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经济

搜索文档
赛事溢出效应不止在赛场
经济日报· 2025-09-10 22:10
如何更好利用赛事点燃消费热潮?关键在于着眼群体需求,制定精准策略,让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化为实 实在在的消费行为。具体而言,强化支撑,注重引流,制定科学合理的赛事发展规划,建立"政府引导 +市场化运营+社会资本参与"的机制,明确各方权责,定期评估和调整赛事策略,以确保赛事经济的长 期可持续。赛事前后,如何做好接驳?客流量巨大,如何保障安全?安检的便捷、门票的防伪、流程的 简化等,都需要系统协调、流畅运转。 还要做好"赛事+"文章,推动"赛事+旅游""赛事+文创""赛事+健身"等融合发展,持续助力地方经济发 展。比如杭州亚运会结束后,有的地方改造比赛场馆向市民开放,助力全民健身;有的结合旅游项目和 节庆活动,举办山地自行车赛等赛事,带动当地民宿发展和农特产品消费;还有的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 群众性赛事,吸引更多游客打卡,让赛事的溢出效应不止在赛场。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杭州亚运会、哈尔滨亚冬会等大型赛事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显著增长;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 季后赛等职业赛事门票销售火爆;"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超380亿 元……"十四五"时期以来,我国赛事经济蓬勃发展,全方位带动相关产业 ...
“体育+”上场,消费上扬
搜狐财经· 2025-09-10 07:10
国家体育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达1491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5%。2021—2023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 11.6%。"我国体育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新兴业态加速兴起,近年来,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 鸫表示。 体育消费市场规模正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的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销售同比增长22.2%,福建、四川、广西等7地监测的500余场重 点赛事活动,带动场均消费超3000万元。 消费结构也在优化升级,赛事活动、体育培训、健身休闲成为消费的新热点。除了"浙BA"等赛事活动外,飞盘、"新三板"、攀岩、滑雪、越野跑等小众潮 流运动兴起,也带动相关装备和培训市场的火热。此外,数据显示,2024—2025年冰雪季,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量达2.56亿人次,同比增长13.5%,场 内消费金额达到786.13亿元。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约2亿人次,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同时,"体育+"融合业态不断深化,体育与文旅、商务、教育、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四川结合世运会等赛事,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跟着赛事去旅 ...
赛事经济火热出圈,体育消费迎来政策东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9 14:19
行业政策与目标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并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1] - 国家体育总局将加强政策研制 加快编制"十五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研究体育赛事经济政策文件 深化体育赛事带动消费监测试点工作 [3] - 推动道路 水域等公共资源进一步向体育赛事活动开放 优化审批流程 提高审批效率 鼓励各地将办赛服务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 [3] 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体育产业在过去11年发展迅速 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上升 由2012年的34.6%上升至2023年的72.7% [2] - 2024年上半年限额以上的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销售同比增长22.2% 福建 四川 广西等7地监测的500余场重点赛事活动带动场均消费超3000万元 [6] - 2024年1-2月全国限额以上单位体育 娱乐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 2024-2025年冰雪季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2.34亿人次 同比增长15.7% [7] 体育消费趋势 - 体育消费从传统体育服装 