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

搜索文档
陕西将迎来第十五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陕西日报· 2025-08-14 23:14
上市进程 - 公司于2025年8月14日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 将登陆科创板[1] - 上市后成为陕西第83家A股上市公司 第1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科创板成长层全国首批上市公司[1] - 2024年11月获科创板受理 系新"国九条"及"科创板八条"后全国资本市场首单未盈利企业受理案例[1] 股权与募资 - 当前总股本35亿股 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5.38亿股 约占发行后总股本13.32%[1] - 拟募集资金49亿元 全部用于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建设[1]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 是西安高新区民营企业 主营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和外延片研发制造与销售[2] - 2024年月均出货量约占全球6% 国内30% 居全球第六位[2] - 构建拉晶 成型 抛光 清洗和外延五大核心技术体系 覆盖12英寸硅片全工艺环节[2] 技术实力 - 截至2024年末境内外已获授权发明专利539件 居全国12英寸硅片领域首位[2] - 有效解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材料"卡脖子"难题[2] 区域地位 - 陕西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稳居全国第十一位 西部第二位[1] - 代表陕西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金融改革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成果[2]
金观平: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奋楫前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8-14 02:32
中国经济整体表现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1] - 二季度经济数据打消外部冲击疑虑 增速超过全年5%目标[3] 外贸领域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 同比增长7.2%[4] - 6月进出口整体、出口、进口同比全部实现增长且增速回升[4]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 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4] - 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2万亿元 增速较全国高4.4个百分点[4] - 苏州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长5.7% 创同期历史新高[11] 工业与制造业发展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6]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个百分点[6]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快3.1个百分点[6] - 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43.1%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5.6%[10] - 已建成80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4] 消费与内需市场 - 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达52% 成为拉动增长主动力[5] -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商品销售额超过1.7万亿元[10] - 拥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14] - 预计到2035年消费市场总量将超过欧美总和[14] 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 - 信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37.4%[6]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6.3%[6]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5%[6]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10] 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 - 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年底较去年增长43%[5] - R&D经费投入强度已近2.7% 超越欧盟平均水平[14] - 国产语言大模型DeepSeek实现低成本创新[13] - 月之暗面、阿里通义、智谱推动开源模型发展[13] 金融与货币政策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9] - 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8.3%[9] - 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1%[9]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下达9.29万亿元 占预算89.8%[9]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6583亿元[9] 物流与供应链 - 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1% 旅客周转量增长4.9%[5] - 湖南株洲15分钟集齐电力机车上万个精密部件[14] - 长三角4小时车程内完成新能源车从设计到生产[14] - 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深化 降低对单一出口市场依存度[4]
高端医疗器械“中国造”,吉威医疗肾动脉支架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齐鲁晚报网· 2025-08-12 11:58
公司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公司累计投入约20亿元用于研发创新 [2] - 新获批产品注册证12张 包括2024年获批的独家专利冲击波血管内碎石系统 [2] - 推出国内独家高出血风险病人适应症的超短双抗药物涂层支架BioFreedom [2] - 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通道获批国内首款冠脉药物球囊柏腾BA9 DCB [2] - 柏腾BA9 DCB的小血管适应症和支架内再狭窄适应症临床结果分别在美国TCT大会及欧洲EuroPCR会议公布 [2] - 2025年EuroPCR会议上支架内再狭窄适应症临床结果文章获得最佳原创奖 [2] - 5轴刻痕球囊已提交国家药监局注册 [2] - 全球首创锯齿切割球囊和颈动脉血管内碎石系统正在临床试验入组阶段 [2] - 在研产品包括定向性冠状动脉斑块旋切系统 肾动脉支架 椎动脉刻痕球囊等高科技医疗器械 [2] 产品临床价值与行业地位 - 创新产品满足临床需求并打破国外垄断 [2] - 新一代导管研发产品获批上市并为神经介入手术经桡路入提供更有效解决方案 [3] - 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痛苦 [3] - 国产肾动脉整体解决方案研发成果填补我国肾动脉领域无国产产品的空白 [3] 合作研发与医工融合 - 公司与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开展多项医工合作项目 [3] - 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联合参与心血管植介入器械产学研平台项目 [3] - 坚持深化医工融合和产学研融合 [3] - 布局神经及外周领域 [3]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抢抓医械行业黄金发展机遇 [2] - 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道路 [2] -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布局 [3] - 未来将持续加大创新力度 [3] - 依托创新通道等政策支持让人民群众尽快用到更新更好的产品 [3] - 实现经营业绩和品牌实力的可持续增长 [3]
经开区7项技术产品获省“三首两新”认定
镇江日报· 2025-08-11 23:50
近日,省工信厅正式公布2025年度"三首两新"认定结果,镇江经开区7项新技术新产品成功入围, 涵盖"三首两新"中的首批次新材料、"两新"技术产品两项类别。 此次镇江经开区入围的7项技术产品,涉及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以及医疗器械等多个重点产 业领域。其中,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气凝胶绝热毡入选"三首"中首批次新材 料认定,镇江贝斯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扬声器后腔用低温型C2-N'Bass吸音材料"获"两新"技术产 品认定,它解决了扬声器声学效果与空间不足的矛盾,填补了国内技术领域空白,为消费者营造出良好 的音频体验。 近年来,镇江经开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创新载体培育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 金支持、服务保障等多措并举,有效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 产品加速涌现。下一步,镇江经开区科信部门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深化产学研合作、优化服务保 障,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范昀 姚奇运 陈莹 记者 潘宇琴) "三首两新"是省工信厅为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应用而制定的专项认定体系,"三首 ...
