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升级

搜索文档
荣盛石化:积极推进出海战略 3年累计回购增持超86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13:26
公司概况 - 荣盛石化是国内民营炼化龙头企业 已实现从织布到炼油的完整石油化工全产业链发展 并定位为"从一滴油到世间万物"的国际型企业 [1] - 公司位列"2024年全球化工企业100强"第8位和"2024年全球化工最具价值品牌榜"第6位 [1] - 旗下浙石化4000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公司关键里程碑 具备4000万吨/年炼油 880万吨/年对二甲苯和420万吨/年乙烯处理能力 [1][2] 财务表现 - 2019-2024年营业总收入持续增长 从824.99亿元增至3264.75亿元 其中2021年增速达70.7% [2] - 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 2021年峰值132.36亿元 2024年降至7.24亿元 主要受国际原油价格等因素影响 [2] - 公司市值从2021年超3000亿元缩水至不足900亿元 [2] 战略布局 - 通过产业链整合形成显著成本优势 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1] - 积极推进出海战略 布局高附加值新材料项目以提升未来盈利空间 [1] - 控股股东荣盛控股2024年实施两期增持计划 累计金额16.93亿元 2025年4月启动新一轮10-20亿元增持 [2][3] 市值管理 - 2022年以来累计实施三期股份回购 回购5.53亿股(占总股本5.46%) 总金额69.88亿元 [2] - 控股股东及公司合计投入86.81亿元用于回购增持 [2] - 公司表示将依法做好市值管理 提升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 [3]
从“自行车大国”到“骑行大国” 海外并购模式探寻国产自行车发展新路径
第一财经· 2025-05-06 04:34
自行车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自行车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1940.7亿元预计增长至2027年的2656.7亿元,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3] - 2023年中国自行车总产量4883万辆,其中千元以上自行车产量达1215万辆,占比24.9%,中高端化成为重要趋势 [3] - 国内高端公路车市场近三年年增速高达50%-70%,但普及率仍有提升空间 [9] 中路股份投资Factor Bikes交易细节 - 中路与观砚投资通过老股购买和新股增发方式联合投资Factor Bikes,交易金额3816万美元,最终持股比例达53% [2] - 观砚投资作为主导方持股31%,中路持股21%,既保证中国资本话语权又保留原管理团队运营独立性 [2] - 该交易被类比为吉利收购沃尔沃模式,形成"资本赋能+技术自主"的混合模式 [2] Factor Bikes品牌价值与战略意义 - Factor Bikes以碳纤维一体成型技术和顶级赛事表现赢得全球认可,是环法赛事仅有的十几个顶级品牌之一 [3][5] - 品牌创始人认为合作将增强研发投入、扩大亚太市场份额并加速全球扩张 [5] - 中路董事长陈闪强调该品牌是稀缺标的,国内厂商短期内无法自行孵化同类顶级品牌 [3] 产业链协同与升级机会 - 公路车核心部件如变速系统被禧玛诺等三大巨头垄断,2024年1-10月进口零部件总额达5.94亿美元(同比+48.47%) [6] - 中路将通过供应链整合将Factor Bikes交货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周,并拓展大中华区销售渠道 [7] - 中国碳纤维产业链已形成完整布局,但高端车架一体成型工艺仍存在代际差距 [6] 骑行文化与社会价值 - 欧美已发展出"咖啡骑行"等细分场景,中国正推动从"自行车大国"向"骑行大国"转型 [9] - 中路计划借助Factor Bikes引入更多全民普及型骑行活动和专业赛事,打造骑行正循环系统 [9] - 自行车使用场景正从代步工具扩展至运动、社交、竞赛等多元化领域 [9] 全球化与产业革新 - 此次投资旨在实现民族品牌全球化、高端化,提高国际影响力并丰富品牌矩阵 [4] - 合作模式并非简单"收购-国产化",而是通过消费端需求升级反向拉动生产端技术突破 [3] - 中路期望通过与国际顶级品牌合作加速技术升级,同时用中国供应链支撑Factor Bikes发展 [8]
中信证券于翔:中国整个产业链会进行升级 新能源车、低空经济等领域有明显的替代空间
新浪证券· 2025-04-07 04:23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对华新增收34%关税,中国发布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这是对美国不合理行为的抗议,短期会对中国经济有一定影响,长期部分行业将受益,市场表现反映出对后续冲突升级和经济的担忧,后续应扩内需支撑股市 [1][2][3] 分组1:关税政策情况 -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计划4月9日起对华新增收34%关税,4月4日中方宣布4月10日起对原产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1] - 加上此前关税调查等,中国对美出口实际税率可能达68% [1] 分组2:反制措施影响 - 短期来看反制措施对中国进出口、产业链成本和经济增长有一定影响,极端情形下美国关税全部加码至54%,预计使出口拖累八到九个百分点,对GDP影响约1个百分点 [2] - 长期来看一些行业会受到国产替代加速或政策支持,如芯片领域国产化替代是确定趋势,新能源车、低空经济、算力、AI等领域有明显替代空间 [2] - 此次影响主要是中国出口企业可能损失订单,若美国有更多“卡脖子”领域或实体清单制裁,中国会有相应反制措施 [2] 分组3:市场表现与趋势 - 近期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下跌带动全球下调,越南因关税增加多且经济承受风险能力小下跌明显,清明节后美国、欧洲大跌,中国也出现较大下跌,反映出市场对后续冲突升级和经济的担忧 [3] - 热战风险低,贸易战是特朗普政府既定策略,中国有预期和准备,后续应扩内需支撑股市 [3]
中金公司:A股市场已过重山 底部大概率已经出现
证券时报网· 2025-03-05 23:3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制造业优势获更广泛认知,科技领域突破和中国资产重估推动2月初以来市场上涨,A股市场底部大概率已现,风险偏好有望回升,结构性机会增多 [1][2] 市场上涨推动力 - 中国制造业优势被更广泛认知,科技领域突破、中国资产重估成为2月初以来市场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1] 行业长期趋势 - 美国加征关税可能短期拖累对美出口,但中国科技与制造推动国产替代、沿着产业链升级、出海拓宽市场是长期趋势 [1] 后市展望 - 政府工作报告披露后市场延续震荡上行表现,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美国大选结果落定、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A股市场底部大概率已出现,风险偏好有望回升 [2] 市场结构性机会 - 在科技与文化领域发展超预期的催化下,市场结构性机会增多,自下而上的赛道研究更加重要 [2] 市场表现节奏 - 当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6月降息,届时汇率掣肘减轻,下半年市场表现有望好于上半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