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R眼镜
icon
搜索文档
佳禾智能(300793.SZ):有为AR眼镜品牌生产GO系列AR眼镜产品
格隆汇· 2025-08-14 07:15
业务布局 - 公司为安克、天猫、哈曼等客户生产智能音频眼镜 [1] - 公司为AR眼镜品牌生产GO系列AR眼镜产品 [1] - 与其他客户合作的AR眼镜将陆续开发完成进入试产验证阶段 [1]
佳禾智能:与其他客户合作的AR眼镜将陆续开发完成进入试产验证阶段
经济观察网· 2025-08-14 04:02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为安克、天猫、哈曼等客户生产智能音频眼镜 [1] - 公司为AR眼镜品牌生产GO系列AR眼镜产品 [1] - 与其他客户合作的AR眼镜将陆续开发完成进入试产验证阶段 [1]
传Momenta自研芯片点亮并装车,前OPPO造芯团队牵头;小米任命多位非洲市场高管,雷军称要加大投入;vivo将推混合现实头显
雷峰网· 2025-08-14 00:42
智能驾驶与芯片研发 - Momenta自研辅助驾驶芯片近期点亮并开始上车测试,接口参考高通SA8650以降低改造量,算力对标英伟达Orin系列及高通SA8650方案,已进入工程验证阶段[4] - Momenta承接OPPO哲库团队解散后的十余位核心工程师,包括COO李宗霖等关键人才,加速芯片研发进程[5] - 小鹏、蔚来自研芯片已上车,理想自研芯片提上日程,行业呈现软硬件一体化趋势[5] 新能源汽车与市场拓展 - 广汽埃安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持股28.57%,联合华为打造30万元级高端品牌,首款车型预计2026年面世[10][11][12] - 理想i8将于8月20日开启交付,9月挑战交付破万台,精简版本后售价降至33.98万元并赠送铂金音响[13][14] - 岚图知音预售价22万元起,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0及鸿蒙座舱,CEO称同级配置竞品需24.99万起[19] 消费电子与AR/VR创新 - vivo首款MR头显Vision将于8月21日发布,采用分体式设计减轻重量,搭载高通4nm平台及6颗摄像头[12] - Rokid推出支持广东话的AR眼镜海外版,集成通义千问等AI模型,由CSL Mobile独家预售[32] - 荣耀Magic V Flip2小折叠手机8月21日发布,升级双摄模组及外屏设计,主打影像与续航[28][29] 互联网与科技生态 - 抖音测试"我的快递"服务,聚合极兔速递查询与寄件功能,强化电商履约闭环[22][23] - 腾讯2025Q2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5%,微信月活14.11亿,视频与音乐付费会员分别达1.14亿/1.24亿[32][33] - 滴滴投资无人车企业新石器,后者已在280城部署超7500台车辆,合作试水无人货运[16] 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 - OpenAI CEO奥尔特曼注资脑机接口公司Merge Labs,估值8.5亿美元,对标马斯克Neuralink[36][37] - 特斯拉终止Dojo AI项目后重组团队,工程师分流至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部门[35] - 宇树科技创始人称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早期,AI水平与分布式算力是突破关键[15] 手机与海外市场 - 小米非洲销量增长38%份额达11%,任命刘社全等高管强化布局,威胁传音市场地位[7][8] - 小米时隔四年重夺东南亚手机市场第一,Q2出货470万台份额19%,传音以450万台居次[25][26] - 传音控股拓展多元化战略,成立出行事业部探索两轮电动车业务[8]
JBD获第10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8-07 09:47
JBD公司融资动态 - 近期完成B+轮融资 由光跃投资与上海诺铁投资共同注资[1] - 2025年8月5日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安徽铁基显耀企业管理中心 湖北省光跃知行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深圳市天正投资有限公司[2] - 2025年5月27日B轮融资3000万元 投资方包括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基金 广东方华智造五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2] - 自2018年起已完成近10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 吉利资本 广发乾和 上海科创基金 