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模式

搜索文档
“胖改先锋”永辉交卷:半年亏2.4亿,关店227家,质押率逼近红线
新浪财经· 2025-08-21 08:5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 [2][3][5] - 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盈利2.75亿元) [2][4][5] - 扣非净利润亏损8.02亿元,同比大幅恶化(上年同期盈利2986.25万元) [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08亿元,同比下降58.92% [5] 战略转型与门店调整 - 启动"胖东来模式"门店调改,截至6月26日已完成112家门店调改,计划2026年春节前完成300家 [3] - 单店调改投入约500-800万元,部分小型门店投入约300万元 [5] - 2024年下半年起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导致收入缺口及闭店成本增加 [2][4] - 福州大本营关闭超过10家门店(包括马尾中环广场店、鼓楼井楼门店等) [6] 股东结构与公司治理 - 第一大股东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法人叶国富)质押18.68亿股,占其持股70%,占总股本20.58% [2][8][9] - 公司总质押股数占比21.85%,接近30%警戒线 [8][9] - 董事会改组:叶国富等"名创系"高管进入董事会,原CEO李松峰(京东背景)未再当选 [2][7] - 叶国富担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代行CEO职责 [7] 供应链与运营管理 - 采购体系存在腐败问题,需推行"阳光供应链"改革 [2][10] - 供应商财务结算执行"不拖、不卡、不刁难"策略,设立专线通道 [10] -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合肥调改门店出现蟑螂污染事件 [10] 资金与资本运作 - 发布定增预案募资39.92亿元,其中32亿元(80.49%)用于298家门店调改升级 [12] - 2024年董事长张轩松税前报酬60.43万元 [2]
永辉超市: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05:4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4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75亿元[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08亿元,同比下降58.92%[3] - 综合毛利率20.80%,较上年同期下降0.78个百分点[3] - 线上业务营收54.9亿元,占营业收入18.33%,同比减亏3475万元[4] 经营策略调整 - 关闭227家亏损门店,新增4家门店,总面积1.9万平方米[4] - 线上业务采用"三个加快"路线,线上店仓业态已实现全面盈利[4] - 完成2860家标品供应商的裸采合同签订,精简供应商数量约50%[4] - 生鲜业务源头采购比例提升至60%以上,增强云南及沈阳两大产地仓能力[4] - 物流中心从30个整合为18个物流园,覆盖全国26个省市[4] 业务发展情况 - 自有品牌产品上线,包括永辉YONGHUI橙汁和微胶囊香氛酵素洗衣液[4] - 与伊利合作定制鲜奶产品,首发4天销售额突破100万元[4] - 烘焙商行联营占比从31.5%降至15.8%[4] - 线上业务月均次月复购率为56.3%[4] - 已签约未开业门店79家,储备面积62.39万平方米[4] 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4]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12万亿元,增长6.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4] - 公司学习胖东来模式,聚焦品质与幸福的商业模式[4] 公司治理 - 报告期内公司涉及第一大股东变更与董事会换届事宜[10] - 新选举叶国富、张靖京、王永平为公司董事[10] - 聘任吴凯之为副总裁,甘旺亨为副总裁[10]
永辉超市上半年大亏2.4亿元,关闭亏损门店227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0: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48亿元 同比下降20.73% [1][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盈利2.75亿元)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08亿元 同比下降58.92% [2] - 总资产339.63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20.55% [2] 战略转型影响 - 收入下滑主因2024年下半年启动战略转型 关闭长期亏损门店及门店调改期歇业 [2] - 报告期内关闭227家亏损门店 产生租赁赔偿、人员赔偿及资产报废等成本 [3] - 商品供应链改革导致供应商及商品升级汰换 综合毛利率20.80% 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 [3] - 持有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84亿元 [3] 线上业务发展 - 线上业务营收54.9亿元 占总营收18.33% 同比减亏3475万元 [4] - 自营到家业务销售额31.4亿元 日均单量21.6万单 月均复购率56.3% [4] - 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销售额23.6亿元 日均单量14.3万单 [4] - 线上业务覆盖90%门店 99家调改门店已开通线上业务 [4] 门店网络优化 - 新增门店4家 新增面积1.9万平方米 [4] - 已开业门店552家 覆盖26个省和直辖市 [4] - 已签约未开业门店79家 储备面积62.39万平方米 [4] - 调改开业门店124家 覆盖郑州、西安、合肥等重点城市 [5][6][7][8] 战略方向与规划 - 学习胖东来模式 聚焦品质与幸福商业模式 进行商品供应链变革与服务体验升级 [3] - 计划三年内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 筛选200家核心供应商建立年度对话机制 [9] - 2025年计划完成200家门店调改 强化转型升级力度 [9] - 代理CEO叶国富强调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出路 [9]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4.97元 单日涨幅2.69% [9] - 最新市值451.03亿元 [1][9]
永辉超市半年大亏2.4亿!关亏损门店227家,按胖东来调改124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22:3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 [1][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2.7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08亿元,同比下降58.92% [2] - 综合毛利率为20.80%,较上年同期下降0.78个百分点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6.9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6.07% [2] 业务转型 - 公司2024年下半年开启整体战略与经营的深度转型,关闭长期经营亏损门店 [2] - 报告期内关闭227家亏损门店,产生租赁及人员赔偿、商品出清等成本费用 [3] - 持有的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84亿元 [4] - 自2024年5月启动学习胖东来模式,聚焦品质与幸福的商业模式 [4] - 预计2025年全年调改门店数量将达200家 [9] 门店情况 - 报告期内新增门店4家,面积1.9万平方米 [4] - 已开业门店合计552家,覆盖全国26个省和直辖市 [4] - 已签约未开业门店79家,储备面积62.39万平方米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调改开业门店共计124家 [4][5][6][7] 线上业务 - 2025年上半年线上业务营收54.9亿元,占营业收入18.33% [4] - 线上业务较去年同比减亏3475万元 [4] - "永辉线上超市"自营到家业务实现销售额31.4亿元,日均单量21.6万单 [4] - 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实现销售额23.6亿元,日均单量14.3万单 [4] 供应链改革 - 公司商品供应链改革完成大量供应商及商品的升级汰换 [3] - 未来三年将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 [9] - 将筛选首批200家核心供应商,并与供应商董事长建立年度对话机制 [9]
永辉超市上半年大亏2.4亿元 关闭亏损门店227家!按胖东来模式调改124家 叶国富:将坚持品质销售路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5:3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 [2][3] - 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7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2][3] - 综合毛利率20.80%,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08亿元,同比下降58.92% [3] - 总资产339.63亿元,同比下降20.55%;净资产41.70亿元,同比下降6.07% [3] 战略转型 - 2024年下半年启动深度转型,关闭227家亏损门店导致收入下滑 [3][5] - 学习胖东来模式,聚焦品质与幸福商业模式,推进商品供应链变革、服务升级、员工福利重塑 [6] - 计划2025年完成200家门店调改,截至6月已调改开业124家 [6][10] - 未来三年目标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筛选200家核心供应商 [10] 业务结构 - 线上业务营收54.9亿元,占比18.33%,同比减亏3475万元 [6] - 自营到家业务销售额31.4亿元,日均单量21.6万单,复购率56.3% [6] - 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销售额23.6亿元,日均单量14.3万单 [6] - 线上业务覆盖90%门店,99家调改门店已开通线上业务 [6] 门店网络 - 上半年新增门店4家,总面积1.9万平方米 [6] - 已开业门店552家,覆盖26个省级区域 [6] - 已签约未开业门店79家,储备面积62.39万平方米 [6] - 调改门店124家,分布于郑州、西安、合肥等41个城市 [7][8] 亏损原因 - 销售规模减少及闭店导致收入缺口 [3][4] - 供应链改革造成短期毛利下降 [4] - 闭店产生租赁赔偿、人员安置等成本1.84亿元 [5] - 持有的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公允价值变动亏损1.84亿元 [6] 市场动态 - 3月召开全球供应商大会,代理CEO叶国富强调聚焦核心供应商与大单品 [9][10] - 股价4.97元,单日涨幅2.69%,市值451亿元 [11]
