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

搜索文档
东莞控股(000828):Q2冲回坏账准备,归母净利同比显著增长
招商证券· 2025-08-27 07:0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7亿元同比下降8.6%但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20.5%主要因Q2冲回坏账准备推动利润显著增长 [1] - 公司压缩低毛利率类金融业务实现结构优化公路主业毛利率提升至75.6%整体毛利率达68.9%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 [7] -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路产区位优势伴随融资成本下降改扩建项目回报较好且承诺稳定分红提升股东回报 [7] 财务表现 - 2025年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99.2%扣非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194.8% [1]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1.1亿元同比下降62%但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达1.1亿元同比增长26.2%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9.4/9.4亿元对应2025年PE为12.4倍PB为1.2倍 [7] 业务分析 - 公路主业通行费收入6.3亿元同比下降0.4%维持稳定类金融业务规模压缩融资租赁收入984.5万元同比下降71.5%商业保理收入7128.5万元同比下降40.7% [7] - 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收入4172.3万元同比增长10.9%其他非主营业务收入1606.9万元同比基本持平 [7] - 营业成本2.4亿元同比下降12.9%管理费用0.5亿元同比下降9.4% [7] 股东回报 - 2025-2027年承诺每年累计现金分红不少于0.475元/股2025年中期拟派发0.15元/股按最新股价12.07元计算2025年股息率达3.9% [7] 估值与预测 - 当前总市值12.5十亿元每股净资产9.6元ROE(TTM)10.4%资产负债率37.1% [3]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5.82亿元同比下降6%每股收益0.98元 [2][7]
珠海经济特区45周年启示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5:17
跨境消费与口岸经济 -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2024年出入境客流超2700万人次及车流555万辆次 同比分别增长72%和71% [1] - 珠海山姆会员店港澳游客办理会员卡达8万张 显示珠海成为港澳周末及假日热门消费目的地 [1] 城市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 - 珠海GDP从1980年2.61亿元跃升至2024年4479.06亿元 45年间年均增长15.9% 总量增长超1700倍 [2][5] - 三次产业结构由1980年36.4:31.8:31.8调整为2024年1.7:42.5:55.8 形成"4+3"支柱产业集群 [6] - "4+3"产业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311亿元 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近八成 [6] - 人均GDP达17.87万元 位列广东省第二 户籍居民期望寿命84.5岁 [2] 科技创新与产业成就 - 1992年首创"科技重奖"机制 吸引巨人集团、金山软件等企业落户 [3] - 南方软件园作为国家电子工业重点项目 培育多家上市公司包括金山软件、远光软件、航宇微等 [3][4] - 集成电路产业2024年主营收入194.95亿元 近五年年均增长率超20% 设计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十 [6] - 2024年81家独角兽及瞪羚企业成长于珠海 格力电器与华发集团登榜《中国企业500强》 [7] 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 2024年上半年"4+3"产业增加值增长7.2% 其中高端装备制造增17.9% 集成电路增16.4% 新能源增16.0% 新一代信息技术增15.2% [6] - 低空经济规模突破200亿元 建成全国首条eVTOL航线和公共物流无人机配送航线 [7] - 海洋经济领域实现全球首艘智能无人科考母船"珠海云"号、全球首台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等创新成果 [8] - 设立800亿元新质生产力投资基金 推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 吸引智元机器人、优必选等企业进驻 [8] 算力基础设施与数字经济建设 - 规划建设10000P智能算力集群 通过"本地算力+云计算"模式降低企业用算成本 [8] - 设立5亿元"算力券"及1亿元"模型券" 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大模型研发 [8] 区域协同与交通网络 - 港珠澳大桥及深中通道等基础设施推动珠江西岸成为链接港澳、辐射粤西的战略支点 [11]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采用"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产业联动模式 实现经贸与规则衔接突破 [10][11] - 构建"澳门品牌+横琴研发+珠海制造+全球市场"产业链协同模式 发挥"四区叠加"优势 [12]
中国香港,为何成了互联网新战场?
