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经济

搜索文档
加强海湾经济发展规划研究
经济日报· 2025-09-26 21:52
海湾经济概述 - 海湾经济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前瞻领域 具有经济引擎 生态屏障和战略支点多重价值功能 [1] - 中国拥有160多个面积超10平方公里的海湾 其中11个5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海湾分布在四大海域 [1] - 全球70%主要港口位于海湾 60%国际货物贸易聚集在海湾区域 [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状 - 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8600万人口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年吞吐量超18.5亿吨的港口群 [2] - 该区域被赋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任 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 [2] - 形成制造 科创等互补发展的产业集群 开放程度高且经济活力强 [2] 国际湾区发展模式 - 东京湾区以京滨 京叶工业带高端制造为核心 定位为产业湾区 [2] - 纽约湾区依托华尔街扩展至创意经济与科技融合 定位为金融湾区 [2] - 旧金山湾区以硅谷为引擎专注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定位为科技湾区 [2] 海湾经济发展规划方向 - 开展海湾普查评估 建立动态数据库 科学划分港口物流型 制造科创型等五大发展类别 [3] - 建立健全基于海洋碳汇核算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探索绿色标准认证体系 [3] - 推动发展海洋清洁能源 绿色航运 生物医药 海水淡化等绿色产业 [3] 陆海统筹与产业融合 - 完善综合立体交通和现代物流网络 增强海湾经济区域向陆海两个扇面的集聚辐射能力 [4] - 推进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 提升基于陆海联运的产业链供应链组织能力 [4] - 加强海洋牧场 海上风电 潮汐能源等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4][5] 发展目标 - 促进海湾经济区域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港口群 产业群和城市群 [5] - 把握全球海洋经济重心东移大势 推动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放大海湾经济黄金效益
经济日报· 2025-09-05 22:14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1] - 海湾经济是海洋经济中极具活力的增长点 [1] 海湾资源基础 - 拥有150多个10平方公里以上的海湾 [1] - 形成环渤海 环杭州湾 粤港澳三大湾区及上百个特色中小湾区 [1] - 湾区港口设施完善 临港产业多元 生态环境优越 [1] 产业发展现状 - 海洋船舶工业实现增加值1370亿元 [1]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32亿元 [1] -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781亿元 [1]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出台《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 [2] - 将湾区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2] 现存发展瓶颈 - 部分港口重复建设率偏高 航运服务内容趋同 [2] - 部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过度依赖景区门票等初级产品 [2] - 部分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 缺乏有效联动 [2] 港口整合方案 - 建立共建共管共享的一体化运营格局 [2] - 联合投资建设航道和堤坝等公共设施 [2] - 明确各港口功能定位 实现差异化运营 [2] - 推广统一数据平台提升物流运输效率 [2] 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 依托古港遗迹 海上丝绸之路遗址 海洋民俗传说等特色资源 [3] - 整合历史记忆与现代创意 打造具有传播力的文创产业 [3] - 应用AI技术增强游客体验感和互动性 [3] 产业协同机制创新 -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明确重点领域发展目标 [3] - 构建政府搭台 企业需求 高校攻关的创新链条 [3] - 建立政校企人才交流机制 培养复合型人才 [3] 生态环境建设 - 生态环境部遴选发布31个美丽港湾优秀案例 [1] - 实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 厦门湾中华白海豚守护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修复等重点项目 [1]
上半年南沙口岸进出口货物6167.4亿元 同比增长21.7%
搜狐财经· 2025-07-18 11:36
南沙口岸进出口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南沙口岸进出口货物6167.4亿元,同比增长21.7% [1][2] - 广州市出口船舶同比增长11.4%,出口海上钻探生产平台、船用发动机等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同比增长64.7% [1] - 南沙港出口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分别占广东同类产品出口比例的七成和五成 [1] 南沙港产业支持措施 - 广州海关细化制定102条具体措施,加快推动临港经济、海湾经济、口岸物流集群高质量发展 [1] - 实施加工贸易账册监管模式改革,缩短船舶生产周期10% [1] - 支持国际航行船舶全品类保税油加注业务,上半年监管保税燃料油加注36.8万吨,同比增长3.2% [2] 南沙港物流枢纽建设 - 南沙港拥有170余条外贸班轮航线通达全球 [2] - 深化"一港通"改革,开通航线23条,覆盖广东、湖南、贵州三省12个城市的19个内河码头和4个铁路陆港 [2] - 出口货物在支线港完成通关后可直接换乘国际货轮出海,无需二次申报和查验 [2] 南沙港区位优势 - 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珠三角地区联通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 [2] - 每天有数以万计的集装箱从南沙港装船出口 [2]
广州海关精准施策,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18 11:33
海洋经济政策支持 - 广州海关细化制定102条具体措施推动临港经济、海湾经济、口岸物流集群高质量发展 [1] - 广州海关实施加工贸易账册监管模式改革 缩短船舶制造企业订单生产周期10% [4] - 广州海关支持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加注业务 单次供油时效提升20-30小时 [5] 行业数据表现 - 上半年广州市出口船舶同比增长11.4% 出口海上钻探生产平台、船用发动机等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同比增长64.7% [4] - 广州市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出口额占广东同类产品出口比例的7成和5成 [4] - 上半年广州海关监管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加注36.8万吨 同比增长3.2% [5] - 上半年经南沙口岸进出口货物6167.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7% [6] 通关便利化措施 - 广州海关推行"一港通"改革 覆盖三省12个城市的19个内河码头和4个铁路陆港 [6] - "一港通"模式开通23条航线 出口货物到达南沙港后不再进行二次申报和查验 [6] - 南沙港成为珠三角地区联通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 每天处理数以万计集装箱 [6] 产业配套发展 - 广州海关支持开展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业务 助力南沙港打造大湾区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供应基地 [5] - 广州海关实行"一船多供"模式 企业可一次性集中办理保税油出库 [5] - 广州海关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 为船舶制造及上下游企业制定"一企一策"监管方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