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

搜索文档
虚拟电厂"聚沙成塔" 夯实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底座"
证券日报· 2025-08-08 00:53
虚拟电厂市场概述 - 虚拟电厂将分散的电力资源整合为弹性系统,开创能源治理新范式[1] - 市场规模达万亿元级,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数字底座"[1] - 通过数字化手段串联充电桩、智能家电等设备,形成"电力军团"[2] 政策推动与发展现状 - 国家提出到2027年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2000万千瓦以上[2] - 山西虚拟电厂规模达百万千瓦级,接入重工业负荷[2] - 江苏投建百万千瓦级居民虚拟电厂,聚集家用空调资源[2] - 南方电网虚拟电厂接入容量近1200万千瓦,实时调节能力255万千瓦[6] 产业链布局 - 发电侧:国家能源集团等整合分布式能源搭建运营平台[4] - 运营商侧:合康新能、协鑫能科等推动项目落地[4] - 电网侧:电网公司提供数据支撑带动产业链[4] - 形成"发电侧整合-运营商落地-电网支撑"协同格局[4] 商业模式转型 - 从"补贴驱动"转向"市场驱动"[6] - 合康新能通过聚合分布式光伏参与市场交易[6] - 协鑫能科将充电站、工业负荷纳入运营平台[6] - 万帮能源聚合30万根充电桩形成5100兆瓦可控负荷[6] 技术挑战 - 资源聚合过程中标准不统一是首要问题[7] - 设备数据格式差异导致系统复杂度指数增长[7] - 需要建立统一通信协议和数据接口标准[7] 市场机制设计 - 需完善基于贡献度的市场化分账机制[8] - 国外成熟市场采用固定佣金制和溢价分成制[8] - 评估风险遵循"效能优先、风险补偿"原则[8] 未来发展 - 随着市场完善,问题将获优化解决方案[9] - 虚拟电厂将丰富电网运行模式并节省固定资产投资[5] - 行业前景广阔,将推动能源系统智能化转型[4]
透过两个“1/3”看能源转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8 00:53
能源转型成果 - 中国每用3千瓦时电就有1千瓦时来自可再生能源绿电 [1] - 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1/3 [1] -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和最大电力基础设施体系 [1] 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5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六成 [3] - 上半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较去年同期翻一番 [3] - 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蒙西蓝海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超50亿千瓦时,可满足200万户居民一年用电 [2] 技术创新突破 - 中国攻克特高压输电技术,建成特高压交直流电网 [4] - 自主研发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覆盖6万多座变电站 [5] - 全球最大18兆瓦固定式海上风电机组和17兆瓦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7][8] 政策与市场机制 - 新能源发展从政策扶持转向市场驱动 [7] - 上半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绿电交易电量15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3% [8]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质增速,跨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取得突破 [9] 民生应用案例 - 西藏聂荣县"光伏+储能+智能电网"模式日均发电2000多千瓦时,满足村民用电及取暖需求 [10] - 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推广"光伏+农业"新模式 [10] 全球影响力 - 中国清洁能源领域投资规模占全球比重达1/3,2024年投资达6250亿美元 [11]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投资国,投资规模基本等于欧盟和美国之和 [11]
2025年上半年苏州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新签约1166个
苏州日报· 2025-08-08 00:29
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66个 新开工947个 新投产投用689个 [1] - 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557.1亿元 同比增长10.1% [1] 新兴产业项目进展 - 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产业基地在昆山投产 总投资50亿元 目标产能2GW [2] - 项目光电转化技术全球领先 在钙钛矿单结组件和叠层新技术领域破两项世界纪录 [2] - 昆山上半年新签约57个亿元以上项目 包括维信诺50亿元新型显示创新中心项目 [3] - 台光电子增资22亿元建设AI高性能覆铜板项目 预计新增产值60亿元 [3] - 张家港二季度新开工63个超亿元项目 总投资144.7亿元 [3] - 铂力特高端装备项目落户太仓 助推航空航天产业升级 [3]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中国高岭土公司观山矿关停后转型建设苏州先进材料谷总部基地 [4][5] - 吴中区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2个 同比增长29.9% [5] - 天脉导热三期 芯钛半导体等优质项目完成签约 [5] - 康桥吴中生命科学园 蓝悦无人机等优质项目投产投用 [5] 文旅产业创新 - 姑苏区"上城门"文旅融合项目投用 融合民俗文化IP与多元业态 [6] 项目服务保障体系 - 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43天 [7] - 吴江区二季度新投产72个产业项目 总投资205.7亿元 完成投资93亿元 [7] - 苏州工业园区亿元以上签约项目开工率92.6% 投产投用率64.4% [8] - 贝昂智能通过"数据得地"实现"拿地即开工" [8] - 蓝思科技项目实现"竣工即投产""交验即发证"无缝衔接 [8]
Vistra(VST)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7 14:00
Vistra (VST) Q2 2025 Earnings Call August 07, 2025 09:00 AM ET Speaker0Good day, and welcome to the Vistra's Second Quarter twenty twenty five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All participants will be in a listen only mode. Please signal a conference specialist by pressing the star key followed by zero. After today's presentation, there will be an opportunity to ask questions. To ask a question, you may press star, then one on your telephone keypad.Please note this event is being recorded. I would now like to turn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丨让更多绿电“发得出、用得上”
