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

搜索文档
反内卷:为何需关注地方政府?
搜狐财经· 2025-07-31 23:40
本轮“反内卷”政策核心变化 - 中央财经委会议更聚焦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将“五统一、一破除”调整为“五统一、一开放” 突出“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和“对外开放”维度 [2][7][9] - 与2015年供给侧改革相比 本轮内卷主要源于地方政府深度参与 表现为打造政策洼地、盲目上马项目、设置市场壁垒 而2015年产能过剩是全局性问题 [2][9][14] - 涉及行业需求多数改善或稳定 电气机械等行业2021-2024年营收与固定资产增速均优于2017-2020年 汽车行业营收扩张但固定资产增速走低 [2][15] 地方政府陷入内卷的驱动因素 - 房地产下行压力显著 2021-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下跌39.7% 房地产投资累计下跌27.3% 部分省份跌幅超全国平均水平 [3][23] - 土地财政退坡加剧收支压力 2021年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8.7万亿元后持续收缩 2024年降至4.9万亿元 累计降幅44.1% [30][33] - 增值税“生产地课税”机制促使地方政府鼓励制造业扩张 2021年制造业税收占比达32% 税负水平为19.4% 居各行业前列 [33][38] 地方政府产业布局特征 - 产业规划高度重合 19个行业出现在20个及以上省份“十四五”规划中 医药生物涉及29个省份 新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均涉及超25个省份 [5][54] - 地方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租金补贴、投产奖励等政策争夺产业资源 导致制造业综合税负差异显著 2023年各省制造业税负区间为9.7%至30.1% [5][63] - 2022-2023年16个省份制造业投资平均增速超10% 前五省份平均增速均超20% 9个省份名义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超5% [4][48][49] 内卷竞争的具体表现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20-2024年投资年均增长21.1% 部分省份2024年投资规模达2019年的3-4倍 [6][66] - 汽车行业地域分布剧变 2019-2024年吉林和上海传统汽车产量分别下降138.4万辆和94.2万辆 广东、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258.7万辆和184.4万辆 [18] - 行业集中度下降 2019-2024年汽车前十大集团产量占比从90.4%降至84.9% 2024年新能源汽车CR3、CR5、CR10均下降超1个百分点 [6][66] 中央政策应对方向 - 短期内重点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 严禁违法违规政策优惠 建立规范招商新模式 [6][71] - 长期将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树立正确政绩观 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促进要素资源全国高效配置 [6][71]
21社论丨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 避免地方同质化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3:13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导向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旨在加强和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 [1] - 政府投资基金成为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支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 主要弥补市场耐心资本不足 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 政府投资基金主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投向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 吸引带动社会资本 采用市场化方式支持创新创业 而非取代市场力量 [2] 地方政府投资基金现状 - 地方政府普遍成立政府投资基金作为发展本地创新产业的投资杠杆 但出现基金投向同质化问题 部分地方政府将基金作为招商引资工具 [2] - 一些地方不顾产业规律与市场规律 一哄而上发展新能源 汽车 云计算 人工智能等产业 以发展高科技产业名义做政绩工程 [2] - 需要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 避免地方同质化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防止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 [2] 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要求 - 国家级基金重点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 聚焦少数关键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 - 地方基金需因地制宜选择投资领域 注重地区特色优势产业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以及小微民营企业和科创企业支持孵化 [3] - 政府投资基金不得投资于限制类 淘汰类产业 严防变相补贴产能过剩领域 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 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3] 政府投资基金功能定位 - 政府投资基金作为耐心资本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要防止地方政府过度利用进行招商引资与同质化竞争 [4] - 政府投资基金主要解决阶段性战略资本短缺问题 向社会资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吸引带动社会资本有效参与 [4] - 有为政府的作用在于建立支持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激发社会活力与创造力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避免地方同质化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2:57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背景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旨在加强和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 [1] - 政府投资基金成为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支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 主要弥补市场耐心资本不足 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政府投资基金功能定位 - 政府投资基金主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投向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 吸引带动社会资本 采用市场化方式支持创新创业而非取代市场力量 [2] - 地方政府普遍成立政府投资基金作为发展本地创新产业的投资杠杆 但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违背产业规律的问题 [2] - 需要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 避免地方同质化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防止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 [2] 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要求 - 国家级基金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 聚焦少数关键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 - 地方基金需因地制宜选择投资领域 注重地区特色优势产业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以及小微民营企业和科创企业支持孵化 [3] - 政府投资基金不得投资于限制类 淘汰类产业 严防变相补贴产能过剩领域 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 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3] 政府投资基金作用与市场关系 - 政府投资基金作为耐心资本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需防止地方政府过度利用进行同质化竞争 [4] - 市场效率来自于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和公平竞争制度 政府投资基金主要解决阶段性战略资本短缺问题 吸引带动社会资本参与 [4] - 有为政府需建立支持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激发社会活力与创造力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 拓展投资增量
中国证券报· 2025-07-31 21:02
宏观经济政策方向 - 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1][2] -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拓展投资增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1][3]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推动要素顺畅流通 [1][3] 发展规划与目标 - 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工作,开展总结评估,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谋划重大战略任务和工程项目 [3] - 努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基础 [2] 产业与创新重点 - 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3]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 [3] 对外开放与区域协调 -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3] - 全面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3] 绿色发展与安全 -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新机制 [3] - 维护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加强重点行业风险隐患治理 [3] 民生保障 -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一老一小"服务,加大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力度 [3]
