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

搜索文档
东坑、谢岗、高埗GDP增速占前三 塘厦外贸进出口同比增184%增速居首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23:12
东莞整体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东莞GDP达6067.84亿元 同比增长4.8% 高于全省增速0.6个百分点 [6] - 全市进出口贸易货值7492.8亿元 同比增长16.5% 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3.6和12.5个百分点 [1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5.55亿元 同比增长3.4% [10] 镇街GDP增长梯队 - 东坑GDP137.9亿元 同比增长24.2% 增速全市第一 [6][7] - 谢岗GDP79.44亿元 同比增长18.1% [6] - 高埗GDP96.28亿元 同比增长8.1% [6] - 寮步GDP217.8亿元 同比增长7.5% [7] - 沙田GDP140.42亿元 同比增长7% [7] - 洪梅GDP68.79亿元 同比增长7.1% [6] - 中堂GDP76.18亿元 同比下降0.8% 是唯一负增长镇街 [4] 工业与投资驱动 - 东坑规上工业增加值81亿元 同比增长40.1% 增速连续5个月全市第一 规上工业总产值464亿元 同比增长48.6% [7] - 东勤公司产值同比激增238% 拉动全镇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5% [7] - 谢岗规上工业增加值52.6亿元 同比增长34.6% 固定资产投资43.1亿元 增长63.9% 其中工业投资41.6亿元 激增85.1% [6] - 黄江工业技改投资7.2亿元 同比增长46.2% 基础设施投资5.5亿元 增长20.4% [16] 消费市场活力 - 寮步社消零总额172.1亿元 同比增长10.9% 其中限上汽车零售额64.5亿元 增长6.7% [10] - 东城社消零增速达15.9% 高于全市12.5个百分点 零售业增长48.4% [10] - 全市工商注册登记户数189.1万户 增长5.5% 其中新兴产业注册76.92万户 增长16.2% [11] - 虎门市场主体达16万户 社消零总额同比增长2.1% [11] 外贸表现亮点 - 塘厦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84% 总量全市镇街第三 增速第一 [13] - 东坑外贸进出口总额237亿元 增长124.4% 其中进口113.7亿元 激增261% 出口123.23亿元 增长66.3% [15] - 沙田支持香港空港中心出口货值同比增长214% 货量增长106% [13] - 企石1-5月进出口总额54.46亿元 增长40.7% 实际利用外资5047万元 增速319.2% [14] - 虎门进出口总额957.18亿元 增长15.5% 总量全市第二 [14] 固定资产投资分化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9% 但扣除房地产投资后同比增长6.9% [16] - 东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8% 通过"拿地即开工"推动重点项目 [18] - 凤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2.5% [16] - 高埗 道滘 石排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下降50.3% 40.7% 14.3% [17]
苏州1至7月经济运行稳中提质
苏州日报· 2025-08-26 23:05
工业经济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7267.7亿元 同比增长4.5%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 [1] - 前六大主导行业产值17699.1亿元 同比增长5.0% 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4.9% [1] - 电子信息业产值增长7.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5.3% [1]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417.3亿元 同比增长6.9% 占工业总产值比重56.5% [1]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70.9亿元 同比下降2.5% [1]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 [1] - 工业投资1338.9亿元 同比增长12.5% [1] - 电子信息业投资增长17.4% 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增长33.3% [1] -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8% 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达34.4% [1] 对外贸易 - 进出口总额15258.0亿元 同比增长5.3% [2] - 出口总额9589.9亿元 增长7.0% 进口总额5668.1亿元 增长2.5%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4187.1亿元 增长21.9% 占出口总额比重43.7% [2] - 机电产品出口7455亿元 增长6.2% 拉动出口增长4.9个百分点 [2] 资本市场 - 