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

搜索文档
东田微涨2.04%,成交额1.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37.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1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股价98.59元/股 较前上涨2.04% 成交额1.24亿元 换手率2.17% 总市值78.8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37.45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465.78万元 大单净买入371.66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83.6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8.58%/20.23%/94.98%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6亿元 同比增长42.29%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5068.40万元 同比增长107.35%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8月8日股东户数1.90万户 较上期减少13.26% [2] - 人均流通股3083股 较上期增加15.29% [2]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持股149.91万股 较上期减少26.45万股 博时价值臻选退出十大股东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精密光电薄膜元件研发生产销售 成像类光学元器件占比66.83% 通信类光学元器件占比28.71%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光学元件 涉及激光雷达/CPO/光通信/F5G/5G等概念板块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00万元 [3]
长飞光纤涨2.00%,成交额2.9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52.5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0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00%至88.69元/股,总市值672.19亿元,成交额2.97亿元,换手率0.8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52.54万元,特大单买入2113.00万元(占比7.11%)且卖出1268.45万元(占比4.27%),大单买入5101.93万元(占比17.17%)且卖出6899.01万元(占比23.2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99.41%,近5日下跌0.02%,近20日上涨50.42%,近60日上涨133.32% [1] - 今年以来9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4日,龙虎榜净卖出1.17亿元,买入总额3.94亿元(占总成交额14.54%),卖出总额5.11亿元(占总成交额18.85%) [1] 公司业务与财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及数据通信产品研发制造,形成棒纤缆一体化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光传输产品64.50%、光互联组件17.35%、其他15.85%、其他(补充)2.30% [2]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63.84亿元,同比增长19.38%,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减少21.7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2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43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2.26万户,较上期减少11.76%,人均流通股0股(较上期无变化)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594.96万股(较上期增加185.54万股) [3] - 中欧价值发现混合A(166005)新进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90.53万股;财通价值动量混合A(720001)新进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63.68万股;万家人工智能混合A(006281)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属性与市场定位 - 公司属于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线缆及配套行业,概念板块涵盖CPO概念、光通信、5G、光纤光缆、大盘等 [2]
源杰科技涨2.11%,成交额2.9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39.1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11%至372.80元/股 总市值320.41亿元 成交额2.99亿元 换手率1.3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39.10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1.18%卖出占比12.44% 大单买入占比29.78%卖出占比30.32%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78.2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5.74%/35.56%/125.87%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7617户较上期减少20.16% 人均流通股7896股较上期增加25.25%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混合A持股150万股不变 嘉实科创板芯片ETF增持12.74万股至142.37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8.22万股至100.15万股 广发电子信息传媒与华安媒体互联网为新进股东分别持股90.52万/83.31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70.57% 归母净利润4626.39万元同比增长330.3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059.45万元 [3] 业务与行业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芯片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中数据中心类占51.04% 电信市场类占48.7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分立器件 概念板块包括激光雷达/CPO/光通信/百元股/5G等 [1]
