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

搜索文档
公告解读:邮储银行将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新浪财经· 2025-09-23 15:03
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宣布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以优化管理架构和业务结构 整合资源并降低运营成本 [1] - 合并后邮惠万家银行法人资格注销 全部业务及权利义务由邮储银行承继 需经股东大会和金融监管总局批准 [1] - 此次合并基于邮储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和数字化转型背景 旨在强化线上业务整合与运营效率提升 [1] - 市场关注合并协同效应及长期竞争力提升 9月23日股价上涨1.51%至6.05元/股 总市值7061.36亿元 [2] 公司战略与运营 - 通过吸收合并实现战略整合 重点整合邮惠万家银行线上业务运营经验和资源 [1] - 合并预计降低管理成本并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 [1] - 合并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会受实质性影响 符合公司长期数字化发展战略 [1] 市场表现与预期 - 公告日股价涨幅1.51% 成交额达9.29亿元 但近七个交易日累计下跌3.04% [2] - 市场短期可能因投资者情绪出现波动 长期对整合带来的潜在增值持乐观态度 [2] - 协同效应和长期竞争力提升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2]
“并购六条”发布一周年 沪市新增重大资产重组111单交易额超3000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9-23 14:21
新质生产力领域成并购热点。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整合加速,并购案例超三成。两大晶圆 代工龙头企业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相继披露并购方案。 传统企业通过并购加速转型升级。"并购六条"以来,沪市已有近30单并购方向指向转型,帮助企业从地 产、纺织、传统化工等传统行业向高端技术装备、半导体先进制造业实现跃升。多家公司通过并购在原 有业务基础上积极开拓或者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与此同时,标志性、创新型、示范性案例不断涌现。多元支付踊跃、多个"首单"面世、产业并购成势。 中国神华收购13家产业链核心企业、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国泰君安吸并海通证券、海光信息吸并中 科曙光等千亿体量并购单层出不穷。 上交所数据显示,自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至2025年9月23日,沪市已新增首次披露重大资产并 购重组交易111单,交易额超3007亿元,数量已接近2022年年初至"并购六条"发布期间之和。 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一年 来,沪市并购重组活跃度明显提升,并购重组正成为上市公司转型突破、向新求质的"加速器"。 上交所表示,多家沪市公司通过收购优 ...
全国并购项目库启动建设
新华财经· 2025-09-23 14:15
并购重组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交流对接会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与并购投资、困境企业重整与特殊机会 投资,举行了主题会议,来自实体企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的专家,分别围绕各自领域进 行分享。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据介绍,全国并购项目库将为全国优质项目提供展示平台,为产业集团、上市公司等提供有效信息,同 时汇聚各类金融、投资和中介机构,旨在畅通信息渠道、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信息化、 智能化手段,为全国并购市场提供"一站式"服务。 新华财经济南9月23日电(记者贾云鹏)9月23日,并购重组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交流对接会在济南召 开。会上,全联并购公会、山东省并购联合会、山东省基金业协会、浙江省上市与并购联合会、湖北省 并购联合会、安徽省并购联合会共同启动全国并购项目库建设工作。 ...
“924”行情一周年:并购重组持续活跃,推动A股价值重塑
第一财经· 2025-09-23 12:44
"自924新政以来,并购重组已成为资本市场生态修复的重要抓手。"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认 为,并购成为上市公司实现成长和价值重塑的重要路径,带动二级市场情绪回暖,为股权投资机构提供 了退出渠道,推动耐心资本更多流向硬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投、融、退"良性循环。 "9.24"行情一周年,A股市值站上百万亿,日成交金额多次突破3万亿,市场生态进入新阶段。这其中, 监管力推的并购重组,被认为是一大助力因素。 "并购六条"发布这一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活跃度提升,一二级市场的活力也得到一定程度激 发。 "并购六条"实施至今,监管机构持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支持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持续高涨,并呈现出 诸多新特征。 在近一年新增披露的230单重大资产重组中,半导体行业的买家最多,超过20家;其次是房地产开发和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收购意愿较强,公司数量均为10家;通信设备、化学制品、塑料、消费电子、服装家 纺等行业的买家则在5家~10家之间。 相较买家而言,卖家多集中于新兴行业,并购标的中涉及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比例 明显提高。其中,半导体、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被收购对象数量位 ...
事关并购重组,多家券商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9-23 05:45
自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政策启动实施,时间已悄然接近一年,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并购重组作 为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功能进一步凸显。 站在新的起点上,多家受访券商高管对未来并购重组市场发展充满信心,但也认为并购市场在审核效 率、估值包容性、投后整合、理性交易等方面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 他们认为,需从监管、上市公司、投资机构三方协同发力,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提升并购质量、防范 市场风险,推动并购市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建言提升审核效率及包容性 并购重组审核的效率与包容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并购意愿及市场活力。多名受访的券商人士向券商中 国记者表示,希望审核效率与包容度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上市公司需避免短视行为 并购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交易能否过会,更取决于并购后的整合成效。上市公司作为并购主体,需树 立长期战略思维,避免短视行为。 申港证券副总裁吴晶认为,上市公司应该从"市值管理"转向"产业赋能",应摒弃追逐热点以及进行概念 式并购的短期思维,"上市公司董事会和战略投资部门应基于清晰的产业战略去寻找标的,想清楚'为何 买、如何整'。并购后,要将整合计划提升到与交易执行同等重要的高度,设 ...
