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搜索文档
在变化中求发展的中国智慧(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02
过去3年,我走访了许多位于广东和福建的工厂。这些工厂扎根民营经济一线,生产范围涵盖家具制 造、儿童食品加工、消费电子等领域。当美国加征关税时,这些中国企业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扩展与 其他国家企业的合作,统筹业务布局。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这些企业展现出非凡的灵活性和在变化中 求生存、谋发展的智慧。虽然面临美国关税挑战,但中国产业链仍具备强大的适应性。正如活水总能找 到出路,贸易流向也迅速适应新形势——中国通过其竞争优势深嵌于全球生产网络之中。通过这一轮贸 易摩擦以来的情况不难看出,中国在外交上愈发自信,经济上展现了巨大韧性。 正如活水总能找到出路,贸易流向也迅速适应新形势——中国通过其竞争优势深嵌于全球生产网络之中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频繁加征关税,加剧了全球经贸的动荡形势。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美国关 税政策实际上是在对美国消费者加税。所谓关税能有效振兴美国制造业的说法,基本上是一种幻想。美 国经济结构侧重于高科技和服务行业,若要真正实现制造业回流,不仅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其成效也 难以预料。 (作者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 中国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为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
新华鲜报|高“含科量”!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 2025-09-22 21:08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区块链等快速发展,不仅深度影响社会经济活 动,也在深刻改变着'科技-产业-金融'的融合发展态势。"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说,如何更好地服务高质 量发展,成为摆在金融市场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才能让科技企业迸发活力、资金更好实现价值,金融管理部门可以从哪些方面 发力?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长高达27.2%,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 1/4……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管理部门的负责 人透露出一个个高"含科量"数据,展现出金融助力科技创新的"加速度"。 资金缘何不断流向科技领域? "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 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道出近几年金融体系在科技领域所下的功 夫。 "十四五"期间,从明确科技金融的"施工图",到15项举措支持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再到创新推出债 券市场"科技板"……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举措加速落地,科技金融领域的变化显而易见。 发布会上的一组数据 ...
高“含科量”!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 2025-09-22 16:45
高"含科量"!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记者吴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区块链等快速发展,不仅深度影响社会经济活 动,也在深刻改变着'科技-产业-金融'的融合发展态势。"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说,如何更好地服务高质 量发展,成为摆在金融市场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才能让科技企业迸发活力、资金更好实现价值,金融管理部门可以从哪些方面 发力? 因研发周期长、见效慢,科技企业发展成熟往往需要漫长的过程。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提出,培育 壮大耐心资本,着力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 元,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85%,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长高达27.2%,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 1/4……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管理部门的负责 人透露出一个个高"含科量"数据,展现出金融助力科技创新的"加速度"。 资金缘何不断流向科技领域? "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满足科技型企业不 ...
新华鲜报丨高“含科量”!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新华网· 2025-09-22 16:04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框架 - 金融管理部门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 持续提升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2] - "十四五"期间明确科技金融"施工图" 推出15项举措支持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2] - 金融管理部门着力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3] 科技企业融资表现 -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长高达27.2%[1]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2]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1]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1] - A股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2] 保险与跨境融资支持 - 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0万亿元 首台套、首批次保险支持创新应用项目3600个[2]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 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85%[3] - 外汇局升级推广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 提升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自主借用外债额度[3] 资本市场改革举措 - 证监会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 推进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4] - 改革支持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优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茁壮成长[4] 重点支持技术领域 -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以及生物医药与新能源研发前沿[2] - 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区块链等技术深度影响社会经济活动[3]
A股进入百万亿新阶段,吴清部署四大着力点
第一财经· 2025-09-22 10:53
"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据吴清 介绍,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为更加包容优质企业上市,今年6月以来,在科创板推出设置成长层等举措,目前已有3家未盈利科创企 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创业板第三套标准也迎来首单受理。 从投资端看,相比"十三五",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力度在近五年显著增强。吴清称,这5年上市公司通 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 资金额的2.07倍。另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A股市场近五年实施股份回购5500亿元,处于历史最⾼⽔ 平。 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10万亿、21万亿、100万亿,A股市场"十四五"期间在分红回报、中长期资金入市以及总体市值等方 面,都跃上了新台阶。 9月22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披露的一系列数字,直观地展现了中 国资本市场过去五年的显著变化。同时,他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从四个方面持续着力,提升基础制 ...