重大项目不断推进 稳外资政策加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8-10 21:14
外资项目进展 - 尼得科青岛产业园正式投产 可实现年产1800万台电机和2000万台电控产品 该项目由世界500强企业日本尼得科株式会社与青岛上合控股集团共同投资建设 [2] - 魏德曼(武汉)绝缘材料生产项目开工 总投资9100万美元 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后可年产1.3万吨高性能绝缘材料 年产值约3亿元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适时推出新一批重大外资项目 研究出台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1][6] 外资企业投资情况 - 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 同比增长11.7% [3] - "十四五"期间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 比"十三五"期间增加2.5万家 [3]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人民币 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27.1% 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 [4] 外资投资趋势 -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经费2013-2023年增长达86.5% [4] - 外资企业正从"在中国销售""在中国制造"迈向"与中国共创"的新阶段 [4] - 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6] 政策支持 -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扩大电信、医疗领域开放试点 研究制定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实施方案 [5] - 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 优化药品带量采购 [5]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推出多项具体措施吸引外资 [5]
重大项目不断推进稳外资政策加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8-10 21:05
外资项目进展 - 尼得科青岛产业园正式投产 该项目由日本尼得科株式会社与青岛上合控股集团共同投资建设 年产1800万台电机和2000万台电控产品 [1] - 魏德曼(武汉)绝缘材料生产项目开工 总投资9100万美元 预计2027年投产后年产1.3万吨高性能绝缘材料 年产值约3亿元 [2] - 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 同比增长11.7% "十四五"期间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 比"十三五"增加2.5万家 [2] 外资投资结构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人民币 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27.1% 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 [2] - 2013-2023年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经费增长达86.5% 投资合作由市场导向型延伸至创新驱动型 [3] 政策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适时推出新一批重大外资项目 研究出台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1][4] -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扩大电信、医疗领域开放试点 研究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 [3] - 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领域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4]
上海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空天海洋”(第二批)项目申报工作启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8-10 02:59
上海市空天海洋关键技术研发计划 - 上海市科委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空天海洋"(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 [1] - 计划旨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1] - 重点推进空天海洋领域关键技术攻关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1] - 项目征集范围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和极地科考两个专题 [1] - 申报时间为8月12日9:00至8月29日16:30 [1]
“充分展现出中国经济的活力”——访埃及埃中商会秘书长迪亚·赫尔米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09 09:13