鞋帽 器材等商品消费 逐步扩展到赛事观赏 健身休闲 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 [6] - 美团闪购数据显示2024年6月以来跑步鞋 运动T恤 篮球鞋等运动鞋服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0% 游泳用品 骑行用品等商品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倍 [6] - "十三五"时期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年均复合名义增速达到12.5% 预计"十五五"时期体育消费规模还将保持高速增长 [7][8] 赛事经济发展 - 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 市场潜力大 发展前景广 对促进消费 扩大投资 推动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2] - 山东省2024年上半年举办500人以上赛事739场 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6亿元 间接经济效益达113亿元 [2] - 推动足球 篮球 排球职业联赛建设 培育乒乓球 羽毛球 网球等自主IP赛事 提升群众观赛体验 [3] 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 - 我国体育场地总面积为42.3亿平方米 新建成的体育公园达到1547个 [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 继续支持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通过中央资金直接投入引导地方推进运动场地建设 [8] - 橙狮体育自研推出融合AI视觉算法的智慧球场解决方案"橙狮慧影Smartshot" 已在全国部署100多块篮球 网球场地 [5]
6日全市迎客72.8万人次,文旅消费总额7.3亿元,重点商圈街区揽金12.3亿元
南京日报· 2025-09-08 02:45
核心观点 - 苏超赛事带动南京文旅消费显著增长 单日文旅消费总额达7.3亿元(环比增6.1%) 游客量72.8万人次(环比增20.3%) 重点商圈交易金额12.3亿元(较上月同期增5.4%)[1][2][3][4] - 赛事通过"1+3优惠活动"及跨城消费券等政策有效吸引外地游客(外地游客占比60.1%) 并联动住宿、餐饮、零售等多业态消费提升[2][4][5] - 全域观赛模式与文商旅体融合活动形成消费新动能 购物消费环比增52.9% 娱乐消费环比增47.9% 夜间消费集聚区增长超18%[3][4] 赛事运营与客流表现 - 苏超南京队主场赛事吸引60817名观众 创单场上座率新纪录[1] - 赛事日监测点接待游客72.8万人次 环比前日增长20.3%[1] - 外地游客占比60.1%(省外46.5%+省内其他城市13.6%) 显著高于暑期平均水平[2] 消费数据表现 - 文旅消费总额7.3亿元 环比增长6.1%[1][4] - 重点商圈交易金额12.3亿元 较上月同期增长5.4%[1] - 购物消费额环比增52.9% 娱乐消费额环比增47.9% 游玩消费额环比增16.1%[4] - 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消费额环比增长50%(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和34.7%(长江路)[4] 业态联动与政策刺激 - 409家经营主体为持票球迷提供福利 覆盖景点免票、半价等优惠[2] - 推出"徐宁跨城消费券"及"酒店+赛事门票"组合产品 降低跨城观赛成本[4] - 第二现场活动(如国展中心HI啤露营集市)两日迎客约5000人次 带动餐饮零售消费[3] - 商场超市客流量环比增11.5% 住宿餐饮类环比增10.6%[1] 住宿行业表现 - 7家酒店入住率超90% 包括南京中心大酒店、紫金山庄等[5] - 核心区域酒店入住率均超79%(南京站89% 夫子庙85% 南京南站82% 奥体中心79%)[5] - 酒店推出球迷主题房、观赛套餐及接送服务 强化消费体验[5]
中国20项举措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年蓝图锚定7万亿规模激活消费潜力
长江商报· 2025-09-07 23:10
政策目标与产业规模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提出20条重点举措 目标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并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2] - 体育产业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和国民经济增长新动力 [3] 赛事经济与消费场景 - 专项政策将支持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 民间赛事如"苏超"已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联动发展 [3][4] - 拓展体育消费场景措施包括发放消费券、消费满减、数字人民币红包 鼓励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向体育消费领域投放资源 [5] 户外运动与冰雪经济 - 制定新一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差异化发展山地户外、水上、航空等项目并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5] - 持续实施全国冰雪消费惠民措施 培育壮大冰雪经济 [5] 企业发展与产业链建设 - 体育相关企业现存量超1700万家 2025年前8月注册323.4万家同比增长10.08% [6] - 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体育产业投资 扩大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并引导体育装备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 [6] - 体育总局2024年认定14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涵盖场馆设施、健身器材、智能穿戴等领域 [7] 产业融合与要素支撑 - 推动体育与科技、传媒、养老等产业复合经营 支持数字化转型并打造体育产业集聚区 [7] - 强化金融支持措施包括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支持体育企业上市、再融资及发行债券 [7]
白露?赛事经济跑出加速度|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01:16
赛事经济整体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7地监测的511场重点赛事活动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拉动超过3000万元[1] - 2023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 增加值达1.49万亿元 其中体育服务业占比达72.7%[8] - 国家体育总局2025年4月公布30个城市入选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名单 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等[9] 省级足球联赛的消费拉动效应 - 苏超联赛前十轮60场赛事吸引149.4万人现场观战 线上直播观看达13.3亿人次[3] - 苏超前六轮带动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大场景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 同比增长42.7% 其中省外游客在出行和餐饮场景支付占比分别达28.8%和19.7%[3] - 常州苏超主场胜利后周末抖音酒店订单同比增长17倍 南通主场日全市接待游客78.1万人次 旅游消费4.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3.1%和41.5%[3] 赛事与文旅融合新模式 - 赣超联赛覆盖江西11个赛区百余个景区 通过票根经济实现赛事引流与消费闭环[5] - 赣超话题在抖音总播放量达8.8亿次 延伸文旅话题播放量约1亿次[5] - 赛事结合红色文化形成传播热点 赣州对阵吉安场次4万人合唱《十送红军》视频获赞超28万[6] 大众参与型赛事的规模与效益 - 2025年上半年全国举办马拉松赛事超300场 参赛规模超320万人次 其中无锡马拉松和武汉马拉松报名人数均超40万[9] - 无锡马拉松期间42.6万观众和跑者带动周边产业效益达5.05亿元 同比增长78.2%[9] - 赛事通过降低参赛门槛、融入地方特产等方式强化地域标签和情感共鸣[8]
成都赛事经济再发力 世界体育舞蹈大赛将创新举办公园城市周末舞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4:51
赛事规划 - 第十三届世界体育舞蹈大赛将于2025年9月20日至21日在成都市金牛区城北体育馆举行 这是成都自创品牌的大型国际体育舞蹈赛事 已连续举办12届[1] - 本届大赛采用"8+3+5+1+N"创新办赛模式 包括8项赛事、3大仪式(新闻发布会/欢迎仪式/开幕式)、"5进"活动(进企业/学校/商圈/社区/公园)、1场公园城市周末舞会及N场配套活动[1] - 9月13日将首次举办公园城市周末舞会 打造体育/文创/美食市集 为体育舞蹈爱好者及市民提供特色周末体验[1] 经济效益 - 成都市体育舞蹈爱好者数量超过40万人 相关产业(表演/教学/服饰销售及旅游/餐饮/文娱等)产值总量超过20亿元[2] - 大赛通过"体育+文旅""赛事+惠民"模式拉动文商旅体全链条消费 每年举办将带来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1][2] - 体育舞蹈已成为促进全市体育产业与体育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2] 赛事影响力 - 大赛延续成都世运会热度 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选手参与 持续放大"世界赛事名城"声量[1] - 外籍裁判谢尔盖·辛金斯(世运会"九头身裁判"网红)将以技术官员身份参与本届裁判工作[2] - 配套活动营造"全城热舞"全民健身氛围 深化体育与文旅融合[1]
群众乒乓赛事亮相热门商圈 国球点燃体育消费活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5 12:34
赛事经济模式创新 - 京津冀乒乓球友谊赛在首钢园六工汇购物中心举办 实现体育赛事"进商圈"模式创新[1][3] - 赛事与WTT中国大满贯场馆形成联动 通过商场办赛提升赛事人气和项目普及度[3] - 石景山区持续推进体育赛事"三进"(进景区/街区/商圈) 已在万达/喜隆多等商圈举办多场国球进商区活动[5] 经济效益体现 - 去年WTT中国大满贯显著带动首钢园及周边消费场所/文旅点位的客流量和销售额[5] - 体育赛事成功将人气和流量转化为假日经济增量 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助力[5] - 石景山区制定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及配套政策措施[7] 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 "赛事+"产业融合模式持续释放赛事经济新动能 激发体育消费潜力[7] - 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实现体育业态与商圈经济/夜经济等城市经济形态的有机结合[7] - 未来将继续通过体育赛事活动为首都城市西大门建设贡献体育力量[7]