36氪· 2025-08-26 12:41
内地互联网企业进军香港市场 - 京东、美团等内地互联网企业通过广告投放和本地化运营策略积极拓展香港市场 [1][3] - 京东在香港建立5个自营快递中心 实现最快4小时配送时效 [5] - 美团通过双向补贴策略(新用户首单满150减100 老用户满200送200)快速抢占市场 [9] 香港互联网生态变革 - 香港外卖市场原由Deliveroo和Foodpanda主导 美团旗下KeeTa仅用6个月实现30.6%市占率 超越Deliveroo [9] - 美团为外卖员提供月薪2万港元(步兵)至3.5万港元(骑手)的薪酬水平 [9] - 京东收购拥有35年历史的佳宝超市(全港90家门店) 完善本地化服务闭环 [12] 资本与政策协同效应 - 内地资本在港股市值占比从2015年35%攀升至当前47% [15] - 港股日均交易额2629亿港元中内地占比46.7% 为2023年同期近3倍 [15]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动"跨境支付通"系统落地 手续费从1.5%降至0.05% [17][22] 基础设施与技术赋能 - 美团2018年通过深圳直连数据专线处理香港业务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协议》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27][30] - 香港作为右舵车市场 成为比亚迪(海狮07、元PLUS)、吉利等车企出海试点 [39] - 内地算力基建进展显著:长江存储232层NAND芯片量产 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国产化 [43] 香港经济转型需求 - 香港GDP增速近15年长期低于5% 2019年出现负增长 [32] - 生活成本为内地一线城市2-3倍(矿泉水13港元/瓶 红牛27港元/罐 出租车起步价数十港元) [36][37] - 产业空心化问题亟待解决 互联网科技与新能源汽车成为新增长点 [35][39] 文化融合与科技输出 - 香港凭借文化多样性为互联网企业提供数据样本 支持全球化服务拓展 [42] - 内地与香港协同强化科技自主(5nm量子芯片设备进入Alpha测试) 突破外部技术限制 [43][45] - 高铁网络实现深港14-18分钟通达 促进两地物理连接与商业互动 [20]
地铁设计:公司项目拓展策略保持持续性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11:16
公司业务地域优势 - 公司总部地处广州 在广东省内具有一定地域优势 [1] - 公司省内业务收入占比有所提升 [1] 市场拓展策略 - 稳定推进"立足粤港澳大湾区 辐射全国 逐步走向海外"的市场拓展策略 [1] - 项目拓展策略保持持续性 [1] 行业发展机遇 - 广州 深圳等城市的轨道交通投资建设为公司带来业务机会 [1] - 粤港澳大湾区城际投资建设推动公司业务发展 [1]
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高水平互联互通 持续深化三地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0:30
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与互联互通 - 香港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高水平互联互通 深化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争取更多促进湾区融合发展的政策突破 [1] - 香港拥有"一国两制"制度优势 高度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担当内地与全球市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 [1] - 跨境人员流动便利化措施包括"港车北上" 人才南下北上便利 青年创新创业就业计划 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 专业人员备案制度 [2] 跨境物流与金融合作 - 香港机场管理局与东莞推展"海空货物联运" 提高跨境航空货物中转效率 [2] - 香港机管局按市场化规则入股珠海机场 推动两地高端航空产业合作发展 [2] - "跨境理财通"稳步发展 为三地金融机构创造新机遇 助力内地金融市场开放 [2] - 深圳市政府和广东省政府在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巩固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 [2] 多元化领域融合与创新 - 湾区融合领域涵盖跨境支付通 港澳药械通 长者医疗券试点 广东院舍照顾服务 湾区标准 高校合作 生态保育 应急救援 [3] - 香港积极培育本地新质生产力 以创新科技为引领 结合政府政策和产业协同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3] - 香港特区政府推进河套香港园区建设 强化科研成果转化 推动新型工业化 全方位支援初创企业 [3] - 成功促进微电子 高端制造 中医药科技等多元产业升级 加速形成创科生态圈 [3]
聚焦大湾区丨蓝图变实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呼之欲出
新华社· 2025-08-25 09:23
机场基础设施扩建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五跑道成功试飞 成为中国第二座、大湾区首座五跑道机场 [1] -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飞行校验完成 预计年内投用 [1] - 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2024年11月正式启用 大湾区机场跑道总数将达15条 [1] - 惠州机场停机位从8个增至14个 澳门国际机场扩建填海工程动工 佛山机场新航站楼投入使用 [1] 客货运量增长态势 - 2024年大湾区7座机场旅客总吞吐量突破2亿人次 [2]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2030年航空客货运需求量达3.87亿人次和2000万吨 [4] 多式联运网络建设 - 香港国际机场建立海陆空联运网络 深圳机场在中山江门启用两座航空港 [3] - 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规划引入6条高铁和3条城际铁路 [3] - 深圳机场东站规划6台14线 可实现5分钟内空铁中转 [3] - 深圳机场东站半小时可达广州南沙自贸区 1小时可达江门 [3] 协同发展机制 - 建立珠三角五大机场主席会议机制 每年召开会议促进合作 [4] - "经珠港飞"政策实施 经港珠澳大桥旅客无须办理香港入出境手续 [4] - "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累计服务超过300家大湾区外贸企业 [4] 战略定位体系 - 形成"香港国际中转+广州亚太枢纽+深圳新兴市场直航"多层网络 [4] - 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及新兴市场 航线网络遍及全球200多个城市 [1][4] - 机场群建设促进物流成本降低 带动临空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 [4]
