元(约680亿元)债转股方案,预计9月15日完成[12][15] 战略转型 - 孙宏斌成立而今资本切入不良资产赛道,采用"为资本代建"的轻资产模式[24][25] - 而今资本已获得90亿美元募资,计划在上海虹口北外滩和杨浦滨江获取两个核心地块[28] - 公司战略从全国扩张转向聚焦北京、上海、西安等核心一二线城市[22][23] 市场表现 - 上海壹号院上半年实现170亿元销售额,成为全国唯一单盘超百亿项目[18][20] - 外滩壹号院二期和上海壹号院两年累计销售超400亿元,验证品牌价值[20][21] - 项目引入AMC合作方,公司保留小股权但保持操盘权[21] 管理层动向 - 孙宏斌在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7][8] - 公司已完成154亿元境内债务重组,五年内无兑付压力[9] - 管理层提出"一项一策"化解项目风险,重点盘活优质资产[21]
IFBH Limited港交所上市:椰子水龙头的轻资产突围与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7-02 09:54
公司上市表现 - 公司以27.8港元/股发行价登陆港交所,首日股价高开近58%,盘中一度涨超65%,最终收涨42.09%,总市值突破105亿港元 [1] - 香港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超2682倍,国际配售认购倍数达22.93倍,暗盘涨幅超60% [12] - 钟睒睒旗下私募通过国际配售获配84.68万股,首日账面浮盈超565万港元 [12] 行业增长驱动 - 中国椰子水市场规模从2019年1.02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10.9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0.8%,预计2029年将达26.52亿美元 [2] - 健康消费趋势推动椰子水成为含糖饮料替代品,其天然、低卡、富含电解质等特性吸引运动人群、年轻消费者及养生群体 [3] - 渠道下沉加速,分销网络覆盖中国23个省份的便利店、健身房、精品超市等场景,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仅2-3天,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5] 商业模式与效率 - 采用轻资产模式,无自有工厂,依赖泰国代工厂进行无菌冷灌装生产,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达96.9% [6] -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负责运输,分销商负责终端销售,2023-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占比超97%,最大客户占比近50% [6] - 2024年仅46名员工实现1.58亿美元营收,人均创收超2500万元,毛利率从2023年34.7%提升至2024年36.7%,净利率从19.2%升至21.1% [6][8] 产品与品牌策略 - 产品多元化,从经典椰子水到气泡椰子水、果味椰子水,2024年推出电解质椰子水切入运动饮料赛道 [5] - 2024年椰子水收入占比达95.6%,新品Innococo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11] - 营销开支从2023年370万美元增至2024年740万美元,同比激增100.8%,签约肖战、赵露思等明星代言塑造品牌形象 [8] 市场竞争与估值 - 占据中国内地34%市场份额,超第二名7倍 [14] - 以2024年净利润计算市盈率约27倍,高于康师傅16倍,低于农夫山泉40倍 [12] - 瑞银集团、红杉中国、南方基金等11家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3.1亿港元,占发行总数28.07% [12] 未来发展挑战 - 供应链脆弱性,2024年泰国高温导致椰子减产,原料成本上涨被迫提价后又降价应对 [8] - 客户集中度过高,分销商策略调整可能引发销售断崖式下滑 [10] - 计划通过印尼、越南等地布局产能分散风险,2025年募资计划中20%资金将用于产品开发 [14]
46人团队,撑起一个百亿IPO!
