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司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波音(BA.US)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现金流损耗降至2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12:47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227.5亿美元 同比增长34.6% 超出分析师预期约10亿美元 [1] - 经调整后每股亏损1.24美元 优于预期的1.40美元亏损 [1] - 季度现金消耗仅2亿美元 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8亿美元 [1] - 全球服务部门营业利润达10.5亿美元 利润率19.9% 为公司最赚钱板块 [4] - 防务部门实现1.1亿美元营业利润 连续第二个季度盈利且未计提会计费用 [2][3] 运营与生产 - 上半年交付280架飞机 创2018年以来同期最高交付纪录 [2] - 737月产量维持在38架 需获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批准才能提升至42架 [2] - 787梦想飞机月产量从5架提高到7架 [2] - 飞机订单量年内超越欧洲对手空客公司 [2] 战略转型与挑战 - 转型计划见效 业务各个层面出现绩效改善 [1] - 737 Max最后两个型号(-7和-10)认证可能推迟至2026年 因需重新设计发动机防冰系统 [2] - 圣路易斯工厂超90%工人投票拒绝公司提案并决定罢工 部门复苏面临新威胁 [3] - 财报包含4.45亿美元和解金 用于了结与737 Max空难相关的美国刑事诉讼 [2] 市场表现与行业环境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4% 在30只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中表现最佳 [2] - 飞机订单成为美国关税谈判重要筹码 多项贸易协定与订单挂钩 [1] - 公司正从2024年初事故和年末罢工等最艰难时期复苏 [1]
姚记科技再遭实控人减持,三大主业齐跌
国际金融报· 2025-07-25 14:35
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1252.4155万股,占总股本3% [1] - 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 [1] - 以7月24日收盘价27.38元计算,预计套现约4.68亿元 [2] 股东持股情况 - 减持前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07亿股,占比49.63% [2] - 参与减持的五位股东合计持股1.64亿股,占比39.30% [2] - 6月已减持170万股,占比1.01% [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包括移动休闲游戏、扑克牌和互联网营销三大类 [3] - 2018-2023年营收从9.8亿元增长至43.07亿元 [3] - 2024年营收32.71亿元,同比下降24.04% [3] 业务表现 - 数字营销业务营收11.42亿元,同比下降40.25% [3] - 游戏业务营收10.15亿元,同比下降17.2% [3] - 扑克牌业务营收10.8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3] 财务表现 - 2020年净利润10.93亿元,2024年降至5.39亿元 [4] - 2024年一季度营收7.79亿元,同比下降20.67% [4] - 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下降6.70% [4]
天力锂能股东拟清仓式减持:三元电池份额被严重挤压 毛利率跌入负值、收现比仅为同行三分之一
新浪证券· 2025-07-23 10:31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富德基金计划在2025年8月11日至11月10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方式清仓减持540万股 占总股本4.55% [1] - 另一股东新材料基金于2个月前宣布减持不超过118.74万股 持股比例达6.48% [1][2] 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 三元电池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从2020年61%降至2024年25.3%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8.5% [2] - 2024年三元电池装机量139.0GWh 同比增长10.2% 但2025年上半年装机量55.5GWh 同比下降10.8% [2] - 磷酸铁锂电池对三元电池形成严重挤压 [1][2] 财务业绩恶化 - 2024年营收17.54亿元 同比下降28.23% 连续第二年下滑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29亿元 延续2023年亏损态势 [4] - 毛利率2023年骤降至-6.77% 2024年为-2.93% 显著低于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同行 [4] 资金流动性危机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 2024年末达47.81% 2025年一季度末升至53.56% [7] - 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占比快速上升 债务期限缩短 [7] - 收现比长期徘徊20%-40%低位 仅为可比公司三分之一 [7]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100天持续增加至2024年140天 [9] 战略转型失败与公司治理风险 - 筹划一年多的半导体公司并购事项于2024年4月宣告失败 [10] - 实控人王瑞庆所持部分股份因质押合同纠纷于2024年5月被司法冻结 [10] - 管理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不足 在行业下行期盈利能力下滑速度远超同行 [4]
上半年预亏 鼎信通讯出售资产能否扭转业绩颓势
证券日报· 2025-07-22 17:08
公司资产出售 - 鼎信通讯拟以2.4亿元出售全资子公司海纳数智100%股权 [2] - 海纳数智从成立到被出售仅历时5个月 [2][3] - 交易对手方同创惠泰由青岛市市南区财政局100%控股 2024年末资产总额66.93亿元 净资产37.77亿元 [4] - 转让款分三期支付 一期2400万元 二期1.44亿元 三期7200万元 [5]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1.9亿元至2.27亿元 较上年同期4864.80万元亏损扩大近4倍 [3] - 电力业务被国家电网列入"黑名单"2年 南方电网"市场禁入"15个月 中标订单量大幅萎缩 [3] - 消防业务受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 营业收入降幅显著 [3] 业务挑战 - 电力业务限制措施直接切断公司核心收入来源 [3] - 从设备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节奏被打乱 [3] - 出售资产仅能覆盖当期亏损 无法解决业务根基问题 [6] - 电力业务限制持续 消防业务复苏乏力 业绩改善缺乏明确时间表 [6] 战略规划 - 出售子公司旨在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 增强持续经营能力 [2] - 市场期待公司在半年报中阐述业务转型具体规划 [6] - 需重构核心业务竞争力才能真正走出经营困局 [6]
直线拉涨!杜邦中国反垄断调查遭暂停,拟144亿剥离“工业黄金”?