肖耿:引入香港金融制度与实践,助力南沙培育国际竞争力企业
期货日报网· 2025-08-25 01:46
广东期货市场发展机遇 - 广东省市区各级部门制定文件打造完整期货产业链、建设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中心、在南沙建设期货产业集聚区或期货小镇 [1] - 广期所落地广州后各类资本和产业主体纷至沓来 给予广东期货市场更多关注 [1] - 《南沙金融30条》发布给予南沙及整个广东期货市场极大鼓舞 [1] 南沙在金融开放中的定位 - 南沙作为自由贸易合作试验区兼顾对全球开放的使命 助力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4] - 南沙在中国双循环发展战略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 肩负金融服务跨境及离岸业务使命 [4] - 南沙拥有80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 周边环绕佛山、广州等制造业发达区域 具备供应链优势 [5] 制度创新与协同发展 - 南沙面临挑战是如何将香港制度优势与南沙资源优势深度叠加 避免企业陷入"二选一"困境 [6] - 建议借鉴H股模式:香港注册企业在南沙设分支机构 维持香港法律与监管框架 [7] - 监管应淡化属地概念 聚焦市场参与者 保障港人港企按香港制度管理 [7] 大宗商品市场整合 - 内地大宗商品市场存在"碎片化"问题 需求旺盛但难以形成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力 [9] - 需整合国内需求形成海外议价权力量 需保持海外灵活性同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9] - 南沙与香港合作可打造有凝聚力的大宗商品市场力量 但具体落实仍面临挑战 [9] 区域协同与超级特区构想 - 南沙、横琴、前海等合作区正转变为衔接内外循环的关键区域 [10] - 建议香港开放北部都会区并设立二线 创造跨境业务便利条件 [11] - 构建"超级特区"可实现香港"软件"与内地"硬件"深度融合 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11]
深高速上半年净利润9.6亿元,同比增长24%,披露外环三期等多项重点工程进展
搜狐财经· 2025-08-23 18: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19亿元,同比增长4.30%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0亿元,同比增长24.04% [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33.63% [2] - 基本每股收益0.382元/股,同比增长22.44%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34%,同比提升0.66个百分点 [3] 主营业务分析 - 路费收入24.49亿元,同比增长0.64%,同口径增长4.31% [3] - 沿江高速日均路费收入同比增长超20% [4] - 环保业务收入7.50亿元,占总收入比重19.14% [6] - 有机垃圾处理业务实现处置量及提油量双增长,同比减亏 [6]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 - 外环三期全线开工,完成20.2%工程形象进度 [5] - 机荷高速改扩建项目主体开工,完成12%工程进度,采用双向8车道立体复合通道模式 [6] - 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持续推进,莞穗段进入实体施工阶段 [6] - 外环二期坑梓东互通跨线段及新围收费站开通运营,促进区域互联互通 [4] 资本运作与债务管理 - 成功发行47亿元A股定增,募集资金净额46.79亿元用于外环三期建设 [5][7] - 发行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93亿元进行债务置换及优化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净资产269.1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2.89% [2]
深圳机场股价微跌0.28% 国际航线旅客量同比增长30%
搜狐财经· 2025-08-22 13:36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7.1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2元 当日开盘价7.18元 最高价7.22元 最低价7.11元 [1] - 当日成交量295097手 成交金额2.11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4185.13万元 近五日累计净流入8229.30万元 [2] 运营数据 - 2025年7月国际旅客吞吐量330.58万人次 同比增长30.07% [1] -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建设持续推进 预计2025年内投入使用 [1] - 2035年目标实现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 [1] 股东结构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零零三组合增持420.9万股 总持股达2420.47万股 [1] - 二季度末获得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共同持有 [1] 行业地位 - 公司属于航空机场板块 运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1] - 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航空枢纽 [1] 投资者关系 - 8月19日接待中银国际证券调研 [1]
调研速递|深圳机场接受中银国际证券等1家机构调研 聚焦国际航线、跑道投产及成本管控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8-22 10:54
国际航线恢复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末国际旅客吞吐量达330.58万人次同比增长30.07% [1] - 地区旅客吞吐量达28.57万人次同比增长7.09% [1] - 新开或加密往返万象、墨西哥城、利雅得、新加坡等多条国际及地区航线 [1] 三跑道扩建工程进展 - 三跑道扩建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为试飞和正式投运奠定基础 [1] - 投运后将增强机场客货运保障能力并提升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实力 [1] - 正推进收尾工程确保项目通过行业验收并如期投用 [1] 成本管控措施 - 人工成本、折旧摊销、维修费用等刚性支出占比较大 [1] - 秉持"过紧日子"理念落实降本减费严控非必要成本支出 [1] - 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