新易盛的芯片供应商冲击IPO,中国移动参投,来自福建厦门
36氪· 2025-09-15 23:20
公司概况 - 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9月19日接受科创板IPO审议 由中信证券担任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03年2月 2024年5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位于厦门软件园 [2] - 实际控制人经历两次变更 2022年11月柯炳粦、柯腾隆父子通过确认函成为新任实控人 [3][4] - 发行前柯炳粦父子合计控制公司27.13%表决权 公司股权分散无控股股东 [5] - 柯炳粦曾任厦门大学法律系教师 2003年联合创办公司前身厦门科芯微 [5] 业务与技术 - 专注于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研发设计销售 采用Fabless模式 [6] - 主要产品包括激光驱动器芯片、跨阻放大器芯片、限幅放大器芯片和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 [10] - 产品以10Gbps及以下为主 25Gbps及以上速率产品处于渗透拓展阶段 [10] - 产品应用于光模组 覆盖接入网、4G/5G/5G-A无线网络、数据中心等领域 [13] - 前十大光模块厂商相关收入占比超过60% 客户包括新易盛、长飞光纤、华工正源等 [1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9亿元、3.13亿元、4.11亿元 2025年1-6月为2.38亿元 [15] - 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573.14万元、5491.41万元、6857.10万元、4168.69万元 [15] - 2023年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收入下降2003.72万元导致总收入下滑 [17]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55.26%持续下降至2025年1-6月43.48% [18] - 研发费用率从2022年21.14%下降至2025年1-6月15.81% [19]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2023年末达1.34亿元 占营业收入42.67% [20] 行业地位与市场 - 在10Gbps及以下速率产品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约28% 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26] - 2024年全球电信侧光通信电芯片市场规模18.5亿美元 数据中心侧20.9亿美元 [23] - 预计2029年数据中心侧市场规模将达60.2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23.60% [23] - 25G速率以上市场中国厂商仅占全球7% 下游高度依赖进口 [28] - 行业将受益于AI数据中心建设 但受半导体周期影响明显 [1][28]
算力需求驱动 产业链加快技术迭代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20:24
AI算力需求推动光模块行业发展 - AI算力需求高速增长推动核心器件和封装技术快速迭代 AI与光通信深度融合成为行业焦点[1] - 行业预计202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达121亿美元 CPO技术2026年在AI数据中心渗透率超20% LPO因低功耗特性受青睐[3] - 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有望在2028年增长至2227亿美元 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推动更高带宽和更低延迟的光通信需求[5] 头部厂商技术布局与产品进展 - 光迅科技展出产品生态矩阵及多款通感一体化创新产品 立讯技术展示CPO 1.6T光模块 LPO/LRO低功耗方案[2] - 爱德泰首次公开展示CPO内连解决方案 集成多个核心组件于CPO混纤模块 推动光互联向高集成化小型化发展[2] - 中际旭创在CPO LPO硅光等下一代光模块技术领域积极布局 已具备3.2T产品开发能力[2][4] - 斯瑞新材推进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项目建设 计划年产2000万套光模块芯片基座 1000万套光模块芯片壳体[2] - 纳真科技已开发并批量生产基于LPO的光模块 正在开发基于LRO的光模块 NPO CPO技术攻关积极推进 旨在推出支持3.2T甚至6.4T产品[5]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与需求增长 - 新易盛上半年营业收入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 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 点对点光模块销量695万只同比增长112.54%[4] - 中际旭创上半年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 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 800G和1.6T产品需求增长迅速[4] - 天孚通信上半年营收24.56亿元同比增长57.84% 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 面向AI和通用计算的数据中心光模块将成为2025年市场增长最快领域[4] - 纳真科技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24%达42.16亿元 光模块收入占总收入的77.9%[5] 行业产能建设与挑战 - 800G光模块已大规模部署 1.6T光模块开始进入市场 行业挑战从需求转向如何按时交付[6] - 光模块产能扩张需要高端设备采购厂房建设人员培训 提高良率需要时间 800G 1.6T可插拔模块面临量产良率和工程化挑战[7] - 行业光模块需求快于原材料供给速度 一些重点原材料供应偏紧张 对备货提出更高要求[7] - 新易盛泰国工厂二期2024年末建成2025年初投产 处于产能持续扩充阶段 天孚通信泰国工厂预计明年进入大规模量产[7] - 光迅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5亿元 其中20.83亿元用于算力中心光连接及高速光传输产品生产建设项目 6.17亿元用于高速光互联及新兴光电子技术研发项目[7]
优迅股份“闪电”冲刺科创板:十年控制权之争 柯氏父子终掌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2:08
