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保护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加拿大为“忠诚”付惨痛代价!中方反击刀刀见血,盟友却坐视不理
搜狐财经· 2025-09-16 19:31
从"忠诚测试"到经济风暴:加拿大对华贸易政策的代价 加拿大近期对中国商品设置的贸易壁垒,并未如渥太华当局所愿,换来预期的盟友青睐,反而将自己推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风暴。这并非简单的贸易摩 擦,更像是一场仓促且代价高昂的"忠诚测试",一场充满政治算计却牺牲经济利益的冒险。 政治豪赌,经济买单:盟友的"投名状" 渥太华此番对华贸易政策的突然转向,其根源并非出于自身经济的考量,而是迫于外部政治压力的驱动。为了向某个盟友"表忠心",加拿大甘愿将数十年建 立起来的贸易合作基础置于险境。对中国钢铁、铝制品加征的四分之一额外关税,以及对中国电动汽车施加的百分之百限制性关税,这些举措如出一辙地模 仿了其他国家的做法,却未曾深入评估对本国经济的潜在冲击。有消息称,在某国国家安全顾问结束访加行程后不久,加拿大便迫不及待地升级了对华关 税。去年十月首次提议,今年六月卡尼政府更是变本加厉,对中国钢铁产品额外加征25%关税。 加拿大原本期望通过对华强硬来换取在钢铁和汽车关税上的让步,然而,现实是对方并未给予任何实质性的贸易优惠。卡尼总理亲自宣布对所有带有"中国 制造"标签的钢铁产品征收25%关税,并削减了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国家钢铁的 ...
中国订单归零,美国豆农:中国不要,只能搅碎
搜狐财经· 2025-09-16 06:01
行业影响 - 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导致美国大豆价格竞争力大幅下降 贸易格局改变[1] - 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凭借较低价格和稳定供应迅速填补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空缺[3] - 美国大豆价格比三年前暴跌40% 同时种植成本持续攀升使豆农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3] 贸易数据 - 中国订单归零导致美国损失1400万到1600万吨大豆订单 相当于对华出口量一半以上[5] - 美国无法找到替代市场弥补中国市场空缺 全球没有类似规模的大买家[5] - 美国大豆协会确认中国市场没有任何新订单迹象 采购完全停止[3] 供应链调整 - 中国已构建多元化大豆供应体系 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5] - 从巴西等国进口大豆数量持续增加 进一步削弱美国大豆市场地位[5] - 此次事件坚定中国构建多元化供应体系保障粮食安全的决心[7] 产业现状 - 美国豆农面临大豆积压滞销困境 部分采取搅碎处理方式[1][3] - 美国农业机构预测行业正面临危机 形势极其严峻[3] - 美国政府提出不切实际的增加订单要求 但无法打动中国市场[5]
美国提议征收25%外包税,印度IT行业感到巨大焦虑和压力
搜狐财经· 2025-09-16 00:18
法案核心内容 - 美国参议员提出《雇佣法案》提案 对优先雇佣外国员工而非美国本土员工的美国企业征收25%税款[1] 印度IT行业影响 - 印度IT行业规模达2830亿美元 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7%以上[3] - 外包支出实际税率可能高达60% 每100万美元外包额需额外支付60万美元税款[4] - 美国客户已因通胀压力和关税不确定性推迟非必要技术支出[4] - 客户签署合同时间延长 续约周期延长 转型资金到位延迟[8] 主要受影响企业 - 苹果 美国运通 思科 花旗集团等美国知名企业均为印度IT服务重要客户[3] 法案动因 - 美国政府认为过多工作岗位流向印度影响本土就业[4] - 征收税款将用于美国劳动力培养[4] 行业背景 - 印度凭借人才优势和成本优势成为全球IT服务重要供应商[6] - 美国企业通过外包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6] 法案前景 - 法案通过可能性不大 因高度依赖外包的美国企业将大力游说反对[8] - 最可能结果为法案内容被削弱 执行时间推迟[8] - 事件促使印度IT行业考虑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度[8]
墨西哥欲对中国等国加税 出于什么目的
第一财经· 2025-09-15 14:12
在墨西哥有个说法:墨西哥最大的悲哀,就是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 在美国国务卿鲁比奥9月3日结束对墨西哥的访问后,9日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就向国会下议院提交修法提 案,对没有与墨西哥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最高达50%的关税。由于中国是没有与 墨西哥达成自贸协定的主要国家,外界猜测这条修法提案主要针对中国。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林剑9月15日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中墨两国都是重要的全球南方国家,互利 共赢是中墨经贸合作的本质特征。中方高度重视中墨关系发展,希望墨方相向而行,共同维护良好的国 际经贸环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所长孙岩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辛鲍姆属于左翼阵营,对华态度 比较友好。在他看来,墨西哥出此政策是因为墨西哥对美国的依赖程度非常大,尤其美国近期在移民和 禁毒问题方面对墨西哥施加了很大压力。 墨西哥拟加关税 辛鲍姆在3月就表示,要重新审议对中国的关税,在这半年期间,不断有消息传出,最终方案会在9月出 炉。对于新政,辛鲍姆解释道:"目标是加强国内生产。" 根据提案,墨西哥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与墨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将汽车、玩具、钢铁、纺织品和塑 料制品等约1400项税目产 ...