搜狐财经· 2025-07-02 02:18
公司上市表现 - IFBH Limited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首日股价高开近58% 收盘暴涨42 09% 市值突破100亿港元[1] - 香港公开发售有23 6万人参与打新 资金超额认购倍率达2682 35倍[2] - 11家基石投资者包括瑞银集团 南方基金 广发国际 工银理财等知名机构[4]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为消费者熟悉的椰子水品牌if 创始人彭萨克来自泰国商业世家 2011年创立General Beverage公司[1] - 2013年开始打造if椰子水品牌 2015年进入中国香港市场 2017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1] -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 全球仅有46名全职员工 其中销售和营销人员20名[4]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if在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连续5年蝉联榜首 2024年市占率达到约34%[2] - 2023年和2024年营收分别为0 87亿美元和1 58亿美元 同比增长80 3%[2] - 2023年和2024年毛利分别为0 30亿美元和0 58亿美元 同比增长90 7%[2] - 公司92%的收益来自中国内地客户[2] 供应链与运营挑战 - 轻资产模式脆弱性显著 泰国高温导致椰子减产时被迫涨价 遭遇其他品牌低价围剿[4] - 代工模式对品质控制存在薄弱性 国家标准缺失和100%椰子水成分存在争议问题[4] - 公司需要平衡轻资产模式与供应链安全[5]
人效碾压拼多多的椰子水上市:46人创11亿营收,钟睒睒「入股」
36氪· 2025-07-02 00:10
IFBH公司上市表现 - IFBH Limited于6月30日在港交所正式IPO,盘中涨幅一度超65%,收盘价39.5港元,市值超100亿港元 [3] - 公司创下今年食品饮料企业港股过会最快纪录,仅用两个多月时间通过上市聆讯 [4] - 招股阶段深受投资人追捧,超购2600多倍,基石投资者包括红杉中国、瑞银等11家机构,共认购约3.1亿港元 [6]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IFBH是一家主营椰子水的公司,椰子水销售占总收入的96%,中国内地市场占比高达92.4%,收入达1.46亿美元 [3] - 2024年公司营收1.58亿美元(约1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0%,在中国内地市场占有率约为34%,连续五年位居第一 [3] - 公司员工仅46人,人均创收2500万左右,高于拼多多的人均1678万元 [5] 市场发展与行业背景 - 椰子饮品在中国市场经历从椰奶到椰子水的认知转变,2022-2023年间因"天然电解质水"特性和健康需求爆发 [10][11] - if椰子水在2022年销售额环比激增300%,2023年长期排在电商平台品类榜首,原料椰子水价格一度从每吨100元涨到4000元 [11] - 行业竞争加剧,盒马、朴朴超市、山姆等推出自有品牌椰子水,价格低至9.9元 [18] 公司商业模式 - 采用轻资产模式,由代工厂负责制造、第三方物流负责运输、分销商负责销售,创始人旗下公司General Beverage为代工厂 [12] - 轻资产模式使公司具备成本优势,便于推出价格更具竞争力的小包装产品 [12] - 2023-2024年营销开支从366万美元增加到736万美元,同比增长超100%,通过IP联名和明星代言提升品牌影响力 [14][15][16] 挑战与未来发展 - 2024年因泰国高温天气导致椰子产量锐减,公司成本暴涨70%,部分产品提价后销量下滑,市场份额从56%跌至30% [17] - 依赖单一品类和外部供应链存在风险,需加强供应链建设和扩充新品 [20] - 蜜雪冰城的垂直整合模式或可借鉴,以应对原料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 [18]
if港股上市:无中国员工,高成长能否 hold 住高溢价?
搜狐财经· 2025-07-01 14:51
上市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以27.8港元发行价登陆港股,盘中股价冲高至46.5港元,收盘涨幅超40% [2] - 散户超额认购倍数达2682倍,冻结资金2594亿港元创港股纪录 [2] - 首日换手率14.59%,市盈率(TTM)40.73倍,显示市场高热度 [11] 商业模式与运营特点 - 采用轻资产"饮料SaaS"模式:生产外包、物流按需计价、渠道GMV抽佣,无折旧与存货压力 [6] - 公司团队仅46人,2024年实现1.58亿美元营收,人均年产值约2500万元人民币 [5] - 员工全部位于泰国(43人)和新加坡(3人),无中国内地员工 [5] 财务与增长数据 - 2024年营收1.58亿美元同比增80.3%,净利润3331.6万美元同比增98.8% [5] - 毛利率达36.8%(5820万美元毛利),净利率稳定在21%左右 [5][13] - 募资计划中45%资金投向新品研发与东南亚市场拓展 [6] 产品与市场地位 - 内地椰子水市占率33%,香港货架份额60%,全球第二梯队头部品牌 [3] - 330mL细腰瓶设计强化"潮玩尺寸"定位,精准匹配年轻消费者审美 [5] - 与Vita Coco直接对标,借瑞幸"生椰拿铁"热潮扩大品类认知 [3][5] 营销与用户粘性 - 2024年签约肖战为代言人,天猫旗舰店访客量激增8倍,单日销量涨300% [8] - 抖音话题肖战if椰子水播放量破10亿,粉丝复购率43%,新增用户留存率超70% [8] - 明星营销费用同比翻倍,但成功将粉丝经济转化为可预测现金流 [8][13] 供应链与行业风险 - 96%椰青原料依赖泰国供应,易受气候异常或地缘波动影响 [2][13] - 轻资产模式削弱品控主导权,外包生产存在潜在质量风险 [2] - 单一品类依赖度高,新品研发与东南亚扩张尚未验证 [2][13] 行业趋势与估值逻辑 - 椰子水从健身饮品转型为年轻人日常"标配",具"液体穿搭"社交属性 [2] - 港股消费板块PE从农夫山泉30倍降至公司发行时27倍,显示温和重定价 [13] - 资本愿为"增长+情绪"买单,80%营收增速支撑当前估值 [13]