公司上市进程 - 公司科创板IPO申报于6月26日获受理 9月19日将上会审议 从受理到上会不足三个月 [1] - 公司拟募集资金8.09亿元 用于下一代接入网及高速数据中心电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车载电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800G及以上光通信电芯片与硅光组件研发项目 [1] - 与上一版招股书相比 公司取消了原拟8000万元的补充流动资金用途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573.14万元 5491.41万元和6857.10万元 三年总和2.19亿元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4168.69万元 [3] - 2022年营收3.39亿元 2023年小幅下滑至3.13亿元 2024年回升至4.11亿元 同比增长31.1% 2025年上半年营收2.38亿元 [3] - 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55.26%持续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43.48% [1][5] 产品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核心产品10G及以下光通信前端芯片组率先实现低成本CMOS工艺集成 填补国内空白 [3] - 2024年度在10Gbps及以下速率产品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第一 世界第二 [3] - 主营业务约九成收入来自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 2025年上半年10Gbps及以下产品占比86.74% 25Gbps及以上产品同期占比仅0.19% [4] 毛利率变动原因 - 行业供需与竞争变化导致价格回落 战略大客户在采购量增加同时强化成本管控 公司为维持合作与份额给予价格让利 [6] - 晶圆成本与产品结构变动抬高平均单位成本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较低的代理式经销收入占比上升 [6] - 公司表示随着供需与汇率趋稳 新产品规模化出货带来成本下降 毛利率有望企稳并回升 [6] 供应链结构 - 作为Fabless企业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在80%-90%之间 [6] - 2025年上半年境内供应商C与B2合计贡献近半CMOS晶圆采购量 同时维持与国际锗硅工艺厂合作 [6]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2023年52.25% 2024年53.30% 2025年上半年升至65.53% [6] 控制权变更历史 - 公司实际控制人历经两次变更 曾长达九年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7] - 2022年现任董事长柯炳粦及其子柯腾隆成为实际控制人 通过直接持股 代持员工持股平台等手段合计控制27.13%表决权 [11] - IPO发行后实际控制人合计表决权将降至20.35% 存在控制权变更风险 [1][11] 控制权争夺过程 - 技术创始人Ping Xu最初持有60%股权 2009年因经营理念分歧被实施董事长负责制 2013年不再担任总经理 [8][9] - 2013-2022年公司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因公司章程规定重大事项需董事会全体董事一致同意 [9][10] - 柯炳粦父子通过股权运作 2014年获得14.37%股权代持 2022年废除董事会全票否决权机制 最终取得控制权 [10][11]
优迅芯片冲击IPO!为新易盛的供应商,毛利率持续下滑
格隆汇· 2025-09-15 09:35
公司上市进展 - 上交所上市委定于9月19日召开2025年第37次审议会议 审议厦门优迅芯片科创板IPO首发事项 由中信证券担任保荐人 [1] 公司控制权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实控人经历过两次变更 2003年2月至2013年1月实控人为Ping Xu 后因经营理念分歧发生诉讼纠纷 [4] - 2013年1月至2022年11月公司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状态 [4] - 2022年11月柯炳粦、柯腾隆父子通过《确认函》成为新任实控人 [5] - 本次发行前柯炳粦、柯腾隆合计控制公司27.13%表决权 为实际控制人 但公司认定无控股股东因股权分散单一股东表决权未超30% [6][7]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采用Fabless模式 [9] - 主要产品包括激光驱动器芯片、跨阻放大器芯片、限幅放大器芯片、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 [12] - 产品以10Gbps及以下为主 25Gbps及以上速率产品处于逐步渗透阶段 [12] - 产品应用于光模组中 覆盖接入网、4G/5G/5G-A无线网络、数据中心、城域网和骨干网等领域 [15] - 前十大光模块厂商、通信设备厂商相关收入占比超60% 客户包括新易盛、长飞光纤集团、武汉华工正源等 [15]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3.39亿元、3.13亿元、4.11亿元、2.38亿元 [19] - 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573.14万元、5491.41万元、6857.10万元、4168.69万元 [19] - 2023年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收入下降2003.72万元导致总收入下滑 [21] - 主营业务毛利率连续下降 从2022年55.26%降至2025年1-6月43.48% [22] - 研发费用率呈下降趋势 报告期内分别为21.14%、21.09%、19.10%、15.81% [23]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报告期各期末分别为6453.06万元、1.34亿元、1.15亿元、1.29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最高达54.25% [24] 行业市场空间 - 2024年全球电信侧光通信电芯片市场规模18.5亿美元 数据中心侧市场规模20.9亿美元 [27] - 预计2029年数据中心侧市场规模达60.2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23.60% [27] - 2024年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8.61亿美元 [29] - 公司在10Gbps及以下速率产品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约28% 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29] - 25G速率及以上光通信电芯片领域中国厂商仅占全球市场7% [33] 行业发展机遇 - 行业将受益于AI数据中心建设 具备想象空间 [1][33] - 光纤传输正逐步取代传统电缆传输成为全球信息网络主导方式 [26] - 汽车光电子、激光雷达、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成为新兴应用机会 [29]