吴清:非常感谢把五年一度的会上最后问题留给我
搜狐财经· 2025-09-22 10:26
9月22日下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 展成就。 有记者问:去年9月以来,A股市场走势稳中向好。中央政治局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强调,要持续稳定和 活跃资本市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请问证监会下一步将如何落实这些部署要求? 在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区块链等技术快速发展,不仅 深度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也在深刻改变着"科技-产业-金融"的融合发展态势。近年来,国际上主要金融 市场都在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制度机制和产品服务创新,提升制度包容性和市场运行效率。 "在新的环境下,如何与时俱进完善我们的市场发展理念和监管方式,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更 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吴清说。 谈及未来,吴清介绍,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不断提升基础制 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让优质企业和各类资金 更好迸发活力、实现价值。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吴娜 "祝贺你 ...
吴清主席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证监会发布· 2025-09-22 10:1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9月22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 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 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 成就,并答记者问。以下为吴清主席的问答文字实录: 吴清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借这个机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 资本市场和证监会工作的关心支持!刚才功胜行长和云泽局长介绍了"十四五"期间金融 和银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听了非常振奋,也感同身受。 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本市场作出 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中央金融 办统筹协调下,证监会与各方面一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体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 高质量发展,合力稳市场、稳预期、稳信心,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持续形成并 不断巩固。 第一,"四梁八柱"的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以新证券法实施为契机,对相关法规 制度进行系统"立改废释",期货和衍生品法、私募基金监管条例等一些历经"十年磨一 剑"的法规发布实施,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法治体系进一步健全。去年,国务院出台了 ...
冠昊生物跌2.04%,成交额5895.9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54.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6:2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2日盘中下跌2.04%至15.37元/股 成交额5895.94万元 换手率1.43% 总市值40.7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54.83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99.09万元(买入占比3.89%/卖出占比8.96%) 大单净卖出455.75万元(买入占比15.17%/卖出占比22.9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7.66% 但近期呈下跌趋势(近5日跌4.36% 近20日跌11.41% 近60日跌5.30%) [1] 龙虎榜交易动态 - 年内累计1次登龙虎榜 最近为6月3日净买入2960.32万元 [1] - 当日买入总额2.07亿元(占成交额15.45%) 卖出总额1.77亿元(占成交额13.25%) [1] 公司基本概况 - 成立于1999年10月22日 2011年7月6日上市 总部位于广州市黄埔区 [1] - 主营业务为再生医学材料及植入器械研发生产、细胞治疗技术研发应用、免疫细胞存储 [1] - 收入构成:医疗器械73.28% 药品15.21% 租赁及服务业11.51% [1] 行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属于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行业 涉及医用耗材、医疗美容、生物医药等概念板块 [2] - 截至9月10日股东户数2.82万户 较上期减少2.37% 人均流通股9407股 较上期增加2.43%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1亿元 同比增长5.89% [2] - 归母净利润2040.41万元 同比增长1.27%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665.95万元 [3] - 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派现0.00元) [3]
百花医药跌2.08%,成交额1.2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60.2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5:5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2日盘中下跌2.08%至9.40元/股 成交1.29亿元 换手率3.51% 总市值36.1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960.24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470.22万元(占比3.65%) 大单净卖出1490.02万元(占比11.57%)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2.64% 近5日下跌7.21% 近20日上涨0.43% 近60日上涨29.30% [1]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4日净卖出5757.52万元 买入额1.22亿元(占比8.36%) 卖出额1.80亿元(占比12.30%) [1] 公司业务与财务数据 - 主营业务涵盖新药发现筛选、CMC开发、临床试验、注册申报等全流程CRO服务 [2] - 收入构成:临床试验49.39% 医药研发及一致性评价42.67% 租赁及物业服务6.69% 其他收入1.25%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2.95%) 归母净利润2548.34万元(同比增长12.45%) [2]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 概念板块包括创新药、生物医药、CRO等 [2] 股东结构与分红情况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00万户(较上期减少26.42%) 人均流通股12799股(较上期增加35.9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12.75万元 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3]
2025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在上海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04:01
9月21日上午,2025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在上海举行。科技部部长阴和俊、白俄罗斯国家科委主席谢尔 盖.什雷奇科夫出席并作主旨演讲。 阴和俊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科技支撑。 谢尔盖.什雷奇科夫表示,白俄罗斯将创新发展作为国家政策优先事项,制定并不断完善国家立法,明 确2026-2030年国家科学、科技与创新活动的优先方向,积极发展科学、科技与创新活动领域的基础设 施,吸引有才华的青年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完善成果商业化体系,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提高国家创 新体系整体效能。 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阿列克谢.特鲁哈诺夫、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等10名科学家、 企业家及创新青年专家,围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发表了主题演讲,德国国家科 学院院士罗兰德.艾尔斯等5名科学家围绕"共塑创新生态:全球科技共同体的挑战与应对"展开了圆桌对 话。 与会嘉宾普遍表示,论坛聚焦前沿科技和创新生态重要议题,提出了前瞻性见解,凝聚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