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椅子会思考 鞋子懂你脚——福建“智造”大江潮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6 07:37
消费市场表现 - 2024年福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3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九 [2] - 智能家居销量持续升温 [3] -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6% [3] 产业升级与消费联动 - 消费升级带动产业转型 [3] - 产业升级反哺消费跃升 [3] - 福建"智造"产品包括AI定制鞋、智能按摩椅和长续航新能源车 [2] 产品与技术应用 - AI定制鞋实现个性化穿戴 [2] - 智能按摩椅具备人机交互功能 [2] - 新能源车续航能力提升 [2]
产业转型发展势头正旺
经济日报· 2025-08-25 21:44
内蒙古产业转型发展 - 内蒙古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产业转型发展动能澎湃 [1] - 2021年至2024年全区非煤产业年均增速8%以上,2024年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62.4%,较2021年提高4.7个百分点 [4] - 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4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和14%,工业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4] 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 呼和浩特市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基地日处理鲜奶6500吨,奶粉基地年产6万吨,奶酪基地年产20万吨 [1] - 伊利集团力争15万吨原制奶酪三期和6.3万吨奶粉三期项目投产,形成从草到奶再到奶酪的完整产业布局 [1] - 蒙草集团收存植物种质资源2300种、6.5万份,标本17万余份,土壤165万份,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及使用权品种 [2] 生态修复与草业创新 - 蒙草集团累计修复草原、矿山、沙地、盐碱地等生态类型近3300万亩 [2] - 集团联合百余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筹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 [2] - 呼和浩特市通过多产业协同发力为全产业链注入动力,发展六大产业集群包括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和清洁能源等 [2] 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 包头市已投产风电装备企业44户,形成以明阳集团为链主企业的完整产业链 [3] - 2024年风电主机零部件配套率有望达到85%,正加快建设补链延链项目 [3] - 明阳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为陕西等地10多个风电项目生产整机 [3] 清洁能源与零碳产业 - 鄂尔多斯市打造"风光氢储车"全链条产业集群,通过光伏治沙防止沙漠侵入黄河河道 [3] - 远景动力电池超级工厂项目实现100%绿电生产,依托零碳产业园创新体系 [4] - 鄂尔多斯市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碳达峰试点城市,以能源转型推动产业升级 [3][4]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 内蒙古做精农畜产品加工业,稳定能源资源供应保障,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 [4] -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向北开放桥头堡,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路径 [4]
刘宁到博爱县沁阳市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8-24 10:37
产业转型与绿色发展 - 焦作市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变革 [2] - 博爱新开源制药有限公司加强废气处置和气体达标排放 开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品 [2] - 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4万吨烧碱和4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 将绿色发展贯穿生产全过程 推动低效产能淘汰和绿色动能培育 [2] - 河南正效新能源有限公司推进电池制造全流程改造 延伸资源循环产业链条 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2] 化工新材料产业 - 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打造具有前瞻性、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推动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循环发展模式 [2] - 焦作市推动先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深度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4] 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 - 博爱县磨头镇崔庄村高标准农田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协同 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 科学打造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3] - 焦作市(豫竹)方便面厂作为全国较大方便面生产厂家 产品涵盖干脆面、单包料、容器面等 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并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 -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立足本地资源禀赋 有效带动小农户融入大市场 [3] 生态环境保护 - 规范处置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4] -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4]
日本制造业与中国、美国、德国相比如何呢?内阁府公布调研报告了
搜狐财经· 2025-08-23 23:50
日本制造业结构特征 - 日本制造业发展以技术深度、地域集群和持续改善为核心路径 [1] - 产业结构呈现鲜明地域专业化特征,形成一县一业模式 [2] - 在特定产业链环节形成难以替代优势,特别是在上游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和精密制造设备领域 [2] 地域产业集群分布 - 爱知县作为丰田汽车大本营形成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配套的完整生态 [2] - 群马县同样以汽车及其零部件为核心实现产业空间高度集聚 [2] - 茨城县和大阪府集中主要建设机械和矿山机械产能 [2] - 宫城县和熊本县成为半导体制造装置重要基地 [2] - 大阪府形成显著民生用电气机械产业聚集区 [2] 产业转型策略 - 各地方面临国内人口减少和国际市场格局变化挑战 [2] - 推动从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产,利用工业基础发展研发设计、工业旅游或高端服务 [2] - 在制造业内部进行结构转换,向上游高附加值环节攀升或开拓新技术领域 [2][6] - 通过计算比较优势科学判断区域专业化方向,体现产业政策精细化特点 [6] 国际比较分析 - 中国制造业优势在于完整产业链和规模效应,拥有全部工业门类 [7] - 德国制造业强于大型工业装备、精密机械和化工领域,以高度标准化和系统化为特征 [7][9] - 美国制造业注重技术创新、软件集成和品牌价值,在半导体、航空航天和信息技术领域主导市场 [9] - 日本优势在于深度,中国在于广度,德国在于体系,美国在于创新,四国形成互补共生格局 [9] 未来发展路径 - 中国需在发挥规模和市场优势同时借鉴日本和德国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经验 [10] - 日本需在保持技术深度基础上更好融入亚洲乃至全球创新网络 [10] - 未来竞争将取决于各国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实现转型升级 [10] - 制造业竞争将是生态构建与协同能力的较量,需在开放中创新、合作中进步 [14]