事关并购重组,多家券商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9-23 04:00
自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政策启动实施,时间已悄然接近一年, 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并购重组作为资 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功能进一步凸显。 站在新的起点上,多家受访券商高管对未来并购重组市场发展充满信心,但也认为并购市场在审核效率、估值 包容性、投后整合、理性交易等方面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 在估值包容性方面,业内也有建言。徐春呼吁监管部门在估值包容性方面提供更多案例指引,特别是针对未盈 利的"硬科技"资产以及业绩承诺灵活性,以减少市场不确定性,提升项目预期。 杨雨松认为,对于非关联方之间的并购交易,建议在估值、对赌等方面更尊重买卖双方的商业谈判结果,若标 的估值方法合理、信息披露充分,不要过度干预估值高低;对于未设置业绩对赌的交易,若上市公司充分披露 风险,且标的具备核心竞争力,则应尊重市场谈判结果,无需强制要求对赌。 上市公司需避免短视行为 他们认为,需从监管、上市公司、投资机构三方协同发力,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提升并购质量、防范市场风 险,推动并购市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建言提升审核效率及包容性 并购重组审核的效率与包容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并购意愿及市场活力。多名受访的券商人士向券 ...
“并购六条”落地一周年!从“量”到“质”,投行价值重塑正当时
券商中国· 2025-09-23 02:02
证监会2024年9月24日实施"并购六条"至今,并购市场持续升温,券商投行在财务顾问业务中的参与深度与广 度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A股并购重组市场生态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科创属性成为本轮并购潮中最鲜明的标签。 面对标的估值、产业协同、未盈利资产并购等新挑战,长期以首发(IPO)业务为主的投行,如今在复杂交易 执行、跨行业估值定价、投后整合管理等环节,面临新的考验。 "并购六条"政策即将满岁。 展现前所未有的活力 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出台以来,A股并购重组市场在变革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券商投行并购业务 收入也迎来结构性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上市公司首次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达163 起,交易总额超47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3%和172.9%。 国联民生证券副总裁、国联民生承销保荐公司董事长徐春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政策支持带来新业务空间,并 购业务市场潜力巨大,属蓝海市场。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许多行业从"增量竞争"进 入"存量整合"阶段,并购是企业实现产业整合、升级转型、赛道转换、市值管理的重要途径和工具。相较IPO 业务,并购市场基本无 ...
阳谷华泰涨2.02%,成交额5610.5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78.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1:5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3日盘中股价16.20元/股 较前上涨2.02% 总市值72.71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5610.54万元 换手率0.81% 主力资金净流入378.94万元 [1] - 特大单买入281.09万元(占比5.01%) 大单买入834.69万元(占比14.88%)[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6.3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73%/10.72%/6.08% [1] - 年内1次登龙虎榜 最近5月23日净买入9656.04万元 买入总额1.89亿元(占比16.21%)[1] 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22亿元 同比增长2.09%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27亿元 同比减少8.43% [2] - 主营业务构成:高性能橡胶助剂56.52% 多功能橡胶助剂43.04% [1] - 公司2000年成立 2010年上市 主营橡胶助剂研发生产销售 [1] 股东结构与分红 - 截至9月10日股东户数3.08万户 较上期减少16.47% [2] - 人均流通股14077股 较上期增加19.7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4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96亿元 [3] 行业与概念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基础化工-橡胶-橡胶助剂 [2] - 概念板块涵盖芯片概念、半导体、新材料、光刻机、并购重组等 [2]
中科曙光涨2.02%,成交额24.3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1:5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3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119.88元/股 成交金额24.31亿元 换手率1.40% 总市值1753.9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8亿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5.00亿元(占比20.57%)卖出6.98亿元(占比28.70%) 大单买入4.99亿元(占比20.54%)卖出4.70亿元(占比19.33%) [1] - 年内累计涨幅66.38% 近5日涨7.53% 近20日涨31.27% 近60日涨72.94%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9月15日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2006年3月7日成立 2014年11月6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高性能计算机、通用服务器及存储产品 并提供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技术服务 [1] - 收入构成:IT设备88.79% 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11.15% 其他业务0.06% [1] 行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其他计算机设备 [2] - 概念板块包括中科院系、存储概念、并购重组、寒武纪概念、腾讯概念等 [2] - 截至8月30日股东户数35.89万户 较上期增加2.99% 人均流通股4075股 较上期减少2.91%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58.50亿元 同比增长2.41%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29亿元 同比增长29.39%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2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0.83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持股4422.71万股 较上期增加1871.49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2598.53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25.76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877.63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06.00万股 [3] - 华夏沪深300ETF持股1361.96万股(第九大股东) 为新进股东 [3]
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出炉!“小巨人”创远信科拟收购“小巨人”微宇天导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0:03
9月22日晚,北交所上市公司创远信科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公司股票将自9月23日起复牌。此前,创远 信科9月15日晚发布停牌公告,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根据预案,本次创远信科拟向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创远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14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并支 付现金,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标的公司上海微宇天导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微宇天导")100%股权。预计交易 总价不超过9亿元。 这是北交所落实"并购六条"(即《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相关政策要求的第二单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项目。 业内人士表示,北交所并购重组相关制度日益完善,为后续更多优质并购重组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均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根据预案,经创远信科与交易对方协商,最终确定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股份发行价格为18.88元/ 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预案显示,由于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的预估值及交易价格尚 未确定,根据标的资产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初步判断,预计本次交易将达到《重组管理办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