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

搜索文档
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人民日报· 2025-05-21 22:12
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 重庆依托中西部首个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围绕金融、物流、科技、数据等重点领域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1] - 通过4年实践累计落地近2000个生产服务业项目,形成218项改革探索成果,其中27项入选国家最佳实践案例 [3] - 服务业开放发展指数提升38.2个点,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 [3] 金融服务创新 - 推出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重庆博伊顿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获得200万元资金支持 [1] - 政府引导企业申报贷款,银行根据知识价值信用评价结果提供一年期信用贷款 [1] - 成立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和成渝金融法院等首创项目 [2] 科技服务突破 - 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试点,完成391项知识产权转化 [2] - 转化合同金额超4.1亿元,促进科技服务与产业融合 [2] - 落地德勤中国数智中心、丹纳赫西部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 [2] 物流服务升级 - 构建国际物流枢纽,开通跨境公路班车,实现铁路海运标准协同 [2] - 率先开展国际双向运邮,参与制定国际公路铁路新规则 [2] - 设立新加坡航空保税航材分拨中心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2] 其他领域进展 - 法律服务领域实现知识产权司法裁决首例突破 [2] - 商务服务领域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78个 [2] - 落地"单一窗口"中新国际合作项目等创新平台 [2]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黄奇帆:没有产业互联网,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无法解决
北京商报· 2025-05-18 11:31
金融科技与产业互联网 - 金融科技3.0版的核心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及6G移动互联网的一体化服务 [3] - 产业互联网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最高阶段,涵盖制造业上中下游及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的"1+10"产业链集群 [3][4] - 产业互联网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金融科技的关键应用场景 [1][4]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目标为2030年达30%,2040年提升至35%或更高 [4] - 生产性服务业是GDP增长中增幅最大、规模最大的板块,其发展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础 [4] - 中国产业体系薄弱环节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发育不足,提升其占比可增强产业附加值 [4] 产业互联网的功能与价值 - 产业互联网具备五大功能:扩大销售规模、叠加产业链集群营业额、形成复合型产业平台等 [5] - 产业互联网推动跨境电商发展,通过"跨境电商+产业带+海外仓"模式强化出口竞争力 [5] - 产业互联网是科技金融的核心基础设施,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战略意义 [6] 金融与科技的关系 - 科技金融侧重金融服务科技创新,金融科技侧重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金融发展 [3] - 金融科技发展历经金融电子化、金融互联网阶段,当前进入3.0版 [3] - 金融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需与科技创新深度协同 [5]
新质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动能多方协同共促产业升级
中国证券报· 2025-04-29 00:22
经济发展态势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 [1]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242万辆,同比增长36.4%,高技术产品出口数量同比增长22.0% [2] - 数字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动能加速成长,形成"供给创新-需求升级-供给再创新"良性循环 [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中央财政制造业专项资金安排118.78亿元、增长14.5%,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扩大至8000亿至1万亿元 [2] - 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2025年将达45%,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6.2% [3] - 新能源乘用车厂商出口量同比增长19.8%,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出口数量同比增长22.0% [2]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钢铁行业通过氢基竖炉技术实现碳排放减少60%以上,化工行业利用生物基材料替代石化原料 [3] - 中央财政支持传统产业"智改数转",2025年推动更多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3] - 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和服务化延伸是传统产业升级的三大路径 [3] 资本市场与证券公司角色 - 北交所2025年IPO平均融资额翻番,证券公司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支持 [5] - 证券公司可通过产业基金、知识产权证券化、跨境服务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6] - 绿色金融工具如碳中和债券、ESG基金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 [6] 政策支持方向 - 可能出台税收优惠加码政策,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 [4] - 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机制 [5] - 监管部门或放宽券商直投子公司投资范围,允许参与早期科技项目投资 [6]
泰兴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探索县域经济新路径
新华日报· 2025-04-28 21:47
生产性服务业战略布局 - 泰兴市经济总量近1500亿元 工业开票超2200亿元 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升级核心支撑 [1] - "十四五"期间构建"一核两带三极"空间布局 主城区聚焦金融商务 沿江发展科技创新带与港口物流带 差异化打造科技服务 现代物流 电商服务三大增长极 [2] - 2024年出台《两业融合实施方案》 建立"需求画像+精准匹配+动态评估"全周期管理机制 连续四年迭代升级现代服务业招商政策 [2] 创新平台与数字化转型 - 建设黄桥特医所 高新区陶瓷所等研发平台 打造"技术攻关—中试孵化—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 [3] - 苏中沿江化工物流园实施危化品仓储标准化 虹桥商贸物流园引入智能分拣技术 构建"江海河 公铁水"多式联运网络 [3] - 2024年建成国家5G工厂1个 省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 智能制造车间20个 星级上云企业282家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4] 产业融合与价值链重塑 - 精细化工领域建设中试孵化产业园 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全生命周期服务商" 生物医药构建覆盖研发至商业化生产的创新生态 [5] - 引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建立区域服务中心 搭建"线上+线下"中介服务超市 定制焊接 危化工艺等专项职业培训课程 [6] - 设立4000万元专项基金支持绿色转型 泰隆集团实施设备工艺升级 经济开发区建设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废液资源化 [6] 发展成效与区域定位 - 通过系统性布局破解产业升级桎梏 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县域经济转型核心抓手 [7] - "一核两带三极"格局深化后 泰兴有望成长为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新高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