国家能源局· 2025-08-07 10:03
能源转型成就 - 中国绿电占比达1/3,即每用3千瓦时电中就有1千瓦时是绿电 [3] - 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1/3 [3]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越煤电,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3] 政策与技术驱动 - 可再生能源法为新能源产业提供法律保障,电价政策激发经营主体积极性 [4] - 风电、光伏发电通过标杆电价补贴降低初始投资成本,加速项目落地 [4] - 2025年将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绿电交易激发市场热情 [4] - 中国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世界领先,建立全球最完整清洁能源供应链 [4] - 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提升推动成本大幅下降,风电技术向大型化、智能化发展 [4] 技术突破与市场应用 - 智能电网建设增强对新能源波动性的适应能力,实现与传统能源灵活互补 [5] - 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等新型供能模式提高工商业用户能源利用效率 [5] -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装机中配置比例上升,有效平抑出力波动,提升供电稳定性 [5] 全球贡献与合作 - 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煤电,改变全球能源市场供需关系 [6] - 中国为全球提供大量光伏组件、风电设备,降低全球新能源成本 [6]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6] - 中国通过技术、人才支持带动其他国家能源转型,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6][7]
人民日报海外版丨透过两个“1/3”看能源转型
国家能源局· 2025-08-07 10:03
能源转型成果 - 中国每消耗3千瓦时电力中就有1千瓦时来自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3] - 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全球总量的1/3[3] -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和电力基础设施体系[4] 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5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60%[7] - 上半年风电、太阳能新增装机规模同比翻一番[7] - 国家能源集团蒙西蓝海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超50亿千瓦时,可满足200万户居民年用电需求[6] 技术创新突破 - 攻克特高压输电技术并建成特高压交直流电网[9] - 自主研发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覆盖6万多座变电站[9] - 全球最大18兆瓦固定式海上风电机组和17兆瓦漂浮式机组实现国产化[11][12] 政策与市场机制 - 可再生能源法建立基本制度和政策框架[11] - 上半年绿电交易电量达15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3%[12]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跨区交易机制取得突破[13] 民生应用案例 - 西藏聂荣县"光伏+储能+智能电网"模式日均发电2000多千瓦时[16] - 屋顶光伏系统替代传统牛粪取暖,改善牧民生活条件[15] - 推广"光伏+农业"新模式,实现能源资源普惠[16] 全球影响力 -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占全球1/3,2024年达6250亿美元[17] - 清洁能源投资规模相当于欧盟和美国之和[17] - 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可复制的能源转型解决方案[17]
“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第一”丨透过两个“1/3”看能源转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7 05:56
清洁能源发电占比 - 中国电力消费中每3千瓦时就有1千瓦时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电力 [1][3] -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在5月底首次突破60% [3]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在2024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翻一番 [3] 电力基础设施规模 - 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1][4]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 覆盖城乡和东西地区 [4] - 全国已累计投运十余条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远距离输送 [4] 技术创新突破 - 自主研发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 覆盖国家电网经营区6万多座变电站和数十万座新能源场站 支持单日超3亿千瓦新能源出力的快速经济调配 [5] - 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福清下线 关键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 [7] - 海上风电装备从5兆瓦起步 突破至18兆瓦固定式和17兆瓦直驱型漂浮式机组 [8] 市场机制发展 - 2024年上半年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8% [8] - 绿电交易电量达154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9.3% [8]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质增速 跨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取得新突破 [9] 分布式能源应用 - 国家能源集团在西藏聂荣县推进"零碳"建设村 屋顶光伏日均发电2000多千瓦时 满足村民用电及取暖需求 [10] - 推广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和牧光互补等"光伏+农业"新模式 [10] - 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 [10] 全球影响与投资 -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投资规模占全球比重达到三分之一 2024年投资达6250亿美元 较10年前几乎翻番 [11] -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基本等于欧盟国家和美国之和 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投资国 [11] - 通过政策创新和市场培育 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11]