格隆汇· 2025-07-22 14:07
反垄断调查进展 - 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22日晚间暂停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的反垄断调查程序[2] - 调查最初于4月4日启动 涉嫌违反《反垄断法》中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垄断协议的条款[4] - 调查启动当天杜邦股价遭受重挫 华尔街大行纷纷下调其目标价[4] 股价与市值表现 - 受调查暂停消息刺激 杜邦美股盘前迅速直线拉涨 开盘后震荡拉升超1%[1] - 当前股价报75.95美元 总市值达317.85亿美元[1]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净销售额124亿美元同比增长3% 经营性EBITDA 31.4亿美元同比增长7%[7]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31亿美元同比增长5% 经营EBITDA 7.88亿美元同比增长16%[7] - 电子与工业是净销售额占比最大板块 其次为水处理与防护[8] - 公司产品服务涵盖农业与食品、楼宇与建筑、电子材料、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6] 战略转型与业务重组 - 持续推进从多元化到聚焦的转型 拟重塑定位为高科技材料公司[8][11] - 计划2025年11月前完成电子业务分拆独立上市[9] - 取消去年5月宣布的水处理业务分离上市计划[10] - 拟在2025年中期前剥离Nomex和Kevlar耐热纤维品牌 交易估值约20亿美元[11] 市场与监管背景 - 反垄断调查起因包括芳纶在华售价较国际均价溢价超30%[11] - 中国市场占公司营收约20% 剥离业务可能为降低对中国市场依赖[11]
深康佳A上半年度预亏最高5亿,华润入主能否力挽狂澜?
国际金融报· 2025-07-15 15:2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3 6亿至5亿元 同比收窄54 03%至66 90% 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9 5亿至11亿元 [1] - 2024年营业收入111 15亿元 同比骤降37 73% 归母净利润亏损32 96亿元 同比扩大52 31% 扣非后净亏损32 06亿元 [2] - 2024年消费电子业务营收101 37亿元 占比91 2% 同比微降0 67% 半导体业务营收1 7亿元 同比暴跌94 99%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5 44亿元 同比增长3 32% 归母净利润9481 07万元 同比增长118 59% 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4 4亿元 [4] 业务经营状况 - 消费电子业务因行业竞争加剧 新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 产品结构未匹配国补政策 清理非一级能效产品导致毛利损失 仍处亏损状态 [1] - 半导体业务虽技术研发取得突破 但处于产业化初期 未实现规模化及效益化产出 整体经营亏损 [1] - 半导体业务营收占比从3 4亿元骤降至1 7亿元 仅占总收入1 53% 规模效益未形成 [3] 财务与资本结构 - 截至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达92 65% 创近十年新高 流动负债190 33亿元 在手货币资金41 16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主要源于对武汉天源股权会计核算方式变更 产生6 56亿元非经常性损益 [4] - 计划出售武汉天源3%股份 对应市值约2 94亿元 旨在盘活存量资产 [4] 股权变动与战略转型 - 第一大股东华侨城集团将30%股份无偿划转至中国华润旗下子公司 实际控制权变更为中国华润 最终控制权仍属国务院国资委 [4] -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华润接手后面临消费电子行业竞争和半导体转型长期投入的双重挑战 [5] 历史经营轨迹 - 营收规模从2019年峰值551 19亿元断崖式下滑至2024年不足120亿元 [2] - 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扣非净利润长达14年未扭亏 累计亏损近200亿元 [2] - 近五年营收从超550亿元大幅下滑至不足200亿元 2022-2024年累计净亏损近70亿元 [2]
三年累亏超5亿!悦心健康“割肉”2.14亿公积金填亏损窟窿,盈余公积将清零
深圳商报· 2025-07-10 05:56
公司财务举措 - 公司计划使用盈余公积金7285万元和资本公积金1.41亿元,共计2.14亿元,用于弥补母公司累计亏损[1] - 弥补亏损后,公司母公司盈余公积清零,资本公积减少至1.77亿元,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由-4.52亿元减少至-2.38亿元[2] - 合并财务报表未分配利润由-4.21亿元减少至-2.07亿元[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2.04亿元,同比下降5.79%,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骤降393.87%[4]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68亿元,同比下滑42.1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8222.93万元,同比下降33.48%[4] - 2025年一季度收入1.96亿元,归母净利润-833万元[4]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1.63亿、12.78亿、12.04亿元,2024年同比降幅5.79%[4]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累计亏损超5亿元[4] 亏损原因 - 瓷砖业务受行业需求缩减影响,营收下滑,产品价格及毛利下降[3]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进一步扩大累计亏损[3] - 建材业务成本上升,大健康项目投入产出周期长[4] 业务结构 - 业务分为建材业务、大健康业务、投资性房地产租赁业务[5] - 建材业务主打高端建筑陶瓷品牌"斯米克"瓷砖[5] - 大健康业务聚焦中高端康养服务,包括"悦心照护体系"三大产品线[5] 公司背景 - 成立于1993年,2007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原名为"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5] - 2015年开始战略转型涉足大健康领域,同年10月更名"悦心健康"[5] 资本运作 - 全资子公司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拟使用自有资金6亿元向全资孙公司增资,其中5.95亿元计入资本公积[4]