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0家 其中境内A股上市5家 [2] - 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275家 境内A股上市公司223家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5.3亿元 同比增长3.4% [2] -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8% [2] - 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呈现"六降二升"格局 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7% 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6.3% [2]
构建全链条生态体系 推动二手车出口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营报· 2025-08-26 19:59
中国二手车出口发展现状 - 中国二手车出口处于政策红利与市场爆发叠加的黄金期 汽车保有量超4亿辆 供应链体系成熟 车型选择高性价比 [1] - 2024年二手车出口量突破40万辆 覆盖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拉动汽车消费和产业升级的新兴力量 [3] - 行业告别探索期 进入规模化运营和体系化输出阶段 全球竞争力实质性提升 [3] 出口规模与增长数据 - 二手车出口从2019年试点初期0.3万辆增长至2024年43.6万辆 同比激增46.5% [7] - 出口货值大幅攀升至92.1亿美元 同比增长23.3% [7] - 全国二手车出口资质备案企业增至2800余家 [7]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撑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641万辆 同比增长23% [4] -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 [4] - 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产突破1000万辆的国家 [4] 全球汽车市场需求格局 - 全球汽车市场总需求保持每十年增加1000万辆的稳定增长节奏 [5] - 市场驱动从成熟市场主导转向新兴市场引领 未来增长动力聚焦177个新兴市场 [5] - 2000-2010年全球汽车需求增加1211万辆 2011-2017年增幅达2196万辆 [5] 出口模式与生态体系建设 - 出口实现从"产品出口"到"体系出海"的生态跃迁 需构建车源整合、跨境物流、海外售后、数据追踪的全生态闭环 [7][8] - 需联动国内维修企业出海 布局海外服务网点 构建本地化服务能力 [8] - 形成车辆销售、配件供应、服务保障三位一体的生态闭环 提升海外品牌可信度 [8] 企业实践案例 - 神州租车打造售前车辆整备、售中全球化物流、售后本地化支持的全链条能力 [10] - 依托国内29个二手车中心仓和5个口岸前置仓 设立6个海外直销办事处 覆盖30多个国家 [10] - 实时在售车源4000辆 覆盖中东、中亚、北非、西非、拉美等区域 [10] 区域发展表现 - 广东为二手车重要集散地 2024年前7个月出口4.6万辆 超2023年总量 [10] - 阿联酋成为最大贸易伙伴 出口1.6万辆 同比增长1.5倍 [10] - 广州车源基础扎实 汽车保有量大 依托"以旧换新"政策保障车源供给 [11] 政策与服务优化 - 2019年在北京、天津等10城市开启试点 2020年扩围至30个地区 2024年2月全面放开出口业务 [7] - 广东省商务厅牵头11个部门组建专项团队 快速协同解决手续繁琐、退税及过户上牌慢等问题 [11]
新兴市场成中国外贸新机遇 跨境支付助力外贸企业出海突围
新华财经· 2025-08-26 14:52
邓国标指出,"新三样"(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出口订单指数、价格指数明显高于大盘, 出口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东南亚已成为"新三样"产品的重要出口目的地之一,对越南、泰国和马来 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出口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增长明显。面向欧洲市场的"新三样"出口同样火热;拉美和非 洲的基建需求大,也为"新三样"出口提供了很大潜力。 新兴市场正逐渐成为中国外贸企业的新增长引擎。这些地区对于高性价比的中国产品有着旺盛需求,中 国企业通过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这些需求。新兴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也为中国 的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然而,在拓展新兴市场过程中,外贸企业也面临 着诸多挑战,其中跨境支付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新兴市场支付基础设施不完善,美元短缺,资金到账时 间长,中间行手续费高,汇率波动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结算效率和利润。 新华财经上海8月26日电(记者高少华)跨境支付企业上海夺汇网络技术有限公司(Xtransfer)创始人 兼首席执行官邓国标26日在未来外贸大会上表示,目前Xtransfer全球客户数突破70万家,其中境外企业 占比达到47%,服务范围覆盖全球 ...