永辉超市上半年大亏2.4亿元,关闭亏损门店227家!按胖东来模式调改124家,叶国富:将坚持品质销售路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5:3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48亿元 同比下降20.73% [1][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盈利2.75亿元)[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08亿元 同比下降58.92% [2] - 综合毛利率20.80% 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 [3] - 总资产339.63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20.55% [2] 战略转型进展 - 2024年5月启动学习胖东来模式 聚焦品质与幸福商业模式 [3] - 关闭227家亏损门店 产生租赁赔偿及资产报废等成本 [3] - 商品供应链改革导致短期毛利下降 完成供应商及商品升级汰换 [3] - 调改开业门店达124家 线上业务覆盖调改门店99家 [4] - 计划2025年完成200家门店调改 未来三年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 [10] 业务结构分析 - 线上业务营收54.9亿元 占总收入18.33% [4] - 自营到家业务销售额31.4亿元 日均单量21.6万单 [4] - 第三方平台业务销售额23.6亿元 日均单量14.3万单 [4] - 月均复购率达56.3% 线上业务同比减亏3475万元 [4] 门店网络布局 - 新增门店4家 新增面积1.9万平方米 [4] - 已开业门店552家 覆盖26个省级行政区 [4] - 已签约未开业门店79家 储备面积62.39万平方米 [4] - 门店覆盖郑州/西安/合肥/福州等核心城市 [5][6][7] 资产与投资变动 - 持有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84亿元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41.70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6.07% [2]
雁塔区“胖永辉”+1 永辉公园南路店今日焕新迎客
搜狐财经· 2025-08-16 12:59
促消费政策与商业布局升级 - "西悦购·趣长安"政策通过消费券发放、主题促销活动及商贸企业升级改造推动雁塔区商业发展[1] - 永辉超市在雁塔区形成"双店格局":MOMOPARK店调改后,公园南路店8月15日焕新开业,标志"胖东来模式"深度落地[1] - 双店布局互补协同,公园南路店定位成熟居住区,强化南城片区商业配套品质[16] 商品结构革新与供应链优化 - 商品力全面重构:原11762支商品中下架6732个,新增6305支,新增比例达55.6%,结构调整后达胖东来标准80%[3] - 进口商品占比提升至11%,生鲜采用"散标结合"模式,引入芸岭鲜生有机菜、云南元谋叶菜等地标产品[3][5] - 对接陕西本地供应链,同步启动"新疆水果节",直采万吨级西梅等特色果品,甜度超20°的爆浆西梅为明星单品[5] 场景化消费与品类升级 - 熟食区强化现制体验:新增凉拌荤菜、捞汁海鲜、热卤爆品及现做肉蛋煲等,引入本地品牌"豆记熟食"及胖东来合作品牌"九多肉多"[7] - 烘焙区打造网红矩阵:推出椰奶面包"鸭子的奶"、减糖黑芝麻麻薯及双拼瑞士卷(19.9元/8粒)等高辨识度产品[7] - 水果区新增果切、果汁等即食品类,深化与佳农、都乐合作,以榴莲、软籽石榴等时令爆品引流[5] 门店空间与服务体验优化 - 装修风格简约化:过道空间拓宽,中岛货架高度降至1.6米,层数精简至5-6层,提升视野开阔度[8] - 设胖东来自有品牌专区,陈列DL精酿啤酒、橙汁等商品,同步推广永辉自有品牌如黑松露火腿苏打饼干等[10] - 新增便民服务区:配备血压仪、充电宝、宠物寄存等设施,调味品柜台增设放大镜,海鲜区支持全流程加工[12] 员工体系与区域战略深化 - 员工人数从54人增至84人,综合薪资提升,福利体系完善:10天带薪年假、免费员工餐及节日购物卡[14] - 全国调改门店突破160家,预计9月底达200家,形成以员工幸福感为支点的实体零售转型模式[17] - 永辉西安负责人强调深度融合胖东来精髓,针对本地偏好强化生鲜、熟食等品类,打造"品质生活服务站"[16]