立昂微(605358.SH):pHEMT芯片已应用于低轨卫星领域
格隆汇· 2025-09-15 08:09
业务布局 - 公司化合物半导体射频及光电芯片业务产品覆盖低轨卫星、低空经济、机器人、智能驾驶及光通信等下游需求领域 [1] 技术应用 - pHEMT芯片已应用于低轨卫星领域 [1] - VCSEL芯片已用于智能驾驶、机器人及光通信领域 [1]
行业轮动周报:金融地产获ETF持续净流入,连板情绪偏修复等待合力方向-20250915
中邮证券· 2025-09-15 05:4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扩散指数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名称**:扩散指数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价格动量原理,通过计算行业扩散指数来捕捉行业趋势,选择向上趋势的行业进行配置[26][3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每个中信一级行业的扩散指数,扩散指数反映了行业价格动量的强度[27] 2. 具体计算公式未在报告中明确给出,但扩散指数是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数值,数值越高代表行业向上趋势越强[27] 3. 每月选择扩散指数排名前六的行业作为配置组合[26][30] - **模型评价**:在趋势行情下表现较好,但在市场反转时可能失效[26][37] 2.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名称**: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分钟频量价数据,通过GRU深度学习网络生成行业因子,捕捉短期交易信息[34][3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使用GRU深度学习网络处理分钟频量价数据[38] 2. 生成GRU行业因子,因子值反映了行业短期表现强度[34] 3. 每周根据GRU行业因子排名调仓,选择因子排名前六的行业[34][36] - **模型评价**:在短周期表现较好,但长周期表现一般,极端行情下可能失效[38] 模型的回测效果 1.扩散指数行业轮动模型 - 2025年以来超额收益:4.53%[25][30] - 2025年9月以来超额收益:-0.47%[30] - 本周超额收益:0.88%[30] 2.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 - 2025年以来超额收益:-7.37%[33][36] - 2025年9月以来超额收益:0.29%[36] - 本周超额收益:-0.23%[3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行业扩散指数因子 - **因子名称**:行业扩散指数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价格动量原理,衡量行业价格趋势的强度[27][3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每个中信一级行业的扩散指数[27] 2. 扩散指数是一个0到1之间的数值,越高代表行业向上趋势越强[27] 3. 具体计算公式未在报告中明确给出 2.GRU行业因子 - **因子名称**:GRU行业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分钟频量价数据,通过GRU深度学习网络生成,捕捉行业短期表现[34][3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使用GRU深度学习网络处理分钟频量价数据[38] 2. 输出GRU行业因子值,正值代表看多,负值代表看空[34] 因子的回测效果 1.行业扩散指数因子 - 最新排名前六行业:综合(0.99)、银行(0.969)、通信(0.951)、钢铁(0.95)、有色金属(0.947)、商贸零售(0.934)[27] - 周度环比提升前六行业:房地产(0.132)、建材(0.047)、钢铁(0.033)、银行(0.005)、建筑(0.004)、商贸零售(0.003)[29] 2.GRU行业因子 - 最新排名前六行业:综合(4.56)、建筑(3.8)、房地产(3.6)、纺织服装(0.08)、综合金融(-0.07)、家电(-0.16)[34] - 周度环比提升前六行业:综合、建筑、房地产[34]
智立方涨2.07%,成交额7778.8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52.9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21
股价表现 - 9月15日盘中上涨2.07%至58.08元/股 成交7778.80万元 换手率2.24% 总市值70.41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8.69% 近5日下跌7.79% 近20日上涨17.81% 近60日上涨77.89% [1] - 年内7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4日龙虎榜净卖出4007.65万元 买入总额6231.05万元占比8.80% 卖出总额1.02亿元占比14.46%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452.91万元 特大单买入346.05万元占比4.45% 卖出341.08万元占比4.38% [1] - 大单买入1574.77万元占比20.24% 卖出2032.65万元占比26.13%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7亿元 同比增长32.61% 归母净利润4288.76万元 同比增长101.44%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工业自动化设备68.67% 技术服务21.63% 自动化设备配件9.70%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8亿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8月29日股东户数1.93万户 较上期增加8.98% 人均流通股3134股 较上期减少8.24% [2] - 南方大数据100指数A(001113)新进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34.17万股 金鹰红利价值混合A与华夏稳增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其他自动化设备 [2] - 概念板块涵盖:送转填权 电子烟 激光雷达 CPO概念 光通信等 [2]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11年7月7日 2022年7月11日上市 总部位于深圳市宝安区 [1]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研发 生产 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