墨西哥欲对中国等国加税,出于什么目的
第一财经· 2025-09-15 13:50
墨西哥关税政策调整 - 墨西哥拟对未签署自贸协定国家征收最高50%进口关税 涉及约1400项税目产品包括汽车、钢铁、纺织品等 [3] - 关税调整主要影响中国、韩国、印度等国家 中国作为墨西哥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将受显著冲击 [3] - 提案由国家复兴运动党主导 该党在国会占多数席位 预计通过概率较高 [3] 汽车行业影响 - 墨西哥电动汽车协会成员包括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 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关税已从0提升至15% [3][4] - 2025年1-7月中国向墨西哥出口汽车32.2万辆 墨西哥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出口市场 [4] - 关税上调可能导致墨西哥本土车价上涨 新能源车成本上升 影响800个销售点及32亿美元投资 [4] 美墨贸易关系 - 美国对墨西哥维持25%汽车关税及50%钢铝铜关税 但允许USMCA框架内产品豁免 [8] - 墨西哥是美国最大进口来源国 但美国可从他国寻找替代供应源 形成非对称依赖关系 [8] - 美墨加协定将于2026年7月进行联合审查 美国以续签为筹码施压墨西哥 [8] 地缘政治动因 - 墨西哥政策被解读为增加财政收入及讨好美国政治势力 美国在移民和禁毒问题上持续施压 [1][5] - 墨西哥总统强调措施不针对中国 称墨中关系良好 新关税旨在提升本国生产力 [5] - 美国曾威胁对墨西哥所有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 双方经谈判后延长协议90天 [7][8]
东西问丨约瑟:世界变局下的RCEP如何往前走?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1:40
东西问丨约瑟:世界变局下的RCEP如何往前走? 中新社海口9月15日电 题:世界变局下的RCEP如何往前走? ——专访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约瑟 中新社记者 王子谦 张茜翼 2025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第四年。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 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生效实施以来,区域内贸易规模总体保持增长,区 域投资稳步增长,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融合发展。RCEP已成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引 擎。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今年5月发布的《2025RCEP发展报告》显示,RCEP正式生效以来, 区域内货物贸易规模稳步增长,其中对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的贸易 促进效果最为明显;RCEP所涵盖的区域已成为全球投资活动增长最强劲的区域之一,东盟是RCEP成 员中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地,2023年吸引全球FDI占区域比重达49.2%;区域中间品贸易增势 明显,占贸易总额比重由2021年的65%上升至2024年的68.3%。 2025年5月24日,2025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活动之一的"高端 ...
美国公布加税名单,五国被征高税,拒绝牺牲中国利益,越南被算计了
搜狐财经· 2025-09-15 08:45
2025 年,一则来自光明网的报道搅动全球贸易格局 ——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 7 日突然抛出贸易领域的 "重磅炸弹":宣布从 8 月 1 日起,对日本、韩国等 14 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分别征收 25% 至 40% 的高额 关税。这位美国前总统还在自己创办的 "真实社交" 平台上,如同分发宴会邀请函般,公开了写给 14 国 领导人的信函。信中罗列的征税理由看似冠冕堂皇,诸如 "平衡贸易逆差""保护本土产业",实则藏着 单边主义的锋利獠牙。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关税风暴中,日本与韩国的反应堪称 "镜像对照",截然不同的态度背后,是两国对 自身利益的精准权衡。特朗普给这两个长期盟友开出的税率清单里,韩国被维持 25% 的 "老朋友价", 日本却多了 1% 的 "特别待遇",看似微小的数字差异,在东京政坛激起轩然大波。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参 院预算委员会上罕见拍案而起,语气强硬地表示:"美国这种单方面提税的做法,我们深表遗憾,日本 绝不会在贸易主权问题上屈膝让步。" 反观首尔,其反应则像被暴雨打蔫的花朵,满是妥协与退让。韩国新政府发言人在记者会上,用 "将推 进国内改革以减少对美贸易顺差" 的温和表态,把 "妥协" 二字写得明明 ...
