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教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云南着力破解优质资源短缺等难题,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 云岭大地上的教改脉动(深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08
过去,受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云南教育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生源流失、乡村教育活力不足 的发展难题。如何破题?近年来,云南立足省情、精准施策,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学生创造健康 成长、全面发展的环境。 自《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以来,云南教育改革发展再提速,多 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教育对经 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进一步夯实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今年夏天,一封封大学录取通知书越过山川,来到云南省临沧 市镇康县。孩子能在家门口接受好的教育,许多家长十分欣慰。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构建"县域示范—乡镇辐射"的帮扶格局,由县城骨干教师结对 乡镇教师,通过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精准推广"有效课堂"模式;昆明市累计组建基础教育集团89个, 提供优质学位50余万个;曲靖市以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共同体等多种方式,增强基础教育优质资 源辐射引领。 近年来,云南省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辐射引领力持续增强,截至2024年底,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 ...
中国移动河北公司: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智慧场景,以数智力量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9-22 21:51
核心观点 - 中国移动河北公司通过多项数字化合作项目推动教育领域产教融合和数字化转型 包括农业遥感大模型 沉浸式教学平台和数智人才培养计划 [1][2] 农业教育科技合作 - 与河北农业大学联合研发农业遥感大模型 基于九天基座大模型并融合超过1000GB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 [1] - 实现县域尺度农作物识别与长势分析仅需3分钟 效率较传统人工巡查提升40倍 精准定位倒伏或涝灾区域 [1] - 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农作物"数字镜像"系统 为农业科研和产学研用融合提供技术支撑 [1] 校园数字化建设 - 全面承建河北农业大学和河北金融学院数字化转型项目 引入4K视频互动 VR沉浸式教学及远程设备控制技术 [2] - 以京津冀(保定)数据中心和AI技术展厅为基地打造社会实践平台 实现课堂知识与产业实际衔接 [2] -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 将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实践体验 [2] 数智人才培养体系 - 联合6所高校发布"鸿鹄展翅"数智人才发展计划 共建"梧桐·鸿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2] - 平台提供近200门精品课程 注册学员超5万人 覆盖大数据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领域 [2] - 构建"引育用留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提供教学实训 技能认证 竞赛组织及实习就业服务 [2]
“智汇经开·产教融合”专场活动举办 校企携手共筑人才新高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9-22 10:56
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张滨在致辞中表示,开发区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高端铝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高 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他强调,要通过常态化校企合作机制,打通人才供需"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学子了解滨州、选择滨州、扎根滨州。 9月19日上午,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滨州科技职业学院举办"智汇经开.产教融合"校企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搭建高校、企业、人才高效对接平台,推动 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张滨、滨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吴启军及区直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出席活动。 聚焦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人才 活动伊始,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宣传片,全面了解了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创新生态和人才政策。滨州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吴启军介绍 了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成果。 同步进行的现场招聘活动中,开发区三十余家重点企业提供大量优质岗位,涵盖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吸引众多学生踊跃咨询、投递 简历,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直面企业的机会,也为企业精准引才搭建了高效平台,是开发区推动产教融合、优化人才生态的又一务实举措。未来,开 ...
产教深度融合启新程 数字商业共绘职教蓝图
新华日报· 2025-09-22 07:05
会议概况 - 全国数字商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主办、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职业教育服务强国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全国数字商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工作会议于9月19日在南京举行 [1] 会议主题与目标 - 会议紧扣"融合聚力·智见未来"主题,聚焦数字商业领域,深入研讨产教融合新模式 [1] - 强调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重要性,需实现从"表层对接"到"机制重构"的转变 [1] - 通过共同制定标准、共享资源、协同创新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 [1] 行业实践与创新 - 活动通过案例分享聚焦行业创新与实践,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实践范本 [1] - 职业教育作为与产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需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1] - 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数字经济与区域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1] 标准化建设进展 - 发布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化教育融合等三项标准研制项目 [1] - 标志着数字商业产教融合迈入标准化、国际化新阶段 [1] 行业示范意义 - 会议展示产教融合的"江苏实践",探索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 - 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1]
优胜劣汰通道开启 民办高校加速洗牌
中国青年报· 2025-09-21 22:45
今年高校招生季,民办本科高校招生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少数新建"新型研究性大学"招生分 数奇高,甚至超过一些"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专业;另一方面,不少传统民办本科高校招生遇冷,引起人 们对民办高校发展前景的担忧。据报道,少部分省份民办本科高校在第一轮招生后缺额严重,有的高校 经过多次征集补录仍难以完成招生计划,有的甚至被迫取消了文化课分数限制。 目前,我国本科教育体量巨大,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的高校均为少数,各种夸大其词的议论并不完全可 信。然而,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维度认识,这两种情况都体现了我国本科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民办 乃至公办本科高校发展前景的担忧并不多余。面对来自人口、技术、政策、产业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民 办本科高校进入优胜劣汰的发展通道,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本科高校生源供给面临多重挑战 我国民办本科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2000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 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民办高校803所,占全国高校总数比例的25.75%。民办高校在普及高等教 育、探索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新出生人口减 少和政策规范 ...