石景山高水平建设首都西大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2 22:53
地区经济发展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973.8亿元增至2024年1312.9亿元 年均跨越百亿元台阶 [1] - 202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6亿元 同比增长7.6% 增速居中心城区首位 [1] 产业结构转型 - 二三产业占比从7:3反转为1:9 形成"主导+特色+未来"梯次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60% [2] - 科幻/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四大特色产业年收入达1300亿元 [2] - 建立"一产业一链长"机制 由区级领导担任链长推动重点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 [2] 重点区域建设 - "两园一河"被定位为京西地区转型发展核心引擎 重点打造水滩岸城融合空间 [3] - 2025年将推动首钢园北区潮玩悦享水岸等项目亮相 建设滨水活力岸线 [3] - 服贸会永久落户首钢园 打造近2平方公里集办展/游玩/购物/住宿多功能于一体的"会展小镇" [3] - 潮玩悦享水岸项目(永定河集)总体量约5000平方米 规划落地30个空间设计作品和品牌 [6] 城市更新进展 - "十四五"期间实施481个城市更新项目 带动投资超900亿元 [4] - 完成106个/55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楼本体改造 上下水改造率达93% [4] - 老楼加装电梯竣工173部 更新219部住宅老旧电梯 [4] - 首钢园2024年游客量达1300万人次 成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4] 项目推进计划 - 潮玩悦享水岸项目将于服贸会前亮相11个空间设计作品和品牌 [6] - 首期"开集生活节"计划于9月10日至14日与服贸会同期举办 [6] - 结合滨水绿带与工业遗存设置艺术装置 构建露天艺术长廊 [6] - 发展首店经济和夜间经济 与服贸会/WTT中国大满贯等大型活动形成联动 [6]
1至7月份,大连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03:24
工业生产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 较1-6月提升0.3个百分点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 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铁路船舶行业增加值增长54.6% 汽车行业增长28.1% 电气行业增长10.3% 电子行业增长5.4% [1] - 发电机组产量增长100.6% 化学药品原药增长48.3% 汽车产量增长47.6% 集成电路圆片增长44.7% 聚酯增长41.5% [1] 经济类型与行业门类 - 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9% 股份制企业增长16.2%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0% 私营企业增长4.6% [1] -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8% 制造业增长13.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长7.2% [1] - 石化工业增加值增长5.7% 装备制造业增长17.2% [1] 服务业与金融 - 公路运输周转量同比增长1.6% 水路增长6.3% 航空增长5.1% [2] - 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8.8% 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1.9% [2] -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1053.1亿元 同比下降1.5% 贷款余额14353.1亿元 同比下降2.4% [2]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增长13.6% 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长2.0%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增长1.6% [2] 消费市场 - 限上单位零售额506.8亿元 同比增长10.9% [2]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1060.8% 家具类增长511.2%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35.5%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03.0% 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47.2% [2] - 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电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38.0% 智能手机类增长115.5% 照相机类增长443.1% [2] - 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3.4% [3]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2% [3]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1%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9%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0% [3]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74.4% 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1.6% 水上运输业增长42.3% [3] - 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1.5%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3% 工业投资增长8.2% 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2.0% [3] 工业技术改造 -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255个 同比增长5.8% [3] - 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0.3% [3]
转型中的武汉:从“钢与车”到“光与智”的破局之路
观察者网· 2025-08-22 03:04
产业转型战略 - 武汉市委全会强调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1] - 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产业转型的关键力量 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 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4.6% [2] - 首批10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产出全球首款SC频段手机直连卫星相控阵天线等重大成果 [2] 数字经济发展 - 华中数控 中信通移动通信 中科泰菲斯入选未来产业领军企业 引领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潮流 [3] -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支撑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并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 汽车产业转型 - 武汉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6.8万辆 同比增长152% [4] - 东风公司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投入 [4] - 岚图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85% 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 猛士M817预售1小时订单近万辆 [4] 钢铁产业升级 - 武钢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改造生产工艺 实现精准控制与优化调度 [5] - 武钢老厂区改造为绿色超级工厂 生产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供应全国1/3新能源汽车 [5] - 企业开发高强度汽车用钢 高端家电用钢等高附加值产品 [5] 化工产业创新 - 化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产流程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减少污染物排放 [8] - 采用绿色化学工艺实现原料高效转化与废弃物最小化排放 [8] - 开发可降解塑料 绿色涂料等环保型化工产品开拓新市场空间 [8]