上海外贸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
第一财经· 2025-08-26 08:02
外贸总体表现 - 7月上海市进出口总额接近4000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 [1] - 前7个月进出口总额2.55万亿元,增长3.4%,较上半年增速提升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2万亿元增长10.7%,进口1.43万亿元下降1.7% [1] - 7月出口1706.8亿元创年内单月最高,增长8.5%,进口2265.6亿元实现年内首次两位数增长10.3% [1] 民营企业表现 - 7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35.7%,规模创单月历史新高,增速创年内新高 [1] - 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5.5%,较上半年提升1.9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值38.6% [1] 区域市场结构 - 7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13.8%,占全市外贸总值近40% [2] - 7月对东盟、中东、非洲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12.3%、44.3%、55.5% [2] - 前7个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12.2%,对东盟、中东、非洲分别增长11.1%、24.7%、34.6% [2] 机电产品出口 - 7月出口机电产品1124.5亿元增长5.2%,其中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103.5%,高端机床出口增长63.4% [2] - 锂电池出口42.8亿元增长75.7%,储能电池出口比重显著提升 [2] - 前7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9%,工业机器人、高端机床、锂电池出口分别增长17%、35.9%、1.3% [2] 工业原料及零部件进口 - 7月金属矿及矿砂进口增长22.4%,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增长29.2% [3] - 电脑零附件进口增长84.3%,医疗器械进口增长33.1%,航空器零部件进口增长35.5% [3] - 前7个月金属矿及矿砂进口增长7.3%,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增长15.8%,电脑零附件、医疗器械、航空器零部件进口分别增长44.9%、10.4%、29.2% [3] 消费品进口 - 7月干鲜瓜果进口增长59.9%,食用油进口增长16.3%,游艺运动设备进口增长29.4% [3] - 前7个月干鲜瓜果进口增长12.9%,食用油进口增长6.4%,游艺运动设备进口增长6.6% [3]
dbg markets:相比于发达市场,多数人更看好新兴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26 03:00
资金流向与资产表现 - iShares Core MSCI新兴市场ETF在四个月内吸纳58亿美元资金 资产规模扩张5.8% 显著超越先锋发达市场ETF的3.3%增幅 [2] - 新兴市场股票指数与发达市场指数涨幅差扩大至5% 美元走弱周期中新兴市场股票相对发达市场的超额收益中位数达8%-10% [3] 财政与债务状况 - 新兴经济体主权债务占GDP比重较G7国家低15-20个百分点 巴西和印度等国维持更可持续的债务水平 [2] - 新兴市场较低的通胀中枢为货币政策宽松创造空间 实际利率对债券指数涨幅贡献达2.8% 显著高于发达市场的1.3% [2][3] 结构性改革与产业升级 - 越南制造业附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5% 较2015年增长8个百分点 印度通过商品服务税改革使物流效率提升30% [2] - 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分股公司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达4.2% 高于发达市场的3.5% [2] 企业竞争力与全球地位 - 宁德时代和三星电子等新兴市场企业在新能源和数字经济领域占据全球产业链关键节点 [2] - 新兴市场股票风险溢价较发达市场高出150个基点 显著高于历史均值的100个基点 [3] 资本流动预期 -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美元指数走弱 为新兴市场资产重估提供有利环境 [3] - 全球资本可能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大量进入新兴市场 [3]
大摩:美元疲软和政策可信度在提振新兴市场前景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3:41