2025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 八大平台联动推介“大兴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9-21 02:20
大会概况 - 2025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于9月20日在大兴区中建之星举行 主题为"兴聚新国门 专精向未来" [1] - 大会汇聚全国顶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代表和知名专家学者 打造产业与资源融合平台 [1] - 设置八大系列推介环节 各核心产业重点企业负责人轮番上阵以商招商 [1] 区域发展战略 - 大兴区依托六大主导产业:临空经济 生物医药 数字经济 未来能源 商业航天 农林科技 [1] - 全面展示大兴区作为首都发展新引擎的现代产业体系与发展格局 [1] - 通过系列推介呈现政策红利 区位优势 产业配套和应用场景 展示一流营商环境 [2] 产业细分领域 - 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具备全球资源配置优势 [1] -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拥有全产业链支撑能力 [1] - 国际氢能示范区推行先行先试政策 [1] - 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具有国际开放动能 [1] -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聚焦航天产业发展 [1] - 北京数字经济示范区提供数字出海机遇 [1] - 永定湾打造宜居宜业生态 [1] - 采育数字时尚小镇建设高品质时尚空间 [1] 配套活动 - 举行企业入驻兴丰街道集中签约仪式 [2] -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青年分会和专精特新大兴会客厅正式揭牌 [2] - 嘉宾围绕宏观经济趋势 人工智能赋能 融资破局 产教融合 品牌出海等议题作专题分享 [2]
启动一体化政策项目,昌平已为千余青年人才发放政策奖补
新京报· 2025-09-20 14:42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9月20日,昌平区举办2025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政策项目发布启动活动。活动 以"引、聚、创、融"为主线,聚焦以才引才、昌聚工程、青创示范、一体融合四个板块,集中发布启动 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方面的创新举措。 会上,昌平区启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政策项目,发布即落实。其中包括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医学 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15家高校,以及与昌平实验 室、北生所、北京脑所等新型研发机构启动发布了四项政策项目。同时,还与13所高校联合发布启动了 硕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并持续实施"科技副总"引才政策,新一批57位来自23所高校、科研院所的高层次 人才"揭榜挂帅",以课题领衔牵头人身份,与57家科技领军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启动了职业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项目,组织10所在昌职业院校,联合22家企业,围绕生产需 求,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 在创建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试点方面,记者获悉,昌平已出台11方面政策措施,自4月份 全市率先发布以来,1155名青年人才享受政策奖补,青年人才新设企业同比增长4 ...
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层次人才总量超10万人 技术研发类人才成中坚力量
证券时报网· 2025-09-20 14:09
在人才优势支撑下,安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呈现规模持续壮大、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协同日益深化的良好趋势。在企业数量方面,2019年至 今,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2618家增长到7221家,"小巨人"企业从19家增长到690家。创新成效方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户均发明专利8.2件、 研发强度达到5.1%,是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的近2倍。在企业发展地位方面,70%以上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耕细分行业10年以上,80%以上 的企业已经成为工业领域重点企业。 (原标题: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层次人才总量超10万人 技术研发类人才成中坚力量) 目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成为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和供应链稳定性的关键力量,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报告预测,2025年全省专精特 新中小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约2.3万人,未来5年年均增速约10.8%,到2030年累计需求将达到15.9万人。从产业分布来看,未来五年高端装备、新 材料、集成电路等3个产业需求占比超过52%。从人才类别看,技术研发类高层次人才需求预计将达到51.3%,技能工艺类、经营管理类人才需求 分别为36.1%、12.6%;从紧缺岗位来看,光学研发、数字IC设计、海 ...
(活力中国调研行)破壁垒、行全球 高铁上的“南京门”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09:08
公司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涂胶机器人减少门板打胶损耗与溢胶量并避免胶内有毒物质危害员工安全[1] - 激光封边机器人将每扇门板作业时间从55分钟降低至2分钟[1] - 发明变导程自适应螺旋传动和锁闭装置实现车门无锁而闭[3] - 首创微动塞拉门解决大客流时塞拉门关门难问题[3] - 掌握多种通讯接口技术实现门系统与车载网络智能化通讯[3] - 研发内置塞拉门系统应用于复兴号动车组和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3] 市场拓展与业绩 - 2024年全年出口业务新签订单累计金额10.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90%[4] - 产品覆盖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涵盖地铁轻轨干线区间车站台安全门等多种平台[4] - 在巴西智利美国泰国设立子公司并于2024年在法国巴黎设立欧洲创新发展中心[4] 产业协同与支持 - 南京优化中欧班列提供定制化班列产品为公司提供优质运输解决方案[5] - 依托南京供应链配套能在100公里内找到配套厂商大幅降低物流和生产成本[5] - 与高校携手定向培养人才实现产教融合为企业储备专业技术力量[5]
全国绿色智能航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新华网· 2025-09-20 01:10
9月19日,全国绿色智能航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举行。 原标题:全国绿色智能航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其中,山东海运以"企业领航"为己任,将其在LNG动力船舶运营、智能航运管理等领域的实战经验与资 源全面融入教学与实践环节,致力于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上海海事大学突出"科研赋能",依托 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学科优势,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双向转化,构建"需求‐供给"精准对接机制。泉州海 洋职业学院则立足"院校筑基",凭借在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等领域的大规模人才培养能力,以及覆盖全 船员的27项培训资质,牵头人才标准制定与实训体系建设,年培训能力可达3万人次。 "共同体成立恰逢其时,为破解航运业绿色与智能化转型中的人才与技术瓶颈提供了创新引擎。"福建省 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建华指出,福建省教育厅将加强政策引导和保障,鼓励校企探索学徒制、现场工程 师等培养模式改革,推动资源整合共享,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标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 新范式。 成员单位证书颁发仪式 签约仪式 福建海事局副局长王华明表示,共同体的成立,让"课堂跟着船舶走、研发跟着航运走、标准跟着发展 走"成为一种可能。海事局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