发改委:稳就业扩内需破除内卷式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7-31 18:24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上半年发展改革形势通报会核心部署 - 会议部署稳就业、扩大内需、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破除"内卷式"竞争等重点任务 [1] -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效化解 [1] - 下半年将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 [1] 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方向 - 九大工作重点包括稳就业、扩内需、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等 [1] - 加大稳投资促消费力度,拓展投资增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1]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重大战略项目、重大工程),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 [1] 资金支持与政策落地 - 已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全年8000亿元清单全部下达完毕 [1] - 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 [2] 新兴产业与市场建设 -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2] - 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破除"内卷式"竞争,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
发改委:稳就业扩内需 破除内卷式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7-31 17:56
宏观经济政策部署 -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2025年上半年重点任务包括稳就业、扩大内需、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破除"内卷式"竞争等[1] - 下半年工作重点包括稳就业、扩内需、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等九个方面[1] - 将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进一步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1] 投资与消费刺激措施 - 下半年将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拓展投资增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1] - 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1] - 已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1] - 向地方下达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2] - 计划10月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将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2] - 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2] 市场环境优化 - 强调破除"内卷式"竞争,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2] -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推动要素顺畅流通[2] -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2]
国常会: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证券时报· 2025-07-31 17:56
宏观经济政策 - 会议强调要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锚定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加力提升宏观政策效能 [1] - 会议要求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效 [1] - 会议指出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2] - 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各领域深度融合 [2] - 会议要求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强化示范引领,通过开放场景支持技术落地 [2] - 会议强调要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 金融支持政策 - 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2] - 会议指出贴息政策有利于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 [2] - 会议要求抓好贴息政策组织实施,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落地 [2] 耕地保护立法 -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 [3] - 会议强调要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一体保护,持续恢复和提升耕地生态功能 [3]
学习笔记|向海图强,广东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5:42
政策导向与战略定位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及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1] - 广东省作为全国海洋经济第一大省 拥有大陆海岸线4084.5公里及近2000座海岛 具备向深远海发展的地理与经济优势[1] - 广东省发布《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并于7月1日施行 通过法治手段落实海洋强国战略[2] 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 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升级 重点发展深远海渔业工程装备 海洋油气探采装备及海洋新能源装备[2] - 支持新型海洋装备研发 包括深潜器 无人船艇和水下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2] - 引导电子信息企业向海洋领域拓展 加强物联网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场景的融合应用[3] 能源与基础设施布局 - 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与产业基地建设 完善全产业链并支持运维产业发展[3] - 优化港口资源整合 推动区域港口群协同发展 科学布局临港产业项目[3] - 支持广州 深圳与港澳共建世界一流港口群 培育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及国际船舶登记中心[3] 资金支持与区域优势 - 广东省连续7年投入近20亿元专项资金 支持六大海洋产业315个创新项目[4] - 广州和深圳凭借资本实力与金融资源配置能力 为海洋科创企业融资及成果转化提供支撑[4] - 广东需加快传统海洋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发展 释放海洋经济新增长空间[4]
破除“内卷式”竞争!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7-31 15:00
核心观点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会议总结上半年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工作,强调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1] - 下半年工作重点包括稳就业扩内需、培育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 [2] - 发展改革系统要创造性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推动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3] 经济形势 -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1] - 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 [1] -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1] 下半年工作部署 宏观政策 - 聚焦重大变化、重要指标、重大问题做好形势分析和研判,以稳就业扩内需为重点做好政策预研储备 [2] - 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2] 投资与消费 -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拓展投资增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 [2] -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 [2] - 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 [2] 产业发展 -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 [2] - 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2] 市场建设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 [2] - 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2] - 推动要素顺畅流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2] 对外开放 -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 [2]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 绿色低碳发展 -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 [2] 区域协调发展 - 全面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 民生保障 - 更大力度稳定就业,扎实维护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安全 [2] -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一老一小"等服务 [2] - 加大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力度 [2] 工作要求 - 发展改革系统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3] - 继续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创造性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3]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下半年九方面工作
新华社· 2025-07-31 14:27
发展改革工作部署 -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下半年九方面重点工作 聚焦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任务 [1] - 重点工作包括形势分析研判 "十四五"规划收官 稳投资促消费 培育新质生产力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绿色低碳发展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综合统筹平衡 [1] 经济循环与稳定 -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进一步做强内循环 优化外循环 搞好双循环 [1] - 更大力度稳定就业 维护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做好迎峰度夏度冬能源电力保供 [1] 安全与民生保障 - 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 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治理 [1] - 加强普惠性 基础性 兜底性民生建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