混沌投资等大型机构[3] JBD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已供应多个量产Micro LED AR眼镜 包括雷鸟X3 Pro Leion Hey2 Coray Air2以及阿里巴巴自研夸克AI眼镜[3] - 最新Micro LED模组蜂鸟Mini Ⅱ体积仅0.15立方厘米 重量0.3克[3] - 输出光通量达8流明 搭配光波导可实现近8000尼特入眼亮度[3] - 典型使用场景功耗低至60毫瓦 支持8比特色深与256级灰阶显示[3] Micro LED行业融资趋势 - 2025年AR眼镜相关融资增加 多个终端企业及生产厂商上半年频繁获得融资[4] - 上游核心供应链融资主要集中在Micro LED微显与光学器件[5] - 行业融资事件包括:VueReal获4050万美元C轮融资 Cellid获1300万美元定向增发 诺视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3轮融资[5] - 品牌商融资包括:XREAL获2亿元C+轮融资 XPANCEO获2.5亿美元A轮融资 影目科技获1.5亿元B2轮融资[5] 行业技术发展动态 - 行家说Display与行家说三代半将于10月15日联合举办化合物半导体赋能AR眼镜技术创新发展论坛[6] - 论坛将探讨Micro LED与SiC光波导规模化量产进程及商业化路径[6] - 同期将发布《2025 AI+AR眼镜光学显示调研白皮书》[6]
批量供应日本市场,天岳先进(688234.SH)全球化布局继续开疆拓土
新浪财经· 2025-07-30 12:21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 - 公司开始向日本市场批量供应碳化硅衬底材料 [1] - 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达8.40亿元,同比增长104.43%,占总营收47.53% [1] - 公司在全球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市场份额达22.80%,位居全球第二 [1] - 中国衬底材料凭借价格和质量优势正在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1] - 公司有海外建设工厂的规划 [5] 技术优势与创新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94项,实用新型专利308项,境外发明专利14项,专利数量全球前五 [2] - 公司荣获日本"半导体电子材料"类金奖,是中国企业首次获得该奖项 [2] - 公司已实现8英寸导电型衬底批量供应并率先实现海外销售 [2] - 2024年11月推出业内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 [2] - 公司成功交付高质量低阻P型碳化硅衬底,向更高电压领域迈进 [3] - 公司是率先使用液相法生产P型碳化硅衬底的企业之一 [3] 产能布局 - 公司构建了山东济南和上海临港两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超40万片 [4] - 上海临港工厂具备年30万片导电型衬底生产能力 [4] - 8英寸衬底已实现批量销售,未来产能将持续提升 [4] 下游应用与市场前景 - 碳化硅下游需求80%来自新能源汽车,800V平台普及将提升渗透率 [6] - 公司与英飞凌、博世等汽车电子厂商有长期战略合作 [6] - 预计2035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2.9万亿日元(1500亿RMB),比2024年扩大7.4倍 [6] - 公司积极布局AR眼镜领域,与舜宇奥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发碳化硅光波导镜片 [7] - 预计2030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将超6000万副 [7]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7-30)
远峰电子· 2025-07-29 12:24
行情速递 - 主板领涨个股包括新亚电子(+10.02%)、恒生电子(+10.01%)、沃格光电(+10.00%)、长飞光纤(+9.41%)和洁美科技(+8.56%)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包括幸福蓝海(+20.02%)、国投智能(+18.52%)和天孚通信(+13.83%)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包括东芯股份(+20.01%)、方邦股份(+20.00%)和德科立(+15.66%) [1] - 活跃子行业中,SW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6.34%)和SW印制电路板(+3.36%)表现突出 [1] 国内新闻 - 一方商业科技发布首款AR眼镜产品NOMO-1,采用几何光波导技术,透过率超过82%,配备38°视场角、120Hz高刷新率和800nits峰值亮度 [1] - 沐曦发布曦云C600芯片,具备多精度混合算力,采用HBM3e显存,数据存储容量提升至144GB,实现国产自主可控 [1] - 成都士兰汽车半导体封装二期项目正式奠基,总投资15亿元,将新建7.9万平方米厂房并扩建汽车级功率模块和功率器件封装生产线 [1] - 台积电美国先进半导体制造部门TSMC Arizona的首座先进封装厂AP1有望明年下半年动工,投产日期对齐2nm级晶圆厂P3 [1] 公司公告 - 四维图新及其下属公司获得7项发明专利,涵盖自动驾驶、导航地图、显示技术和传感器等领域,专利类型均为"授权发明",取得时间跨度从2020年至2023年 [3] - 仕佳光子2025H1实现总营业收入9.93亿元,同比增长121.12%,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1712% [3] - 众诚科技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新乡分公司签订《新乡市大数据云平台服务》项目合作协议,合同总价50,520,700元(含增值税) [3] - 琏升科技控股孙公司眉山琏升光伏科技收到政府补助款1,35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2.24% [3] 海外新闻 - VSAP先进封装技术实验室项目(Fab - Lab)在岘港市第二软件园区启动,专注系统级封装(SiP)等前沿技术研究 [3] - 英伟达因应中国市场需求,向台积电下订30万颗H20芯片 [3] - TI发布低成本处理器AM62L,基于Arm架构,适用于智能计量、电动汽车充电、物联网网关、工业人机界面和病人监护等应用 [3] - 某EDA公司同意认罪并支付超过1.4亿美元,以解决违规向中国学校销售芯片设计软硬件的指控 [3]
对话XREAL创始人徐驰:AI眼镜,时机未到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1:39
作者 | 黄昱 编辑 | 周智宇 如今当AI/AR眼镜赛道再次站上风口,大量资本随之涌入。 在AI大模型浪潮的推动下,智能眼镜赛道正处于爆发前夜。刚刚闭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也迎来了史上最多的智能眼镜厂商,包括XREAL、 Rokid、Halliday、李未可、以及阿里的夸克AI眼镜在内,共计五家企业同台竞技。 在这场年度盛会上,作为头部玩家的XREAL,重点展出了旗下最新款AR眼镜——XREAL One Pro。该产品此前已在海外发售,并于7月28日WAIC期间正式 登陆中国市场。 对于当前最火热的"AI眼镜"概念,XREAL则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敬畏心。 WAIC期间,X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在与华尔街见闻的深度对话中再次强调,XREAL今年不会推出AI眼镜产品,核心原因是"AI眼镜的体验还没有打磨 好"。 在XREAL的战略版图中,智能眼镜赛道将演化出三大主要产品线:AI眼镜、AR眼镜和XR头盔。"未来,这三个形态的产品会长期共存。"徐驰说道。 在他看来,AI眼镜是"最难的终端",因为它主打全天候佩戴,对重量、美学设计、功耗等各方面要求最为苛刻。XR头盔则是体验的"天花板",但高昂的价 ...
对话XREAL徐驰:详解自研X1S战略,巴不得高通做眼镜芯片
凤凰网· 2025-07-23 12:31
产品升级 - 新一代旗舰产品XREAL One Pro采用自研X Prism光学引擎技术 实现57度视场角 可视面积较前代提升超过63% [1] - 继续搭载自研X1空间计算芯片 官方称可实现3毫秒超低延迟 支持原生3DoF和6DoF空间交互体验 [1] - 兼容连接Windows电脑 安卓手机 Mac iPhone及Steam Deck等多种设备 [1] 技术布局 - X1S自研芯片与高通合作不存在竞争关系 眼镜端X1S芯片处理延迟敏感型任务 通用计算交由外部设备完成 [1] - 12纳米X1S是第一代技术 未来将逐步植入更多算法 预判分体式架构将成为主流 最终实现无线化 [2] - 公司更希望联合高通及国内厂商共同开发专用芯片解决方案 [2] 行业观点 - 对比新能源车和其他前沿主流赛道 AR赛道投入远远不够 呼吁中国产业链优势需从代工升级为产品定义能力 [1] - 定义AR眼镜"iPhone时刻"为用户愿意与AI建立情感联结时 预测这一时刻将在2027-2028年逼近现实 [2] - 当前产品仍处于"上半场的上半场" [2] 产品定位 - 驳斥"AR眼镜是猎奇产品"论 提出"有效使用时长"概念 当前日均使用超1小时 远高于AI眼镜的20-30分钟被动佩戴 [2] - 坚持高端定位 上半场不该打价格战 技术优先 投入Bose音频合作和自研光学芯片 [3] - 宁做"非全天候佩戴但日活1小时"的实用设备 不做"全天佩戴却日活20分钟"的伪需求产品 [3] 生态建设 - 任天堂尚未开放第三方适配接口 呼吁用户共同推动生态开放 [2] - 正在开发深度游戏整合方案 原生态3DoF/6DoF适配是目前唯一解决方案 未来将围绕Gaming用户推出垂直配件 [2] - 当行业出现千万级市场时 再布局多价位产品线 [3]