卢拉在美国《纽约时报》撰文:巴西民主与主权不容谈判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5:01
贸易关系 - 美国对巴西商品加征50%关税 [3] - 过去15年美国与巴西双边贸易累计顺差达4100亿美元 [3] - 近75%的美国产品进入巴西时已免关税 [3] 政策立场 - 巴西愿意与美国就任何能够互利互惠的议题进行谈判但民主和主权不在谈判范围内 [1] - 美国推动就业回流和再工业化无可厚非但对其他国家采取单边行动是错误的药方 [3] - 所有数字平台在巴西都受相同法律约束旨在保护家庭免受欺诈虚假信息和仇恨言论侵害 [4] 争议指控 - 美国指责巴西在数字贸易和电子支付服务方面存在不公平做法以及未能执行环境法被指毫无根据 [4] - 美国政府对巴西加征关税被批评为被误导和不合逻辑且举措背后缺乏经济依据表明有政治动机 [3][4] - 特朗普政府指控巴西司法系统针对并审查美国科技公司被指错误且将监管称为审查是不诚实的 [4]
2025泰达论坛:中国汽车出海8大难关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5 01:21
贸易保护主义 - 逆全球化浪潮加剧产业标准、市场、供应链碎片化,形成多中心全球化格局 [2] - 多国通过加征关税、提高技术标准削弱中国汽车价格优势并增加合规复杂性 [3] - 中国品牌"内卷外挂"模式可能影响供应链质量与海外消费者信任度 [4] 数据跨境 - 全球146个国家出台190余部数据安全法规,欧盟GDPR及美国新行政令强化数据合规要求 [5] - 企业需评估重要数据或大量个人信息出境必要性,可通过内部法务或第三方机构实施 [6] 动力电池回收 - 中国锂离子电池制造成本近十年降至原成本的1/8,欧洲对电池回收材料比例及锂回收率有明确要求 [7] 知识产权纠纷 - 中国企业专利诉讼增多,如小鹏、比亚迪、吉利、欣旺达在海外被诉,整车利润约2000元人民币中许可费占比达10% [8] - 行业知识产权年支出300亿元,收入仅50亿元,净支出逾200亿元,需降低通信许可费压力 [8] 品牌认知 - 中国品牌需跳出"高价格=豪华"误区,通过价值观共鸣吸引客户,如小米、迪士尼案例 [9] - 海外市场需差异化策略,比亚迪皮卡在澳洲单月销量超5000辆,推动品牌排名前四 [9] 技术壁垒 -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趋势下需满足R155、R156等复杂体系认证,且不同国家要求差异大 [10] - 技术壁垒延伸至全产业链,电池合规需覆盖全链条 [11] - 新兴道德壁垒、绿色壁垒要求对临近产业有全面了解 [12] 海运短板 - 上半年滚装运输占汽车出口总量75%,但中资船公司发运量仅占15% [13] - 全球750艘远洋滚装船中中资仅57艘(占比7.6%),虽新船投入增加但运力仍不足 [13] 出口信保 - 出口信用保险为政策性工具,用于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非营利性 [14] - 企业可关注综合险+出口前附加险、特定合同保险、"次主权"业务及海外投资险中的兼并业务 [14]
美国农民慌了,大豆收获堆积如山卖不出去,最大买家中国未下一单!
搜狐财经· 2025-09-15 00:39
当下正值美国大豆收获季,美国农民却深陷焦虑。曾经的大豆进口大国中国迟迟未下订单,美国农民面临的形势愈发严 峻。美国豆农的销售情况异常艰难。因中国未下单,高达 1400 万至 1600 万吨的对华大豆订单无法落实,大量大豆积 压。豆农们望着堆积如山的大豆却找不到销路,心急如焚。 美国农民的绝望情绪日益浓烈。不少农民通过 TikTok 等平台喊话,试图引起关注。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在信中指出,农 户们正承受着极大的财务压力。一方面,大豆价格持续下跌,收入大幅缩水;另一方面,种植成本不断上涨,这一增一 减让农民苦不堪言。 对于当前困境,美国豆农期望强烈。他们纷纷敦促特朗普在贸易谈判时优先考虑大豆议题,希望早日恢复与中国的正常 贸易往来,让大豆有稳定销路。 未来中美农产品贸易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但从长远看,中美两国都是农业大国,在农产品领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只有 摒弃贸易保护主义,遵循市场规则,通过平等、互利的谈判,才能实现双方农业的共赢发展。 若美国能在贸易谈判中展现诚意,优先解决大豆贸易问题,恢复与中国的正常贸易往来,美国农民或许能摆脱销路困 境。而中国也会基于市场需求和公平原则,合理安排农产品进口。如此,中美农产品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