if赴港上市,46人撑起百亿市值
虎嗅APP· 2025-07-01 10:42
IPO表现 - 泰国网红椰子水品牌if母公司IFBH Limited于6月30日登陆港股,发行价27.8港元每股,开盘涨57.19%,午间收市报40.00港元,上涨43.88%,总市值约106.67亿港元 [1] - IPO认购异常火爆,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超2682倍,成为今年港股市场最受瞩目的新股之一 [1] - 基石投资人包括瑞银集团、红杉中国公开市场投资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国际、嘉实投资等,国际配售还迎来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参股的基金 [1]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收益约为1.58亿美元(约11.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32%,净利润增长98.9%至3331.6万美元 [2]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达1.46亿美元(约10.69亿元人民币),营收占比高达92.4%,成为绝对主引擎 [2] - 在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连续五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34%,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 [2] - 在香港市场连续九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60% [2] - 全球椰子水饮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5.17亿美元上升至2024年的49.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7% [2] 商业模式与效率 - 公司仅有46名员工(销售营销20人、研发5人),人均创收高达2500万元 [3] - 采用轻资产模式,生产完全外包给泰国代工厂,物流与销售交由第三方合作伙伴,专注品牌运营和市场营销 [3] - 三大产品线中,1L家庭装贡献58%营收,350ml运动款占28%,200ml儿童系列占14% [3] - 毛利率高达36.7% [7] 行业增长与竞争 - 中国椰子水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5亿元预计增长至2025年的260亿元,五年增长50倍 [5] - 2022年通过与头部主播合作,销售额环比增长300%,登上天猫品类销量榜首 [5] - 2024年签约顶流明星肖战作为全球代言人,抖音旗舰店单日GMV突破2000万元,粉丝复购率达到43% [5] - 国际品牌Vita Coco在中国市场占据12%-15%的份额,娃哈哈、统一、椰树等传统饮料巨头以及盒马、朴朴等零售平台纷纷入局 [5][6] - 2023-2025年间,椰子水品牌数量从32个激增至超50个 [6] 价格战与市场份额变化 - 椰子水均价由2023年一季度的每百毫升1.91元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46元,降幅达23.5% [7] - if椰子水在中国内地的市占率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47.48%攀升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55.53%,随后下降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30.33%,2025年第一季度回升至36.42% [7] - 2024年8月,if在中国的代理商下发调价通知,建议零售价涨价约20% [8] 供应链与品控挑战 - 2024年三季度东南亚进口椰子价格出现上涨,老椰价格由每吨两三千元升至四五千元,单个椰子的价格由两三块钱涨到四五块钱,新鲜椰青成本升至2万多元/吨 [7] - 最大代工厂General Beverage同时服务竞品,2023年加工费大涨12% [9]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占同期采购总额的92.3%和96.9% [9] - 2024年最大分销商占47%收入、前五大客户占97.6%收入 [9] 市场拓展与未来挑战 - 公司计划进军澳大利亚和北美市场,将与全球龙头Vita Coco(2024年占据全球近30%份额)正面交锋 [12] - 需应对不同市场的口味偏好:北美偏爱清淡原味,亚洲消费者更喜香甜口感 [12] -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26.52亿美元 [12]
if赴港上市,46人撑起百亿市值
虎嗅· 2025-07-01 07:20
公司上市表现 - IFBH Limited于6月30日登陆港股市场,发行价27.8港元每股,开盘涨57.19%,午间收市报40.00港元,上涨43.88%,总市值约106.67亿港元 [1] - IPO认购异常火爆,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超2682倍,成为今年港股市场最受瞩目的新股之一 [1] - 基石投资人包括瑞银集团、红杉中国公开市场投资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国际、嘉实投资等,国际配售还迎来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参股的基金 [1] 财务业绩 - 2024年收益约为1.58亿美元(约11.58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增长80.32% [1] - 2024年净利润增长98.9%至3331.6万美元 [1]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达1.46亿美元(约10.69亿元人民币),营收占比高达92.4% [1] - 