康耐特光学(02276):2025H1正面盈利预告点评:产品结构升级带动利润超预期,XR业务卡位优势显著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0 05: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H1正面盈利预告,预计股东应占净利润同比增长不少于30%,因高折射率及功能型产品销量增长带动平均售价提升 [5] - 公司制造能力突出,发力自主品牌及国内市场,带动收入增长与盈利能力提升 [5] - XR业务卡位优势明显,歌尔入股协同效应有望释放,智能眼镜行业进入快速扩容期 [5] - 智能眼镜具备双重属性,长期空间广阔,有望驱动行业量价齐升,优化竞争格局 [5] - 公司调整股权激励计划,彰显长期增长信心 [6] - 上调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7.60亿元增长至32.48亿元,同比增长率维持在16% - 17%;归母净利润从3.27亿元增长至8.40亿元,同比增长率在23% - 32% [2] - 每股收益从0.77元/股增长至1.75元/股,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26% - 27%,市盈率从47.6降至20.8,市净率从12.5降至5.5 [2] 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9日,收盘价39.90港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8597.27,52周最高/最低40.15/10.70港币,H股市值191.49亿港币,流通H股479.93百万股 [3] 公司经营情况 - 产品方面,研发能力强,与上游合作密切,模具自产,SKU超700万个,高端产品受认可,产品结构持续升级 [5] - 渠道方面,多元布局,国内市场发力,2024年自主品牌业务收入11.50亿元,同比增长24.5%,收入占比55.8%,同比提升3.3pct [5] - 供应链方面,制造优势显著,定制化生产,精益管理提升效率,三大基地布局,泰国工厂将投产 [5] XR业务情况 - 公司与多个全球领先企业合作,歌尔股份持股比例提升至20%,合作有望带来业务发展机会 [5] - 智能眼镜行业蓬勃发展,2024年RayBan Meta销量达142万台,25Q1销量60万台,同比增长209% [5] 行业前景 - 智能眼镜具备双重属性,长期空间广阔,2024年相关产品出货量可观 [5] - 中游镜片制造需求端产品结构升级,供给端国内企业实现进口替代,智能眼镜有望驱动行业量价齐升 [5] 股权激励计划 - 调整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考核周期由3年延长至4年,2025 - 2028年分别解锁20%、20%、30%、30%,对应考核目标明确 [6] - 2024年12月公告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不超过3%公司股份 [6]
巨头血拼AI眼镜:苹果的野心与Meta的护城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02:38
苹果智能眼镜布局 - 苹果正在开发至少七款头戴式设备,包括三种Vision系列XR头盔和四种智慧眼镜系列产品 [1][2] - 预计2027年首先大量出货类似Ray-Ban的智慧眼镜,出货量300万-500万部 [1] - 2026年不会推出新款头戴式设备,2027年起将有多款新产品问世 [1] - 智慧眼镜可能取代部分TWS与手机拍照功能,是短期内成长能见度最高的类型 [2] - 苹果正针对智能眼镜进行核心主芯片自研,可能基于智能手表芯片经验调整 [3] Meta智能眼镜市场地位 - Meta在2024年独占全球智能眼镜市场份额60%以上 [7]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60万台,同比增长216%,其中Ray-Ban Meta销量52.5万台 [7] - Meta已推出第三代产品Oakley Meta,定位运动市场,续航8小时,起售价399美元 [6] - Meta计划2025年推出高端产品"Hypernova",售价超1000美元 [7] - Meta将Ray-Ban Meta智能眼镜年产能目标调至1000万副 [6] 行业竞争格局 - 谷歌联合三星推出Android XR操作系统,并与Xreal达成战略合作 [11][12] - 国内市场2024年末出现"百镜大战",但初期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13][14] - 三类参与者竞争:互联网厂商(Meta/谷歌)、手机厂商、初创公司 [14] - 互联网厂商在AI大模型和软件生态有优势,手机厂商在硬件制造和渠道体系有优势 [14] 技术发展趋势 - 轻量级AI眼镜成为当前硬件市场主要选择,与产品实用性和可普及度一致 [3] - 业界认为AR眼镜是未来必然路径,当前AI眼镜是为未来积累技术和生态 [3] - AI眼镜面临主芯片与ISP芯片适配、散热、功耗等技术挑战 [14]