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趋同 - 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传统界限逐渐消失 新兴市场以新势头进入新一年 [1] - 新兴市场主权信贷 本币债券和股票表现均优于发达市场 受益于美元疲软和新兴市场外汇走强 [1] - 新兴市场在2021-22年发达经济体领先短暂期后再次超过发达经济体 摩根士丹利预计此趋势持续至2026年 [1] 投资机会与驱动因素 - 新兴市场固定收益成为新兴市场固定收益的令人信服替代品 [1] - 利差是资本流入关键驱动因素 印度 越南 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改革进展增强投资者信心 [1] - 美国信贷利差收紧和美债收益率下降对新兴市场利差走强和本地债券表现至关重要 新兴市场未完全脱钩 [1] 政策与制度优势 - 新兴市场央行政策可信度提高 新冠疫情后赢得更多信任 能独立先发制人有效应对冲击 [2] - 灵活汇率制度吸收外部压力 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通胀差异已趋同 [2] 财政与风险差异 - 债务承载能力给发达市场带来优势 包括财政能力 可信度 金融市场深度和较低货币风险 [2] - 财政状况是新兴市场内部差异化关键驱动因素 需对每个国家进行仔细评估 [2] 资金流向与投资偏好 - 流入新兴市场跨界资金势头增强 但全球仓位仍偏向新兴市场 多数投资者仅维持适度新兴市场固定收益敞口 [2] - 摩根士丹利看好巴西 哥伦比亚 匈牙利和土耳其地方债券 对智利 哥伦比亚 危地马拉 墨西哥 摩洛哥 南非和赞比亚部分主权信用持类似立场 [2]
境内外投资机构共话全球投资新格局与机遇 中国资本市场全球吸引力不断增强
期货日报· 2025-08-25 12:05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全球化发展 - 对冲基金与家族办公室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 在全球经济格局变革及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背景下面临新机遇与挑战 [1] - 排排网全球依托数据积淀与AI投研能力 搭建链接全球优质资源与华人财富的数字桥梁 旨在使国际投资更安全高效透明 家族传承更持续长久 [1] 跨境投资策略与机遇 - 中国管理人走出去包含两个维度:境外募资投资其他市场 或吸引全球资金投资中国 其中后者被认为未来十年更具吸引力 [1] - A股市场流动性全球第二 中国量化管理人有义务推动全球资本重新认识并拥抱中国市场 [1] - 私募基金管理人通过跨境收益互换和QDII等合规途径把握科技创新财富增长机遇 成为高净值人群资产规划中有差异化价值的补充 [2] - 境外市场特别是香港市场具有三大优势:资金属性更长久 金融工具更丰富 资产管理监管规则国际化 [2] 投资者偏好与尽调要求 - 境外机构投资者对基金的考察尽调比个人投资者更全面细致 注重中国背景管理人对中国相关资产的深度认知 [2] - 境外投资者偏好流动性好 低波动低回撤 能创造长期可持续收益的产品 [2] - 新兴管理人虽面临规模小 时间短等信任挑战 但具备新心态 新东西及灵活性优势 能抓住大规模管理人难以捕捉的机会 [3] 市场展望与配置策略 - A股市场超额收益一定比境外市场好 走出去是长期战略而非因境内竞争激烈 [3] - 牛市已是客观事实 对港股A股保持乐观 当前阶段仓位比追求完美股票更重要 [3] - 新兴市场与中国股票同步上涨 若美元继续走弱新兴市场走势向好 中国作为最好新兴市场短期可撑住 但全球基金经理仍需持有美股 [3] - 2024年亚洲美元债市场聚焦发行人对境外债务的管理和置换 2025年南向通扩容将驱动投资者结构重塑带来的新机遇 [3] AI技术在投资领域的应用 - AI早已超越单纯投研工具标准 在研究工作助力及优化研究流程与投资流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 管理人可将AI技术很好整合进既有体系 东方港湾主要仓位集中在AI领域 重点关注搜索 广告 算力及AI编程导致的数字产品爆发方向 [4] - AI能力已脱离人类数据依赖性 进入强化学习的积累阶段 能自主生成经验数据 [4]
海外对冲基金、公募基金最新数据:外资增配中国市场
中国基金报· 2025-08-24 14:06
外资增配中国市场 - 8月以来对冲基金净买入中国市场最多 [2][3] - 过去一周对冲基金加速净买入中国股票达7周最快 买入由多头和空头平仓共同贡献 [4] - 8月14日至8月20日中国股票基金资金流入转正 单周流入12亿美元 此前三周分别流出11亿/12亿/7亿美元 [4] 全球基金配置变化 - 7月底全球主动管理公募基金对中国配置占比6.6% 处于10年15%分位 较基准低配320个基点 [4] - 7月新兴市场基金增配幅度最大为中国内地和印度 超配幅度最大为印尼和泰国 [4] - 过去一周亚洲(中国内地除外)新兴市场遭机构卖出48亿美元 南非市场被净卖出2.7亿美元 [4] 美国上市ETF资金流向 - 过去一周美国上市亚太ETF净流入前10名中中国ETF占5席 [6] - MCHI(跟踪MSCI中国指数)单周吸金2.26亿美元 位列亚太ETF第一 [6] - KWEB(跟踪中国互联网指数)吸金1.83亿美元 位列第二 [6] - 过去一个月MCHI吸金力度最强 KWEB位居第二 [7] 韩国投资者持仓动向 - 