御银股份股价翻倍实控人拟减持3% 营收连续四年不到亿元转型计划夭折
长江商报· 2025-07-08 00:13
公司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杨文江计划减持不超过2283.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29日至10月28日,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1] - 杨文江目前持有公司1.15亿股,占总股本15.11%,按7月4日收盘价7.11元/股计算,顶格减持可套现约1.62亿元 [1] - 自2010年以来,杨文江累计减持套现金额已达20亿元左右 [1]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自2024年4月9日低点以来已实现翻倍上涨 [1] 公司经营业绩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6687.47万元,已连续4年低于1亿元 [2] - 2023年和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4.87万元和1090.69万元,同比分别下降71.48%和29.40%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533.76万元,同比下降9.73%,归母净利润657.15万元,同比增长15.86% [3] 公司业务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7.6亿元,专业从事金融自助设备及软件研发生产,ATM设备产能和销售规模曾居国内前列 [2] - 2007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2007-2011年营收净利持续双增,2018年出现上市后首次年度亏损9481.76万元 [2] 公司转型尝试 - 2023年6月公司拟收购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为精密制造及智能生产解决方案提供商,但最终交易失败 [3]
派斯林“退房”路漫漫 转让款回收再遇阻
中国经营报· 2025-07-04 19:49
股权转让款逾期情况 - 长春经开国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控集团)无法于2025年6月30日前支付派斯林第三期股权转让款项1.82亿元,承诺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前支付 [1] - 2024年第二期股权转让款1.72亿元也曾逾期,最终于2024年12月31日支付本金及利息合计1.74亿元 [1][5] - 剩余未支付款项合计7.28亿元,占整体10.68亿元转让款的68% [2] 交易背景与协议安排 - 派斯林2023年出售六合房产100%股权和经开物业100%股权,彻底剥离房地产业务,交易对价10.68亿元 [2] - 付款安排为首期支付15%(1.6亿元),剩余分五期(2024-2028年)每年支付17%(1.82亿元) [2] - 首期10%款项支付后即完成股权交割,未设置额外担保措施,因国控集团为支持公司转型而协商特殊安排 [2][3] 国控集团履约能力与资金筹措 - 国控集团计划通过运营资金、地产项目开发收益、资产变现等方式支付款项,但经营业绩和融资不及预期导致逾期 [4] - 交易所曾质疑付款安排合理性,公司回复称国控集团股东背景和资信情况可靠,但需分期缓解资金压力 [3] - 国控集团2024年四季度大幅减持派斯林股份,持股比例从5.54%降至0.63%,但公司称减持与股权转让款无关 [7][8] 对公司业务影响 - 派斯林表示智能制造业务已形成内循环,即使款项无法收回也不会对主业产生重大影响 [6][7] - 原控股股东经开创投2018年已将控制权转让给万丰锦源,国控集团当前仅为财务投资者 [9]
Switch 2火爆开售,任天堂社长却大谈“转型”
华尔街见闻· 2025-07-04 06:28
任天堂Switch 2销售表现 - Switch 2在6月5日全球发售后表现强劲 4天内销量突破350万台 [1] - 公司认为现在判断需求是否强劲为时过早 保持销售势头将更具挑战性 [1] - 许多玩家正在体验与Switch 2捆绑销售的《马里奥赛车世界》 Switch软件在Switch 2上的兼容性获得积极反馈 [2]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强调需要摆脱对游戏主机的过度依赖 避免忽视其他机会 [1] - 公司已进入新发展阶段 过去几年在主题公园、电影等非主机业务取得成功 [1] - 非游戏机业务将成为公司长期增长的重要支撑 [1] 非游戏业务发展计划 - 计划明年推出新的《马里奥》动画电影 并制作真人版《塞尔达传说》电影 [2] - 电影制作能增加客户接触点 长期来看能成为优质内容的重要来源 [2] 新兴市场扩张 - 公司将目光投向亚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地区 传统强势市场增加新用户难度较大 [2] - Switch硬件累计销量已达1.5亿台 亚洲和拉美用户正在增长但休闲玩家较少 [2] - 需要积极参与培养新兴市场的任天堂粉丝群体 [2] 硬件盈利状况 - Switch 2的盈利水平与2017年Switch发布时相当 [2] - 受疫情后元器件价格上涨影响 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的前景不乐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