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

搜索文档
新华鲜报丨“豫”见国赛!中国能工巧匠在这里同台竞技
新华社· 2025-09-21 04:55
装配误差不超过0.02毫米、程序响应时间精确至0.1秒,这是伊犁技师培训学院学生穆海麦尔·苏来曼江和搭档在本届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中定 下的目标。"我们此前经过数万行代码与上千次机械调试,实现过这一目标。这次希望能磨炼技能,共同搭建好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穆海麦尔 说。 能工巧匠同台竞技、奋勇拼搏,大展新时代技能人才风采。 数据显示,大赛中技工院校学生、企业职工分别占比58%、21%,企业职工占比增加;博士、硕士、本科人数占比33%,高学历参赛选手主要 集中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前沿技术技能领域。 9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郑州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吸引众多目光。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围绕106个竞赛项目参赛,上演技能领域巅峰 对决:既有老手艺人的功夫积淀,也有青年人的创新锐气;既有木工、焊接等传统领域赛项,也有占比过半的智能制造等新领域赛项;既突出竞 赛引领,也带来全过程、多场景、沉浸式的技能体验。 看选手,高手过招切磋技艺—— 从16岁"技能新星"到57岁"老师傅",选手们在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过程中,带动更多人关注技能、学习技能、提升技能。 看赛项,项目设置新意十足—— 行走在赛场,可以明显感 ...
2025浦江创新论坛发布超1万项技术需求
新华社· 2025-09-20 15:30
2025浦江创新论坛现场。新华社记者方喆 摄 此次发布的技术需求涵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20多个前沿领域。例如,哈萨克斯坦电动汽 车充电站的网络建设项目相关需求,将促进电动汽车产业链、数字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合作与跨境投资;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布技术、人才、创新平台等系列需求,加速长三角地区融合发展。 2025浦江创新论坛9月20日在上海开幕,论坛的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面向全球发布10000余项技术需 求、2000余个人才需求岗位,企业投入资金超200亿元。 上海市科委介绍,2025浦江创新论坛策划了AI for Science、量子智能、可控核聚变等30余场前沿领域专 题论坛,邀请国内外政府主管部门、科学家、企业家等代表共同探讨基础研究与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为全球科技创新建言献策。 近年来,论坛为企业和人才搭建了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和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两个国际交流平台。 其中,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致力于打造企业与科研团队之间的技术供需"快车道",此前五年已累计 释放技术需求21000余项,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近180亿元。 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则"为项目找资本 ...
广东祥牛电气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20 07:05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东祥牛电气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 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数字技术服务;信 息技术咨询服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服务;安全咨询服务;品牌管理;电线、电缆经营;配电 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电工器材销售;电子专用设备销 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光电子器件销售;供应用仪器仪表销售;互联网设备销售;家用电器零配件销 售;电器辅件销售;电子产品销售;电工仪器仪表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电子测量仪器销售;风 动和电动工具销售;销售代理;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销售;太阳能热发电装备销售;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销 售;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办公设备销售;仪器仪表销售;机械设备销售; 家用电器销售;电气设备修理;电气设备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风机、风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 (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打造一场可看、可玩、可学、可思的技能盛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9 22:08
赛事规模与结构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共有来自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参赛 设置106个竞赛项目包括66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和40个国赛精选项目 [1] - 智能制造 高端装备 数字技术 新能源等赛项占比超过50% 同时设置人工智能工程技术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等4个专业技术类竞赛项目 [1] - 参赛选手平均年龄24岁 30岁以下占比77% 25岁以下占比70% 企业职工占比增加 [2] 技能展示与互动 - 大赛采用赛展演会集成模式 设立国家成果展 各代表团成果展 企业技能展等四大展区及技能培训体验区 [2] - 展出卫星返回舱 国产芯片 "奋斗者"号模型等高精尖实物 推出AI智能眼镜学习心肺复苏 仿真无人驾驶等互动项目 [2] - 现场进行40项绝技绝活展演 涵盖高新技术 手工制作 艺术创意等领域 包括新疆"沙粒画艺术"和"一剪年轻十岁"美发绝技 [2] 配套活动与参与群体 - 创新开展"技能培训小课堂"和"技能奇妙游打卡"特色活动 开设趣味微型培训课程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科普技能知识 [3] - 大赛裁判人员达3275名 所有选手和裁判均经过企业或院校比赛 行业竞赛 省级大赛的层层选拔和资格审核 [1] - 赛事体现各地各行业积极参与热情 印证中国技能人才工作成效 形成规模宏大 素质优良 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 [1]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今日在郑开幕 技能英才 中原竞技
河南日报· 2025-09-18 23:37
9月18日,郑州航空港区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赛项设备进行调试。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部准备 就绪。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于9月19日在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共有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参 赛。 记者 王铮 摄 今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航空港区中原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全国技能大赛是我国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 国家职业技能赛事,本届大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承办,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厅、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协办。 9月18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赛前新闻发布会举行。大赛组委会委员、秘书处秘书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介绍大赛相关情况。 智能制造等赛项占比超50% 本届大赛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吴礼舵介绍,大赛共设置106个竞赛项目,包括66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 目和40个国赛精选项目。项目设置紧密结合科技变革、产业发展、企业实际,注重技术与技能的有机融合, 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辉映。其中,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赛项占比超过50%,充分体 现了 ...