韩国散户净买入港股前三是小米集团486.53万美元/国泰海通471.72万美元/老铺黄金394.32万美元 [9] - 净买入A股前三是中际旭创351.04万美元/双环传动149.65万美元/汇添富消费ETF 132.35万美元 [9] - 对中国股票净买入金额超过日本股票 日本电子株式会社仅获净买入157.32万美元 [10] -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成交额达66.93亿美元 为韩国第二大海外市场 [11] 市场趋势研判 - 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反映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基本面看法改变 [11] - 反内卷政策实施缓解相关行业价格压力 成为投资者情绪改变基石 [11]
独家!万亿巨头重磅发声,事关中国市场!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03:19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回升 - 全球机构和高净值个人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正在回升,投资者需超越房地产行业的短期压力,关注更广泛的中国经济机遇[4][12] - 投资者核心关注点包括政府经济刺激措施、后续政策力度以及创新驱动增长,特别是在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12][15] - 监管机构间协调性增强,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性政策环境[12][15] 富兰克林邓普顿的中国业务与市场观点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约1.6万亿美元,拥有超过75年历史,自二十多年前开始投资中国,并在香港和上海设立研究办事处[3][6][7] - 在中国境内的业务涵盖机构客户、主权财富基金、QFII及私募股权,并与多家QDII合作[3][8] - 认为关税对美国通胀影响相对温和,15%有效关税税率相当于征收3%的全国消费税,仅推升通胀约1.5%,对GDP影响有限[9][10][11] 新兴市场迎来拐点 - 几乎100%确定新兴市场迎来拐点,全球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关注增加,弱美元将支撑投资者向新兴市场倾斜[6][48][59] - 新兴市场作为整体资产类别纳入全球投资组合,有助于构建更具韧性的组合,吸引力大幅提升[59][63] -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区的结构性改革值得关注,印度市场虽前期涨幅显著,但部分领域仍有机会[55][57] 中国投资机会的5S框架 - 供应链:如电池制造商[13][17] - 可持续性:如电动汽车、氢能发电机及长江电力等公司[13][17] - 服务:如携程等旅游服务平台[13][17] - 系统:如阿里巴巴在云基础设施等布局[13][17] - 储蓄:如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13][17] 亚太市场机遇与人口结构 - 亚太机遇来自人口结构与财富增长,中国、印度等大型经济体产生的财富,加上流入中国香港、新加坡的国际资本,带来丰富机会[25][27][28] - 中国、日本、韩国面临不同程度的老龄化挑战,需要高度差异化的投资解决方案[26][29] - 日本呈现增长机遇,政府推出新储蓄项目并鼓励外资进入金融市场,股票估值极具吸引力[26][30] 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变化 - 全组合方法越来越受重视,更强调集中度、相关性及气候风险[33][36] - 固定收益市场迎来良好配置时机,美国企业信贷利差处于合理区间[33][36] - 另类投资受到重视,对冲基金策略在2025年重获青睐,市场波动性上升增加阿尔法机会[33][38] 财富管理客户需求变化 - 收益是高净值客户的核心驱动因素,全球固定收益资产是最受关注的类别之一[41][45] - 多资产及高股息类解决方案提供多元化收益来源,美国多资产策略在亚太地区表现成功[42][46] - 主题投资是重要趋势,涵盖技术、医疗保健、黄金及贵金属等多个领域[43][47] 欧洲市场与美元走势影响 - 部分投资者降低美国市场配置,转向欧洲市场,原因包括估值疑虑、地缘政治因素及欧洲经济刺激措施[49][50][51] - 若美元走弱或企稳,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将受益,商品价格上涨及出口增加提供投资机会[54][56][58] - 美元企稳或略有下行将利好部分国家货币及市场表现[55][58] 美国科技股估值与投资机会 - 标普500指数2025年和2026年预期市盈率分别为24倍和21倍,均处于高位[69][71] - 投资机会正从大型股向中小型股拓宽,半导体等全球化创新核心领域展现广阔前景[69][73] - 主动管理在科技领域至关重要,帮助投资者动态调整组合并捕捉机遇,需关注私人公司以获取更全面洞察[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