步步高上半年净利润超2亿元 自有品牌成新亮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3: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29亿元,同比增长24.4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重整收益确认及经营策略深化 [1] 门店运营优化 - 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与调改潜力门店提升经营质量 [2] - 19家完成调改的门店成为业绩增长引擎 [2] - 调改门店在春节旺季销售额同比激增3-6倍,客流量提升超300% [2] - 当前经营门店共55家(超市23家,百货/购物中心32家) [3] - 采用"一店一策"场景化改造稳固本土市场份额 [3] 供应链与商品策略 - 深化源头直采,与超200家优质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 [3] - 生鲜品类通过价格优势与新鲜度提升拉动全品类销售 [3] - 自有品牌BL于2025年3月推出,覆盖超50支单品 [4] - 自有品牌产品涵盖一次性用品、纸品、食品饮料、家居用品等多元品类 [4] 自有品牌发展 - 自有品牌BL销售额至7月达3月单月销售额的6倍 [4] - 毛利率呈现逐月进阶趋势,受益于采购成本摊薄与品牌溢价 [4] - 自有品牌产品位居细分品类销售榜单前列 [4] 战略转型 - 学习胖东来模式推动经营质量全面升级 [2] - 超市与购物中心双业态灵活组合发展 [3] - 购物中心板块(如衡阳店、湘潭店)于2025年下半年启动重装调改 [3] - 公司聚焦核心区域与零售本质,持续深化经营革新 [4]
预亏2.4亿 永辉定增39亿赌“胖改”
中国经营报· 2025-08-11 04:19
公司融资与调改计划 - 公司拟通过定增募资39.92亿元 其中32.13亿元(占比80.49%)用于298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升级 单店平均调改费用约1879万元[2][4] - 调改项目总投资需求达55.97亿元 存在23.84亿元资金缺口 公司计划通过自筹资金和自有资金补足[4][6] - 调改成本结构中铺货及其他费用占比超50% 涉及商品结构、服务标准和供应链体系的重构[4] 财务状况与资金压力 - 2025年上半年预亏2.4亿元 归母扣非净利润预亏8.3亿元 截至2025年3月负债总额349亿元 资产负债率88.73%[2][7] - 定增计划中4.7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优化债务结构[6] - 2025年上半年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 同时完成93家门店调改[8] 调改成效与市场反应 - 调改后门店进口商品占比从12%提升至25% 非标品(现制烘焙、熟食等)占比提升 47家稳态调改店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大幅增长[7] - 部分调改门店出现商品抢购及客流增长现象 但消费者反馈存在价格上升和服务不到位问题[2][7] - 自有品牌销售额2024年上半年为12.8亿元 占营收3.4% 调改后推出咏悦汇精酿啤酒、馋大狮椰子水等新品[10] 模式复制挑战与行业观点 - 胖东来模式核心为高体验+高性价比 日均销售额达行业平均水平2-3倍 毛利率28%-30% 但需在人员工资、供应链、产品结构等多环节投入[4][5][6] - 专家指出公司需平衡规模效应与单店体验 且作为上市公司面临股东回报压力 难以完全复制胖东来非逐利管理模式[6][8] - 调改需避免形式化模仿 应结合商圈特征、消费者画像和店址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8][9] 战略协同与股东影响 - 名创优品2024年9月以62.7亿元收购公司29.4%股权 成为第一大股东 并推动胖东来模式转型[10] - 协同效应体现在自有品牌开发(名创优品擅长IP产品设计)和渠道互补(半数门店与名创优品选址重合)[10][11] - 预计协同效应对盈利贡献需12-18个月验证 名创优品方法论可嫁接至商品把控与用户体验优化[11]
预亏2.4亿永辉定增39亿赌“胖改”
中国经营报· 2025-08-08 20:57
公司定增与调改计划 - 公司拟募资39.92亿元,其中32.13亿元用于298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升级,占募资总额的80.49% [2][3] - 调改项目总投资需求达55.97亿元,平均单店调改费用约1879万元,其中铺货及其他费用占比超50% [3][4] - 公司计划通过自筹资金、自有资金填补23.84亿元资金缺口,并拟用4.7亿元补充流动资金以优化债务结构 [4] 财务状况与经营压力 - 2025年上半年预亏2.4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为-8.3亿元,负债总额349亿元,资产负债率88.73% [2][6] - 2025年上半年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同时完成93家门店调改开业,商品供应链改革对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7] 胖东来模式特点与挑战 - 胖东来模式核心为"高体验+高性价比",单店日均销售额达行业2-3倍,毛利率28%-30% [4] - 公司需在人员工资、环境改善、供应链调整等环节投入,专家认为1879万元单店成本不算高 [4] - 公司与胖东来存在核心差异:胖东来聚焦单店极致体验,公司需平衡规模效应与单店体验 [5] 调改效果与行业启示 - 郑州信万广场店调改后进口商品占比从12%提升至25%,47家调改店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大幅提升 [6] - 专家指出调改需因地制宜,避免东施效颦,零售行业遵循"极差效应",依赖选址与规模效应 [8] - 过往零售调改潮如"超市+餐饮"、仓储会员店等模式成功者寥寥,需注意模式可持续性 [8] 名创优品协同效应 - 名创优品2024年9月以62.7亿元收购公司29.4%股权,推动"胖改"战略,计划2026年完成全部门店调改 [9] - 协同效应体现在自有品牌开发,公司2024年上半年自有品牌销售额仅12.8亿元(占营收3.4%),名创优品可提供供应链支持 [9] - 双方渠道协同空间广阔,855家门店中约半数与名创优品存在地理互补性,可相互赋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