持续壮大数字文化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9-18 22:00
行业政策支持 - 重庆市出台激励政策针对影视全产业链条实行分档奖励包括产业平台建设和票房表现 [1] - 江苏省将数字文化产业纳入现代产业体系和重点产业链整体谋划 [1] - 2017年原文化部印发指导意见部署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和培育新动能 [2] -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出台意见绘制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新蓝图 [2] - 2022年发布意见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引领建设方向 [2] 行业发展现状 - 5G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速迭代推动文化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 - 数字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文化强国建设新增长点 [2] - 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各地区采用特色手段吸引消费者 [2] - 面临数字技术竞争优势不足专业人才匮乏产业链不完整及附加值较低等问题 [2] 技术发展举措 - 丰富数字文化工具表现形态加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力度 [3] - 抓住数字技术自主创新关键点推动生产力跃升 [3] - 加大科研投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 [3] - 发挥数字文化企业主体作用创新要素培育新质生产力 [3] 人才培养机制 - 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突出数字素养卓越的从业者 [3] - 重点培养颠覆性技术突破性人才和新质生产力工具应用型人才 [3] - 政府部门科研单位院校形成合力建设人才培养基地 [3] - 建立健全科研机构与大型企业合作机制鼓励高校开办相关专业 [3] - 在生产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开展系统性创新 [3]
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明日开幕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3:14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大赛首次设置乡村振兴专项赛项,直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同时设置4个专业 技术类竞赛项目,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和集成电路工程技 术,展现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最新趋势。 据悉,此次大赛项目设置紧密结合科技变革、产业发展、企业实际,注重技术与技能的有机融合,体现 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辉映。106个竞赛项目,包括66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和40个国赛精选项目。其 中,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赛项占比超过50%,充分体现了大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的定位。 这是我国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 业技能赛事。 本报讯 (记者肖艳青)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简称"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将于9 月19日晚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 据悉,本届大赛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共设置106个竞赛项目,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 参赛。 ...
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8 03:35
叶尔羌河畔村民告别"汛期守河",和田绿洲棉田迎来"准点供水",玛纳斯棉农靠手机"管水",塔里木河 流域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稳步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水利事业实现从"人逐水 走"到"水为人用"的跨越,交出了一份惠及民生、守护生态、支撑发展的答卷,成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的坚实基石。 兴修工程,农田用水有保障 "过去每年5到8月,全村人都要守在河边防洪。"莎车县霍什拉甫乡阿尔塔什村村民玛尔江古丽·图尔荪 至今对10多年前的叶尔羌河记忆犹新。这条河曾是新疆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每年汛期,流域 90%以上劳动力都要投入防洪。 改变开始于2011年阿尔塔什水利枢纽的破土动工。这座工程从一开始就面临"高面板堆石坝、高边坡、 高地震烈度、河床覆盖层深"的难题。"上百家参建企业施工人员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用10年时间啃下 了这块硬骨头。"新疆叶河公司副总经理段新文说。 2021年工程投运后,叶尔羌河下游防洪标准大幅提升,灌溉面积从651万亩拓展至千万亩以上。玛尔江 古丽的生活变了样,"现在春灌、冬灌用水都准时,粮食产量翻了一倍!"她家买了运输车,还住进了宽 敞的新房。 智慧赋能,绿洲焕发新生机 在塔里木 ...
数联古今启新程 智绘文明谱华章——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科技日报· 2025-09-18 02:14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西安开幕 聚焦文化遗产数字化主题[1] - 论坛设立保护传承 技术创新 产业赋能 开放共治四大议题 回应全球对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的关切[2] - 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举办文化遗产数字化专题论坛 西安继2024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后再次承办[2] 技术应用案例 - 西安城墙通过数字方舱系统实现全域全时段健康诊断与智能巡防[2]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完成兵马俑数字化存档[2] - 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唐墓壁画VR体验项目[2] - 展览展示AI修复破损古籍 三维呈现古城遗址等近百项创新成果[3] - 敦煌莫高窟实现数字永生 巴黎圣母院依托数字建模技术恢复重建[3] 行业影响与共识 - 数字化技术改变文物保护基本方式 重塑传播模式与体验形态[3] - 推动文明记忆从静态留存转向动态传承[3] - 为教育 旅游及文化产业创造新机遇[3] - 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交近200项案例 将精选40项编撰成集[4] 国际合作与发展方向 - 大会将持续推动数据共享 标准共建与国际合作[4] - 探索数字技术承载人类共同价值 使文化遗产成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神纽带[4] - 数字化被国际专家视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