力盛体育(002858):25年半年报点评:25Q2收入业绩高增,基本面加速
中泰证券· 2025-09-05 10:38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5%-15%之间 [3][7] 核心观点 - 公司25Q2基本面如期加速 收入和利润均呈现高增速 [4] - 公司将持续受益于促体育消费的政策设计和产业趋势 [4][5] - 切入高尔夫球赛事运营推动基本面加速 [5]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2.72亿元 同比增长21.9% 归母净利润0.15亿元 同比增长12.0% [5] - 2025Q2实现收入1.63亿元 同比增长38.5% 归母净利润0.09亿元 同比增长318.9% [5] - 2024年营业收入4.41亿元 同比增长9% 2025E预计达5.22亿元 同比增长19%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0.39亿元 同比增长80% 2025E预计转正至0.32亿元 同比增长181% [3] - 综合毛利率23.0% 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2.2% 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7.3% 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5] 业务运营 - 2025H1运营体育赛事55场次 较2024年同期45场次显著增长 [5] - 新增运营China GT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和中国男子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 [5] - 体育场馆经营收入0.67亿元 同比增长22.7% 体育赛事经营收入1.92亿元 同比增长30.2% [5] - 期末运营及在建专业赛车场3家(2024年同期4家) 品牌体验中心2家(2024年同期4家) 赛卡联盟连锁卡丁车场馆12家(2024年同期13家) [5] - 力盛赛车学校开办培训30期 较2024年同期25期增长 [5] 行业环境 - 体育总局将研制推动赛事经济的政策文件 推动赛事成为激活消费、拉动经济和提升形象的"强引擎" [5] - 国常会会议强调调动市场力量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和消费规模扩大 提高体育经营主体活力 [5]
抖音2025暑期城市文旅数据报告: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成新风尚,北京、上海、成都、南宁、南京成五大“演唱会之城”
江南时报· 2025-09-05 05:47
暑期文旅消费整体表现 - 抖音平台酒旅团购订单量和销售额均同比增长46% [1] - 滨海游和小城游需求旺盛 秦皇岛 威海 日照 承德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城市酒旅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 [1][20] - 上海 北京 杭州 郑州 成都 西安 重庆 秦皇岛 青岛 南京入选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1] 住宿业务增长显著 - 酒店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71% 销售额环比增长82% [5][21] - 平台推出日历房团购 直播特惠通兑券 品牌会员体验券包等创新产品 [5][21] - 常州因体育赛事带动周末酒店订单量同比暴增17倍 [7][28] 景区旅游持续升温 - 景点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41% 销售额环比增长55% [5][23] - 开封万岁山武侠城 北京环球度假区 南京牛首山等景区受欢迎 [5][24][26] - 非遗游相关内容同比增长121% 相关酒旅订单量环比增长327% [15][43] 体育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 汉超等赛事话题曝光超300亿次 [11][27] - 苏超带动江苏消费77亿元 同比增长48% [7][12] - 赛事联动景区消费 中华麋鹿园消费增长96% 中华恐龙园增长88% [9][11] 演唱会带动消费热潮 - 邓紫棋 五月天 张韶涵等演唱会最受欢迎 [12][30] - 北京 上海 成都 南宁 南京成为五大演唱会之城 [12][36][38] - 宣售一体模式成效显著 五月天北京站带动1.3万订单 华晨宇沈阳站推动当地消费增长20% [42] 区域特色活动成效 - 北京夏日美食节带动订单量增40% 销售额增80% [46] - 湖州暑期酒旅订单量同比增长122% [50] - 山海经过的夏天活动带动81亿元避暑经济 [53] - 烟火城市系列推动区域消费 成都销售破6亿元 重庆夜间交易额增257% [55] 平台保障措施 - 推出确认后无房必赔 入住不满意退等保障条款 [16][58] - 提供不可抗力保障和7×24小时服务 [16][62][64] - 通过免费升房 赠送早餐等方式提升消费体验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