毛利率高达36.7%,2024年营收同比暴涨80% [7] 市场地位 - 自2020年起在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连续五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34%,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 [2] - 自2016年起在香港市场连续九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60% [2] - 2023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内地的市占率为47.48%,2024年第一季度攀升至55.53%,但随后出现下降,2024年第四季度降至30.33%,2025年第一季度回升至36.42% [7] 运营模式 - 仅由46名员工支撑,其中销售营销20人、研发5人,人均创收高达2500万元 [2] - 生产完全外包给泰国代工厂,物流与销售交由第三方合作伙伴,自身专注品牌运营和市场营销 [2] - 三大产品线中,1L家庭装贡献58%营收,350ml运动款占28%,200ml儿童系列占14% [2] 行业背景 - 全球椰子水饮料行业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25.17亿美元上升至2024年的49.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7% [2] - 中国椰子水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5亿元预计增长至2025年的260亿元,五年增长50倍 [4] - 2023-2025年间,椰子水品牌数量从32个激增至超50个 [6] 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Vita Coco在中国市场占据12%-15%的市占率,紧随if之后 [5] - 娃哈哈、统一、椰树等传统饮料巨头纷纷推出椰子水产品 [6] - 盒马、朴朴等零售平台推出自营品牌椰子水,盒马1升装椰子水一度杀至9.9元 [6] - 可可满分、蔻蔻椰、椰子知道等新锐品牌加速布局 [6] 价格趋势 - 过去两年椰子水均价呈现下降趋势,由2023年一季度的每百毫升均价1.91元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46元,降幅达23.5% [7] - if品牌均价相对稳定,降幅为9.6% [7] - 2024年8月,if在中国的代理商下发调价通知,建议零售价涨价约20% [8] 供应链挑战 - 2024年三季度东南亚进口椰子价格出现上涨,老椰价格由原本每吨两三千元升至四五千元,单个椰子的价格也由两三块钱涨到四五块钱,新鲜椰青成本升至2万多元/吨 [7] - 泰国椰子减产导致原料成本暴涨70%,运输周期延长至22天,泰国椰青收购价从18泰铢猛涨至50泰铢 [10] - 最大代工厂General Beverage同时服务竞品,且2023年加工费曾大涨12% [8]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占同期采购总额的92.3%和96.9% [8] 分销渠道 - 2024年其最大分销商占47%收入、前五大客户占97.6%收入 [8] - 若与最大分销商的关系发生负面变动,或与主要客户发生纠纷,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都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8] 市场拓展 - 计划进军澳大利亚和北美市场,将与全球龙头Vita Coco正面交锋,后者2024年占据全球近30%份额 [10] - 需应对不同市场的口味偏好:北美偏爱清淡原味,亚洲消费者更喜香甜口感 [10]
人效碾压拼多多的椰子水上市:46人创11亿营收,钟睒睒「入股」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30 15:01
公司上市表现 - IFBH Limited在港交所IPO,盘中涨幅一度超65%,收盘价39.5港元,市值超100亿港元[4] - 公司仅用两个多月通过上市聆讯,创下今年食品饮料企业港股过会最快纪录[5] - 招股阶段超购2600多倍,基石投资者包括红杉中国、瑞银、对冲基金Jain Global等11家,共认购约3.1亿港元[8] 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营椰子水,销售占总收入96%,2024年营收1.58亿美元(约1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0%[4] - 中国内地市场占比92.4%,收入1.46亿美元,市场占有率约34%,连续五年位居第一[4] - 公司员工仅46人,人均创收2500万左右,高于拼多多的人均1678万元[6][7] 行业背景与竞争 - 椰子饮品市场从椰树椰汁到瑞幸生椰拿铁(2021年销量超7000万杯),再到if椰子水,商业故事不断[9][11] - 2022-2023年椰子水因"天然电解质水"特性成为硬通货,if椰子水销售额环比激增300%[13] -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盒马、朴朴超市、山姆等推出自有品牌椰子水,价格低至9.9元[22] 商业模式与优势 - 轻资产模式:由代工厂制造、第三方物流运输、分销商销售,代工厂General Beverage由创始人创立[14] - 营销开支从2023年366万美元增至2024年736万美元,同比增长超100%,签约赵露思、肖战等代言人[16][17][18] - 踩中健康痛点,类似元气森林早期路径,但对单一品类依赖度高[19] 挑战与风险 - 2023年泰国高温导致椰子产量锐减,公司成本暴涨70%,提价后销量下滑,市场份额从56%跌至30%[20] - 供应链依赖可能被卡脖子,蜜雪冰城自建供应链的模式或可借鉴[20][21] - 低价品牌原材料受质疑,可能成为if椰子水的短暂壁垒[23] 未来展望 - 上市后需补充短板,加强供应链建设,扩充新品以保持竞争力[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