一场现代服务业“头脑风暴”:广东人大再开产业专题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1:53
行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广东省服务业增加值达8.14万亿元 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11% 连续40年位居全国第一 [2][3] - 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规上服务业在库企业4.09万余家 占全国总数15.9% 年营业收入占全国14.3% [3] - 2025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高于GDP增速0.4个百分点 [4] 产业结构特征 - 2024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5.3万亿元 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2021年55.0%提升至64.5%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52万亿元 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3.9% [3] -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与金融业表现突出 2025年上半年增加值分别增长6.6%和7.0% 高于服务业整体增速2.0和2.4个百分点 [4] 政策支持方向 - 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行动 重点发展研发设计 工业设计 物流供应链管理 信息服务等领域 [4] - 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推动大数据 云计算 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链条应用 [4] - 培育消费新场景 发展首发经济与银发经济 通过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消费 [5] 增长驱动因素 - 服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2024年中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 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3个百分点 [6] -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 对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 [6] - 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 推动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6] 发展挑战与焦点 - 需解决高端生活性服务供给不足问题 弥合金融 科技 跨境服务等领域人才缺口 [7] - 需突破结构性壁垒 推动服务业更多领域实现高水平开放 [7] - 需加强前沿科研成果与制造业转型的精准对接 [2][7]
北京石景山构建“主导+特色+未来”梯次发展新格局
北京商报· 2025-08-21 16:18
经济增长表现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973.8亿元增至2024年1312.9亿元 四年累计增长约339.1亿元 [3] - 2021-2024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800亿元 占全市投资总量5.2% [3] - 202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6亿元 同比增长7.6% 增速居中心城区第一 [3]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达7.7% 居中心城区首位 [3] 产业结构升级 - 产业体系从"1+3+1"升级为"2+4+4"现代化体系 形成"主导+特色+未来"梯次发展格局 [1][3] - 二三产业占比从7:3逆转为1:9 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 [3] - 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60% [3] -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达57.4% 数字人民币综合性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 [3] 企业培育体系 - 构建国家级"小巨人"引领、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主力、创新型中小企业后备的梯次发展格局 [5] - "十四五"时期新增上市公司6家 总数达20家 IPO数量为"十三五"同期两倍 [5] - 实施伙伴成长计划 出台独角兽企业专项支持政策 [5] 人才发展战略 - 2020年启动"景贤计划" 每年设置5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4] - 建设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提供3-5个工位或最高50平方米免费办公空间一年 [4] - 入驻团队享受后续最高5折租金优惠 最长可达三年 [4] 城市更新成效 - 统筹推进481个城市更新项目 带动投资超900亿元 [5] - 首钢北区吸引489家企业入驻 带动就业超过1.4万人 [6] - 完成106个老旧小区共计551万平方米楼本体改造 上下水改造率达93% [5] - 首特钢转型为科技园区 北重厂改造为科技文化产业园 [5]
石景山“十四五”GDP突破1300亿元 经济增速与投资强度领跑中心城区
搜狐财经· 2025-08-21 13:55
人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 李文化表示,在系统构建人才生态方面,石景山区坚持"引育用留"一体化推进,于2020年启动实施"景贤计划",每年设置5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评定 景贤人才,运营景贤小镇,建设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强化医疗、住房等全方位保障,全力打造京西人才高地。 "十四五"以来,石景山在经济赛道上跑出"加速度",GDP突破1300亿元大关,经济增速与投资强度双双领跑中心城区,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8月21日,在"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万隆,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文化等,展示石景山"十四五"期间经济增 长与投资建设的斐然成果。 经济指标"进位争先"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石景山地区生产总值一年一个百亿台阶,从2020年的973.8亿元增至2024年的1312.9亿元。2021—2024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 1800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量的5.2%;2021—2023年,连续三年地均投资强度位居全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7.7%,居中心城区第一。今年上半 年,石景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6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居中心城区第一。 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