对话“十四五”丨让更多绿电“发得出、用得上”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7 05:49
受访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许勤华 问:中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十四五"时期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从当前成果看,能 源转型成就有两个突出的"1/3":一是每用3千瓦时电中,就有1千瓦时是绿电;二是中国的发电装机容 量已经达到全球总量的1/3。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答: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政策推动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法为新能源产业长期稳定发 展提供法律保障,不断完善的电价政策激发经营主体积极性。比如,对风电、光伏发电给予标杆电价补 贴,有效降低了初始投资成本,加速项目落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基本建立,新 能源发电企业通过"绿电交易"获得环境溢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经营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热 情。 中国还不断攻克技术关键难题,加速产业升级。当前,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在世界 领先,建立起全球最大、最完整和最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供应链,推动清洁能源产业成长为现代化产 业体系的新支柱。在光伏领域,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升,推动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实现从"昂贵电 力"到 ...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召开“以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白银实践新篇章”新闻发布会
中国能源网· 2025-08-07 01:40
安全生产和电力保供 - 动态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并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确保电网稳定运行 [1] - 开展电网安全稳定措施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制定变电站全停负荷转供及应急处置方案 [1] - 完成"集中攻坚年"既定任务,电力安全生产局面平稳有序 [1]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能源转型 - 依托白银能源资源、区位和网架优势,提升电网资源配置、安全承载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2] - 750千伏靖远变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陇东直流配套330千伏送出工程北滩段、景泰东段实现贯通 [2] - 110千伏银西数字孪生智慧变电站建成投运,电网运行方式灵活性明显增强 [2] 营商环境优化与供电服务 - 持续优化供电服务管控机制,上半年全口径实现"零投诉" [2] - 290余名台区经理融入3186个村社网格群,以网格为最小服务单元格提升服务效率 [2] - 推动供电服务问题治理取得质的提升和量的压降 [2] 民生服务与电网建设 - 深化标准化网架建设改造,解决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系薄弱问题 [2] - 截至7月底,农配网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2707.76千米,安装配变678台、容量13.56万千伏安 [2] - 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 [2] 社会责任与信息披露 - 发布2024年社会责任实践报告 [2] - 发展策划部、营销部相关负责人补充介绍有关情况 [2]
让更多绿电“发得出、用得上”(对话“十四五”)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7 01:33
问:中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十四五"时期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从当前成果看,能源转 型成就有两个突出的"1/3":一是每用3千瓦时电中,就有1千瓦时是绿电;二是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已 经达到全球总量的1/3。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中国还不断攻克技术关键难题,加速产业升级。当前,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在世界领 先,建立起全球最大、最完整和最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供应链,推动清洁能源产业成长为现代化产业 体系的新支柱。在光伏领域,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升,推动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实现从"昂贵电 力"到"平民电价"的转变。风电技术也在大型化、智能化上飞速进步,单机容量不断刷新纪录,发电效 率稳定性显著提高。风电最大单机容量、光伏晶硅电池转化效率均在技术驱动下逐年提升,储能技术的 突破大幅提升了新能源消纳能力。 随着技术成本降低,新能源在能源消费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而智能电网建设稳步推进,电网对新能源 波动性的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助力实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灵活互补。同时,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等 新型供能模式,则让工商业用户社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