中国经济上半年表现 - 中国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1]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2]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 [2]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6.2% [2] 行业亮点 - 机器人产业实现惊人增长,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2] - 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 [2] - 服务贸易显著增长 [2] - 人工智能应用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2] 政策与战略 - 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的正确制定与实施推动经济增长 [2]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对创新的鼓励政策成效显著 [2] 未来展望 - 中国将实现基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4] - 继续引领全球市场并加强国际合作 [4]
天津区域首只冠名科创债指数发布 渤海银行多措并举助力打造债市“科技板”
中金在线· 2025-08-08 08:29
指数发布 - 渤海银行与中债估值中心联合发布科创债系列指数 包含中债-渤海银行新质生产力主题科技创新债券指数和中债-高等级科技创新债券行业精选指数[1] - 该系列指数为天津区域首个由属地机构冠名且成分券覆盖全国科创类企业的指数 旨在提供多样化债券价格指标和投资标的[1] - 指数发布是公司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1] 指数设计特点 - 新质生产力主题指数重点遴选高端制造 通讯及物流领域优势企业 搭建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桥梁[3] - 高等级科创债行业精选指数融合科技创新企业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价值 构建"科技+金融"协同投资生态[3] - 创新采用孪生指数设计 共享底层成分券资产池降低管理成本 通过加入金融债实现风险收益特征差异化[3] 市场实践成果 - 公司自5月债市科技板开市以来完成承销5家企业全国首批科创债 发行首期科创债 上线首批科创债篮子[5] - 投资7只首批科创债ETF基金 落地以"25农发清发科创债01"为押品的质押式回购交易[5] - 累计投资科创债和科创票据182.96亿元 覆盖173个发行主体[5] 未来发展规划 - 产品创新方面将开发挂钩指数的资管产品和结构化理财工具 降低投资门槛 已联手主流资管机构开展产品创设[6] - 区域赋能方面推动指数成分券与地方产业政策联动 定向支持京津冀专精特新企业[6] - 生态共建方面联合政府 交易所 创投机构打造全链条服务体系 破解科创企业融资瓶颈[6]
一脉创新织古今
河南日报· 2025-08-03 23:35
鲁山绸产业复兴与创新 - 鲁山县正大力复兴鲁山绸产业 通过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力 推出手工高端产品并促进文化+消费[4] - 鲁山绸采用20余道古法手工织造工序 成品具有轻盈柔软 光泽如珠似宝 色泽柔和 丝缕匀称 拉力强 伸度大 易染色等特性[4] - 鲁山绸曾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博览会上被誉为"仙女织" 目前"中原养蚕织绸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4][6] 鲁山绸产业规模与历史地位 - 清代民国时期全县经营丝绸商行达200多家 形成从养蚕缫丝到织绸炼染的全产业链[5] - 鲁山县是目前全国重要的一化柞蚕主产区 占河南省柞蚕产量的40%[6] - 鲁山绸在清末文学作品《老残游记》中已被记载 反映其历史知名度[6] 平顶山尼龙产业转型发展 - 平顶山从煤化工向尼龙化工延伸 形成从煤炭开采到尼龙制品的全产业链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7][8] - 通过政企联动推动煤化工 盐化工 尼龙化工"三化一体"协同发展[7] - 中国尼龙城规划到2035年产值规模达5000亿元 目标成为全球规模最大 产业链最完整 竞争力最强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8] 锦纶生产技术突破 - 河南神马锦纶科技2018年成立 实现平顶山首次生产民用锦纶丝 填补河南省该领域空白[10] - 公司具备6D到100D纱线生产能力 其中20D规格表示9000米长的丝仅重20克[13] - 开发特殊形状喷丝组件 生产菱形 中空等异形截面锦纶丝 提升面料透气性和功能性[14] 尼龙材料性能特点 - 尼龙6断裂强度是棉布的5倍 保持15%-20%弹性伸长率 单位重量比涤纶轻20%[17] - 尼龙6具有耐酸碱 抗霉变等化学稳定性 应用覆盖90%民用纺织品领域[18] - 尼龙6可通过熔融纺丝工艺使初生纤维强度提升300%[17] 产业创新与融合发展 - 开发"柞蚕丝石墨烯纺织材料" 融合柞蚕丝蓬松感和桑蚕丝柔软度 并具备远红外 抗菌 阻燃等功效[15] - 探索锦纶与柞蚕丝混纺技术 实现材料性能互补[15] - 高性能锦纶丝成功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运动服饰 具备重量轻 易染色 高弹性 耐磨损特性[17] 尼龙产业前沿发展方向 - 智能织物领域嵌入导电纤维的尼龙布可监测心率 已用于冬奥会服装[18] - 环保升级方面生物基尼龙6以秸秆为原料 碳排放降低40%[18] - 工业替代领域作为碳纤维增强基材可使风电叶片减重30% 成本降低50%[18] 市场前景预测 - 预计到2030年尼龙6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应用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18] - 每吨再生尼龙可比原生材料节约1.8吨原油消耗[18] - 功能性 环保型和智能化面料在纺织业产业链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